第234章 搶灘登陸和諸將反應

第234章

搶灘登陸和諸將反應

肆虐了數日的洪水終於退去。

渾濁洶涌的嘉陵江江水,在暴雨初歇的晨光下漸漸恢復了平靜,只留下滿目瘡痍的河岸。

城樓上,張令扶着牆垛,看着城外蕩然無存的岸防工事,心都沉到了谷底。

他嘶啞着嗓子,對身後的親兵怒吼道: “去!”

“通知武副將,讓他帶着兩千衛兵和三千民夫,立刻出城!”

“不惜一切代價,一定要在賊兵抵近前,把臨時的岸防工事修起來!”

“告訴他,就算用人命去填,也得把賊兵給我擋在河灘之外!”

很快,保寧府的三面城門緩緩打開。

武聲華領着衛兵和民兵,扛着木樁、沙袋,亂糟糟地衝向了城外的河灘,開始與泥濘和時間賽跑。

可岸防工事既然已經被摧毀,江瀚又怎麼可能再給官軍重新修好的機會? 當武聲華領着人,深一腳淺一腳地剛剛抵達河灘時, 他駭然發現,不知道什麼時候,江面上竟然多出了幾十艘大大小小的漁船,正在四處遊弋。

見到官兵出城準備修築工事,江面上的漁船立刻掉轉船頭,如同一羣嗅到了血腥味的鯊魚,朝着岸邊猛衝了過來。

這些漁船的船艙早已被卸掉。

船艙的位置,半蹲着幾個張弓搭箭、手持火銃的士兵。

黑洞洞的槍口和鋒利的箭頭,早已瞄準了岸上的官兵。

而船頭上的漁民們,正操持着船槳,嘴裡喊着號子,齊心合力地把船上的士兵送到岸邊。

武聲華麾下的部將和民夫們,手上還提着鐵鍬,準備清淤,壓根沒想到賊兵竟然還有這麼一手。

一時間,官兵被江面上突如其來的火力,打得是抱頭鼠竄,鬼哭狼嚎。

“怎麼回事?!這些船,都是從哪兒冒出來的?!”

“沿途上下游三十里的漁船、貨船全都被鑿沉了,賊兵從哪兒變出來的船?!”

武聲華躲在一截斷牆後面,驚怒交加。

他當然不知道,這些船隻都是江瀚特意派洪明等人,跑到上游幾十裡開外找來的。

大一點兒的貨船,甚至是在劍州境內才尋到的。

然而禍不單行,武聲華擡眼望去,只見對岸的江面上,賊兵已經開始搭起了浮橋!

“報——!東岸發現賊兵蹤跡,正在搭設浮橋!”

“報——!北岸發現大量賊兵,也在搭設浮橋!”

壞消息接踵而至。

保寧府三個方向的江面上,江瀚的大軍同時發動了攻勢。

近萬名士卒兵分三路,扛着早已準備好的木板和浮筒,源源不斷地鋪在江面上。

三座巨大的浮橋,如同三條猙獰的巨蟒,開始以一種驚人的速度,向着對岸延伸而來。

“快!回去通知張總兵,賊兵要強渡了!請他立刻派人增援!”

“民夫!把沙袋都給老子堆到岸邊去,堆高點!儘量阻止賊兵上岸!”

“弓手銃手集合,依託工事,阻擊賊兵!”

武聲華反應極快。

他發現對岸的動向後,他立刻指揮起部下,準備在泥濘的河灘上,修築臨時的防禦工事。

可他麾下的士兵還沒走兩步,不遠處的江面上,又匆匆駛來了十幾艘小船。

原本人畜無害的漁船,在這一刻搖身一變,成了一艘艘簡陋的戰船,肆意地朝着岸上的明軍傾瀉火力。

四面八方射來的鉛子和弓矢,打得河灘上的明軍連頭都擡不起來。

他們無遮無攔地,暴露在“水師”的遠程火力下,成片成片地慘叫着倒下,根本來不及靠近河岸佈置工事。

眼看浮橋越來越近,岸上的工事卻遲遲無法建立,武聲華急得雙目赤紅。

他看了一眼身後高高的城牆,突然怒吼一聲: “來人!快去城裡通知郭守備,讓他把城頭上的虎蹲炮和佛朗機給老子拆下來!”

“用繩子吊下來!快!”

身旁的親兵聽罷臉色一驚,連忙勸道:

“將軍,那炮拆卸極爲不便。”

“況且都是多少年前的老古董了,怕是放不了幾炮就得炸膛!”

武聲華一腳將他踹開,嘶吼道:

“炸膛也得給老子搬下來!”

“不然等賊兵浮橋架過來,一切都晚了!”

“快去!”

很快,保寧府城頭上就上演了無比混亂的一幕。

數十名士兵,用粗大的麻繩吊住一門沉重的虎蹲炮,喊着號子,一點一點地把這坨鐵疙瘩,從兩丈多高的城牆上,緩緩地吊了下來。

城牆下的士兵則手忙腳亂地,在泥濘的河灘上用沙袋和木板,構築着簡易的炮兵陣地。

可還沒等炮兵們構築好陣地,不遠處的江面上卻突然響起了幾聲炮響。

三顆六斤多重的實心炮彈,呼嘯着從貨船上拋射而出,重重地砸在了守軍的炮兵陣地前,濺起一陣淤泥。

看得衆人是一陣心驚膽戰。

“不對,太近了。”

“此處的江水還是太快,船身起伏不定,不好瞄準。”

江面上的一艘貨船上,炮營的管隊舉着千里鏡,看着剛剛炮彈的落點,搖了搖頭。

他隨後走向船頭,看着前面七八個正在奮力操槳的漁民,詢問道:

“老鄉,有沒有法子,讓貨船不那麼晃?”

“船身上下起伏太大,炮兵的弟兄們不好瞄準。”

爲首的幾個漁民對視一眼,試探着迴應道: “軍爺,要不咱把船往後退退?”

“這裡是淺灘,水流最快。”

“即便下了錨,也攔不住船隻隨波起伏,退到水深處就不那麼晃了。”

“只是不知道,你們的炮夠不夠得着?”

管隊點點頭,只要不是太遠,三四百步的距離,船上的這門中型威遠炮都能打到。

於是,貨船又往江心退了一點距離,堪堪停在深水區的邊緣,拋下了船錨。

“先把炮口往上擡五寸試試。”

爲首的炮兵比劃了半晌,隨着他一聲令下,船艙上的威遠炮發出一陣巨大的轟鳴。

炮彈在空中劃過一道優美的弧線,不偏不倚,正中靶心!

此時,岸上的明軍好不容易纔把四五門虎蹲炮拖到河灘上,還沒來得及調整射界,一顆六斤重的實心鐵彈,就已經出現在了他們的頭頂。

炮彈精準地落在了炮營陣地前方三尺。

官軍的炮兵還在拿手比劃着距離,瞬間便被飛來的炮彈砸成了肉泥。

巨大的動能裹挾着殘肢斷臂,重重地打在後面的虎蹲炮上,直接把炮身砸成了兩段!

江面上幾艘小船湊得更近,船上的佛郎機不斷地噴射着致命的散子。

官軍的炮兵根本不敢露頭,只能把整個身子都藏在鐵炮後面,瑟瑟發抖。

“完了.”

不遠處的武聲華看見這一幕,心中一片冰涼。

他怎麼也想不明白,爲何朝廷的水師寸功未立;反而卻被賊兵找來一羣形制各異的民船,控制住了水面。

“咚!”

伴隨着一聲沉悶的巨響,西側的浮橋率先搭上了河岸。

早在橋頭等候多時曹二,將手上的面甲往臉上猛地一扣,抽出腰刀:

“中軍的弟兄們,跟我衝過去!”

一聲令下,數千披着雙甲的中軍精銳,分成三隊,接二連三地踏上了還在微微晃動的浮橋,朝着對岸衝了過去。

武聲華見狀,還想帶人衝過去攔住賊兵。

可身後的城頭上,卻傳來了急促的鳴金收兵之聲。

“撤!退回城裡!”

城頭上的張令縱覽全局,他知道,賊兵登陸已經勢不可擋

無奈之下,他也只能下令收縮兵力,守城待援。

很快,河岸上的淤泥被清掃一空。

十幾門重炮緩緩通過浮橋,被運抵了河岸。

“預備——放!”

隨着董二柱一聲令下,十幾門重炮同時發出了怒吼。

霎時間,地動山搖。

夯土的城牆不斷顫抖着,大塊大塊的牆體,如同下雨一般不斷剝落。

城頭上的女牆和箭垛,更是被成片成片地掃平。

守軍本想還以顏色,可城頭上的火炮早已年久失修,還沒轟上兩炮便炸了個稀碎,反倒是傷了不少自己人。

接連炸了幾門火炮,再也沒人敢上前點火。

張令無奈,只能暫時帶人先退下城頭,躲避賊兵的炮火。

他捂着耳朵躲在城牆的背側,朝着身邊的親兵嘶吼道:

“快!多派幾隊人馬,從北門衝出去!”

“通知侯總兵和秦將軍,就說我保寧府危在旦夕!讓他們無論如何,也要火速來援!”

“十日之內,倘若援軍還沒趕到,我等只能以死殉國!”

一波又一波信使從北門魚貫而出,朝着幾處要地狂奔而去。

……

消息傳出,各方反應卻截然不同。

川東的秦良玉,在接到張令的求援後,沒有絲毫的猶豫。

她立刻下令,讓麾下白桿兵們停止修整,繼續趕路。

雖然她手上的白桿兵不過三千之數,但這位巾幗將軍還是義無反顧地,朝着保寧府的方向疾馳而去。

可被張令寄予厚望的總兵侯良柱,此刻卻在江油縣城外磨磨蹭蹭,打着自己的小算盤。

早在數日之前,侯良柱便接到了保寧府傳來的消息。

可他卻沒有第一時間回援,反而卻對北面的江油縣發起了猛攻。

他領着八千精兵,一路勢如破竹,很快就掃清了江油縣的外圍工事。

可在下令攻城時,侯良柱卻遇到了不小的麻煩。

守城的賊兵雖然人數不多,但一個個抵抗意志卻十分頑強。

好幾次,他麾下的副將都已經登上了城頭,卻又被敵將親自帶人趕了下來。

一連數日的進攻,侯良柱非但寸功未進,反而損失了快一千人馬。

見識到賊兵的兇猛後,侯良柱也不敢再下令強攻,但他更不想回援保寧府。

根據前線傳來的消息,圍困保寧府的賊兵足有三萬之衆!

自己這點兒人馬,恐怕還不夠賊兵塞牙縫的。

於是侯良柱靈機一動,開始在江油城下磨起了洋工。

官軍每天發起的攻勢就像衙門點卯一樣。

卯時開始鼓譟生事;直到酉時,便鳴金收兵,連一刻鐘也不肯多呆。

火炮對準城池的方向,也不管能不能轟到城牆上,反正開炮聽個響就行。

弓手和銃手們更是離得十萬八千里,隨意朝天放上幾箭、開上幾銃就算完成任務。

而城內的李老歪更是悠閒。

他甚至搬了張太師椅,悠哉悠哉的坐在城樓上,一邊品着來自安多雪域的紅花茶,一邊看着城外官軍拙劣的表演。

他麾下的千總胡永勝湊上前,低聲道: “頭兒,那幫孫子又開始了。”

“咱們是不是也派人,到城下罵兩句,配合配合?”

李老歪撇了一眼胡永勝,沒好氣道: “罵什麼?省點口水吧。”

“你先在這兒盯着,老子回去補補覺。”

“有什麼異動,記得第一時間通知我!”

就這樣,一場默契十足的攻城戰,在江油城下足足上演了小半個月。

攻守雙方,每天喊聲震天,金鼓齊鳴,搞得是聲勢浩大。

可一整天下來,當戰報送到侯良柱的案頭時,上面的數字卻讓人啼笑皆非。

唯一一個受傷的,竟然是一個負責奔走搖旗的士兵,他因爲太過賣力,不小心崴了腳。

說實話,比起去保寧府直面賊兵的主力,侯良柱覺得,還是在江油城下更靠譜一點。

反正保寧府地勢險峻,再加上老將張令經驗豐富,想必守個兩三個月不成問題。

就讓張令的部隊,先和賊兵掰掰手腕,拼個你死我活。

等賊兵的兵馬彈藥都被消耗得差不多了,自己再率部東進,收拾殘局。

到時候,平定川北匪患的大功,還不是盡歸自己一人之手? 侯良柱之所以這麼幹,也是有原因的。

當初平定奢安之亂時,他的首功就被那幫文官們侵吞過。

他還因此和總督朱燮元結怨,互相上奏攻訐。

☢ t tkan☢ ¢ O

這次侯良柱倒是學聰明瞭,說什麼也不肯再打頭陣,直面賊人的兵鋒。

可侯良柱雖然算盤打得精妙,但他卻忘了,自己還有個頂頭上司在成都府呢。

成都府,總督衙門。

朱燮元聽了保寧府信使的求救,氣得渾身發抖!

“好個侯良柱!”

“竟敢在本督面前耍小心眼!”

他狠狠地把面前的茶杯摔在地上,發出一聲脆響。

“保寧危在旦夕,張令在城中浴血奮戰!”

“可他侯良柱倒好,手握川中精銳,竟然在江油城下寸功未進!”

“他想幹什麼?!想養寇自重嗎?!”

朱燮元焦躁地在堂上來回踱步。

一旦保寧府失守,那麼賊兵就能完全控住米倉、金牛和荔枝三條古道。

屆時,漢中方向的軍隊想要入川剿匪,幾乎再無可能。

賊兵在川北將再無後顧之憂,隨時可以順勢南下,威逼成都府。

到那時候,一切都晚了。

所以無論如何,保寧府必須掌控在朝廷手中!

“來人!傳我軍令!”

朱燮元怒喝一聲, “告訴侯良柱!命他即刻放棄圍攻江油!火速馳援保寧府!”

“要是再敢畏戰不前,本督就立刻啓奏聖上,撤了他的總兵!”

“快去!”

吼了幾嗓子後,朱燮元心中的怒火,才稍稍平息。

他緩緩地走到輿圖前,目光落在了賊人的大本營——龍安府上,眼神冷冽。

“侯良柱這頭蠢豬,賊兵雖然大軍出動,但江油可是川北門戶,哪是這麼容易打下來的。”

朱燮元的手指,在輿圖上緩緩地移動,最終點在了更靠西邊的石泉縣上。

“從這裡突破倒是不錯”

他隨即喚來親衛,下達了另一道命令: “去!傳令四川巡撫劉漢儒,參將丁雲翔!”

“讓他們即刻領三千精兵,繞道江油,從石泉縣北上,直插賊兵的腹地,平武縣!”

“切記,掃蕩沿途一切賊寇,斷其糧草根基!”

“我要讓賊兵嚐嚐後院失火的滋味。”

還是老了,區區一個通宵竟然元氣大傷。

換以前,通宵完了還能接着上課,現在只能坐在電腦前發呆 (本章完)

第129章 練兵第21章 安塞第276章 漢王大婚第72章 楊鶴第225章 攻打百丈關第264章 改造降將第208章 龍安三約第67章 張輦第6章 交鋒第138章 練兵第221章 陳奇瑜的無奈第271章 請大帥稱王立制!第102章 洗劫鄭家第226章 搖黃軍第75章 會盟延安第192章 大明的底層宗室第147章 雙贏第119章 城破第52章 埋伏第183章 麻木的關中百姓第237章 他們真的給百姓發好處?第250章 朝爲田舍郎第101章 雞犬不留第133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159章 渡河第128章 慶功宴第81章 神一魁第232章 戰前偵測(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5章 兵變第79章 不沾泥投降第95章 山西賊兵第47章 三家合謀第240章 初出茅廬,陣斬參將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63章 李立遠第254章 飛梭織布機和轉輪短銃第163章 從義軍到叛徒的轉變第104章 招撫羣賊第9章 總兵身死第84章 處處碰壁第11章 朝廷大軍來了?第45章 反制李家第222章 微操大師朱由檢第258章 刺殺 劫獄第227章 陳代雲第186章 曹文詔來剿第50章 穿箭遊營第45章 反制李家第171章 李自成開悟第71章 戰後第104章 招撫羣賊第204章 進入漢中第77章 上架感言第266章 給老朱家來點大西王的震撼(萬字大章!)第76章 剿撫並用第75章 會盟延安第265章 上元佳節夜,義軍破鳳陽第17章 激戰!第178章 培訓掌令第238章 水攻第243章 秦良玉來了第122章 寧被流賊搶,不叫曹兵擋第21章 安塞第280章 忽悠洋人第221章 陳奇瑜的無奈第269章 兵發成都府第228章 女人只會影響我拔刀的速度第227章 陳代雲第91章 大軍將至!勿動!第102章 洗劫鄭家第187章 甘州羣牧所第118章 攻城戰第36章 整頓軍紀第65章 攻城第71章 戰後第28章 安塞縣城第81章 神一魁第7章 射人先射馬第119章 城破第125章 我難道比你關寧兵差?第139章 鑄炮和辦學第237章 他們真的給百姓發好處?第118章 攻城戰第10章 城北劉家第9章 總兵身死第119章 城破第151章 洪剃頭第217章 什麼叫人造舍利子?第80章 逃出生天第98章 投名狀第185章 烽煙四起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171章 李自成開悟第156章 互有勝負第112章 鄧陽:我去打王嘉胤?第202章 準備入蜀第179章 這已經不是普通的亂民了,必須重拳出擊!第256章 賊兵在救災,官府要收稅第271章 請大帥稱王立制!
第129章 練兵第21章 安塞第276章 漢王大婚第72章 楊鶴第225章 攻打百丈關第264章 改造降將第208章 龍安三約第67章 張輦第6章 交鋒第138章 練兵第221章 陳奇瑜的無奈第271章 請大帥稱王立制!第102章 洗劫鄭家第226章 搖黃軍第75章 會盟延安第192章 大明的底層宗室第147章 雙贏第119章 城破第52章 埋伏第183章 麻木的關中百姓第237章 他們真的給百姓發好處?第250章 朝爲田舍郎第101章 雞犬不留第133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159章 渡河第128章 慶功宴第81章 神一魁第232章 戰前偵測(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5章 兵變第79章 不沾泥投降第95章 山西賊兵第47章 三家合謀第240章 初出茅廬,陣斬參將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63章 李立遠第254章 飛梭織布機和轉輪短銃第163章 從義軍到叛徒的轉變第104章 招撫羣賊第9章 總兵身死第84章 處處碰壁第11章 朝廷大軍來了?第45章 反制李家第222章 微操大師朱由檢第258章 刺殺 劫獄第227章 陳代雲第186章 曹文詔來剿第50章 穿箭遊營第45章 反制李家第171章 李自成開悟第71章 戰後第104章 招撫羣賊第204章 進入漢中第77章 上架感言第266章 給老朱家來點大西王的震撼(萬字大章!)第76章 剿撫並用第75章 會盟延安第265章 上元佳節夜,義軍破鳳陽第17章 激戰!第178章 培訓掌令第238章 水攻第243章 秦良玉來了第122章 寧被流賊搶,不叫曹兵擋第21章 安塞第280章 忽悠洋人第221章 陳奇瑜的無奈第269章 兵發成都府第228章 女人只會影響我拔刀的速度第227章 陳代雲第91章 大軍將至!勿動!第102章 洗劫鄭家第187章 甘州羣牧所第118章 攻城戰第36章 整頓軍紀第65章 攻城第71章 戰後第28章 安塞縣城第81章 神一魁第7章 射人先射馬第119章 城破第125章 我難道比你關寧兵差?第139章 鑄炮和辦學第237章 他們真的給百姓發好處?第118章 攻城戰第10章 城北劉家第9章 總兵身死第119章 城破第151章 洪剃頭第217章 什麼叫人造舍利子?第80章 逃出生天第98章 投名狀第185章 烽煙四起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171章 李自成開悟第156章 互有勝負第112章 鄧陽:我去打王嘉胤?第202章 準備入蜀第179章 這已經不是普通的亂民了,必須重拳出擊!第256章 賊兵在救災,官府要收稅第271章 請大帥稱王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