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篝火狐鳴

第4章

●TTKΛN●C〇

篝火狐鳴 伙頭顫巍巍地念出這句話,士卒們瞬間炸開了鍋,紛紛鼓譟起來。

“怎麼回事,咱們不過是領個糧餉而已,爲啥要殺我們?”

“當兵吃糧,天經地義!咱只是想吃飽了再去打仗,這有什麼錯?!”

伙頭臉色慘白,不知如何應對,只能求助般看向江瀚。畢竟,這框魚是他帶回來的。

江瀚此刻是演技全開,先是故作震驚地看了看土布上的字,隨即裝作恍然大悟的樣子,解釋道:

“弟兄們,我想起來了!這事兒好像在咱們大明早就發生過!”

“各位可知道當年抗倭名將戚武毅,戚繼光?”

士卒們看着江瀚,紛紛豎起耳朵,屏息傾聽。

江瀚繼續解釋道:

“當年戚大帥離世後,他麾下的部隊因爲鬧餉,結果被當時的薊鎮總兵設局,騙到校場,盡數誅殺!”

他頓了頓,神色凝重,指着那塊血佈道:

“這魚腹藏書,分明是上天示警,提醒我等舊事即將重演!”

士兵們聽完江瀚的話,一個個臉色大變,開始不安地在營地裡四處奔走,躁動不已。

有人暗暗握緊了手中的武器,有人則大聲咒罵,憤怒與恐慌在營中迅速蔓延。

趁着衆人驚懼之際,躲在暗處的董二柱悄悄地將買來的硼砂撒進了火堆。

隨着硼砂受熱燃燒,只見一道火苗猛地竄了起來,豔麗的綠色火光瞬間照亮了四周,詭異無比。

躲在樹上的黑子見時機成熟,隨即捏着嗓子學起了狐狸叫:

“至校場,盡誅滅!”

剎那間,尖銳的聲音在空中迴盪,直衝雲霄。

士卒們見此異象,嚇得連連後退,紛紛抱團聚在一起,就連手中的兵器也不自覺地扔到了一旁。

更有甚者被嚇得對着火堆連連磕頭,一邊磕頭還一邊叫嚷着:

“鬼神顯靈!鬼神顯靈!”

江瀚伸手壓了壓,示意慌亂的士卒們冷靜下來,隨後高聲喊道:

“弟兄們,這薊鎮,可不就是咱們這次勤王的目的地嗎?”

“你們想想,這說不定就是當年戚家軍的冤魂,不願意舊事重演,才特意顯靈提醒咱們!”

他又指了指一旁的綠火,語氣十分篤定: “你們看這火光,綠得瘮人,分明就是陰間鬼火!依我看,這就是冤魂未散!鬼神示警!”

這一套操作下來,營地裡的士卒們徹底信服,臉上恐懼之色愈發濃重,紛紛點頭,口中喃喃道: “鬼神示警,那明天必然是凶多吉少!這可如何是好!?”

士卒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四目相對,神情中帶着茫然與恐慌。

一股絕望的沉默在營地裡蔓延開來,空氣也似乎變得沉重起來,壓得每個人的呼吸都變得困難。

在這緊張時刻,不少人都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站在火堆旁的江瀚。

這個江小旗見多識廣,連鬼神示警都能解讀,讓衆人心中不由得多產生幾分信賴。

“江小旗,現在咱們該咋辦?您可得幫我們拿個主意!”有人壯着膽子開口問道。

江瀚見時機成熟,便趁勢登上車架,對着衆人喊道:

“弟兄們!朝廷不發餉,吳總兵還剋扣軍糧,這不是讓咱們餓着肚子去和韃子拼命嗎?!”

他環視着四周,眼神凌厲,掃過一張張焦慮的臉龐,語氣愈發激烈: “咱們辛辛苦苦賣命,爲的不過是一口飽飯,幾兩碎銀!”

“俗話說得好,皇帝還不差餓兵,他吳自勉不發糧餉,咱們還勤個什麼鳥王!?”

士卒們聞言,紛紛附和,叫好聲此起彼伏。

江瀚見狀繼續趁熱打鐵道:

“如今咱們不過是討些口糧罷了,這姓吳的竟然還想把咱們全給屠了!”

“若不是鬼神示警,明天我等恐怕都要成了他的刀下亡魂!”

他目光如炬,掃視着在場的士卒們:

“弟兄們,有句老話說得好,與其坐以待斃,不如起而乘之!”

“今天我倒要看看,到底是他吳賊的殺人計更毒,還是咱們邊軍弟兄手上的雁翎刀更快!”

事已至此,江瀚也不再遮遮掩掩,他站在車架上,振臂高呼道: “弟兄們,隨我同去中軍大營,討糧餉!殺吳狗!回老家!”

士卒們聽得熱血沸騰,紛紛高舉手中兵器,發出陣陣怒吼:

“討糧餉!殺吳狗!回老家!”

江瀚一聲令下,士兵們立刻行動起來,紛紛返回各自的營帳,抄起武器,披上甲冑,準備舉事。

一時間,整個後營裡四處都響起了乒乒乓乓的金屬碰撞聲,鎧甲相撞、刀槍交擊,清脆響亮,營地內瞬間充滿了一股肅殺之氣。

而那些分散在角落裡值守的甲士們見狀,也只能幹瞪着,不敢輕舉妄動。

一來是剛剛的場景和江瀚那“鬼神示警”的說辭實在神異,讓他們心裡直打鼓; 二來則是眼下士卒們羣情激奮,要是出去阻攔,隨時可能會被宰了祭旗。

於是在江瀚的示意下,他們紛紛丟掉手裡的武器,卸下甲冑。

一個個恭恭敬敬地圍坐在先前冒着綠火的火堆旁,絲毫不敢造次。

江瀚見狀,嘴角微微一揚,吹了聲口哨,招呼暗處的黑子和董二柱歸隊。

“快!隨我披甲上陣!”

他朝二人低聲說道,然後徑直走到一旁,從地上挑了一套扎甲,利落地套在身上。

寒光閃爍,讓他整個人看起來多了幾分威嚴與冷厲。

雖然腿上還有傷,但江瀚很清楚,如今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威望和人心,可不能白白讓人得了去。

雖說事後可能會有被清算的風險,但他心中有數——大明也就這十幾年的壽命了。

朝廷之後的精力,都將會放在各路起義軍和關外的韃子身上,哪裡顧得上他這個小旗? 要是事發了,大不了帶着這延綏鎮幾千邊軍,直接投奔闖王去。

想到這裡,江瀚心中一片篤定,眼神越發凌厲。

江瀚舉起手中的雁翎刀,朝着身後聚集起來的士卒們大喊:

“弟兄們,隨我上!”

“討糧餉!殺吳狗!回老家!”

一聲令下,後營兩千多兵丁,個個全副武裝,浩浩蕩蕩,直奔中軍大營而去。

各位看官大人,求收藏,求追讀! (本章完)

第200章 佯敗第268章 對於農民起義的思考和矯正第28章 安塞縣城第273章 淨鞭三聲響,文武兩班齊第206章 攻打劍門關第94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第174章 王嘉胤集團覆滅始末第29章 李總管第107章 聲勢浩大的受撫儀式第196章 公審大會第31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118章 攻城戰第260章 京師亂局,盧象升受命剿匪第64章 投賊第76章 剿撫並用第133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92章 威震西北第184章 去秦嶺打游擊第12章 劉老爺第163章 從義軍到叛徒的轉變第169章 再渡河第54章 拿下王莊第89章 陣斬李卑第225章 攻打百丈關第131章 鄧陽的投名狀第188章 擴充騎兵第173章 陝州城破第103章 鄧陽的演技第5章 兵變第62章 李家的破滅第132章 不做人的陝西官紳第165章 谷口血戰第20章 崇禎的憤怒第102章 洗劫鄭家第30章 赴宴第196章 公審大會第145章 鄧陽曆險記第279章 接見泰西傳教士第14章 發餉第173章 陝州城破第20章 崇禎的憤怒第28章 安塞縣城第83章 延安府的水很深第143章 警惕的虎大威第100章 八大皇商的姻親?第84章 處處碰壁第30章 赴宴第126章 關寧軍的老傳統第139章 鑄炮和辦學第265章 上元佳節夜,義軍破鳳陽第24章 雪水浸種法第239章 魚兒上鉤第16章 遭遇蒙古騎兵第223章 提出政治綱領第78章 整訓部隊第54章 拿下王莊第176章 年關將至 犒賞大軍第106章 吃了藥的明軍第200章 佯敗第172章 大獲全勝第124章 雨中對壘第202章 準備入蜀第235章 牆頭草第273章 淨鞭三聲響,文武兩班齊第50章 穿箭遊營第93章 崇禎的困惑第161章 夜襲茅津渡第84章 處處碰壁第261章 洪督師大掠漢中第250章 朝爲田舍郎第6章 交鋒第167章 戰後統計第220章 豈不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267章 崇禎的天塌了第17章 激戰!第188章 擴充騎兵第217章 什麼叫人造舍利子?第277章 崇禎九年發展計劃(一)第92章 威震西北第192章 大明的底層宗室第112章 鄧陽:我去打王嘉胤?第180章 去問問太祖皇帝,當年爲什麼要造反?第253章 財富在權力面前不值一提第53章 王師來了!第115章 苛刻的要求第105章 孤注一擲的楊鶴第272章 蜀王鉅富第156章 互有勝負第126章 關寧軍的老傳統第279章 接見泰西傳教士第70章 報仇雪恨第230章 大戰前的準備(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72章 大獲全勝第73章 聲名鵲起第194章 大破銀川第1章 明日校場發餉,勿着兵甲!第202章 準備入蜀第118章 攻城戰第5章 兵變
第200章 佯敗第268章 對於農民起義的思考和矯正第28章 安塞縣城第273章 淨鞭三聲響,文武兩班齊第206章 攻打劍門關第94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第174章 王嘉胤集團覆滅始末第29章 李總管第107章 聲勢浩大的受撫儀式第196章 公審大會第31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118章 攻城戰第260章 京師亂局,盧象升受命剿匪第64章 投賊第76章 剿撫並用第133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92章 威震西北第184章 去秦嶺打游擊第12章 劉老爺第163章 從義軍到叛徒的轉變第169章 再渡河第54章 拿下王莊第89章 陣斬李卑第225章 攻打百丈關第131章 鄧陽的投名狀第188章 擴充騎兵第173章 陝州城破第103章 鄧陽的演技第5章 兵變第62章 李家的破滅第132章 不做人的陝西官紳第165章 谷口血戰第20章 崇禎的憤怒第102章 洗劫鄭家第30章 赴宴第196章 公審大會第145章 鄧陽曆險記第279章 接見泰西傳教士第14章 發餉第173章 陝州城破第20章 崇禎的憤怒第28章 安塞縣城第83章 延安府的水很深第143章 警惕的虎大威第100章 八大皇商的姻親?第84章 處處碰壁第30章 赴宴第126章 關寧軍的老傳統第139章 鑄炮和辦學第265章 上元佳節夜,義軍破鳳陽第24章 雪水浸種法第239章 魚兒上鉤第16章 遭遇蒙古騎兵第223章 提出政治綱領第78章 整訓部隊第54章 拿下王莊第176章 年關將至 犒賞大軍第106章 吃了藥的明軍第200章 佯敗第172章 大獲全勝第124章 雨中對壘第202章 準備入蜀第235章 牆頭草第273章 淨鞭三聲響,文武兩班齊第50章 穿箭遊營第93章 崇禎的困惑第161章 夜襲茅津渡第84章 處處碰壁第261章 洪督師大掠漢中第250章 朝爲田舍郎第6章 交鋒第167章 戰後統計第220章 豈不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267章 崇禎的天塌了第17章 激戰!第188章 擴充騎兵第217章 什麼叫人造舍利子?第277章 崇禎九年發展計劃(一)第92章 威震西北第192章 大明的底層宗室第112章 鄧陽:我去打王嘉胤?第180章 去問問太祖皇帝,當年爲什麼要造反?第253章 財富在權力面前不值一提第53章 王師來了!第115章 苛刻的要求第105章 孤注一擲的楊鶴第272章 蜀王鉅富第156章 互有勝負第126章 關寧軍的老傳統第279章 接見泰西傳教士第70章 報仇雪恨第230章 大戰前的準備(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72章 大獲全勝第73章 聲名鵲起第194章 大破銀川第1章 明日校場發餉,勿着兵甲!第202章 準備入蜀第118章 攻城戰第5章 兵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