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李代桃僵

第96章

李代桃僵 “什麼?!招撫?!”

“太監傳旨?還是皇宮裡來的?”

這話一出,整個大帳之內,瞬間沉默了。

大帳內的幾位把總全都愣住了,面面相覷,臉上寫滿了難以置信。

他們打退了圍剿的官兵,陣斬了朝廷的參將,一路從陝西打到山西。

本以爲接下來迎接他們的,將會是朝廷更加瘋狂、無休無止的追剿!

可現在竟然來了個宮裡的太監,帶着皇帝的聖旨,要招撫他們?!

就連江瀚自己,也被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給弄懵了。

他原本的計劃是先在這裡休整一段時間,摸清山西的形勢,然後再帶兵北上,去找王嘉胤、高迎祥等人匯合。

可誰能想到,竟然是朝廷先派人來招撫了?

江瀚沉思片刻,決定先看看情況再做打算: “去,把人帶進來。”

不多時,趙進忠一行人便被帶到了營地裡。

可當爲首的趙進忠走進大帳裡後,卻被嚇得大氣都不敢喘,如墜冰窟。

只見大帳兩側肅立着幾個全副武裝的將領,一個個盔明甲亮,手按刀柄,眼神銳利地掃視着他。

尤其是李老歪,一雙銅鈴般的眼狠狠地瞪着趙進忠,像一頭餓虎一樣,擇人慾噬。

看見這幫久經沙場的宿將,趙進忠只覺得頭皮發麻,雙腿發軟,幾乎要站立不穩。

陪同前來的石樓縣典史更是面無人色,大氣都不敢喘一口。

來之前,趙進忠特地去了一趟石樓縣。

他本想拉着縣令方懷安一同前來招撫,想着有地方官在場,多少能壯壯聲勢,鎮鎮場子。

可誰知那位方縣令一聽說要去叛軍的地盤,說什麼也不肯去,生怕招撫不成,被叛軍砍了。

最後乾脆直接“臥病在牀”,派了個倒黴的典史替他,跟隨趙進忠一起來招撫江瀚。

此刻,趙進忠看着高坐在上首,面容年輕卻氣勢逼人的江瀚有些犯難,不知道該如何開口稱呼。

叫大王吧,好像平白失了他天使的身份,自己可是帶着皇上的聖旨來的,不能自降身份;

但是直呼其名吧,他也沒那個膽子,生怕惹江瀚一個不高興,把他給砍了。

一時間,趙進忠站在大帳中央,左右爲難,不知道該怎麼開口。

可江瀚卻不耐煩了,擺了擺手:

“行了,有話就直說!”

“你是太監,帶的可是皇帝的旨意?”

趙進忠如蒙大赦,連忙點頭哈腰,臉上擠出一絲諂媚的笑容:

“正是,正是!”

“回將軍,小的是宮中都知監的趙進忠,此次是奉皇上的旨意,專程來招撫將軍的!”

他一邊說着,一邊偷偷觀察着江瀚的臉色,

“皇上深知,諸位都是我大明忠良,心向王化;只因遭逢奸臣逼迫,纔不得已起兵反抗。”

“實在是情有可原。”

“如今,皇上隆恩浩蕩,願意既往不咎,並將諸位重新納入朝廷懷抱,沐浴聖恩!”

“並且還特地降下恩旨,要封官賞銀,以彰聖恩!”

江瀚聽完,臉上毫無表情,只是手指無意識地敲擊着桌案,似乎在沉思。

片刻之後,江瀚擡起眼簾,淡淡地說道: “知道了。”

“幾位遠道而來,且先下去歇息片刻。”

“此事事關重大,我要和弟兄們商議一二,再做定奪。”

趙進忠愣了,這麼優厚的條件待遇,怎麼還要商議?

但他也不敢多話,只能諂媚的應承兩句: “是,是,理當如此,理當如此。”

江瀚揮了揮手,立刻有親兵上前,帶着趙進忠和他身後的典史退出了大帳。

等外人一走,大帳內瞬間炸開了鍋!

“江大人!還商量什麼,你不會真的要降吧?”

性子最急的李老歪第一個開口反對,唾沫星子橫飛。

一旁的黑子也站了出來,連忙反對道: “是啊,旗總,咱們殺了那麼多官兵,就連參將都給殺了,朝廷那幫狗官真能放過我們?”

“說不定他們打的就是吳自勉的心思,想要把咱們騙回去都殺了!”

“沒錯!朝廷的話,一個字都不能信!”

“降了朝廷,咱們還有現在的好日子過?怕是連飯都吃不飽!”

一時間,帳內羣情激奮,幾個把總七嘴八舌,紛紛出聲反對招安。

江瀚擡手虛按,不急不慢的開口道:

“都靜一靜,聽我一言!”

帳內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江瀚環視衆人,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急什麼?!”

“你們跟着我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你們覺得我會相信朝廷的鬼話嗎?”

他站起身,踱了兩步,分析道: “首先,降,我是肯定不會降的!”

“咱們這幫朝廷眼裡的丘八,這麼多年來,哪個沒被壓迫過?”

“高高在上的皇帝老兒,還有那些滿嘴流油的文武百官,難道真的會轉了性子?”

“說到底,他們現在肯派人招安,無非就是看咱們能打,有利用價值。”

“要是回了延綏鎮,咱們能不能吃飽飯都還兩說,哪能像現在這樣,一天三頓管飽?”

江瀚眼中閃過一絲譏諷, “這所謂的招安,十有八九就是皇帝老兒送過來的糖衣炮彈!”

“表面上說得好聽,赦免罪過,封官賞銀,背地裡指不定憋着什麼壞水,想把咱們往死裡整。”

“依我看,一旦咱們接受招安,最好的結果,就是被立刻派去鎮壓其他義軍,讓咱們和王嘉胤等人自相殘殺!”

“要麼,就是把咱們一股腦兒打包,扔到遼東那個鬼地方,去跟東虜死磕!”

江瀚心中跟明鏡似的。

朝廷肯定已經同意了楊鶴的招撫策略,如今陝西境內已經沒有成氣候的大股反賊了。

如今有名有姓、能讓朝廷忌憚的兩股反賊都在山西,一個是河曲的王嘉胤,一個就是他江瀚。

崇禎說不定就是想招撫他去打王嘉胤,或者乾脆把他們扔到遼東去自生自滅! 遼東?

狗都不去,客軍去了遼東,恐怕沒等跟韃子開打,就先被自己人坑死了! 李老歪聽完連連點頭:

“那江大人,既然咱們不降,那外面這幫人怎麼辦?”

“要不.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把這閹貨和他帶來的人全宰了?”

說罷,李老歪就提着刀準備往外走。

江瀚連忙攔住他:

“你急什麼?聽我把話說完!”

“這太監可是皇帝派來的,要是真殺了,豈不是等於打了皇帝的臉?”

“要不得,要不得。”

江瀚很清楚崇禎是什麼脾氣,要是真的打了崇禎的臉,說不定崇禎真的會惱羞成怒,直接忽略王嘉胤,調集重兵來圍剿他。

自己這小胳膊小腿兒的,哪經得起朝廷幾路大軍聯合圍剿? 於是江瀚便講起了自己的打算:

“那幫山西叛軍不是正好盤踞在這周邊嗎?”

“咱們給他來一個李代桃僵!”

說罷,江瀚便吩咐親兵,再去將趙進忠等人帶回來。

不多時,趙進忠再次走進大帳,臉上帶着小心翼翼的期待。

江瀚也不廢話,直接開門見山道:

“趙公公,招撫一事,我認爲可以。”

可以?! 聽了這兩個字,趙進忠只覺得眼前一亮,懸着的心瞬間落回了肚子裡,心中狂喜。

“成了!果然成了!”

“咱家就知道,這幫丘八還是不敢忤逆朝廷!”

“稍微給點甜頭,許個一官半職,還不是乖乖地搖着尾巴回來,繼續爲朝廷效力了?”

想到這裡,趙進忠的腰桿不自覺地挺直了幾分,臉上那諂媚的笑容也收斂下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居高臨下的傲慢。

他清了清嗓子,冷哼一聲道:

“既然願意歸順朝廷,那便好!識時務者爲俊傑!”

“跪下接旨吧!”

他以爲江瀚會立刻拜倒在地,恭恭敬敬地聆聽聖諭。

可他面前的江瀚卻紋絲不動,甚至連頭都沒擡一下。

“嗯?”

趙進忠眉頭一皺,有些不悅地看着江瀚, “咱家讓你跪下接旨!你耳朵聾了嗎?!聖旨在上,安敢無禮?!”

江瀚聽罷,緩緩擡起頭,瞥了他一眼,語氣平淡:

“我身上穿着甲冑,跪不下去。”

趙進忠氣結,正要發作。

可江瀚卻不耐煩地揮了揮手: “你要念就念,若是不念,就從哪兒來的,回哪兒去!”

這一下,可把趙進忠弄沒了脾氣。

他意識到,這次招撫,似乎和他預想的,不太一樣。

但沒辦法,他可不敢因爲自己的態度而壞了皇上的大事。

他只能硬着頭皮拿出聖旨,緩緩宣讀: “茲念爾江瀚,雖有叛逆之舉,然尚有可用之才,特授延安參將,賞白銀五百兩。”

“其所部兵馬盡數劃歸延綏鎮總兵節制,汰弱留強,悉數編入官軍。”

“凡江瀚舊部將領,悉調他鎮效用,另着監軍御史常駐其營,三日一查,五日一報,敢再言叛者,立斬不赦!”

“爾其慎哉!勿謂朕恩不寬,勿謂國法不嚴!欽此!”

聽到這條件,江瀚差點沒笑出聲來。

五百兩銀子?打發叫花子呢?

參將?老子連參將都給宰了! 不僅要把部隊交給洪承疇,還要把自己的心腹將領都調走,最後再派個監軍來盯着?

不愧是你啊,朱由檢,打得一手好算盤。

江瀚強忍笑意,等着趙進忠唸完聖旨後,朝着他伸出了手: “拿來吧。”

趙進忠看着江瀚伸出的手,愣了一下,下意識地將手中的聖旨遞了過去。

江瀚接過聖旨,隨手遞給了身旁的親兵,但他的手卻依舊伸着,沒有收回去:

“還有呢?”

趙進忠又是一愣: “還還有什麼?”

江瀚似笑非笑: “賞銀和參將印信啊!聖旨裡不是寫得清清楚楚嗎?”

“哦!對對對!”

趙進忠這才恍然大悟,連忙示意身後的小太監,將兩個托盤端了上來。

一個托盤上放着銀子,另一個上面放着一方嶄新的銅印。

江瀚毫不客氣地將銀子和印信都收下,讓親兵都了帶下去。

見江瀚把東西全都收下,趙進忠終於徹底鬆了口氣,臉上重新露出了笑容。

成了!這次招撫總算是成了! 他趙進忠可是立了一件大功啊!單槍匹馬,不費一兵一卒就招降了江瀚這三千叛軍!

憑藉這份功勞,等回到京城,說不定就能一舉從都知監升到司禮監,成爲皇爺面前的紅人!

趙進忠越想越美,彷彿已經看到了自己錦繡前程。

然而,事情的發展,似乎又一次偏離了他的預期。

只見江瀚收完東西,像是趕蒼蠅一樣,對着他揮了揮手,語氣隨意:

“行了,沒你事了,滾吧。”

趙進忠臉上的笑容瞬間僵住,整個人都愣在了原地:

“滾滾吧?”

“將軍,您這是什麼意思?”

江瀚瞥了他一眼,反問道

“什麼什麼意思?聽不懂讓你滾嗎?”

說完,江瀚甚至懶得再看他一眼,轉身就準備離開:“來人!送客!”

這下,趙進忠徹底急了。

他連忙上前一步,攔住江瀚,聲音都帶着哭腔了: “哎!將軍!將軍留步啊!”

“您可不能言而無信啊!您這聖旨也收了,賞銀印信也都拿了,現在卻不肯帶兵回去覆命,這讓我怎麼交代?”

江瀚停下腳步,皺起了眉頭,有些不耐煩地看着他: “你還想要什麼交代?”

趙進忠急道:

“自然是將軍您率部返回延綏鎮,接受楊總督的整編啊!”

“不然咱家這差事,豈不是白辦了?!”

江瀚聽了,搖搖頭: “這個交代我可不能給你。”

“不過我可以給你個其他的交代。”

說罷,江瀚揮手招來一旁的李老歪:

“老歪!”

“你去,帶上兩個司的人馬,去把石樓山上的那幫山西兵剿了!”

“把那個什麼上山虎的腦袋,給趙公公提回來!”

吩咐完後,江瀚又轉向趙進忠,臉上露出一抹和煦的笑容:

“趙公公,你就在我這兒多住兩日,稍安勿躁。”

“等拿了那個匪首的人頭,你就能回去交代了。”

趙進忠聽罷,徹底傻眼了,拿一個山匪頭子的人頭回去覆命?這要是讓皇爺知道了,不把他給剮了纔怪! 看着趙進忠那副呆若木雞的蠢樣,江瀚只能耐心跟他解釋一番: “趙公公,你呀,還是太年輕,不懂得變通。”

“你回去之後,就這麼跟皇上稟報。”

“你就說罪將江瀚接到聖旨後,幡然悔悟,當即決定歸順朝廷。”

“恰聞石樓山上有股山西叛軍,嘯聚山林,爲禍一方。”

“於是江瀚便準備派兵,前去剿滅這股山西叛軍,以靖地方!”

江瀚頓了頓,一把勾住趙進忠的脖子,壓低聲音道: “但很可惜,山西叛軍憑藉地利,幾乎全殲江瀚所部。”

“那個人頭,就是江瀚的人頭。”

“你放心,沒人見過我的相貌,唯一見過的李卑已經死了。”

趙進忠一聽,連忙擺手拒絕:

“將軍是想李代桃僵?”

“這怎麼行?隔壁石樓縣的官吏一打聽就全露餡了!”

“再說了,將軍不肯歸降,難道就不會去攻打其他州縣了?”

江瀚不急不慢的解釋道: “趙公公,我保證消停幾天,不去攻打周邊府縣,我們也是需要休養生息的嘛。”

“至於石樓縣的官吏和附近的守軍,我會派人和他們好好談一談的。”

“要是能談得來,那自有好處奉上;要是談不來,就休怪我心狠手辣了。”

此事事關重大,趙進忠聽了,一時間也不敢輕易答應, 江瀚見狀,威脅道: “趙公公,今天你要是答應了,還能活着走出這個營地。”

“要是不答應,那本將只好送你上西天了。”

趙進忠一聽,頓時兩腿一抖,直接癱軟在地,不敢說話。

江瀚一把將他從地上提了起來:

“你放心,這件事做成之後,江瀚部就從此消失了。”

“以後我再出來活動,肯定會改頭換面,換一個匪號,不會連累你趙公公的。”

(本章完)

第22章 流寇第168章 浮橋爭奪戰第176章 年關將至 犒賞大軍第217章 什麼叫人造舍利子?第78章 整訓部隊第174章 王嘉胤集團覆滅始末第173章 陝州城破第8章 段家父子第103章 鄧陽的演技第60章 破安塞城 圍延安府第113章 江瀚的打算第247章 要改變流寇思維第85章 野豬嶺第197章 水淹銀川第220章 豈不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30章 赴宴第62章 李家的破滅第265章 上元佳節夜,義軍破鳳陽第275章 立祠堂漢王奠忠魂,書牌位遺孤繼血食第252章 樑家的糖衣炮彈第162章 架設浮橋第190章 甘肅鎮暴動第17章 激戰!第180章 去問問太祖皇帝,當年爲什麼要造反?第226章 搖黃軍第210章 還是這玩意兒好使!第183章 麻木的關中百姓第184章 去秦嶺打游擊第153章 挖張獻忠的牆角第225章 攻打百丈關第193章 血戰瞿靖堡第151章 洪剃頭第12章 劉老爺第226章 搖黃軍第9章 總兵身死第273章 淨鞭三聲響,文武兩班齊第171章 李自成開悟第5章 兵變第127章 大戰過後第214章 大明第一任剿總司令第202章 準備入蜀第5章 兵變第184章 去秦嶺打游擊第117章 冒冒失失的王嘉胤第248章 開科取士第5章 兵變第14章 發餉第87章 中伏第112章 鄧陽:我去打王嘉胤?第272章 蜀王鉅富第58章 火燒進士第第19章 四散的勤王軍第184章 去秦嶺打游擊第98章 投名狀第241章 圍堵侯良柱第58章 火燒進士第第55章 開倉放糧第141章 大軍調動第105章 孤注一擲的楊鶴第25章 馬家溝第4章 篝火狐鳴第165章 谷口血戰第29章 李總管第132章 不做人的陝西官紳第268章 對於農民起義的思考和矯正第281章 各方反應第230章 大戰前的準備(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48章 曹文詔八百破八千第243章 秦良玉來了第64章 投賊第224章 黃竹村首義第159章 渡河第92章 威震西北第33章 交贖金第175章 戰略方針第176章 年關將至 犒賞大軍第29章 李總管第30章 赴宴第161章 夜襲茅津渡第66章 延安府破第6章 交鋒第148章 曹文詔八百破八千第239章 魚兒上鉤第154章 哥倆好第48章 王莊第1章 明日校場發餉,勿着兵甲!第159章 渡河第85章 野豬嶺第221章 陳奇瑜的無奈第184章 去秦嶺打游擊第22章 流寇第238章 水攻第195章 把這幫姓朱的,都給我吊城牆上去!第155章 夜襲第211章 成立糧稅司,改革稅制第46章 慶藩來人第43章 砍瓜切菜第263章 江大帥的實力第157章 戰場尋人
第22章 流寇第168章 浮橋爭奪戰第176章 年關將至 犒賞大軍第217章 什麼叫人造舍利子?第78章 整訓部隊第174章 王嘉胤集團覆滅始末第173章 陝州城破第8章 段家父子第103章 鄧陽的演技第60章 破安塞城 圍延安府第113章 江瀚的打算第247章 要改變流寇思維第85章 野豬嶺第197章 水淹銀川第220章 豈不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30章 赴宴第62章 李家的破滅第265章 上元佳節夜,義軍破鳳陽第275章 立祠堂漢王奠忠魂,書牌位遺孤繼血食第252章 樑家的糖衣炮彈第162章 架設浮橋第190章 甘肅鎮暴動第17章 激戰!第180章 去問問太祖皇帝,當年爲什麼要造反?第226章 搖黃軍第210章 還是這玩意兒好使!第183章 麻木的關中百姓第184章 去秦嶺打游擊第153章 挖張獻忠的牆角第225章 攻打百丈關第193章 血戰瞿靖堡第151章 洪剃頭第12章 劉老爺第226章 搖黃軍第9章 總兵身死第273章 淨鞭三聲響,文武兩班齊第171章 李自成開悟第5章 兵變第127章 大戰過後第214章 大明第一任剿總司令第202章 準備入蜀第5章 兵變第184章 去秦嶺打游擊第117章 冒冒失失的王嘉胤第248章 開科取士第5章 兵變第14章 發餉第87章 中伏第112章 鄧陽:我去打王嘉胤?第272章 蜀王鉅富第58章 火燒進士第第19章 四散的勤王軍第184章 去秦嶺打游擊第98章 投名狀第241章 圍堵侯良柱第58章 火燒進士第第55章 開倉放糧第141章 大軍調動第105章 孤注一擲的楊鶴第25章 馬家溝第4章 篝火狐鳴第165章 谷口血戰第29章 李總管第132章 不做人的陝西官紳第268章 對於農民起義的思考和矯正第281章 各方反應第230章 大戰前的準備(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48章 曹文詔八百破八千第243章 秦良玉來了第64章 投賊第224章 黃竹村首義第159章 渡河第92章 威震西北第33章 交贖金第175章 戰略方針第176章 年關將至 犒賞大軍第29章 李總管第30章 赴宴第161章 夜襲茅津渡第66章 延安府破第6章 交鋒第148章 曹文詔八百破八千第239章 魚兒上鉤第154章 哥倆好第48章 王莊第1章 明日校場發餉,勿着兵甲!第159章 渡河第85章 野豬嶺第221章 陳奇瑜的無奈第184章 去秦嶺打游擊第22章 流寇第238章 水攻第195章 把這幫姓朱的,都給我吊城牆上去!第155章 夜襲第211章 成立糧稅司,改革稅制第46章 慶藩來人第43章 砍瓜切菜第263章 江大帥的實力第157章 戰場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