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李家張家

第38章

李家張家 就在江瀚等人熱火朝天的忙着種麥之時,延安府衙門內,氣氛卻全然不同。

府衙之內,燈火輝煌,堂內一尊青銅香爐中,嫋嫋青煙緩緩升起,映得知府張輦的面容陰晴不定。

他端坐於太師椅上,手指輕撫玉佩,仔細聽着下人傳來的消息。

一旁還恭恭敬敬地站着兩人——正是李世昌和他的二兒子李立輝。

“楊大人此時正坐鎮延綏鎮,指揮圍剿橫天一字王王嘉胤和闖王高迎祥,分身乏術。”

下人小心翼翼地看向端坐的上首的張輦,語氣十分謹慎,

“但是楊大人說了,安塞那個江瀚的和他手下的人馬,極有可能是延綏鎮的邊軍。”

“楊大人說讓我們不要輕舉妄動,儘量以招撫爲上。”

張輦聽完點了點頭,轉頭看向李世昌:

“這江瀚最近有什麼動靜?可有攻打縣城,公開造反之舉?”

李世昌連忙搖了搖頭,拱手道: “啓稟張大人,這江瀚近日並無異動,既未攻打縣城,也未公開扯旗造反。”

他頓了頓,臉上閃過一絲肉痛之色, “只是…只是此獠先前在安塞勒索了我等不少錢貨,其中還有一些損失是您和慶王府的。”

張輦聽了這話,面無表情地端起茶盞,輕啜一口,淡淡道: “這損失是你的,不是我的,更不是慶王府的。”

聽了這話,一旁的李世昌立馬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

“是是是,小人糊塗,大人放心,這個月的上繳一分都不會少。”

張輦滿意地點了點頭,手捻長鬚,沉吟道:

“既然這江瀚還沒有扯旗造反,就先放一放。”

“不要去招惹他,免得再多生事端。”

他張輦可不想摻和這攤子破事兒,只要那姓江的只要不公開扯旗造反,那就和他一點關係沒有。

如今陝北兵力匱乏,僅剩的戰兵都在延綏鎮圍剿幾位巨寇,根本抽不出身來,其他那些衛所兵,能把城池守住就謝天謝地了。

至於損失?晾他李家也不敢缺了自己和慶王府的份例。

可一旁的李立輝聽完頓時急了,搶着插嘴:

“張大人,這姓江的剛回安塞,根基不穩,糧草不足。”

“咱們不如趁此機會,一舉將其剿滅!”

話音剛落,張輦臉色陡然一沉,對着李立輝毫不客氣呵斥道:

“你算什麼東西,敢教我做事?”

“滾出去!”

李立輝被這一聲怒斥嚇得渾身一顫,臉色瞬間煞白,不敢再吭聲,灰溜溜地就要往門外退。

李世昌見狀,急忙拉住兒子,連連告罪: “大人息怒,大人息怒,小兒無知,口無遮攔。”

張輦冷哼一聲,掃了一眼李世昌:

“有人養,沒人教的東西!”

平日裡高高在上的李老爺,聽了這話,絲毫不敢反駁,只是一個勁兒的賠笑請罪。

他很清楚,在知府大人眼中,李家不過是他養的一條狗,平日裡替他幹些斂財的髒活累活罷了。

雖說張家和李家名義上是姻親,但李家求娶的不過是個庶女。

不,準確來說,那女子原是張府的使喚丫頭,只是張輦將這丫頭認作了乾女兒,嫁給了李家罷了。

即便如此,李家也求之不得,八擡大轎地把張家的“乾女兒”迎了回去。

出了府衙,李世昌恨鐵不成鋼的瞪着自家二兒子: “你這逆子,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不成?竟敢在知府大人面前胡言亂語!”

“你大哥都不敢跟張大人頂嘴,你哪來的膽子?!”

李立輝一臉不忿地撇了撇嘴,低聲嘀咕道:

“大哥還指望着靠張家的丫鬟往上爬呢,他哪裡敢替咱們李家說話?”

“爹,我這可都是爲了幫咱們李家!”

李世昌無奈地嘆了口氣:

“你這混賬,不闖禍就是對我李家最大的幫助了。”

李立輝卻不服氣,咬牙道: “咱們李家在他張家眼裡,不過是條聽話的狗罷了,平日裡各種髒活累活都扔給了咱們去幹。”

“如今咱們李家受了損失,他張輦不幫忙就算了,還幫着那姓江壓咱們。”

“這口氣我實在咽不下!”

此話一出,李世昌臉色大變,饒是對這二兒子百般溺愛的李世昌,此刻卻也忍不住嚴肅起來,沉聲警告道: “我告訴你,能做知府大人的狗,是咱們李家上輩子修來的福氣!你以爲誰都能攀上張家的高枝?”

“要不是看在咱們幹得還算不錯的份上,知府大人隨時都能換一條聽話的狗!”

“我警告你,這些抱怨牢騷話,我不想再聽到第二次!”

李立輝被訓得啞口無言,表面不敢再頂嘴,心中卻暗暗下定決心,回去定要找大哥李立遠商量對策。

回了家,李立輝便急不可耐的去找他大哥李立遠,一臉焦急: “大哥,你幫我想想辦法,這口氣我實在咽不下去。”

李立遠皺了皺眉,詢問道: “這個姓江的,有沒有什麼消息?”

李立輝連忙迴應道:

“我已派人打探過了,那個姓江的佔了馬家村和白家村。”

“立春剛過,他就把這兩個村的地都給種上了,還招攬了不少流民前來耕種。”

李立遠聞言,伸手打斷他,疑惑道:

“咱們延安府連年大旱,這姓江的還敢種地?他就不怕一場大旱下來顆粒無收?”

李立輝連忙解釋: “大哥,你不知道,那姓江的在馬家村挖了好十幾個大冰窖,讓人把附近積雪都收集起來了。”

“然後又用水泥,修了好些管道,直通地裡。”

“既然這姓江的有這麼大動作,想必是有幾分把握。”

李立遠聽罷,眼中閃過一絲貪婪,追問道: “這什麼水泥,真有你們說的這麼神異?能三日築城?”

李立輝點頭如搗蒜:

“千真萬確!大哥,要是咱們把水泥方子獻上去,咱們何須再看他張家的臉色?”

“說不定,咱們李家就能從商賈之家搖身一變,成爲官宦之家。”

“到時候,就連大哥你家裡那個刁蠻丫鬟,說不定也能換成個正兒八經的官家嫡女。”

這話正中李立遠心坎。

他從張家八擡大轎,明媒正娶的“正妻”,竟然是個丫鬟出身。

自己和家裡人每天還得小心伺候她,真是奇恥大辱。

這件事一直是他心裡的一根刺,如今聽了他弟弟的這番話,不由得有些意動。

各位看官大人,求收藏,求追讀!!! 您的追讀對小弟來說至關重要,非常感謝!!!

(本章完)

第198章 遴選死士第164章 艾萬年的伏擊第227章 陳代雲第197章 水淹銀川第256章 賊兵在救災,官府要收稅第188章 擴充騎兵第191章 養兵到底有多貴?第168章 浮橋爭奪戰第156章 互有勝負第167章 戰後統計第147章 雙贏第61章 憤怒的張輦第149章 鐵角城第27章 水泥第101章 雞犬不留第57章 馬家村第60章 破安塞城 圍延安府第244章 你要忠君死節,我要解民倒懸第242章 貓鼠遊戲第118章 攻城戰第126章 關寧軍的老傳統第203章 李自成的蛻變第23章 清算田畝,打劫富戶第231章 保寧府的防禦(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58章 拿義子頂債第41章 忠義堂第64章 投賊第271章 請大帥稱王立制!第57章 馬家村第243章 秦良玉來了第135章 拙劣的楊鶴第131章 鄧陽的投名狀第55章 開倉放糧第117章 冒冒失失的王嘉胤第262章 送上門來的俘虜第166章 倉皇逃竄第281章 各方反應第119章 城破第251章 暮登天子堂第279章 接見泰西傳教士第117章 冒冒失失的王嘉胤第162章 架設浮橋第249章 別開生面的恩科第4章 篝火狐鳴第260章 京師亂局,盧象升受命剿匪第71章 戰後第10章 城北劉家第210章 還是這玩意兒好使!第236章 埋伏第118章 攻城戰第194章 大破銀川第183章 麻木的關中百姓第267章 崇禎的天塌了第270章 再行絕戶計第12章 劉老爺第234章 搶灘登陸和諸將反應第192章 大明的底層宗室第15章 回陝西第223章 提出政治綱領第108章 農民起義的侷限性第59章 餘承業第93章 崇禎的困惑第269章 兵發成都府第43章 砍瓜切菜第161章 夜襲茅津渡第40章 點燈子趙勝第89章 陣斬李卑第198章 遴選死士第256章 賊兵在救災,官府要收稅第19章 四散的勤王軍第105章 孤注一擲的楊鶴第162章 架設浮橋第139章 鑄炮和辦學第143章 警惕的虎大威第226章 搖黃軍第71章 戰後第191章 養兵到底有多貴?第198章 遴選死士第20章 崇禎的憤怒第85章 野豬嶺第155章 夜襲第112章 鄧陽:我去打王嘉胤?第63章 李立遠第52章 埋伏第89章 陣斬李卑第69章 焦屍第217章 什麼叫人造舍利子?第130章 官軍動向第259章 聲勢浩大的川中起義第37章 開春種麥第94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第256章 賊兵在救災,官府要收稅第70章 報仇雪恨第53章 王師來了!第132章 不做人的陝西官紳第226章 搖黃軍第246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254章 飛梭織布機和轉輪短銃第181章 詐降第79章 不沾泥投降
第198章 遴選死士第164章 艾萬年的伏擊第227章 陳代雲第197章 水淹銀川第256章 賊兵在救災,官府要收稅第188章 擴充騎兵第191章 養兵到底有多貴?第168章 浮橋爭奪戰第156章 互有勝負第167章 戰後統計第147章 雙贏第61章 憤怒的張輦第149章 鐵角城第27章 水泥第101章 雞犬不留第57章 馬家村第60章 破安塞城 圍延安府第244章 你要忠君死節,我要解民倒懸第242章 貓鼠遊戲第118章 攻城戰第126章 關寧軍的老傳統第203章 李自成的蛻變第23章 清算田畝,打劫富戶第231章 保寧府的防禦(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58章 拿義子頂債第41章 忠義堂第64章 投賊第271章 請大帥稱王立制!第57章 馬家村第243章 秦良玉來了第135章 拙劣的楊鶴第131章 鄧陽的投名狀第55章 開倉放糧第117章 冒冒失失的王嘉胤第262章 送上門來的俘虜第166章 倉皇逃竄第281章 各方反應第119章 城破第251章 暮登天子堂第279章 接見泰西傳教士第117章 冒冒失失的王嘉胤第162章 架設浮橋第249章 別開生面的恩科第4章 篝火狐鳴第260章 京師亂局,盧象升受命剿匪第71章 戰後第10章 城北劉家第210章 還是這玩意兒好使!第236章 埋伏第118章 攻城戰第194章 大破銀川第183章 麻木的關中百姓第267章 崇禎的天塌了第270章 再行絕戶計第12章 劉老爺第234章 搶灘登陸和諸將反應第192章 大明的底層宗室第15章 回陝西第223章 提出政治綱領第108章 農民起義的侷限性第59章 餘承業第93章 崇禎的困惑第269章 兵發成都府第43章 砍瓜切菜第161章 夜襲茅津渡第40章 點燈子趙勝第89章 陣斬李卑第198章 遴選死士第256章 賊兵在救災,官府要收稅第19章 四散的勤王軍第105章 孤注一擲的楊鶴第162章 架設浮橋第139章 鑄炮和辦學第143章 警惕的虎大威第226章 搖黃軍第71章 戰後第191章 養兵到底有多貴?第198章 遴選死士第20章 崇禎的憤怒第85章 野豬嶺第155章 夜襲第112章 鄧陽:我去打王嘉胤?第63章 李立遠第52章 埋伏第89章 陣斬李卑第69章 焦屍第217章 什麼叫人造舍利子?第130章 官軍動向第259章 聲勢浩大的川中起義第37章 開春種麥第94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第256章 賊兵在救災,官府要收稅第70章 報仇雪恨第53章 王師來了!第132章 不做人的陝西官紳第226章 搖黃軍第246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254章 飛梭織布機和轉輪短銃第181章 詐降第79章 不沾泥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