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

第二次新式科舉的開考,無疑將新學的地位在大明國內再一次的提高了一層。

如果說第一次的新式科舉。

不少人還將其理解爲皇帝的一時興起,但這第二次意義就完全不同。

由於大明新式科舉在原則上。

對於參考學生的年齡並沒有太多的要求。

所以這一次參加考試的學生士子之中有不少都是年紀尚淺的孩童少年。

但並未有人對其產生輕視的看法。

畢竟在新學學習上面。

這偌大的大明,大部分人都只是初學者,往日的四書五經八股文章的地位已經是一降再降。

更何況。

其實有不少人在背後給這些前來參加考試的“神童少年”出謀劃策..

....

南京揚州府!

..吏部的官員率先入場。

崇禎二年的科舉考試製度比起第一次更加完善,只不過今年開始要逐漸轉交給教育部負責新式科舉。

所以緊隨着吏部官員的,就是大明教育部的官員。

之後,纔是地方衙門的官員。

而這地方衙門的官員往往也都不能夠是本地的父母官員,而是在省府內部隨即選中一同級或更高級別的官員負責監考。

例如今天這場揚州府的新式科舉第一考。

監考的地方官員就來自淮安。

監考官員入場之後。

魚貫而入的才能是揚州當地報名參加新式科舉的學生士子。

學生士子,按號對位,一一就坐。

一聲銅鑼敲響,考試開始。

鐺!

“大明新式科舉揚州府第一考!開考!”

“學生叩謝皇恩..”學生高呼一句過後,大明的新式科舉就算是開始考試了,之後若是無故開口說話。

可就要被視爲擾亂考場紀律推出去了。

廣西桂林..

廣東潮州..

陝西鳳翔府..

四川瀘州府...

大明每一個角落,幾乎在同一時間開始考試,至於時間如何保持一致,只是因爲大明皇家科學院提前出好了題目之後。

以東廠快馬爲護送。

送至各個省府,由東廠省府分司進行翻印後再次分發至州縣。

這樣的方式一是速度得到了保證,二就是保密程度儘可能的做到了最高,當然這樣的方式還會有各種各樣的疏漏。

不過,朱由檢設立了新式科舉三次考試製度,並且沿用了之前在不同省份根據考生數量劃定名額的制度。

種種防作弊手段,儘可能的讓新式科舉成爲大明目前最公平的考試。

畢竟,新式科舉是在爲大明朝廷選拔人才,是在爲他這個皇帝選拔能夠使用的臣子,爲大明各個地方的百姓選拔真正有真才實學的父母官員。

更何況,這些人都將會開枝散葉。

爲大明未來培養出更多的人才,可以說現在的這一批學生士子,在朱由檢眼中那可就是未來的發展的火苗啊。

大明新式科舉開考。

三次考試,時間間隔比較久,往往一直要考到秋季。

才能塵埃落定,出最終的結果之後,尊崇學生士子意願的同時分配進入不同的大學院學習。

如今的大明大學院。

已經開始有了專業發展的苗頭,例如說大明皇家管理學院旗下就分爲了行政、商科、工業管理等多門學科。

而皇家科學院大學更是如此,正如朱由檢所言。

“凡新學之學科,大明之大學院應當均有院校涉獵。”

就在這樣的時候,另外一件事情卻讓朱由檢瞬間揪心起來,那便是工部的薛鳳翔來到了東暖閣內,手中還捧着一本奏摺。

“臣薛鳳翔有本啓奏..”

然而這一幕卻讓朱由檢有些奇怪。

儘管合理,但太過嚴肅。

只見朱由檢說道:“說說吧..朕聽着呢..”

“臣有本啓奏,希望朝廷能夠撥下銀子用以修繕黃河水利..並設立水利相關大學院,以新學與傳統方式相結合,以治黃患。”

朱由檢一邊聽,一邊看向了薛鳳翔,開口說道:“去年和今年治理黃河水利的銀子,皇家國庫那邊不是已經撥付給了工部嗎?怎麼薛愛卿還缺銀子,若是想要設立水利方面的大學院...”

停頓了一下,朱由檢接着說道:“朕原則上也是同意的,選址和專業技術問題你可以與皇家科學院去談,銀子不夠也可以和畢自嚴去說。”

但薛鳳翔面色不改。

依舊滿臉嚴肅的衝着朱由檢說道:“臣今日所來,並非是爲了黃河的水利維護而來,而是想要徹底解決黃患...”

薛鳳翔的話讓朱由檢眉頭一皺。

說道:“解決黃患?當真有這麼容易嗎?據朕所知,大明黃河每年都花了朝廷大把的銀子,卻依舊沒有什麼好轉..”

“如今輕易就可以解決嗎?”

而一旁的薛鳳翔則是開口迴應道:“皇上,大明黃河如今逐年兇險,水勢滔天,且裹挾大量泥沙自上衝擊而下,水利年久失修,前些年更是連年挪用了水利建設的銀子..如今,大明黃河已經徹底成爲了危急百姓的地上懸河..”

朱由檢點了點頭。

“所以臣以爲..能夠重修黃河沿途水利設置..治理黃河。”

見薛鳳翔的面色越來越嚴肅,朱由檢突然心中一愣,想到這黃河歷經數個帝王,都是花上不多的銀子,每一年二十多萬兩就可以敷衍過去。

何況這還是如今的大明,之前更有很多年連這個數字都很難保障。

可現在一旦要是重修?

這得花多少銀子啊...自己可纔剛剛富裕了幾天啊。

見朱由檢面色不定,薛鳳翔緊接着開口說道:“皇上,治黃之事關乎到百姓民生,關乎大明江山穩固..還請皇上早做決定啊。”

“先說說...工部對此有什麼想法,要用多少銀子。”

用手指捏了捏眉間,朱由檢還是無奈的說道。

“回皇上...修繕黃河水利,可能需要十數年..數千萬兩銀子..”

一聽這話。

朱由檢也是坐不住。

騰!

就從椅子上坐了起來,衝着薛鳳翔大吼道:“你當朕是什麼?挖銀子的嗎!!還是你覺得皇家國庫的銀子是大風颳來的!”

第二十九章 風捲殘雲,朝堂之上第四百三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一百四十五章 落難遇故友第四百七十三章 趁火打劫第三百七十一章 飄蕩回明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學院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太極要回來了第三百四十五章 集中炮火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一百八十四章 刀劍買賣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三十八章 京觀第四百一十章 前往天津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才認定第五十三章 新年開榜!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二百六十八章 試探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匹白綾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第二百一十七章 供銷局市場第四百零六章 擺弄輿論第五百零三章 多好的練手機會第五十七章 國家債券第九章 皇家稅局,試點商稅第十四章 韃子來犯,遼東告危?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虎軍第十師第四百三十四章 簡直離譜第五十六章 史上第一皇帝詐騙犯第七十章 收稅風波初起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學院第一百七十七章 徹查此事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三十四章 排隊打兔子?第四百四十九章 後金夜話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二百九十九章 張倫第二百五十八章 鋼鐵計劃第一章 魂穿大明,我是崇禎第四百三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四百四十六章 鼠疫第二百五十一章 藉機動盪第二百九十三章 農業機械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敲家光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一百七十七章 徹查此事第四百七十章 野戰炮第三百四十一章 蒙古平定第一百四十六章 李忽悠第二百五十二章 河南白蓮教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一百九十七章 范文程來京!第三百四十一章 蒙古平定第二百七十九章 切格勒的試探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三百八十六章 九州夜話第三十八章 京觀第四百一十一章 來回拉扯第二百六十五章 糧價走低第三十八章 京觀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第四百七十三章 趁火打劫第二百六十四章 挖坑等你第四百八十二章 紅毛?第二百一十三章 養豬能手第一百章 不預則廢第二百五十七章 蒙古有點不老實第四百二十五章 電氣大明第一百零五章 只是徒勞科泰格第三百五十章 來宗道退第四百二十八章 新生活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獲勝利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張買米記(2)第六十一章 朱由檢的火炮夢想第七章 京營改編,天虎軍顯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軟的多爾袞第四十八章 徐光啓與農業部第一百八十六章 緊鑼密鼓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七十一章 放心不下的朱由檢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南平南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一百七十章 吃飯很重要第三百三十六章 進攻迅速第六十章 鑄幣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容錯過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阪城破第八十四章 誰是王立祥第二百一十三章 養豬能手
第二十九章 風捲殘雲,朝堂之上第四百三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一百四十五章 落難遇故友第四百七十三章 趁火打劫第三百七十一章 飄蕩回明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學院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太極要回來了第三百四十五章 集中炮火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一百八十四章 刀劍買賣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三十八章 京觀第四百一十章 前往天津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才認定第五十三章 新年開榜!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二百六十八章 試探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匹白綾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第二百一十七章 供銷局市場第四百零六章 擺弄輿論第五百零三章 多好的練手機會第五十七章 國家債券第九章 皇家稅局,試點商稅第十四章 韃子來犯,遼東告危?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虎軍第十師第四百三十四章 簡直離譜第五十六章 史上第一皇帝詐騙犯第七十章 收稅風波初起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學院第一百七十七章 徹查此事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三十四章 排隊打兔子?第四百四十九章 後金夜話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二百九十九章 張倫第二百五十八章 鋼鐵計劃第一章 魂穿大明,我是崇禎第四百三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四百四十六章 鼠疫第二百五十一章 藉機動盪第二百九十三章 農業機械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敲家光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一百七十七章 徹查此事第四百七十章 野戰炮第三百四十一章 蒙古平定第一百四十六章 李忽悠第二百五十二章 河南白蓮教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一百九十七章 范文程來京!第三百四十一章 蒙古平定第二百七十九章 切格勒的試探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三百八十六章 九州夜話第三十八章 京觀第四百一十一章 來回拉扯第二百六十五章 糧價走低第三十八章 京觀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第四百七十三章 趁火打劫第二百六十四章 挖坑等你第四百八十二章 紅毛?第二百一十三章 養豬能手第一百章 不預則廢第二百五十七章 蒙古有點不老實第四百二十五章 電氣大明第一百零五章 只是徒勞科泰格第三百五十章 來宗道退第四百二十八章 新生活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獲勝利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張買米記(2)第六十一章 朱由檢的火炮夢想第七章 京營改編,天虎軍顯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軟的多爾袞第四十八章 徐光啓與農業部第一百八十六章 緊鑼密鼓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七十一章 放心不下的朱由檢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南平南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一百七十章 吃飯很重要第三百三十六章 進攻迅速第六十章 鑄幣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容錯過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阪城破第八十四章 誰是王立祥第二百一十三章 養豬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