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鑄幣

“臣今日隨身還裝了幾個荷蘭人所鑄造的荷蘭王國銀幣,之前還送入兵器總局煅燒了幾枚,發現這中間有着極大的貓兒膩。”

說罷,畢自嚴便從袖中拿出了幾枚充斥着銀色光澤的荷蘭銀幣,交由王承恩呈到了朱由檢的面前。

朱由檢注視着眼前的銀幣,其外表渾圓間但卻充斥着因爲工藝限制而導致的邊緣不一致,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

並且銀幣雖然有銀色光澤,但還是能夠看出其中有着其他元素混入其中,因爲整體來看還是有些偏暗,偏黑。

而一旁的畢自嚴接着說道。

“這荷蘭人鑄造的銀幣,在海外諸國中是最容易被接受的統一貿易貨幣,而臣在煅燒之後發現,這其中並不是純銀。”

“而是三分鉛,七分銀,而鑄造這些銀幣的工匠似乎手藝上還有不足,沒有使用統一的機械鑄幣,而是使用了澆築法進行鑄幣,邊緣有些不平整。”

“並且個別銀幣甚至還達不到..七分銀的佔比,甚至只有六分銀,最低的只有五分五...”

朱由檢眼睛一亮,這一枚銀幣如果鑄造出來代表一兩白銀,而其中在鑄造時摻入鉛等便宜的金屬。

那麼這收入散的白銀,經過鍛造發出混合過的銀幣。

這中間一來一回就算按照七成銀子來看,毛利潤也有三成之多。

並且還可以循環往復,七千兩白銀現在經過鍛造就可以價值一萬兩。

他,心動了。

但在此之前,作爲皇帝的朱由檢要爲這新一批的銀幣定下一個主基調。

其中最關鍵的就是銀色問題。

“依照愛卿看來,這大明銀幣銀色應當如何確定呢?”

“稟陛下,依臣所見,眼下大明對外貿易逐漸增多,沿海或港口的老百姓也紛紛因爲對外貿易而獲利頗多,眼下白銀碎銀使用實屬不便,由朝廷統一制幣對民衆而言有利無害,就算銀色差一點也並無大礙。”

“所以依臣所見,我大明銀幣不用故作姿態,只需七成便可,當然爲了更好的流通,既要有面值爲一兩銀子一個的標準銀幣,也要有五錢,一錢的銀幣方便使用。”

畢自嚴可謂說到朱由檢的心坎去了,畢竟銀色越高,那麼鑄幣的成本也就會相應的提高。

朱由檢鑄幣是爲了賺錢,而不是搞慈善,一旦大明朝的銀幣銀色過高,那麼那些無恥的紅毛番子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發財的好機會。

就會想盡辦法來利用手中銀色較低的銀子在大明採買貨物,但如果大明有了統一制式的銀幣,那麼他們若是想要再在大明裡面忽悠百姓。

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大明皇家銀行將會對其手裡的銀幣進行相應的標準化的銀色評估,加之手工費和損耗錢後爲其兌換成爲標準的大明銀幣。

屆時,再利用《大明月報》這樣的宣傳武器,爲所有百姓樹立起只有大明銀幣才能夠被朝廷承認的觀念。

那麼就算是荷蘭人或者其他國家的商人,想要藉此機會在大明銀幣上做些文章,恐怕也會磕破頭。

“那麼,畢自嚴、李二民聽旨。”

“臣畢自嚴恭聞聖旨。”

“臣李二民恭聞聖旨。”

高度集權的皇權就是有這一個好處,根本不需要考慮聖旨在內閣那裡會不會得以通過,不然眼下朱由檢說的話可不能算作聖旨。

頂多,就是皇上在某年某月說了什麼話,就算是落到紙上,也頂多叫中旨。

“大明皇家銀行與大明皇家稅務局相配合,委託工部及兵器總局生產,儘快拿出銀幣制式方案,其中製造手段應當摒棄灌注法或傳統的蠟模法,交由兵器總局統一生產手工機械統一軋製。”

“並且新式銀幣應當琢磨好防僞措施,包括但不限於在銀幣周圍做些防僞手段,同時待銀幣鑄造完成後昭告天下!僞造銀幣者與原本僞造寶鈔者同罪!”

臺下二人皆是一驚!

僞造寶鈔那是什麼罪,僞造者斬,告官後逮捕歸案者賞銀二百五十兩,並且收來的犯人財產將一律給到舉報人。

也就是說,無論這造假幣的家裡有多麼大的權勢,有多麼充裕的家產,那麼一旦因爲造假幣而被人舉報。

一切一切都歸了這舉報的人,所以檢舉僞造者幾乎可以發一筆橫財,不僅如此最少也有二百五十兩的賞賜來自朝廷。

這不一夜暴富?

“臣遵旨。”

“臣遵旨。”

此時安排恰當之後,朱由檢便也輕快了下來,而今的大明朝廷可謂要糧有糧,要錢有錢,要軍隊有軍隊。

手裡有錢有糧又有槍,這次別說是皇太極,就算是那在陝西意圖造反的李快遞一起來,恐怕也難以抵抗住朱由檢的手段。

物質條件豐厚了朱由檢才更加有時間來思考其他方面的問題,華夏圖書館已經被朱由檢存放了許久了,其中翻出的牌子很多都是沒有用的東西。

更新之後,雖然有了積分,但是積分一時半會卻不能直接兌換想要的書籍。

而是兌換更多的翻牌子的次數,有時候朱由檢都在懷疑,就算是一次把面前的九張牌子都翻一遍。

也未必有他想要的書籍。

但總得試試不是?

於是只見他將王承恩招呼出去,一個人在東暖閣內召喚出華夏圖書館的系統界面,將手指輕輕放在眼前的浮光面板之上。

看着右下角數月積攢的抽獎積分。

【當前可用積分:522分!】

其中只有約222分是數月以來發展大明所獲得的結算積分,而其中300分則是在之前擊退皇太極之後由系統獎勵的戰爭積分。

戰爭積分的出現也是這一次朱由檢爲何願意再次擴軍出兵後金,也不是隔岸觀火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

成敗在此一舉!

朱由檢早早都算過了,按照系統的規則,每一次可以使用翻倍的積分額外翻一張牌子,而一次性如果要同時翻開九個牌子。

那麼就需要...511分!

足夠!開抽!

第四百六十五章 奪權第一百四十四章 咱不就是上班喝酒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匹白綾第三百二十二章 召見趙雲凱第四百一十五章 視察直隸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不收第一百一十八章 倒黴的多鐸第四百六十二章 平南軍上陣第二百二十七章 系統更新第九十三章 喜出望外的皇太極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張買米記(2)第三百七十五章 興子面聖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三百三十九章 紅毛落敗第七十六章 開殿試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明電氣第三百八十九章 順利登陸第八十章 大禮豈有不要之理第四百一十七章 辦了國丈第九十八章 魏忠賢的深思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一章 魂穿大明,我是崇禎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三百一十六章 分省而治第四百七十四章 電氣化車牀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張買米記(2)第一百六十九章 中午吃什麼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三百九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四百零九章 癡心妄想第三百八十六章 九州夜話第十四章 韃子來犯,遼東告危?第三百六十一章 推廣遇阻第三百六十一章 推廣遇阻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隻狐狸第二百六十四章 挖坑等你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阪城破第二十三章 大明展銷會,京城好百姓第四百四十八章 機遇第四百三十四章 簡直離譜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一百六十三章 柳銘器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四十八章 徐光啓與農業部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二百五十六章 事還不少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三十九章 糾結的皇太極第三百八十一章 幕府犒軍第四百二十八章 新生活第三百八十四章 田中秀傑第三百四十二章 蓬勃發展第二百七十五章 先坑一把第二百五十九章 羣臣議鋼第五十三章 新年開榜!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度哭窮郭允厚第三百四十四章 反攻時間第三百六十七章 奏摺傳遞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南平南第一百八十章 朕有好多小錢錢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三百章 朱慈烺第十四章 韃子來犯,遼東告危?第四百零五章 入夜微涼第二百六十五章 糧價走低第四百四十七章 應對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才認定第二百六十五章 糧價走低第二百四十五章 雷霆手段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士子畢業第十章 江南縮影,探子野心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議農業第二百二十三章 紙幣定版印刷第四十三章 崇禎再上朝第三百四十六章 阮氏家族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二百一十七章 供銷局市場第一百二十九章 風波平息第一百四十二章 局勢轉變有點快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四百八十七章 火焰彈第四百一十一章 來回拉扯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記下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十二章 湯藥疑雲,皇爺之怒
第四百六十五章 奪權第一百四十四章 咱不就是上班喝酒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匹白綾第三百二十二章 召見趙雲凱第四百一十五章 視察直隸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不收第一百一十八章 倒黴的多鐸第四百六十二章 平南軍上陣第二百二十七章 系統更新第九十三章 喜出望外的皇太極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張買米記(2)第三百七十五章 興子面聖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三百三十九章 紅毛落敗第七十六章 開殿試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明電氣第三百八十九章 順利登陸第八十章 大禮豈有不要之理第四百一十七章 辦了國丈第九十八章 魏忠賢的深思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一章 魂穿大明,我是崇禎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三百一十六章 分省而治第四百七十四章 電氣化車牀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張買米記(2)第一百六十九章 中午吃什麼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三百九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四百零九章 癡心妄想第三百八十六章 九州夜話第十四章 韃子來犯,遼東告危?第三百六十一章 推廣遇阻第三百六十一章 推廣遇阻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隻狐狸第二百六十四章 挖坑等你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阪城破第二十三章 大明展銷會,京城好百姓第四百四十八章 機遇第四百三十四章 簡直離譜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一百六十三章 柳銘器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四十八章 徐光啓與農業部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二百五十六章 事還不少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三十九章 糾結的皇太極第三百八十一章 幕府犒軍第四百二十八章 新生活第三百八十四章 田中秀傑第三百四十二章 蓬勃發展第二百七十五章 先坑一把第二百五十九章 羣臣議鋼第五十三章 新年開榜!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度哭窮郭允厚第三百四十四章 反攻時間第三百六十七章 奏摺傳遞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南平南第一百八十章 朕有好多小錢錢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三百章 朱慈烺第十四章 韃子來犯,遼東告危?第四百零五章 入夜微涼第二百六十五章 糧價走低第四百四十七章 應對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才認定第二百六十五章 糧價走低第二百四十五章 雷霆手段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士子畢業第十章 江南縮影,探子野心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議農業第二百二十三章 紙幣定版印刷第四十三章 崇禎再上朝第三百四十六章 阮氏家族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二百一十七章 供銷局市場第一百二十九章 風波平息第一百四十二章 局勢轉變有點快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四百八十七章 火焰彈第四百一十一章 來回拉扯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記下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十二章 湯藥疑雲,皇爺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