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才認定

所以,此次將造船廠與大明山東水師共同確定在蓬萊,就是出於這個考慮,並且將來短期內將不會再設立南方造船廠。

全力以赴,維持蓬萊造船廠的開發建設。

但另外一件事情卻正在如火如荼的同時展開,儘管造船廠只有一個,但這軍用碼頭的水師軍港,朱由檢可沒準備只建設一個。

“陛下,臣以爲這水師如今只有山東水師一支,如同時建造數個軍港實屬不必..”

薛鳳翔的話剛說出口,一旁的孫元化就接了過來,絲毫沒有給薛鳳翔這位頂頭上司一點面子,:“陛下,微臣認爲這錢倒是應該花,而且還要想辦法多花,多設立一些軍用海港對大明有利無弊,如今不少沿海地區的海盜情況還是比較激烈的,臣以爲完全可以在這些地方設立我大明的水師軍港,爲之後的清剿海盜做準備...”

但薛鳳翔隨即開口駁斥道:“如今大明海域就算是有海盜,也只不過是鳳毛麟角,比起如今龐大的海貿總數來說,不值一提。”

然而這樣的話,卻讓朱由檢瞬間皺起了眉頭。

這薛鳳翔..怎麼不太對啊。

而孫元化繼續說道:“薛大人所言自然是有道理的,但依本官看來,任何時候我大明的海域安全都不可能交給別人來替我們管,哪怕是如今盤踞在福建外海的毛文龍也是一樣!”

啪啪啪!朱由檢率先的鼓起掌來。

孫元化所言可謂直接說到了他朱由檢的心坎裡,擲地有聲。

有理有據。

寧可自己有而不用,也不能到了關鍵時刻要用而沒有。

朱由檢從來不相信除自己力量之外的任何人,後世的經驗告訴朱由檢,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何況是一個小小的毛文龍呢。

隨即對着在場所有的大臣說道:“儘管今天我們談論的只有如何造船,而沒有招呼天虎軍或者兵部的官員來到這裡商議之後的事情,但朕今天要告訴你們一件事。”

“在將來,戰爭將不可能繼續停留在陸地上,將一定會蔓延到海面上,甚至於海面以下,甚至於天空之中,到那個時候固步自封是要害死人的!”

“更重要的是,山東水師的地理位置其實算不上好,畢竟要考慮造船廠的位置,所以這就更需要朝廷給予扶持和幫助,朕還需要這支水師來替朕在海面之上,鎖死後金!”

朱由檢的話震耳欲聾,讓不少官員頓時擺正了自己的態度。

雖然眼前的皇上說的話中間有些令人匪夷所思,可作爲臣子的,甭管君主說什麼,就是全天下的人都不相信。

那麼你也得相信。

因爲君是君,臣是臣,父爲子綱,君爲臣綱。

...

議事廳結束的很快,畢竟現在朱由檢已經完全的將權利牢牢的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大量的新政司局的直接管轄權都是自己這個皇帝說的算。

在這樣的背景下,還有什麼解決不了的問題呢。

只不過令朱由檢有些意外的是徐光啓,在最終選址蓬萊之後,這位眼下的大明農業部尚書。

打着要前往山東實地考察夏糧作物情況的名號,直接就跳上了前往蓬萊的馬車。

這讓朱由檢也是有些哭笑不得。

不就是明擺着要去看新船廠嘛...

大量的物資開始被調動起來,原本不太受到重視的造船工匠在全國範圍內開始大量的被通過統計調查數據鎖定。

然後就有當地州縣的官員直接上門去找找人,而徐光啓在這中間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用他的話說:“這名單裡面的每一個老船匠,都是大明的寶貝。”

都是大明的寶貝..

那當地上門的官員就只能先當一回孫子了...

“老李啊..原來你還在直隸的造船廠裡當過刷漆匠啊..怎麼這麼多年了,也沒聽你說起過啊...”

“哎呦,這不是王大人嘛...這點小事怎麼還被你們知道了,是不是統計局那幫小孩子告訴你們的,唉,這麼多年過去了不值一提....不值一提啦。”

“老李啊,可別這麼說啊,如今朝廷在蓬萊準備新建一個造船廠,專門爲咱們大明建造軍船,這不就來上門找您了..畢竟這事情不是還得仰仗你們這些老工匠嗎?”

“造船?不不不,這好不容易皇爺開恩,幫咱們這羣苦命人擺脫了匠籍,從那一天開始啊,我就暗自發誓,這輩子都不可能再當工匠,再讓我的子女當工匠了,匠戶苦啊....”

“如今大明的政策好了,各地官員都在尋找像老李你這樣曾經爲大明做出過卓越貢獻的優秀匠人,只要你願意去,光安家費就能拿一百兩銀子,這一次朝廷是真的想讓你們去爲大明做出一番貢獻啊....”

...

這樣的畫面同時在全大明各地展開...

並且由工部牽頭,皇家工業總局、皇家兵器總局、農業部、吏部、兵部、礦務局、發展規劃署共同聯合開展了大明第一輪職業技能水平認定。

以各個省府爲基礎單位,進行二級、三級技術人才的認定,第一批設立的目錄名單中的項目主要是以造船業爲主。

當然也不完全是以造船業爲主,採礦、冶金、乃至教師技能,都可以通過統一制定的各項評分標準,經過測試被認定。

同時朱由檢規定。

大明三級技術人才,爲最低級,但同樣需要具備工匠級別的技術能力,能夠獨立完成設備操作或產品製造,或在專業領域方向有一定的技術能力。

大明二級技術人才,僅次於一級,需要工匠具備良好的創新能力,能夠掌握在專業技術領域充足的技術儲備。

大明一級技術人才,又名一級匠師,需要成爲專業方面的領軍人才,每一位一級人才都必須來到京師進行統一認定。

只要能夠通過相應的資格認定,三級就可以按年度享受當地州縣的特殊津貼,而達到二級,就可以享受當地省府的津貼。

而一級,將會在每一年度享受國家級的津貼同時,按照六品官員甚至隨着年份逐年增長的待遇,按月發放津貼俸祿。

第四百六十章 獲勝第三章 朝堂之爭,東林落敗第四百零六章 擺弄輿論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倫的秘密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次衝擊與機槍第一百零三章 紙糊的旅順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四百零八章 悉數歸案第五百一十章 萬國來朝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三百七十七章 遭遇倭船第四百一十四章 癡心妄想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隊監督第四百四十三章 議事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學亂象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二十四章 新式步槍已成第一章 魂穿大明,我是崇禎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一百八十七章 試手第二百五十三章 小六立功第一百九十五章 決議第二百七十八章 蒙古人的應對第七十三章 魏忠賢到福建第六十六章 再入兵器總局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三百七十八章 目標江戶第三百四十章 海戰結束第三百三十六章 進攻迅速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南平南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三百三十四章 登陸開始第五百零四章 離去的查理二世第八十章 大禮豈有不要之理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四百七十一章 北方鋼鐵集團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九十七章 改革正當時—兵部第八十章 大禮豈有不要之理第二百四十八章 蒸汽火車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二百八十五章 戰鬥吹響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快點啊第四百一十三章 風帆鐵甲艦?第三章 朝堂之爭,東林落敗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到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法辦周奎(2)第一百八十三章 幕府對大明的態度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一百六十五章 周奎想出門第一百八十二章 德川家光第三百一十二章 清洗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三十一章 消息入京,犒賞天虎軍。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八章 一億三千萬,震驚朱由檢第一百七十九章 下旨焚燒東林書院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四十章 宴第二十九章 風捲殘雲,朝堂之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紙幣定版印刷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議農業第三百八十五章 轉至九州第三百八十八章 炮轟大阪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虎軍入山東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三章 朝堂之爭,東林落敗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目標幕府第三百五十一章 拿下東番第二百二十四章 飛梭織布機第三百七十一章 飄蕩回明第三百八十六章 九州夜話第四百七十二章 劉三第六十七章 礦石問題第二百二十三章 紙幣定版印刷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一百九十五章 決議第二百八十五章 戰鬥吹響第一百四十七章 樂極生悲第二百一十一章 新式科舉將近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才認定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攏武士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三百三十章 調兵遣將第三十五章 關寧絞肉機第一百九十九章 漕運疑雲第十八章 攻心爲上,夜潛寧遠第二百二十九章 試驗第四百四十三章 議事第十八章 攻心爲上,夜潛寧遠第三百二十八章 軍營講話第一百六十章 米價背後第四章 內帑存銀,擺駕工部第一百八十六章 緊鑼密鼓
第四百六十章 獲勝第三章 朝堂之爭,東林落敗第四百零六章 擺弄輿論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倫的秘密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次衝擊與機槍第一百零三章 紙糊的旅順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四百零八章 悉數歸案第五百一十章 萬國來朝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三百七十七章 遭遇倭船第四百一十四章 癡心妄想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隊監督第四百四十三章 議事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學亂象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二十四章 新式步槍已成第一章 魂穿大明,我是崇禎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一百八十七章 試手第二百五十三章 小六立功第一百九十五章 決議第二百七十八章 蒙古人的應對第七十三章 魏忠賢到福建第六十六章 再入兵器總局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三百七十八章 目標江戶第三百四十章 海戰結束第三百三十六章 進攻迅速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南平南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三百三十四章 登陸開始第五百零四章 離去的查理二世第八十章 大禮豈有不要之理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四百七十一章 北方鋼鐵集團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九十七章 改革正當時—兵部第八十章 大禮豈有不要之理第二百四十八章 蒸汽火車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二百八十五章 戰鬥吹響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快點啊第四百一十三章 風帆鐵甲艦?第三章 朝堂之爭,東林落敗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到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法辦周奎(2)第一百八十三章 幕府對大明的態度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一百六十五章 周奎想出門第一百八十二章 德川家光第三百一十二章 清洗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三十一章 消息入京,犒賞天虎軍。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八章 一億三千萬,震驚朱由檢第一百七十九章 下旨焚燒東林書院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四十章 宴第二十九章 風捲殘雲,朝堂之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紙幣定版印刷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議農業第三百八十五章 轉至九州第三百八十八章 炮轟大阪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虎軍入山東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三章 朝堂之爭,東林落敗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目標幕府第三百五十一章 拿下東番第二百二十四章 飛梭織布機第三百七十一章 飄蕩回明第三百八十六章 九州夜話第四百七十二章 劉三第六十七章 礦石問題第二百二十三章 紙幣定版印刷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一百九十五章 決議第二百八十五章 戰鬥吹響第一百四十七章 樂極生悲第二百一十一章 新式科舉將近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才認定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攏武士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三百三十章 調兵遣將第三十五章 關寧絞肉機第一百九十九章 漕運疑雲第十八章 攻心爲上,夜潛寧遠第二百二十九章 試驗第四百四十三章 議事第十八章 攻心爲上,夜潛寧遠第三百二十八章 軍營講話第一百六十章 米價背後第四章 內帑存銀,擺駕工部第一百八十六章 緊鑼密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