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情報體系

“你是說,謝子華在山西開了個市場?他怎麼跑到山西去了..”朱由檢有些暗自心驚的同時又開口說道。

誰料,王承恩也是露出苦笑說道。

“皇爺..您是不知道,這謝子華的大明供銷局儘管在京師,可是正經的官員一個不落的如今全部在山西,更是有大量的官員已經散落到了大明各處負責調集物資。”

聽到這。

有些詫異的朱由檢說道:“調動這麼多的物資,他可有銀子?”

“回稟皇上..如今大明供銷局的招牌在商人圈子裡的名聲可一點都不小,尤其是不少山東的商人與謝子華原來有些交情,現在供銷局都是先賣了東西再給他們從大明皇家銀行撥銀子..”

朱由檢頓時明白了。

這不完全就是後世超級市場,也就是連鎖超市的雛形嗎?

而且現在已經不是規模相似了。

就連給供貨商們結賬的方式都是如此的相似。

不免感覺謝子華是個人才的朱由檢隨即說道。

“讓畢自嚴從大明皇家銀行給皇家供銷局撥兩百萬兩銀子,朕覺得這謝子華做的事情大有可爲。”

王承恩有些不解:“皇爺..二百萬兩會不會有些多?”

“不多!可能到最後還有些不夠呢,這商業不同於其他的東西,光一個交通運輸都要花不少的錢,手裡沒有銀子,也是難爲他謝子華敢想敢幹了...”

供銷局的動作很快。

接到朝廷撥來的銀子後。

謝子華沒有絲毫的猶豫,而是以供銷局的名義僱用了更多有着商業經驗的那些民辦商號裡的活計或者掌櫃。

而供銷局發展的初期目標。

也被謝子華定爲了在最短的時間內。

通過供銷局超市,讓更多人的大明老百姓感受到供銷局的身影存在。

只有這樣才能夠在大宗的商品貿易之中取得更大的優勢。

也就是最低的價格和最高的商品品質。

隨後。

不僅僅是山西。

就連福建、廣東。

都開始出現了大明供銷局超市的身影。

而謝子華爲了更快的打開局面,將王敏可是貼的很緊,超市開業,首先用來宣傳的東西一定就是直隸肥皂。

作爲一個百姓必備的家中常用品。

直隸肥皂的神奇效用無疑是最好的打廣告做宣傳的物品。

於是在直隸肥皂廠投產之後,大量的產能幾乎都被謝子華給包圓了。

讓想要將直隸肥皂店開遍大明的王敏都氣得直咬牙,在直隸府中時不時就罵上謝子華一句。

“這謝大人!可真是宣傳的好啊!全都宣傳到供銷局超市裡面去了!”

但供銷系統的成立。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的確保障了王敏帶着直隸肥皂廠開始了起飛的路子。

畢竟除了生產以外的其他事情。

幾乎都不需要他再擔心。

有樣學樣。

直隸府富裕了,周邊的兄弟夥們還窮着呢..

於是大明各地都開始了自己的經濟發展道路,一時間皇家工業總局門口出現了來自大明各地的官員。

可謂絡繹不絕。

來往的官員大多來自大明不同的地方。

有些是來京師尋找一些適合自己當地發展的產業,而其中更佔有一定數量的是來皇家供銷局。

想在其當地開設分店。

畢竟,憑藉着價格公道和肥皂的出售。

種類繁多的大明供銷局市場已經成爲了不少地方眼中的香餑餑。

要是能夠由自己當地衙門來辦上一個市場,然後併入全大明的供銷網絡的話,那麼當地獲得的好處只會更多。

於是,他們便絡繹不絕的來到京師想辦法。

...

另外一邊。

宮內。

朱由檢也不可能時時刻刻都將自己的精力放在民間或地方經濟上。

春天即將到來,大明還有更加重要的事情在等待着他。

“如今建奴方面的情報工作都是東廠在負責嗎?”朱由檢淡淡的說了一句話,魏忠賢連忙接上。

“回皇爺..正是。”

朱由檢點了點頭。

說道:“內外的情報都由東廠來管,恐怕難以兼顧,之前東廠兼併了不少錦衣衛的機構和人手,接下來一段時間,外面的情報就交給錦衣衛吧..”

朱由檢的話讓魏忠賢心中一凜..

而站在魏忠賢一旁的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心中一喜。

但兩人不敢違背,皆是點頭答:“是。”

而後朱由檢再次說道。

“外部的情報網絡就交給駱養性你了,但朕要給你說的另外一件事情是要儘快將東廠在外的網絡接起來,並且還要有另外一套暗殺系統..”

“暗殺?”兩個明末有名的情報頭子心中一驚.

這樣的事情以前不是沒有過.

但這也是第一次被皇帝擺在明面上來說。

朱由檢見兩人有些誤會的意思。

直接開口解釋說道.

“朕所說的暗殺,是在外部勢力之中要想辦法安設眼線,必要時候能夠派遣單獨的暗殺人手,類似於後金的皇太極多鐸多爾袞等賊首,要有一定的暗殺佈局;而倭國、荷蘭人也不能完全的放鬆,該有的眼線也要鋪設出去...”

“臣遵旨!”駱養性連忙領命。

這一套暗殺手段,是實實在在的特務體系。

隨後轉頭看向了魏忠賢:“至於大明國內..也設立一個吧,規模不用搞得太大..”

“但你二人一定要記得此事的保密,對外一定不能承認大明有這樣的制度!知道了嗎?”朱由檢的眼神很嚴肅。

兩人也明白這件事情關乎重大。

紛紛點頭。

情報工作的必要性,在後世已經有了無數的實際案例說明其有着重要的作用,而隨着工業水平的逐漸發展。

各種各樣新式的情報傳遞手段也會誕生。

大明自然不能在這方面落後於世界。

只有提前的開始佈局,才能在今後不會被動.

何況這暗殺手段也不是現在纔有的,古代有多少君王都是死於刺殺。

當然最有名氣的卻是沒有刺殺成功的暗殺。

也就是荊軻刺秦,秦王繞柱。

但秦王朝之後的故事...

就告訴朱由檢,內外都得有,兩手都得抓。

不然天下能否一直姓朱。

就成爲了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了。

第一百二十六章 法辦周奎(1)第三百六十一章 推廣遇阻第二十三章 大明展銷會,京城好百姓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二百五十三章 小六立功第四百一十七章 辦了國丈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二百六十章 宋應星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虎軍第十師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四百一十九章 電報滴滴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三百七十七章 遭遇倭船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九十七章 改革正當時—兵部第八十六章 收尾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墾農場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一百四十一章 蘇合泰的背影第四百零四章 查查報社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七十一章 放心不下的朱由檢第三百一十一章 覆滅開始第三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案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夜無夢第三百四十二章 蓬勃發展第十八章 攻心爲上,夜潛寧遠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一百七十七章 徹查此事第四百零五章 入夜微涼第四百八十七章 火焰彈第四百七十一章 北方鋼鐵集團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2)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個億的債券第十章 江南縮影,探子野心第七十五章 鹽茶之利第一百零七章 喚魏忠賢來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三百一十七章 對蒙之策第四百一十一章 來回拉扯第三百四十四章 反攻時間第五十六章 史上第一皇帝詐騙犯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五十一章 藉機動盪第二百一十一章 新式科舉將近第三百三十九章 紅毛落敗第一百四十五章 落難遇故友第二百六十九章 相接第二百一十七章 供銷局市場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獲勝利第九十九章 輿論造勢第五十七章 國家債券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三百八十八章 炮轟大阪第四百八十七章 火焰彈第一百零九章 湖廣問題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虎軍第十師第二百七十七章 學生出校第二十七章 套中套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獲勝利第四百零三章 皇室專列第二百九十三章 農業機械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業部喜報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次衝擊與機槍第一百六十五章 周奎想出門第二百一十三章 養豬能手第二百九十章 困獸猶鬥第五百零七章 傲立於世界之林第二十三章 大明展銷會,京城好百姓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二百六十八章 試探第六十七章 礦石問題第三百一十九章 推行律法第一百五十三章 選址蓬萊第三百九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想留在這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國第七十九章 後金帳內第一百四十章 城門異變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三百四十五章 集中炮火第三百八十章 炮轟江戶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一百六十章 米價背後第二百四十四章 硝石取冰也算神蹟?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太極要回來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緊鑼密鼓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四百一十五章 視察直隸第四百四十章 冰糕
第一百二十六章 法辦周奎(1)第三百六十一章 推廣遇阻第二十三章 大明展銷會,京城好百姓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二百五十三章 小六立功第四百一十七章 辦了國丈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二百六十章 宋應星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虎軍第十師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四百一十九章 電報滴滴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三百七十七章 遭遇倭船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九十七章 改革正當時—兵部第八十六章 收尾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墾農場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一百四十一章 蘇合泰的背影第四百零四章 查查報社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七十一章 放心不下的朱由檢第三百一十一章 覆滅開始第三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案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夜無夢第三百四十二章 蓬勃發展第十八章 攻心爲上,夜潛寧遠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一百七十七章 徹查此事第四百零五章 入夜微涼第四百八十七章 火焰彈第四百七十一章 北方鋼鐵集團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2)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個億的債券第十章 江南縮影,探子野心第七十五章 鹽茶之利第一百零七章 喚魏忠賢來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三百一十七章 對蒙之策第四百一十一章 來回拉扯第三百四十四章 反攻時間第五十六章 史上第一皇帝詐騙犯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五十一章 藉機動盪第二百一十一章 新式科舉將近第三百三十九章 紅毛落敗第一百四十五章 落難遇故友第二百六十九章 相接第二百一十七章 供銷局市場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獲勝利第九十九章 輿論造勢第五十七章 國家債券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三百八十八章 炮轟大阪第四百八十七章 火焰彈第一百零九章 湖廣問題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虎軍第十師第二百七十七章 學生出校第二十七章 套中套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獲勝利第四百零三章 皇室專列第二百九十三章 農業機械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業部喜報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次衝擊與機槍第一百六十五章 周奎想出門第二百一十三章 養豬能手第二百九十章 困獸猶鬥第五百零七章 傲立於世界之林第二十三章 大明展銷會,京城好百姓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二百六十八章 試探第六十七章 礦石問題第三百一十九章 推行律法第一百五十三章 選址蓬萊第三百九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想留在這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國第七十九章 後金帳內第一百四十章 城門異變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三百四十五章 集中炮火第三百八十章 炮轟江戶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一百六十章 米價背後第二百四十四章 硝石取冰也算神蹟?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太極要回來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緊鑼密鼓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四百一十五章 視察直隸第四百四十章 冰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