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匹白綾

議論紛紛的同時,百姓們大多都表示想要再買一些化肥來用到自己家裡的莊稼上。

一臉苦笑的農技司官員壓了壓手,說道:“鄉親們...大傢伙,聽我說一說唄!我今天又一次來咱們這就是給大家宣傳如何正確的使用化肥的,化肥能夠幫助莊稼生長的確不假..”

“可也並不是萬能的..如果錯誤使用了化肥,不僅僅不能夠幫助咱們獲得更好的收成...說不定啊!到了明年這個時候,這塊地裡都再也種不出莊稼了!”

百姓們都是一臉疑惑,有一箇中年婦女開口便直接說道:“這怎麼可能...我們都用的好好的!莫不是,你是故意不想賣給我們,才說這樣的話哄騙?”

“就是啊!你再多賣我們一些化肥,我們到時候就能夠多賣些糧食了...到時候給你立個長生牌坊都行!”

村民的話,讓農技司的官員有些嚇壞了。

連忙說道:“不敢不敢!我現在就和大傢伙講一講這化肥....”

隨後的一段時間裡,農技司的官員可以說是用盡了渾身解數,纔給周圍的村民講清楚化肥並不是用的越多越好,如果使用的太多不僅僅傷害土壤...甚至還會當即就讓田中的作物枯死。

一定要按照農技司對使用化肥設置的要求來合理使用。

其實,就連百姓們或許都沒有發現..他們逐漸開始接受自己身邊這些穿着打扮和普通百姓並無異常的官員了。

這些年輕的士子,往往都不喜歡身穿官袍。

大多數時候都更加願意和百姓們身穿同樣的衣服,根本不會在意自己身處什麼樣的環境,而這些百姓也願意接納這樣的官員。

那種傳承了前年的官與民之間的隔閡。

正在一點一點的被瓦解,尤其是農業部下屬的這些平日裡與百姓走的相當密切的官員更是如此。

百姓開始信任大明朝的官員。

官員開始不再高居廟堂,而是願意走到田間地頭,這無疑是朱由檢革新吏治所帶來的成就和改善。

....

另外一邊。

安南自從被平南軍整個攻下之後,阮氏父子幾乎每一天都沉浸在等候來自大明,助力他們重歸廣南王之位的聖旨,平日裡對待大明的將士們也是頗有微詞。

阮光平一臉氣憤的衝着監牢外的平南軍士兵怒斥說道:“不管怎麼樣...我都是廣南王,而不是作奸犯科之人!你們不應該將我關在大牢裡!”

一旁的阮福映本想勸阻一番自己那脾氣暴躁的父親,可是想了想最近一段時間每天都是清湯寡水的稀粥配青菜,嘴裡連一點肉味都沒有了。

想到這裡。

阮福映也坐不住了,和自己的老爹一樣站了起來...

衝着牢房外大聲說道:“我們可是安南的阮家父子,是大明皇帝親自冊封的廣南王...你們是大明的軍隊,更要對我們禮待有加..怎麼能夠如此粗暴!”

“是啊..怎能如此蠻橫,連一點肉都沒有給過我們..”

就在這對父子倆一唱一和的時候,大牢外的鐵門一道一道的被打開了。

阮家父子聽到聲音之後,頓時心中就是一凜,難不成自己苦苦等待的來自大明皇帝的聖旨今天就要到了?

從今往後..自己將再一次成爲廣南王,再一次執政安南?

只不過,這樣的好事明顯他們是等不到了..沒過多久,阮氏兩人便看到一位太監打扮的男子靠近走了過來,但並未差人打開牢門。

而是就這樣對着鐵質的牢門打開了聖旨,準備大聲宣讀,但在此之前還是依照慣例說了一句:“廣南王聽旨!”

這熟悉的一句話。

讓阮光平激動的跪在了地上,俯首說道:“臣廣南王阮光平...恭迎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太祖開國,一貫親善待外藩,對安南更是皇恩浩蕩照顧有加,然廣南王阮氏不顧朝廷詔令,數次藉機謀逆,以至於安南被降爲屬地後仍不知悔改...”

太監一邊說,阮光平的冷汗一邊下,饒是他再愚蠢也應該明白這聖旨說到現在也沒有一句好話。

隨後那小太監只是輕蔑的擡眼看了一眼阮光平,便接着繼續讀到:“爲避免安南之禍亂重蹈覆轍,爲彰顯大明之天威不可挑釁,特設安南行省,劃歸雲南管轄,另朕念在阮氏一族爲大明守邊有功...”

阮福映和阮光平二人原本都跪在地上直冒冷汗,可聽到說安南要劃歸爲行省時更是心中難掩悲涼之意。

可直到說念在祖上爲大明守土有功,兩人又心潮澎湃起來,心中止不住的高呼..果然!賭對了!

然而太監繼續說道:“故朕心生憐憫,特賜阮氏父子白綾一匹,木凳兩隻...以表朕心!欽此!”

聖旨宣讀完了。

那太監一改剛纔的神情冷冽,反而是面情中帶上了幾分笑吟吟的神色。

重新開口說道:“阮氏還不快接旨叩謝皇恩,咱家給你取來那皇爺恩典?!”

阮光平的內心隨着這一道來自朱由檢的聖旨,可謂是坐上了過山車..當聽到賜給他的只有白綾一匹的時候。

整個人已經癱軟在牢房之中,雙腿如同抖動的篩子一般,用難以聽見的聲音說道:“罪臣..阮光平,接旨!”

阮福映哪裡不知道,這分明就是要他們父子二人自縊。

只不過換了一套說辭罷了。

原本以爲等候着大明軍隊到來,自己一家又能夠重歸廣南王的地位。

可迎來的卻只是一道賜死的聖旨罷了,一時間也是面如死灰一般,難以置信的開口說道:“父親..這..這真的是陛下給我們的聖旨嗎?”

阮光平用盡力氣重新跪了起來,閉上雙眼高高舉起雙手接過那太監遞過來的聖旨。

而後對着自己的兒子開口便直接說道:“兒子..我們父子二人應當想到這一天的,若非土司部族脅迫,若非數次觸怒大明天威..又何嘗淪落至此!這..就是命啊!”

聽到自己父親說的話後,阮福映直接暈死了過去。

大明崇禎三年,安南廣南王阮氏父子被賜死,大明在安南設立行省,收歸雲南管轄。

第九十四章 再議紙幣問題第二百四十六章 漢人的新生活第五十六章 史上第一皇帝詐騙犯第一百八十四章 刀劍買賣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五百零四章 離去的查理二世第二百六十章 宋應星第一百八十七章 試手第三百六十章 叔叔愛錢第七十五章 鹽茶之利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四百九十四章 彙報第一百六十三章 柳銘器第二十六章 韃子退兵,天虎軍進發遼東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軟的多爾袞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五十章 自我審視第一百四十一章 蘇合泰的背影第一百六十章 米價背後第一百五十六章 衛所現狀第一百七十八章 探子落網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稅問題第八十二章 經濟研討會(2)第四十九章 利民之策還是禍民之災第一百五十六章 衛所現狀第四百一十一章 來回拉扯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快點啊第九十三章 喜出望外的皇太極第六十七章 礦石問題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返順天第二百九十一章 土地問題第二百一十七章 供銷局市場第四百一十五章 視察直隸第三百零三章 直隸見聞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四百一十章 前往天津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一百六十一章 安南第四百四十七章 應對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個億的債券第三百零二章 開放錄取第四百七十七章 收容所第四百四十六章 鼠疫第二百一十七章 供銷局市場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商人離去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有一羣讀書人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阪城破第三百一十五章 全都要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三百八十四章 田中秀傑第四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斷焦灼第七十三章 魏忠賢到福建第三百一十九章 推行律法第四百四十一章 考量第四百五十三章 夠不夠喝第五十五章 打還是不打第三十章 多項改革,遼東大捷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檢要下南京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四百三十二章 打!第一百八十四章 刀劍買賣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四百八十三章 誰看到了紅毛第三百零三章 直隸見聞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返順天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什麼打第二十三章 大明展銷會,京城好百姓第五百零三章 多好的練手機會第三百一十七章 對蒙之策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三百零九章 佈局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太極的來信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隻狐狸第三百六十七章 奏摺傳遞第一百六十五章 周奎想出門第二十一章 不斷變化第二百八十章 痛打切格勒第三十章 多項改革,遼東大捷第三百三十六章 進攻迅速第二百三十一章 長談商業第四百零七章 準備行動第四百七十七章 收容所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一百六十八章 炮口低三分第四百零二章 進京面聖第二百六十四章 挖坑等你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不住的金州城第四百六十章 獲勝第一百五十五章 成本第二百零九章 對蒙古的態度第四章 內帑存銀,擺駕工部第三百四十二章 蓬勃發展第五百零八章 風雲變幻(大結局序章)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四百七十四章 電氣化車牀
第九十四章 再議紙幣問題第二百四十六章 漢人的新生活第五十六章 史上第一皇帝詐騙犯第一百八十四章 刀劍買賣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五百零四章 離去的查理二世第二百六十章 宋應星第一百八十七章 試手第三百六十章 叔叔愛錢第七十五章 鹽茶之利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四百九十四章 彙報第一百六十三章 柳銘器第二十六章 韃子退兵,天虎軍進發遼東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軟的多爾袞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五十章 自我審視第一百四十一章 蘇合泰的背影第一百六十章 米價背後第一百五十六章 衛所現狀第一百七十八章 探子落網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稅問題第八十二章 經濟研討會(2)第四十九章 利民之策還是禍民之災第一百五十六章 衛所現狀第四百一十一章 來回拉扯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快點啊第九十三章 喜出望外的皇太極第六十七章 礦石問題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返順天第二百九十一章 土地問題第二百一十七章 供銷局市場第四百一十五章 視察直隸第三百零三章 直隸見聞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四百一十章 前往天津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一百六十一章 安南第四百四十七章 應對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個億的債券第三百零二章 開放錄取第四百七十七章 收容所第四百四十六章 鼠疫第二百一十七章 供銷局市場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商人離去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有一羣讀書人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阪城破第三百一十五章 全都要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三百八十四章 田中秀傑第四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斷焦灼第七十三章 魏忠賢到福建第三百一十九章 推行律法第四百四十一章 考量第四百五十三章 夠不夠喝第五十五章 打還是不打第三十章 多項改革,遼東大捷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檢要下南京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四百三十二章 打!第一百八十四章 刀劍買賣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四百八十三章 誰看到了紅毛第三百零三章 直隸見聞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返順天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什麼打第二十三章 大明展銷會,京城好百姓第五百零三章 多好的練手機會第三百一十七章 對蒙之策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三百零九章 佈局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太極的來信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隻狐狸第三百六十七章 奏摺傳遞第一百六十五章 周奎想出門第二十一章 不斷變化第二百八十章 痛打切格勒第三十章 多項改革,遼東大捷第三百三十六章 進攻迅速第二百三十一章 長談商業第四百零七章 準備行動第四百七十七章 收容所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一百六十八章 炮口低三分第四百零二章 進京面聖第二百六十四章 挖坑等你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不住的金州城第四百六十章 獲勝第一百五十五章 成本第二百零九章 對蒙古的態度第四章 內帑存銀,擺駕工部第三百四十二章 蓬勃發展第五百零八章 風雲變幻(大結局序章)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四百七十四章 電氣化車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