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

“包括現在所有的公辦學堂在內的老師先生,都要逐步的開始接受系統性的新學教育,並且要經過考覈,考試合格之後纔可以繼續走上講臺!”

朱由檢話中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既然之前走錯了路,那麼今後就要開始想盡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如今的亂象。

說到底還是因爲老師的質量參差不齊,大明的所有學堂之中也沒有後世寒暑假的概念。

幾乎所有學生士子和老師先生,都是每天都在學堂內苦學新學知識的。

老師先生,也沒有一個系統性學習知識的時間。

而所有學生們,也同樣如此。

黃立極聽到朱由檢說的話後眼睛也是一亮,當即便開口說道:“陛下之策,臣定當着手按此執行,將京城之地的好老師,好先生,都抽出時間來送到全大明的各個省府之地讓當地的州府再派人來學...”

“如此一級一級向下傳遞,定當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最大的成果!”

新學教育啓蒙自朱由檢。

那麼如何讓新學教育落到每一個參與其中的學生頭上都能夠保質保量,同樣也是朱由檢的責任。

畢竟他是大明皇帝,百姓有問題解決不了,那可能多多少少都能夠和他這位皇帝扯上關係。

然而這項策略甚至都還沒有來得及從東暖閣遞到內閣擬旨,另外一件事情卻在悄然之間惹得朱由檢龍顏大怒!

在黃立極來過後的次日。

朱由檢再一次看到了來自東廠的摺子,這一次的內容還是關於孩童的教育問題。

但這一次,卻又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

那就是角色不一樣了...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在歷史上,女人一直都處在一個配角層面。

大多數時候,男人都會下意識的將自己家裡的妻子女兒認爲是自己的附庸,而不是像兒子這樣將來要給自己養老送終的接班人。

所以對於自家女孩子的教育,可以說幾乎等同於沒有,朱由檢登基以來..通過興辦紡織工廠招用大量女工,從大明律法的修訂之中嚴禁有人阻止女孩上學等方式。

儘可能的讓女性的地位高一些,畢竟從根本上來說這確實有利於生產力水平的發展。

可在面對教育平等這件事情上面。

朱由檢能夠感受到在冥冥之中有着一種強大的阻力抵擋在他們兩人面前。

....

山東,青島府內的一間公辦學堂內。

一名先生正在和孩童的父母發生激烈的爭吵,引得大量人圍觀於此!

“先生..我們將孩子送到學堂內,是來學習新學知識,將來好通過新式科舉當女官的,不是連裹腳這種事情都需要您來關心的..”

一名婦女正一連蠻橫的看着眼前的教書先生,那先生本是當地的一名童生..別質疑,在明朝,八十歲的童生都不足爲奇!

因爲喜好新學,三十多歲就成功的加入了當地的公辦學堂做起了教授數學的先生。

就在今天上課的時候..這位先生髮現有一小女孩在角落之中不斷哭泣,當即就停下授課想要弄清楚原因..

那小女孩見先生來了。

先是畏畏縮縮的一驚,隨後更加大聲的哭了起來,最終在小女孩的手指指向下,那先生便看見了腳上纏着厚厚的一層裹腳布。

這又臭又長的裹腳布,當即引得了教書先生的不滿,畢竟學習新學知識之後他對於很多傳統觀念已經有了很痛恨的認識,尤其是對於女性裹腳這件事更是發自內心的不滿。

於是當即憤怒了,麻利的當堂解開了孩子腳上的裹腳布。

大明百姓富裕了..原本很長時間裡,鄉村之間的這些女性往往都是不會裹腳的,主要原因是因爲在農民的觀念之中..

一旦裹腳,如果不能夠送到大戶人家當妻妾,那可只有送到青樓當妓女這一條路了,畢竟從裹腳之後的那一天開始,這小女孩算是徹底不能夠再從事農桑之事了。

畢竟,纏足可沒有辦法再幹農活。

那先生看着眼前朝着自己冷嘲熱諷的中年婦女,只是冷眼相待,隨後說道:“學的是新學,做的卻一點也看不出新的模樣,如果人人都還沉浸在有錢就要裹腳的日子中,新學...依照我看,學不學都一樣!”

這段話讓那婦女徹底失去了理智,畢竟在家中讓自己家閨女纏足的正是她自己,一門心思想着能夠讓自己家的女兒在官府開辦的免費學堂之中學習到一些新學知識,不僅僅能夠管飯,而且還會給家裡糧食。

這總比讓這賠錢貨待在家裡做家務要強得多!

說不過那先生,這婦女哪裡知道新學講的都是些什麼,可她又礙於尊師重道的面子,只能漲紅着臉說道。

“閨女纏足,是我的主意,先生不讓我家閨女纏足,我回家解了便是!可我也要問問先生,如今給女孩纏足是犯了大明朝的哪條王法?”

這句話,居然當場讓那先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只得連忙說道:“孩子來這裡是學習知識的,絕不僅僅是爲了以後嫁人的!想要纏足,就不能學新學!”

“不學了!先生!我們明天絕對不會再來了!打今個起,我再也不會帶我們家閨女來你們這勞什子官府學堂了!”

“不行,不能帶走!孩子正是學習的年齡,如何能夠說斷就斷呢?”

教書的先生連忙上前阻攔,誰料那婦女當即裝瘋賣傻起來,一通撒潑惹得那先生只是一個勁的皺眉頭卻不敢上前。

可這爭吵的聲音卻愈演愈烈,不一會..學堂的大先生,也相當於後世的校長走了出來,開口便說道:“不知是有什麼事情..在我這學堂內就如此喧譁吵鬧?”

似乎是看那大先生來了。

那婦女當即扯了扯自己家閨女的袖子,一把拽到了自己身後,隨即便演起戲來,顫顫巍巍的衝着那大先生說道:“大先生啊!您當初親自到我們莊子上說,要將自己家裡的閨女都送到學堂之中來,學到知識了以後纔會有前途!”

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二百九十九章 張倫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蓮行刺第四百三十四章 簡直離譜第四百三十六章 進金邊第五百零五章 免費教學開始第二百九十九章 張倫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到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騎衝擊第二百七十七章 學生出校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檢要下南京第二十八章 埋伏與收割,獵人與獵物第四十八章 徐光啓與農業部第四十二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二百四十一章 皇子來啦第四百六十一章 佟康的陰謀第三百六十章 叔叔愛錢第三百六十五章 改善之策第三百八十七章 進港休整第一百六十章 米價背後第二百零八章 出宮閒逛第一百九十九章 漕運疑雲第四十三章 崇禎再上朝第一百八十九章 遼東大捷第七十二章 福建東廠入局第一百九十五章 決議第四百九十四章 彙報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來往,別說話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四百三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一百零六章 錦州城破第三十八章 京觀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度哭窮郭允厚第四百一十四章 癡心妄想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想留在這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第三百六十九章 專利事務第七十章 收稅風波初起第一百四十一章 蘇合泰的背影第四百二十九章 試圖教化第二十六章 韃子退兵,天虎軍進發遼東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匹白綾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三百九十八章 清理門戶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個億的債券第一百二十五章 快馬奏京師第四百八十九章 送個大禮第十八章 攻心爲上,夜潛寧遠第三百八十六章 九州夜話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返順天第四百二十五章 電氣大明第五十三章 新年開榜!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燈結綵第四百九十七章 揍帶英一頓?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二百四十八章 蒸汽火車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一百二十章 跑路規劃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離開第三百六十八章 廢除裹腳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四百四十三章 議事第二十四章 新式步槍已成第二百二十一章 囂張的宗族第七十一章 放心不下的朱由檢第四百零四章 查查報社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南議程再提起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一百三十章 不斷襲擾的蒙古人第三百八十六章 九州夜話第一百六十章 米價背後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一百五十章 平淡之中乍現的驚喜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堂議策第二百一十三章 養豬能手第三百四十五章 集中炮火第一百九十五章 決議第一百四十四章 咱不就是上班喝酒第一百零九章 湖廣問題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一百零五章 只是徒勞科泰格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四百八十九章 送個大禮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一百四十九章 逃亡之路第九章 皇家稅局,試點商稅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二百二十六章 送上門的銷路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南平南第四百一十三章 風帆鐵甲艦?第四百八十三章 誰看到了紅毛
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二百九十九章 張倫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蓮行刺第四百三十四章 簡直離譜第四百三十六章 進金邊第五百零五章 免費教學開始第二百九十九章 張倫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到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騎衝擊第二百七十七章 學生出校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檢要下南京第二十八章 埋伏與收割,獵人與獵物第四十八章 徐光啓與農業部第四十二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二百四十一章 皇子來啦第四百六十一章 佟康的陰謀第三百六十章 叔叔愛錢第三百六十五章 改善之策第三百八十七章 進港休整第一百六十章 米價背後第二百零八章 出宮閒逛第一百九十九章 漕運疑雲第四十三章 崇禎再上朝第一百八十九章 遼東大捷第七十二章 福建東廠入局第一百九十五章 決議第四百九十四章 彙報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來往,別說話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四百三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一百零六章 錦州城破第三十八章 京觀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度哭窮郭允厚第四百一十四章 癡心妄想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想留在這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第三百六十九章 專利事務第七十章 收稅風波初起第一百四十一章 蘇合泰的背影第四百二十九章 試圖教化第二十六章 韃子退兵,天虎軍進發遼東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匹白綾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三百九十八章 清理門戶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個億的債券第一百二十五章 快馬奏京師第四百八十九章 送個大禮第十八章 攻心爲上,夜潛寧遠第三百八十六章 九州夜話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返順天第四百二十五章 電氣大明第五十三章 新年開榜!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燈結綵第四百九十七章 揍帶英一頓?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二百四十八章 蒸汽火車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一百二十章 跑路規劃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離開第三百六十八章 廢除裹腳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四百四十三章 議事第二十四章 新式步槍已成第二百二十一章 囂張的宗族第七十一章 放心不下的朱由檢第四百零四章 查查報社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南議程再提起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一百三十章 不斷襲擾的蒙古人第三百八十六章 九州夜話第一百六十章 米價背後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一百五十章 平淡之中乍現的驚喜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堂議策第二百一十三章 養豬能手第三百四十五章 集中炮火第一百九十五章 決議第一百四十四章 咱不就是上班喝酒第一百零九章 湖廣問題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一百零五章 只是徒勞科泰格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四百八十九章 送個大禮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一百四十九章 逃亡之路第九章 皇家稅局,試點商稅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二百二十六章 送上門的銷路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南平南第四百一十三章 風帆鐵甲艦?第四百八十三章 誰看到了紅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