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放心不下的朱由檢

擔心徐光啓工作難做的朱由檢又一次把其喊入了宮中。

“朕特許你農業部試點推行新式大學堂的籌建,在兩年內允許你們在不同省份同時籌建不超過三個新式大學堂,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個道理你比朕應該看得更加清楚,現如今山西那邊礦務改革上面還有不少問題,到時候收回國有的礦井將不在少數。”

“到時候該你上的時候就還是得你上,現如今開採煤礦的技術太低下了,接下來一段時間內肯定會有新技術立項出來,到時候還得你去替朕先頂幾天。”

“微臣..遵旨。”

煤礦鐵礦是大明最重要的戰略物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重要性甚至要高於銅礦。

收礦,基建樣樣要錢,朱由檢已經可以預料到山西之後雖然將會給大明帶來源源不斷的收益,並且在軍備上能夠更加主動,畢竟材料將會掌握在自己手中。

但是剛開始的投資問題,朱由檢還是有點心疼。

主要問題就是機械問題,如果大明的礦石開採一直停留在陳舊的人力開採,連挑帶撿的話,用人力畜力去運輸。

那麼規模化機械化就是一句空話。

想要達成這樣的目標,那就一定要造機械,無論是生產還是運輸....

崇禎元年的一個下午,朱由檢在東暖閣內衝着徐光啓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圈。

轟轟烈烈的工業運動就此展開..

“機械工業必須要解決,必須從快解決,將來不僅僅是開礦要用到機械,就連你農業方面完全也可以用到機械,番薯問題你要注意全力管理,實在不行就多從南方找人上來,務必在今年想盡辦法推廣其在北方的種植面積。”

徐光啓聽着朱由檢給自己說的話,額頭上不免有些冒汗,但心底裡卻依舊激動。

“陛下..能否將現在兵器總局的孫元化也請過來,臣在機械方面還是有些不足..”

“準!王伴伴去請人!”

“奴婢遵旨...”

就這樣一頭霧水的孫元化正在家裡等待着下午的熱乎飯,可飯還沒等到就被打包送入了皇宮之內。

問就是一句話,皇爺找你有事。

見孫元化到了,朱由檢和徐光啓重新站了起來,只是簡單的客氣了一套禮儀流程,就繼續剛纔的話題。

“將來,在整個山西境內將不僅僅是現有混亂的邊關貿易和煤礦開採這麼簡單,將來邊境商人與蒙古人的貿易一樣要過稅務、工商,現在那邊已經有畢自嚴去想辦法了,咱們現在說煤礦上面的其他問題,首先就是蒸汽機械大明皇家科學院那邊已經有苗頭了,相信不長的時間內蒸汽機的事情也能夠解決。”

“皇上,何爲蒸汽機?”

“所謂蒸汽機,就是將蒸汽的能量轉化爲機械功的往復式動力機械,其只需要一個使水沸騰產生高壓蒸汽的鍋爐,並且這個鍋爐可以使用煤炭、木頭之類的熱源,而蒸汽膨脹會推動活塞做功,於是便會產生動力。”

“這個詳細的知識之後你們可以去皇家科學院和皇家圖書館那邊查閱具體的資料。”

“臣..明白了,那皇上,這蒸...蒸汽機,有這麼大的威力嗎?開山碎石,農業種植都可以用?”

孫元化在一旁露出了疑惑的神色。

而這樣的問題在恍惚間又把朱由檢拉回了後世一般。

只見他有些懷念般說道:“這蒸汽機..可以說能夠改變世界的新格局,只有徹底掌握了這門技術並且能夠與時俱進的進行革新修改,那麼起碼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將代表大明最高的科技水平。”

“當有這般神奇..若是如此,臣今晚就組織人手去皇家科學院走一趟,沒想到他們那邊還藏着這樣的好東西,唉!”

朱由檢見徐光啓也是一臉驚訝,並且在抱怨皇家科學院居然在他面前藏私。

不由得笑道:

“這皇家科學院是達者爲先,你接下來可以組建屬於你的大明皇家農業學院,將來這偌大的大明和海外桑田農牧不都是你的天下嘛!”

“無論何時,這天下都是陛下的天下,而臣終究是陛下的臣子..”

“哈哈哈!”

對於基本版本的蒸汽機朱由檢在很早之前就泡在皇家科學院內找來優秀的手工匠人進行了研製。

但因爲缺乏一些優秀的技師,儘管現有的工匠已經儘可能的在按照朱由檢所畫出的圖打造零件。

可這蒸汽機雖然設計簡單,理論簡單,製作簡單,可唯獨這組裝不是簡單的事情。

沒有電焊機的大明還遠遠沒有後世那般對機械加工遊刃有餘。

但對於大明來說,蒸汽機上的不斷研究是絕對必要的。

只有它的出現才能在很大意義上開創出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的局面。

而這一次,世界上第一次工業革命終將由大明率先開始!

“徐光啓,朕再給你說一件事情!你要好好聽着!”

“臣在。”

“你去找個工匠,不管是鐵還是銀,都算是用金子!去給朕開一把標準的刻度尺來,每一個刻度之間都務必要做到精益求精,近來兵器總局的事情給朕提了個醒,若是機械零件沒有一個準確的精確度尺,後期如何通用?註定會亂套。”

“挑選些機靈的匠人,無論是工部還是兵器總局,給皇家科學院那邊送去,這件事他們嘮叨朕有段時間了,估計蒸汽機的事情也即將有點眉目了。”

“臣遵旨..”

說罷,朱由檢偏過頭看來向孫元化。

“朕派你去兵器總局火炮司沒有別的想法,說白了就是要你在最快的時間將圖紙上的新式火炮給朕做出實物來,將來蒸汽機械一旦可以使用,第一批也會配備到你兵器總局去,好好幹別給朕丟人!你是朕親自舉薦給薛鳳翔的人才。”

“微臣..何德何能承陛下如此重視,定當肝腦塗地以報皇恩!”

大明弊病已久,所以每當有任何機會作出改變的時候,朱由檢往往都是竭盡全力去把握住機會。

第一百九十一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二百零一章 漕運疑雲(3)第十九章 畢子寅叛變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返順天第十一章 調查鹽務,皇家生意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第五百零六章 絕對不虧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七十四章 商業規矩第一百九十六章 幫襯第三百一十章 祠堂裡的對話第五百零七章 傲立於世界之林第三百五十六章 起義擴大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納賑災第二百四十九章 鐵路建設第五十三章 新年開榜!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五百零六章 絕對不虧第四百五十七章 兩幅面孔第八十九章 與蒙古人商量商量第十七章 關寧關隘,畢自肅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學院第九十六章 對金戰爭將至第四百零八章 悉數歸案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國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一百四十章 城門異變第二百六十章 宋應星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商人離去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攏武士第一百六十五章 周奎想出門第二百零一章 漕運疑雲(3)第二百零九章 對蒙古的態度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倫的秘密第七十三章 魏忠賢到福建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五百章 沒轍第一百三十章 不斷襲擾的蒙古人第四百五十三章 夠不夠喝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二百三十二章 玉米第三百三十五章 紅河平原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奎作妖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什麼打第一百八十四章 刀劍買賣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四百九十一章 城破第十七章 關寧關隘,畢自肅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一百一十四章 直隸官學第四百五十九章 有點麻煩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奎作妖第七十五章 鹽茶之利第二百一十一章 新式科舉將近第一百八十六章 緊鑼密鼓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二百五十章 行動開始第五百零五章 免費教學開始第三百零六章 拉開序幕第二百八十五章 戰鬥吹響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望第七十四章 商業規矩第五十二章 樹碑立傳,建祠並祀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三百一十四章 談判開始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一百二十九章 風波平息第九十六章 對金戰爭將至第三百二十六章 士子畢業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燈結綵第二百一十章 商隊在草原第五百零三章 多好的練手機會第五百零五章 免費教學開始第三百一十二章 清洗第二百零一章 漕運疑雲(3)第一百零一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四百四十九章 後金夜話第一百九十六章 幫襯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二百五十三章 小六立功第一百一十八章 倒黴的多鐸第七十七章 糧食很重要第八十一章 經濟研討會(1)第一百七十九章 下旨焚燒東林書院第八十二章 經濟研討會(2)第四百八十三章 誰看到了紅毛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才認定第一百八十二章 德川家光第三百六十八章 廢除裹腳第二百五十三章 小六立功第三百一十五章 全都要第四百一十五章 視察直隸第二百四十八章 蒸汽火車第四百四十五章 地稅
第一百九十一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二百零一章 漕運疑雲(3)第十九章 畢子寅叛變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返順天第十一章 調查鹽務,皇家生意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第五百零六章 絕對不虧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七十四章 商業規矩第一百九十六章 幫襯第三百一十章 祠堂裡的對話第五百零七章 傲立於世界之林第三百五十六章 起義擴大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納賑災第二百四十九章 鐵路建設第五十三章 新年開榜!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五百零六章 絕對不虧第四百五十七章 兩幅面孔第八十九章 與蒙古人商量商量第十七章 關寧關隘,畢自肅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學院第九十六章 對金戰爭將至第四百零八章 悉數歸案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國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一百四十章 城門異變第二百六十章 宋應星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商人離去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攏武士第一百六十五章 周奎想出門第二百零一章 漕運疑雲(3)第二百零九章 對蒙古的態度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倫的秘密第七十三章 魏忠賢到福建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五百章 沒轍第一百三十章 不斷襲擾的蒙古人第四百五十三章 夠不夠喝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二百三十二章 玉米第三百三十五章 紅河平原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奎作妖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什麼打第一百八十四章 刀劍買賣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四百九十一章 城破第十七章 關寧關隘,畢自肅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一百一十四章 直隸官學第四百五十九章 有點麻煩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奎作妖第七十五章 鹽茶之利第二百一十一章 新式科舉將近第一百八十六章 緊鑼密鼓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二百五十章 行動開始第五百零五章 免費教學開始第三百零六章 拉開序幕第二百八十五章 戰鬥吹響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望第七十四章 商業規矩第五十二章 樹碑立傳,建祠並祀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三百一十四章 談判開始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一百二十九章 風波平息第九十六章 對金戰爭將至第三百二十六章 士子畢業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燈結綵第二百一十章 商隊在草原第五百零三章 多好的練手機會第五百零五章 免費教學開始第三百一十二章 清洗第二百零一章 漕運疑雲(3)第一百零一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四百四十九章 後金夜話第一百九十六章 幫襯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二百五十三章 小六立功第一百一十八章 倒黴的多鐸第七十七章 糧食很重要第八十一章 經濟研討會(1)第一百七十九章 下旨焚燒東林書院第八十二章 經濟研討會(2)第四百八十三章 誰看到了紅毛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才認定第一百八十二章 德川家光第三百六十八章 廢除裹腳第二百五十三章 小六立功第三百一十五章 全都要第四百一十五章 視察直隸第二百四十八章 蒸汽火車第四百四十五章 地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