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買近代紡布了

宋家棉布鋪子門口,早就站滿了大大小小晉商家的管事,也有一部分消息靈通的東林黨管事,等着今天這個大場面的結果。

想要水力紡紗機的可不只是晉商,東林黨也很渴望建立一間間水力紡紗作坊。

松江府的官僚鄉紳依靠大紡車,一躍成爲天下紡織中心,各種棉布一船一船的運往南洋,那已經不是一船一船的棉布了,是一船一船的金銀。

所以晉商和東林黨早早的就派人在這裡候着,黃永發吃肉,他們也要跟着分一杯羹。

黃永發還沒走進宋家鋪子,聽見外面動靜的朱舜,立即給宋老太爺使了一個眼色。

宋老太爺手裡的那隻茶杯,早就拿了半天了,看見朱舜的表情知道黃永發過來了,右手用力往地下一甩:“什麼!你再給老夫說一遍!”

“老夫過來的時候,明明從老家帶來十幾囷的糧食,怎麼才吃了這麼幾天就不夠了。”

“說,是不是被你們貪墨了!”

宋老太爺因爲性子比較剛正不阿,本就長着一副不怒自威的臉,猛的把茶杯摔成了粉碎,就連剛剛邁過門檻的黃永發都嚇了一跳。

黃永發眼皮子猛的一抖,差點跳到一邊去,好在他經歷了太多風風雨雨,很快就把驚嚇給壓了下去,氣定神閒的笑道:“什麼事讓老太爺生出這麼大的怒氣。”

宋老太爺冷哼一聲,沒有理睬黃永發,火氣很大的說道:“趕緊聯繫幾家大商賈,把咱們的布匹全部賣出去。”

“要是耽誤了宋家趁着這個大好時機養望....咳....那個....賑濟災民,老夫唯你是問。”

宋老太爺沒有理睬黃永發,在黃永發的預料之內,這位出了名的剛正不阿老太爺,要是理睬他們這些和東林黨沆瀣一氣的商人,那纔有問題。

聽到最後一句話裡的養望兩個字,自認爲任何人像他一樣唯利是圖的黃永發,徹底打消了心裡的最後一點顧慮。

心裡冷笑:我爲利,你爲名,大家都是一丘之貉,裝什麼清高。

松竹屏風內的朱舜,臉上出現了一絲敬重,沒想到傳說中的氣節兩個字,真的存在。

宋家作爲書香門第,最爲重要的東西就是聲譽了,宋老太爺這一句養望說出口,宋家百年來的清譽就要毀於一旦了。

這些年做的善舉,還有耗盡家財也要救活災民的壯舉,不僅不會給宋家帶來一絲善意,還會成爲別人攻訐宋家的污點。

說他們宋家哪裡有那麼好心,做了那麼多善事,還不是個沽名釣譽的僞君子。

朱舜看到宋老太爺在說完這句話以後,閉上了老眼,手掌不停的顫抖。

沒了任何顧慮的黃永發,哈哈一笑,改變了讓大管家商討這件事的謹慎,準備親自上陣。

反正都是爲了做生意嘛,宋家爲了買名,黃家是爲了圖財:“哈哈,本老爺這裡有一批糧食,不知道老太爺願不願意要。”

朱舜知道老太爺從現在開始,每說一句話,就等於一步一步的親手毀了宋家,準備從松竹屏風後面走出來。

宋老太爺輕輕搖頭,這件事只能由他來說了,黃永發如果看見了朱舜,又會再次起疑心了。

天氣已經轉涼,不能再像以前那樣按部就班的慢慢來了,最遲一個月就要把五十萬災民的糧食籌集好,要不然每多上一天就多幾十名災民餓死。

宋家的清譽固然重要,但是五十萬大明子民的性命更加重要。

宋老太爺把頭轉過頭,臉上的表情換成了一種說漏嘴的尷尬,輕咳了一聲說道:“有話快說,老夫心繫數十萬災民,沒有那個閒工夫在這和你閒扯。”

黃永發知道宋老太爺這樣的書香門第讀書人看不起他,見了一部侍郎都不怯場的他,過去倒是挺怕宋老太爺這樣的讀書人。

在棋盤街上遠遠的碰見了,都會躲到另一個巷子裡,繞到另一條路。

黃永發嘴上不承認,但是他面對宋老太爺這樣的讀書人,心裡會不由自主的產生自慚形穢。

剛纔走進宋家鋪子看見了宋老太爺,黃永發又是差一點扭頭就走,說話也是下意識的把視線放在宋老太爺的鞋上,不敢直視這位剛正不阿的老太爺。

現在,黃永發不僅大大方方的擡頭直視宋老太爺,再也沒了一絲自慚形穢,還多了碰見同道中人的從容。

黃永發沒有繼續開口說話,剛纔是他求着宋老太爺,現在就換成宋老太爺求着他了,沒了糧食,看宋家拿什麼買來好名聲。

黃永發坐到官帽椅上,招了招手:“先給本老爺上壺茶,咱們慢慢談。”

宋老太爺厭惡烏煙瘴氣的官場,更加痛恨賣國求榮的晉商,見了這些個給女真韃子運送糧食鐵器的晉商,恨不得拿着一支鳥銃崩了他們。

當前這個情況,宋老太爺不得不和這個賣國求榮的晉商,坐在一個屋檐下了:“上茶。”

這句上茶說出口,朱舜旁邊的那名宋家總管,猛的閉上了雙眼,眼角流下了眼淚。

宋老太爺還是孩子的時候,宋家總管就是他身邊的伴讀書童,跟了宋老太爺一輩子,宋家總管很清楚宋老太爺說出這句話,意味着什麼。

朱舜從旁邊的雕竹茶几上,拿着一條毛巾遞給了這位老人家,嘆了一口氣。

外面的黃永發聽到這句上茶,更是得意了,等到茶水來了,抿了一口說道:“本老爺這裡倒是有不少的糧食,不知道宋老太爺有多少順天大幅布。”

宋老太爺臉上突然出現了一絲急色,焦急的問道:“有多少糧食。”

黃永發吹了吹熱氣,淡然笑道:“也不多,足夠二十萬人吃到明年開春。”

“二十萬人!”說完這句話,宋老太爺果然在黃永發意料之中的很激動,很快又出現了一絲黯然。

黃永發智珠在握的輕笑起來:激動,應該是有了足夠的糧食收買名望,黯然,估計是這個老小子的順天大幅布不夠多。

一方面是有些灰心喪氣了,另一方面這個老小子應該是要唱戲了。

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儉的地位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一百一十三章 八尺棉布引起的騷動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買近代紡布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魔改成功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畢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遼東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六百一十一章 滿清圖謀蒸汽機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二百零五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大收穫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隊伍去密雲第五百一十三章 鄉紳們的罪行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貪官署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六百一十六章 暖閣的反應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西伯利亞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二百二十三章 憤怒的鄉民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四百四十一章 帶太子去見識人間疾苦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634.第630章 工業崛起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
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儉的地位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一百一十三章 八尺棉布引起的騷動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買近代紡布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魔改成功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畢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遼東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六百一十一章 滿清圖謀蒸汽機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二百零五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大收穫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隊伍去密雲第五百一十三章 鄉紳們的罪行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貪官署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六百一十六章 暖閣的反應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西伯利亞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二百二十三章 憤怒的鄉民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四百四十一章 帶太子去見識人間疾苦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634.第630章 工業崛起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