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

三月初二,清明時節。

朱舜忙活完清明節的祭祖活動,騎着小毛驢去了一趟良鄉縣的縣衙,沒有直接露面,花了一錢銀子讓一名小吏幫他買下了京師大學堂對岸的二十畝地。

朱氏紡紗廠的廠房以前是租借了新王恭廠的廠房,畢竟去年的時候,新王恭廠佔據的廠房可是上等水澆田,朱舜哪裡買的起七八十兩一畝的上等水澆田。

短短過去了幾個月的時間,朱舜先後坑了東林黨、晉商、女真人,還解決了第一次工業革命最大的一個難題。

廉價的土地。

真是沒有埋沒,戰略研究所史上最年輕戰略科學家的稱號。

現在土地廉價的基本上和白撿沒有什麼兩樣了,朱舜沿着河岸又買來的十畝地,並且讓三叔找來了一批木匠。

從除夕到二月初一的驚蟄,三臺珍妮紡紗機一共賺了四十五兩白銀,又打造了兩臺水力珍妮紡紗機,朱氏紡紗廠的水力珍妮紡紗機擴張到了五臺。

女真人撤退以後,北直隸恢復了往日的安定,朱氏紡紗廠的廠房就搬回了永定河旁邊,佔用的是新買的十畝上等水澆田。

算上這一次購買的二十畝上等水澆田,朱家現在一共有三十畝上等水澆田了。

三叔朱忠禮把這一批木匠帶過來交給朱舜,左望望,右看看,笑的都合不攏嘴:“舜兒,雖然說這些土地種不出糧食了。”

“但是看着這麼大一片土地,還都是望不到頭的上等水澆田,成了咱們家的祖產,三叔心裡就兩個字。”

“舒坦。”

五臺水力珍妮紡紗機工作了一個月的時間,賺了更多的銀子,朱舜從擴大生產規模的宋氏織布廠接到沉甸甸的銀子。

先是把女工的月錢給付清了,又把周員外的棉花錢,還有雜七雜八的各種費用去掉以後,剩下了足足一百兩銀子。

朱舜拿到貧寒百姓一輩子也掙不來的一百兩銀子,沒有繼續擴大朱氏紡紗廠的規模,先讓三叔去找來一批木匠,又去崇文門聯繫了一家杉木商人。

杉木、石料、無煙煤這些東西的價格,一直都是居高不下,最大的原因就是運費太貴。

好在朱氏紡紗廠的新廠房就在永定河邊上,依靠着水運的便利,朱舜把價格壓下來三成。

永定河寬闊的河面上行駛過來一艘運着杉木的平沙船,等到平沙船停靠在岸邊,船老大走了下來。

三叔朱忠禮唸叨完舒坦兩個字,注意到了走過來的船老大,疑惑的問道:“你找誰。”

船老大隻是給朱忠禮打了一個招呼,徑直走向了朱舜:“朱大使,杉木已經運來了,請驗貨吧。”

朱舜輕輕擺手,平淡道:“不用了,你家老爺是張世叔的朋友,我信得過。”

船老大哈哈一笑,從懷裡掏出來一隻酒囊,灌了一口說道:“哈哈,朱大使真是個爽快人。”

“我家老爺說了,一般木材運到地方,都是買木材的人自己卸下了,老爺說看在張主事的面子上,不止今天,以後都幫朱大使免費把木材給卸下來。”

花花轎子人擡人,朱舜說看在張世叔的面子上,杉木商人也說看在張主事的面子上,自然而然的拉近了雙方的關係。

船老大又說了一句以後只要是朱大使家的木材,全部免費卸下來,給足了朱舜的面子的同時,又拉攏了朱舜這個客人。

生客也就變成了熟客。

朱舜拿出來二兩銀子給了朱玉,交代了一句:“老七,你去集市上買幾斤豬肉,中午請船老大他們吃飯。”

船老大看見朱舜安排人去買肉,重重抱拳:“朱大使不愧是幹大事的人,夠意思。”

船工更是歡呼了起來,幹活的時候手腳也小心了很多,免的碰壞了這些杉木。

三叔朱忠禮瞧見這滿滿一船的杉木,少說也得值七八十兩銀子,有些不明白了:“舜兒,打造紡紗機也不需要這麼多的木材,你買這麼多的杉木作甚。”

現在土地便宜了,手裡也有錢購買建造廠房的木材了,朱氏紡紗廠就不能像以前那樣,窩在一個棚子裡了,需要建造正式的廠房。

朱舜購買這一批木材,就是爲了建造新式廠房,這件事給三叔說也說不通,只能轉移話題:“三叔,你認不認識石灰窯的人。”

三叔朱忠禮當了那麼多年的牙人,五行八作的人基本上都認識:“石灰窯的窯工和管事,三叔都認識一些,想買石灰?”

朱舜點了點頭,把剩下的十兩銀子都交給了三叔:“暫時不需要,不過從下個月開始,三叔你讓石灰窯的人,給咱們每個月送來一百斤石灰。”

三叔朱忠禮知道朱舜做出任何一個決定,都是有原因的,也沒去問原因,就去京城附近的石灰窯談價格了。

朱舜要建造的新式廠房,是一種建造在水上的水力廠房,也就是瑛國工業革命期間所建造的廠房,外觀看起來類似於瓊州府的船形屋。

第二天,木匠們開始按照朱舜的指示,把杉木鋸成一段一段的木樁子,撐着小船把木樁子打進水底。

沿着河岸邊一直向水面延伸了二十四米,每隔一段距離,打上一個結實的木樁子。

西山附近的這段永定河,寬約一千多米,二十四米就連永定河寬度的零頭都比不上,不過用來當做廠房,卻是很寬了。

按照朱舜的設想,最好是澆築水泥,但現在還沒把水泥研究出來,只能先用結實的杉木打樁子。

耗費時間最多的杉木樁子打好了以後,接下來就容易多了,把杉木釘在樁子上,鋪成地面,最後把屋頂和木牆建造出來,留好照明的窗戶就完成了。

鋪成地面不是把整個地面給封死,按照朱舜的要求,每隔三米預留一個兩米的水槽,可以清晰的看見水流‘嘩嘩’的流淌,用來放置水力機。

新式廠房的寬度一共是二十四米,一排可以放置四臺水力珍妮紡紗機,剩下的四米距離是預留的過道。

一個多月以後,三叔朱忠禮看着建造在永定河水面上的壯觀廠房,急的滿臉通紅:“三叔我平時挺會說的,現在都不知道怎麼形容這個廠房了。”

朱舜注視終於成型的水力廠房,笑着回了一句:“正規。”

三叔朱忠禮猛的拍了一下大腿,笑嘿嘿的說道:“讀過書就是不一樣,可不就是正規。”

朱舜回頭看着三叔朱忠禮,笑道:“三叔以後也要改名字了,改個正規一些的名字。”

改名字?三叔朱忠禮感覺自己的名字挺不錯,哪裡要改,不過當他聽到朱舜說出的幾個字,差點高興的手舞足蹈起來。

“工廠主。”

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五百一十五章 陸軍講武堂的戰術推演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四百一十六章 曹變蛟的新戰術第三百五十四章 幺弟朱玉的改變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第二百零二章 氪金真爽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一個世界級?第三百九十六章 孫傳庭的求援信第三百八十章 軍校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寶級的明末科學家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六十章 京城第一敗家子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熱的耐火磚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紙廠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五百二十八章 開始進攻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四百二十九章 洗煤廠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一百二十七章 紐可門汽缸第二百二十五章 挖的一手好坑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六百一十六章 暖閣的反應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見師公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寧伯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東林黨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第五百三十章 殺光西方騎兵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二百五十七章 經濟奇才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
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五百一十五章 陸軍講武堂的戰術推演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四百一十六章 曹變蛟的新戰術第三百五十四章 幺弟朱玉的改變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第二百零二章 氪金真爽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一個世界級?第三百九十六章 孫傳庭的求援信第三百八十章 軍校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寶級的明末科學家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六十章 京城第一敗家子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熱的耐火磚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紙廠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五百二十八章 開始進攻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四百二十九章 洗煤廠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一百二十七章 紐可門汽缸第二百二十五章 挖的一手好坑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六百一十六章 暖閣的反應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見師公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寧伯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東林黨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第五百三十章 殺光西方騎兵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二百五十七章 經濟奇才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