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

曹文詔要是聽見兩個滿清的野豬皮呼喊忠義兩全,直接一口唾沫吐在這兩個人臉上,來來來,給老子寫一寫忠義兩個字怎麼寫。

什麼叫忠義兩難全,他曹文詔這分明是去京城護衛皇上,怎麼能是忠義兩難全,分明是大明第一忠臣。

曹文詔不按常理行事的作風,再一次讓滿清的親王貝勒們窩了一肚子的火氣

這些年他們因爲曹文詔帶兵的不按常理出手,吃了不少悶虧,本來想趁着這一次的機會,在他離開大淩河堡前往大淩河的幾里路上,襲擊曹文詔的曹家軍。

但誰能想到,他們還在慶祝第二天晚上大殺一方的時候,曹文詔早就已經帶着了曹家軍在第一天晚上已經離開了大淩河堡。

曹文詔坐上了平沙船,孔有德三人所率領的漢八旗中的三旗,也開始進攻山海關的了。

這場聲勢浩大的國戰,其實不過是多爾袞和嶽託的計策,用來迷惑明廷的參將總兵們。

就是希望明廷的參將總兵不停的馳援山海關,減少京城一帶的兵力,多爾袞可以更快攻陷朱舜的那個小莊子。

多爾袞說是通過盧龍道襲擊明廷的京城,其實也是用來迷惑明廷的,他擔心有人把這個消息泄漏給明廷導致明廷的軍隊在盧龍道埋伏。

以盧龍道崎嶇的山路,只要明廷軍隊埋伏在那裡,多爾袞的正白旗八旗兵肯定會損失慘重。

這一次,多爾袞挑選了一條誰也不會想到,也不會往那個方面去想的道路。

藉助四大晉商前往皮島的商船,從山海關後方幾十裡的昌黎縣海岸登上中原大地,然後藉助一人雙馬的腳力,長途奔襲京城西郊的朱舜莊子。

四大晉商每家都有十餘艘大型福船,不過這些福船全部滿載商貨前往了皮島。

在中途得到了信使傳遞的消息,二話不說把上面所有的貨物全部當場扔進了海水裡。

四十餘艘大型福船,還有大量的小型鬥舸,一起趕往了大淩河附近的一個天然深水塢。

一艘大型福船大約能裝在六七百人,四十餘艘福船裝下所有的滿清士兵沒有問題,但是他們還有四萬匹戰馬。

想要把四萬匹戰馬運送到昌黎縣海岸邊,再有四十艘福船也是不可能的。

戰馬經過在海上幾天的搖晃,抵達了昌黎縣海岸邊也會四蹄發軟不能再騎乘了。

睿親王多爾袞和成親王嶽託兩人早就在一起商討戰爭大勢的改變,對於怎麼摧毀朱舜的莊子,早就謀劃了一套完善的計策。

戰馬這個最爲關鍵的一個關節,當然早就準備妥當了。

昌黎縣東部海邊,早在崇禎八年就被一個財大氣粗的鄉紳買下了大片的土地。

買下這些田產以後,鄉紳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蓋起了高高的圍牆,裡面圈養了大量的遼東戰馬。

這個鄉紳不是別人,正是孔有德的獨子孔延訓,也是孔有德家裡這一代的單傳獨苗。

以孔有德的心智,早在籌劃投降滿清以前,就悄無聲息的把家人全部送到了大清國。

獨子孔延訓在孔有德的眼裡比全家所有人都要重要,因爲受傷留了一些隱疾,孔有德已經不能再生育了。

倘若這個單傳的獨苗孔延訓死了,孔有德可就絕後了,賣主求榮的做了這麼多也就沒了任何的意義。

孔有德對於這個獨苗兒子這麼看重,當然不會讓他以身犯險親自趕往沙場了,但他剛剛投靠滿清根基不穩顯然是不能作出這種貪生怕死的行爲。

畢竟,從努爾哈赤開始,到皇太極,再到下一代的豪格等等大清國的親王貝勒們,哪一個不是讓兒子跟在身邊一起征戰沙場。

雖然不能,但是孔有德卻有別的辦法保全兒子的性命,讓兒子給大清國的親王貝勒們當個幕僚師爺。

這也是親赴沙場了,但是不需要與大明的軍隊正面交戰,只需要躲在後面運籌帷幄就可以了。

孔有德萬萬沒想到的是,皇太極居然把他兒子安排給了大清國最是驍勇善戰的睿親王多爾袞。

別看多爾袞平時殺性十足,但他對孔有德的兒子孔延訓還是相當的照顧。

基本上都讓他掌管一些後備輜重,或者說是參與謀劃,幾乎不讓他親自趕赴戰場。

孔延訓從小在父親的培養下,倒也是飽讀兵書十分的有才幹,做事也十分的穩妥。

多爾袞需要一位能與明廷官僚鄉紳打交道的漢臣,便把這個躺着就能撈了一大筆功勞的圈養戰馬交給了孔延訓。

孔延訓還很年輕,也有着在沙場上建功立業的志向,這一次他不準備躲在後面當個文弱書生了。

他從小練就一身嫺熟的弓馬騎射,這一次準備親自率領睿親王多爾袞培養的火器營進攻朱舜的莊子。

孔有德耐不住兒子的懇求,也不用親自拿着刀槍去和大明的軍隊硬碰硬廝殺,只是躲在後面統帥火器營攻擊工業侯的小莊子,便同意了。

只用了幾天的時間,多爾袞和屠格涅夫率領麾下的精銳們,抵達了距離昌黎縣岸邊只有幾里路的海面上。

這些在深海航行吃水很深的福船,在這個位置只能停下來了,再往前由於海底過高,很容易發生觸礁,或者是擱淺在海灘上。

這也是大明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倭國、弗朗機人、荷蘭人等等也想要從海邊大舉進攻大明,只能先攻克擁有深水塢的市舶司。

在那些漫長海岸線上,裝載着重炮的海船無法靠近,只能用一些小鬥舸把士兵們運到海岸上。

這個時候,只要有大明的軍隊站在海岸線上用鳥銃射擊,就能把這些活靶子全部消滅的乾乾淨淨。

不過,大明軍隊全部被山海關所吸引了,昌黎縣又不像東南沿海那般設立了大量的烽燧墩堡用來觀望,只要發現有倭寇、佛朗機人、荷蘭人意圖登岸立即燃放狼煙。

多爾袞和圖格涅夫率領麾下的精銳們,趁着夜色悄無聲息的趕往了孔延訓修築的簡陋莊子。

第四十八章 王恭廠的火藥地窖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三百五十四章 幺弟朱玉的改變第七十三章 初中數學教材的威力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大機械局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大收穫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第四百五十八章 徐積薪的賞賜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636.第632章 大明土改第十六章 衙蠹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東林黨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紙廠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決後顧之憂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四十一章 愛荷華膛線機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六十章 京城第一敗家子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隊伍去密雲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一個世界級?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十二章 水力珍妮紡紗機第二百零二章 氪金真爽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四百七十七章 蒸汽化的大明造紙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東林黨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二百零五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結黃永發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五百五十三章 顧炎武的歸屬感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第五百三十三 孔有德得知兒子慘死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
第四十八章 王恭廠的火藥地窖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三百五十四章 幺弟朱玉的改變第七十三章 初中數學教材的威力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大機械局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大收穫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第四百五十八章 徐積薪的賞賜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636.第632章 大明土改第十六章 衙蠹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東林黨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紙廠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決後顧之憂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四十一章 愛荷華膛線機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六十章 京城第一敗家子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隊伍去密雲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一個世界級?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十二章 水力珍妮紡紗機第二百零二章 氪金真爽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四百七十七章 蒸汽化的大明造紙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東林黨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二百零五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結黃永發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五百五十三章 顧炎武的歸屬感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第五百三十三 孔有德得知兒子慘死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