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

真定府、廣平府、大名府.........北直隸的州府說了一遍,全部是遭到了滿朝文武的反對。

崇禎裝作震怒的樣子,猛的拍了一下金黃色龍椅的扶手:“你們是皇上,還是朕是皇上。”

滿朝官僚看到皇上震怒了,站在黑亮如洗的臨清貢磚上,不敢說話了。

孫元化踩出清脆的聲響,走了出來:“皇上,不如折中,把宋應晶官帽子上的權知去掉。”

聽到是已經推廣了土豆的順天府,滿朝官僚放心了,也沒人出來反對了。

東林黨的幾位白髮侍郎,卻是轉頭看了一眼孫元化。

徐光啓真是培養了一個好接班人。

看似是給了皇上一個臺階,也給了滿朝官僚一個臺階,實際真正的目的,就是這個順天府知府。

順天府推廣了土豆是沒錯,但這等於挖全天下官僚鄉紳的根基,肯定會想盡辦法破壞。

宋應晶倘若還有權知的名頭,有的是辦法,把他從順天府知府的位置趕下去。

只要把順天府的治理權拿到手,官僚鄉紳們有太多的辦法,讓土豆的推廣無疾而終。

現在宋應晶順利去掉了權知兩個字,只要皇上不點頭,誰也動不了這麼一位一方大員了。

結果,很多的官員還在沾沾自喜,以爲自己成功破壞了一場陰謀。

朱舜徹底放心了,當前最要緊的是把順天府這塊根基給穩定了,穩紮穩打,一步一步的推廣。

順天府還沒穩定,就想着去其他州府推廣,最後很容易兩頭落空。

有了宋應晶擔任順天府知府,加上皇上的支持,順天府就是實業家們的根據地。

固若金湯。

官僚鄉紳就算有通天的本事,沒了上層、中層、下層的支持,在順天府也翻不出什麼浪花了。

終於有了一塊穩固的根據地,朱舜緊繃的心情當場就輕鬆了,這段時間總算沒有白忙活。

敲定了一個舉人擔任順天府知府,崇禎繼續說道:“另外宋士慧授予國子監監生。”

大弟子宋士慧成爲了國子監監生,朱舜對於這個賞賜,更爲滿意了。

國子監作爲大明的最高學府,能夠進入國子監的人很少。

一是各地出類拔萃的舉人,叫做舉監。

二是三品大員的子孫,叫做廕監。

還有一種就是豪商巨賈花費重金,捐了一個國子監監生,叫做例監。

進入國子監並不是真的爲了學習,而是爲了積攢人脈,官場上的同窗,僅次於同鄉。

宋士慧成爲了國子監監生,對於接下來二十七座學堂的招生,有着極大的幫助。

這就是在告訴順天府的老百姓,想要進入國子監還有一個辦法,成爲京師大學堂的學生。

大明最頂級的權貴學府,誘惑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宋應晶去掉了權知兩個字,大弟子宋士慧獲得了一個監生身份,朱舜明白什麼叫做適可而止。

再讓皇上封賞,就有些得寸進尺的意思了。

朱舜打住了崇禎想要繼續賞賜的意思:“叩謝皇上。”

崇禎反倒是有些不滿了,本來還想讓他升官進入工部,又讓這小子躲過了過去。

賞賜完朱舜,在一聲退朝過後,早朝結束了。

朱舜沒回京師大學堂,去了永定河邊上的宋氏麪粉廠。

宋老太爺正在親自監督苦力們,把土豆麪粉運到小碼頭的平沙船上,通過永定河運往京城。

瞧見朱舜過來了,熱情的招呼一聲,兩人去了宋氏麪粉廠的正堂。

正堂裡很簡單。

幾張官帽椅和雕花茶几。

四壁掛着幾張字畫,放着幾隻青花瓷。

兩人坐在正堂主位的左右兩張官帽椅上,也沒關門,看着外面忙忙碌碌的苦力,心情很好。

喝了幾杯茶,朱舜開口道:“用不了幾天,順天府的鄉紳們就會來拜訪老太爺了。”

宋老太爺本身就是一位鄉紳,很清楚土豆的推廣,觸動了多大的利益:“朱先生是否知道什麼是鄉紳。”

朱舜做出了洗耳恭聽的樣子。

宋老太爺放下手裡的茶杯,少見的有些凝重:“鄉紳最大的能力,其實就是可以控制鄉民。”

“怎麼控制鄉民,就是依靠土地捆綁鄉民,控制鄉里。”

“說白了就是土地在鄉紳手裡,作爲佃戶的鄉民,不聽話也得聽話。”

“土豆推廣以後,只有咱們這個蒸汽磨坊,纔有能力把土豆從輔糧變成主糧。”

“間接的控制了糧食,所以說土地的控制權,落在了咱們手裡。”

“沒了土地的控制權,鄉紳還能是鄉紳?”

“哪裡還會有鄉紳拜訪咱們,接下來可是要面對整個天下所有官僚鄉紳的反撲。”

朱舜聽到宋老太爺說到整個天下的時候,沒有半點情緒變化,心想老爺子還真夠鎮定的。

換成其他人,估計早就嚇破膽了,畢竟面對的可是全天下的官僚鄉紳。

不過對於這件事,朱舜卻有不同的看法:“老爺子,咱們來算一筆賬。”

“順天府的下田,一畝地能產一石左右的糧食。”

“按照糧食的市價,一石一兩六錢銀子,這個銀子還要和老百姓平分。”

“落在手上的只有八錢銀子。”

朱舜從懷裡掏出來早就準備好的八錢銀子,放在了雕花茶几上。

放好銀子,朱舜繼續說道:“下田種植土豆,一畝地能產二十石的土豆。”

“咱們按照五分銀子一斗的價格回收,一石就是五錢銀子。”

“二十石就是十兩銀子。”

朱舜再次拿出來一錠十兩銀子,放在了雕花茶几上。

指着一個小點的八錢銀子,還有很大的十兩銀子,笑道:“同樣是一畝地,種植稻麥只能得到八錢銀子,種植土豆卻能得到十兩銀子。”

“八錢,十兩。”

“雖說失去了土地控制權,但是順天府的鄉紳也成了既得利益者,不上咱們這條賊船,也得上了。”

宋老太爺盯着八錢和十兩,盯了有很長時間,褐斑老臉上漸漸有了笑意:“這是你小子早就謀劃好了的吧。”

“只要能把順天府的鄉紳捆綁在一起,應晶這個小兔崽正式成爲了順天府知府,加上皇上的支持。”

“咱們在順天府的根基,誰也動搖不了了。”

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五百六十四章 水庫和旱情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五十六章 女真公敵,朱舜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一百二十章 打碎舊社會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見師公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體動員!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二百三十九章 蒸汽錘第四十四章 東林黨又作妖了第七十三章 初中數學教材的威力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四百五十三章 東林黨三大錯覺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一百四十七章 鉗工等級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一百二十七章 紐可門汽缸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畢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六百一十一章 滿清圖謀蒸汽機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四百零八章 曹鼎蛟的新式戰法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二百零五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上奇襲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
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五百六十四章 水庫和旱情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五十六章 女真公敵,朱舜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一百二十章 打碎舊社會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見師公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體動員!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二百三十九章 蒸汽錘第四十四章 東林黨又作妖了第七十三章 初中數學教材的威力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四百五十三章 東林黨三大錯覺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一百四十七章 鉗工等級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一百二十七章 紐可門汽缸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畢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六百一十一章 滿清圖謀蒸汽機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四百零八章 曹鼎蛟的新式戰法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二百零五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上奇襲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