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

同樣的一幕,還發生在工業署。

前往這裡的戰略賬房,就輕鬆了很多,因爲工業派的六署之一工業署就在工業之城裡。

不過,要想找到工業署署政張燾卻不容易,因爲他很少像東林黨官員那樣在衙門裡貪圖享受,不去幹一些實事。

張燾很少呆在工業之城裡面,就是因爲他經常去輕工業中心和重工業中心來回巡查,協調這兩個地方的工業建設情況。

就在這兩年,張燾又多了另一項重任,那就是去未來的天津港進行巡視。

去天津港附近找到一片廠房,一處適合造船的廠房,以後在這裡將會成立大明第二家能夠製造蒸汽機船的造船廠。

戰略處賬房去找張燾的時候,比較幸運,張濤剛從天津港回來,他正在重工業中心巡視硫酸廠。

這也是張燾的一個習慣,每次從天津港回來第一件事就是巡視硫酸廠。

畢竟,硫酸廠作爲工業派現在最高危的一個工廠,隨時有可能發生泄漏危害工人們的安危。

張燾每次離開重工業中心的時間長了一些,也不顧硫酸廠飄散出去的硫酸氣體,會對他的身體造成怎樣的傷害。

都會第一時間就去巡視硫酸廠的安危問題,尤其要勘察鉛室,看一看是否有裂縫。

雖然硫酸廠的硫酸供不應求,但工人們的安危更加重要。

張燾剛剛走出硫酸廠,對硫酸廠的管事們囑咐了一些事情,還沒有離開這裡。

一名戰略處的賬房騎着遼東大馬,衝到了他的面前,跳下戰馬說道:“責令,工業署署政張燾在七月初一趕到工業之城廣場。”

張濤看見戰略處賬房親自過來通知,知道一定是發生了大事,還是工業侯朱舜親自過問的一件大事。

從天津港趕到重工業中心,奔波勞碌了一路的張燾,也沒有說休息又是坐上顛簸的騾馬車趕往了工業之城。

七月初一。

是個大陰天。

沒有了太陽的曝曬,工業之城涼爽了很多。

朱舜和戰略處的幾位大才站在工業之城的廣場上等着,沒過多久,農業伯宋士慧率先帶領一大批京師大學堂學子趕到了廣場。

農業伯宋士慧立即過去行禮,恭恭敬敬的說道:“弟子,見過恩師。”

那些擅長農學的京師大學堂學子們,也是跟着一起行禮,恭恭敬敬的說道:“學生,見過山長。”

農業伯宋士慧行禮過後,帶着京師大學堂學子們找到屬於他們的位置,在那些長條板凳八仙桌上坐了下來,端起已經放涼了的茶水喝了一口。

沒過多久,基建署李州橋帶着一大幫擅長基建的京師大學堂學子們,也是趕到了工業之城的廣場。

李州橋帶着京師大學堂的學子們上前行禮,恭恭敬敬說道:“學生,見過山長。”

……

工業署,經濟署,宣傳署等等工業派六署,全部都到齊了,也是第一次把人聚集的這麼齊。

水泥廣場上。

朱舜和戰略處的幾名大才站在高臺上,面前是一片片的人羣,這裡有工業派的精英工人們,也有京師大學堂的學子們。

不管是誰,年紀都十分年輕,透露着一種朝氣蓬勃。

朱舜突然想了崇禎二年,想起自己當初爲了一臺珍妮紡紗機,爲難的四處借錢。

老爹不僅掏空了給他娶親的家底,二叔賣了跟着自己一輩子的腰刀,三叔更是因爲這件事失去了養活一家老小的伢人。

爲了一臺開啓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紡紗機,當初都難的沒有辦法,身邊更沒有一名志同道合的毛概思想同志。

現在,朱舜再看看眼前的廣場,心裡不由得出現了一抹子豪情萬丈。

這可都是自己多年來的心血成果。

從當初的自己孤家寡人一個,到現在成立了工業派,培養了這麼一大批的忠實擁護工業革命,並且成爲毛概思想狂信徒的同志們。

從因爲一臺珍妮紡紗機的銀子都差點借不出來,到現在別說珍妮紡紗機了,珍妮紡紗機目前不知道有幾千上萬臺。

還有着大批的工廠,研究出了硫酸正式開啓了三酸兩鹼的化工體系,甚至完成了一次土改。

這其中的變化,讓朱舜內心深處真是感慨萬千。

要是換作在崇禎二年,朱舜怎麼也不敢想象能夠在今天擁有這一切,能夠走到這一步。

ωwш ✿Tтkan ✿¢o

畢竟這一步步走來,每一步都十分的艱難,走錯任何一步都會遭到東林黨的覆滅。

好在是已經走出來了,走到了這一步,東林黨想要徹底消滅工業派已經是希望渺茫了。

朱舜突然站了起來,從高臺中間一直走到了邊緣,看着這些欣欣向榮的同志們,看着大明的蒸蒸日上。

朱舜強行忍住心裡的萬丈豪情,忍住想要放聲大喊的激盪情緒,開始下達了統籌作戰的命令:“責令,宋士慧帶領農業京師大學堂學子協調朱玉治理旱情。”

“責令,工業署張燾在天津港建立水泥廠,爲旱情的治理提供水泥。”

“責令,經濟署黃宗羲給旱情提供銀子。”

“責令,基建署李州橋率領工人們,協助朱玉治理旱情。”

……

一條條指令下達出去,在戰略處賬房們的通知下,傳達到了每一名京師大學堂學子和工人耳朵裡。

全都是露出了激動的表情,望着站在高臺上的朱舜,心裡也不可遏制的產生了一絲豪情。

已經擁有各種各樣部門的工業派,終於要統籌作戰的,終於是要像一個龐大的機器一樣各部位緊密聯動,發揮出一種難以想象的力量,碾壓過去。

以一種真正的工業力量,粉碎東林黨謀劃了很久的大計。

站在高臺上的朱舜,此時此刻,看着下方密密麻麻的京師大學堂學子和工人們,頭皮一陣陣的發麻,臉色泛起了一種潮紅。

朱舜再也壓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向來都是一副平靜模樣的他,聲音抑揚頓挫的說道:“工業派蟄伏了這麼多年。”

“終於要在今天,讓世人見識工業的力量了!”

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決旋轉運動的辦法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四百六十三章 漢奸三人組的美夢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爺眼裡壓力水井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一百五十一章 燒水泥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五百八十章第六百一十七章 東林黨的好人卡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儉的地位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四百零八章 曹鼎蛟的新式戰法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衆舉報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五百一十四章 孫傳庭殺鄉紳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個師的兵力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寶級的明末科學家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二百七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多爾袞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遼東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五百一十三章 鄉紳們的罪行第二百二十五章 挖的一手好坑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
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決旋轉運動的辦法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四百六十三章 漢奸三人組的美夢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爺眼裡壓力水井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一百五十一章 燒水泥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五百八十章第六百一十七章 東林黨的好人卡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儉的地位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四百零八章 曹鼎蛟的新式戰法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衆舉報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五百一十四章 孫傳庭殺鄉紳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個師的兵力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寶級的明末科學家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二百七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多爾袞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遼東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五百一十三章 鄉紳們的罪行第二百二十五章 挖的一手好坑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