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

朱舜從懷裡拿出來一頁紙,遞了過去:“這裡是北平火器總局的火器價格,張叔把這些鳥銃全部買下來。”

“張叔只需要付錢就行了,鳥銃還在北平火器總局裡面放着,這樣就不會遭到私藏火器的彈劾了。”

沒有私藏火器是沒錯,但是名義上這些火器還是屬於西法黨人,而且一買就是幾千支鳥銃。

按照朱舜的謀劃,西法黨人還要把王恭廠未來幾個月的訂單,全部吃下。

王恭廠現在已經建立了軍工線,鳥銃就像流水一樣不停的製造出來,一個月的產量達到了驚人的三千支以上。

西法黨人名義上擁有的鳥銃就超過了一萬支,這其中所要冒的風險可就大了去了。

張大使苦笑了一聲:“賢侄,我自己倒是沒有問題,但是我不能替別人做決定,這件事要去商議商議。”

這件事萬一處理的不妥當,很有可能帶來滅頂之災,朱舜也不指望西法黨人能夠立刻答應:“這件事世叔看着辦就好,我還有事要回王恭廠一趟,就不在這裡多呆了。”

成立北平火器總局,朱舜得到的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有藉口隨時出去公幹了,不用每次出門都要向張大使告假。

朱舜站起來拱了拱手,便離開了這裡,回到王恭廠繼續編寫新式學堂的教材。

幾天後,朝廷發生了一件大事,禮部尚書進入內閣,成爲東林黨第一位拜爲宰輔的成員。

朝野上下引起了一場巨震。

主導這一切崇禎,還是在勤勉的批閱着奏章。

旁邊站着一位富家翁,兩隻手抄在袖子裡,臉上始終是笑眯眯的。

過了有一炷香時間,崇禎放下手裡的湖筆,揉了揉太陽穴。

富家翁趁着崇禎的休息的空隙,繼續說道:“禮部尚書進入內閣一事,算是給東林黨內部埋下了一個禍根。”

“已經把入閣當做囊中之物的吏部尚書,明白這是皇上的陽謀,心裡也會有一點裂痕了。”

“愚公不是一天把山巒移走的,就目前的情況來說,埋下禍根就已經足夠了,咱們接下來就要處理城外的女真韃子了。”

北直隸無數莊子裡的糧食和金銀,全部搬空了,袁崇煥也帶着邊軍將士過來增援了。

女真韃子對於崇禎來說,只是頭痛,構不成亡國的威脅了。

崇禎喝了一口二錢一斤的好茶,放下手裡的白瓷茶杯,面無表情的說道:“繼續說。”

富家翁看着一般小富小貴鄉紳才喝的茶葉,又看了一眼三五錢銀子一隻的白瓷茶杯,心中感慨,臉上還是保持着笑眯眯的神態:“咱們與女真之間的戰略差距。”

“最關鍵的地方,在於兩個字,人口。”

“女真人既然敢傾巢出動,到現在還不走,對於大明來說就是一個絕佳的好機會。”

“只要皇上派出去一支支軍隊,不斷消耗女真的青壯年,就算大明戰死了十倍以上的軍士,咱們還是賺的。”

崇禎早在接見袁崇煥的時候,袁崇煥就已經提出了這項建議,再說了以范文程的國士之才,不會想不到這一層。

崇禎遲遲沒有同意,就是在於范文程說的兩個字,缺錢。

因爲朱舜才贏來的那一兩千萬兩白銀,崇禎早就規劃好怎麼使用了,一部分拿去賑災,一部分拿去建立新京營。

邊軍勢力遠遠強過京營,很不利於中樞朝廷的統治,容易造成唐朝末期的邊鎮割據。

京城三大營的建設,勢在必行了。

富家翁早就看穿了崇禎的心思,但他不會明說,揣度聖意是一門高深學問,如何讓皇上知道自己不知道他的心思,更是一位國士的政治素養。

富家翁像是不知道崇禎的心思,自顧自的說道:“微臣這裡有一條驅狼吞虎之計,不知道皇上願不願意試一試。”

崇禎問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花錢嗎?”

富家翁笑眯眯的說道:“不花錢。”

崇禎這下算是放心了,拿起湖筆繼續批改奏章:“說吧。”

富家翁略微沉思了片刻,開口道:“范文程謀劃的這一次奇襲京城,可以說是算無遺策了,早就把朝廷從戰略上消耗女真人這一條廟算過了。”

“他料定朝廷不會施行這條計策,其實微臣也推衍過這一點,無論怎麼推衍,范文程所料定的事情都不會改變。”

“因爲永遠繞不開一個點,朝廷不缺人,卻是缺錢,更不會拿錢出來繼續壯大邊軍。”

“不過。”

富家翁掏出了一個玉質鼻菸壺,裡面放的不是鼻菸膏,而是刺鼻的薄荷膏。

抹了一點薄荷膏在人中,用力吸了一口,一股強烈的刺激充滿了富家翁的大腦,緊接着是一股神清氣爽的感覺:“不過,出現了一個變數。”

“或者說兩個變數。”

崇禎也沒有放下手裡的湖筆,裝作很隨意的說道:“朱舜。”

富家翁的瞳孔,略微縮了一點,笑眯眯的說道:“皇上聖明,范文程怎麼也想不到會有朱舜和北平火器總局這兩個變數。”

“滿朝文武家裡可是有不少的家丁,北平火器總局又有大量的火器,萬事具備了。”

“就看皇上舍不捨得一點虛名了。”

富家翁擔心崇禎下不了決心,落下一子勝負手:“皇上,邊軍已經形成了軍頭,在這麼發展下去,恐怕不利於大明的統治。”

“剛好可以利用這件事威懾一下驕橫的邊軍,告訴那些軍頭,皇上可以隨時拉起一支大軍。”

崇禎放下了手裡的湖筆,面無表情的沉思了很久,權衡了這件事的利弊,還是難以下定決心:“這件事過後,很容易讓官僚鄉紳擁有大量的火器。”

“這其中的危害,恐怕不比軍頭小。”

富家翁還是笑眯眯的說道:“這件事簡單,皇上只要控制住彈藥,就可以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沒了彈藥的鳥銃,就是一堆燒火棍,還不如刀劍長槍好用。”

“官僚鄉紳家裡可是有不少的刀劍長槍,換成鳥銃以後,反倒是好控制了。”

崇禎沒有說話,面無表情的繼續批改奏章。

富家翁笑眯眯的離開了這裡。

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四百六十三章 漢奸三人組的美夢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畢第四百四十六章 鎮遠礦務局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隊伍去密雲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第二百零二章 氪金真爽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三百五十八章 實業家的啪啪打臉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二百九十九章 炮表轟擊和蘭艦隊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三百六十九章 鄭員外:你們不懂第五百五十章 密雲官紳的對策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藥工廠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一章 改進火繩槍第四百七十七章 蒸汽化的大明造紙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三百五十一章 啪啪啪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買近代紡布了第五百五十三章 顧炎武的歸屬感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636.第632章 大明土改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
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四百六十三章 漢奸三人組的美夢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畢第四百四十六章 鎮遠礦務局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隊伍去密雲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第二百零二章 氪金真爽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三百五十八章 實業家的啪啪打臉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二百九十九章 炮表轟擊和蘭艦隊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三百六十九章 鄭員外:你們不懂第五百五十章 密雲官紳的對策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藥工廠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一章 改進火繩槍第四百七十七章 蒸汽化的大明造紙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三百五十一章 啪啪啪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買近代紡布了第五百五十三章 顧炎武的歸屬感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636.第632章 大明土改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