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

工業派學子的擴張大計結束了,接下來就要對教育體系進行梳理了,給大規模擴張的工業派學子們找個出路。

工業品現在是拿銀子養着這些學子,如果不給他們找個出路的話。

等他們長大成人以後,就會覺得自己所學的數理化毫無用處。

他們已經不是愚民了有自己的思想,在東林黨有心人的鼓動下,很有可能開始怨恨工業派讓他們又過上了那種窮苦的生活。

如果這些工業派學子還只是愚民,他們就會認爲那些窮苦生活是應該的,也不會有任何的怨言。

一旦有了思想,能夠獨立思考以後,就完全不一樣了。

另外,工業派花了這麼大的價錢培養出來這麼多精通數理化的學子,如果就這麼浪費了實在是可惜。

朱舜得到了十萬工業學子的消息,徹底的放心了,轉身離開了工人會館。

在幾天以後,大學城會發生一件具有重大意義的政令。

朱舜離開工人會館,直接去了太子朱慈烺的陸軍講武堂,找到他開始實行另一件計劃。

小雪時節。

天上飄起了雪花,呼號着刺骨的寒風。

大學城內卻是一片喜氣洋洋,就在今天大學城內發生了一件極其隆重的事情。

太子朱慈烺這位大明未來的儲君,要對大學城內所有的學堂、學院、學社,進行賜匾。

一來,賜了匾額都好,這些學堂、學院、學社就算是正式成立了。

二來,這一次的賜匾,也是對大學城內所有的學堂、學院、學社進行一個等級的劃分。

實現對於人才的分流,畢竟就算是人才也分不同級別。

有頂尖的人才,也有一般的人才,還有普通人。

大學城內的新式學堂進行等級劃分以後,工業中學的學子們就能根據自己的成績,報考相對應的新式學堂。

太子朱慈烺爲了彰顯這一次賜匾的隆重,直接擺出了太子的威儀,開始對第一等的學堂進行賜匾。

首先要進行賜匾的是京師大學堂。

京師大學堂門口。

朱舜、王徴、孫元化、黃宗羲等工業派所有的人都到齊了。

四周站着大量的京師大學堂學子,以及各個學院的學子。

由於這一次的賜匾計劃,意義太過於重大了。

朱舜還把各個工業小學、工業中學的講師和成績拔尖的學子們,全叫了過來。

京師大學堂門口,人山人海,到處都是穿着各種小學、中學、學院、學堂服飾的工業學子們。

正午時分。

太子朱慈烺的威儀,踩着這個黃道吉日的節點,來到了京師大學堂門口。

太子朱慈烺走在最前面,身後有兩個人擡着一塊燙金大匾。

有這種榮幸的兩個人,一個二期第一名鄭成功,另一個是三期第一名乙邦才。

太子朱慈烺走過去和朱舜寒暄幾句,又說了幾句場面話,讓他倆給京師大學堂掛上了金字匾額。

朱舜的幾名弟子,看着那個高高掛起的金字匾額,表情各異。

大弟子宋士慧沒什麼感覺,只是在那一口一口的抽着旱菸。

二弟子宋士意由衷的感覺這是應該的,也就恩師的京師大學堂能夠得到金字匾額,其他任何學堂學院都沒有那個資格。

到了七弟子徐積薪身上那就不一樣了,眼裡充滿了鬥志,想着哪一天自己的大明冶金學院也換上一面金字匾額。

朱舜這一次對各大學堂、學院、學社的劃分,一共是分爲三個等級。

金字匾額,紅字匾額,藍字匾額。

金字匾額只賜了三面,京師大學堂得到了一面,陸軍講武堂得到了一面,還有一面就是北洋水師學堂。

京師大學堂和陸軍講武堂得到金字匾額,工業派的所有學者學者沒有任何異議。

對於名聲不顯的北洋水師學堂,還是沒有異議。

因爲就在前幾天,北洋水師學堂傳遞過來一個消息,一個令人極其振奮的消息。

蒸汽機船的研究已經有了突破性的進展,朱四海也完成了自己的承諾,在崇禎十年以前完成蒸汽機船的研究。

高壓蒸汽機彌補了最後一塊短板,蒸汽機也有了突破性的進展,接下來就是把蒸汽機船的實物打造出來了。

工業派學者學子們都知道蒸汽機船的意義,也知道這個蒸汽機船涉及多麼複雜的物理學和機械學。

只用了短短不到十年的時間,就研究出來了,這讓工業派所有的學者學子們都感到了驚歎。

也讓一直沒有什麼存在感的北洋水師學堂,成爲了僅次於京師大學堂的工業派火熱學堂。

甚至是超過了太子朱慈烺的陸軍講武堂。

太子朱慈烺在京師大學堂停頓了片刻,帶着另一面金字匾額,前往了陸軍講武堂。

同樣給陸軍講武堂掛上了一塊燙金大匾,至於最後一面賜給北洋水師學堂的燙金大匾,暫時是發不了了。

倒也無妨,太子朱慈烺爲了表示隆重,找了大明天子身邊的庶吉士前去頒發金字匾額。

金字匾額的賜予結束,接下來就是八大學院的紅字匾額了。

爲了徹底實現不同等級的對待,紅字匾額的辦法就不是太子朱慈烺,請來了中樞重臣孫元化。

由中樞重臣孫元化,帶着自己的威儀,開始對八大學院進行匾額的賜予。

每一塊匾額的右下角,還有一個序號,代表這個學院的排名。

關於學院的排名,朱舜直接公佈了出來,也是爲了讓八大學院進行良性競爭。

以各個學院的研究成果爲主要評定標準,另外還加上了對於人才的培養,創造的經濟效益,以及在老百姓心裡的威望等等。

八大學院的紅字匾額字號,基本上就是按照朱舜的八大弟子的排名,進行的紅字匾額賜予。

唯一一點讓人有異議的,薄珏的天文學院還在了第五,按理說應該排在最後纔對。

朱舜也沒有去解釋什麼,只是說了一句這是公正的。

工業派學者學子們就認同了,並沒有覺得朱舜不公平,只是他們想不到那麼遠而已。

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三百六十九章 鄭員外:你們不懂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爺眼裡壓力水井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五百四十八章 粒裝火藥的誘惑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個勳貴一臺戲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球剪羊毛計劃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四百八十八章 輿論危機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五百七十章 清點財物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四百五十三章 東林黨三大錯覺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體動員!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見師公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二十一章 崇禎飄了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處六署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四百七十七章 蒸汽化的大明造紙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東林黨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六百二十四章 買賣礦山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三百六十九章 鄭員外:你們不懂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學堂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藥工廠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
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三百六十九章 鄭員外:你們不懂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爺眼裡壓力水井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五百四十八章 粒裝火藥的誘惑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個勳貴一臺戲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球剪羊毛計劃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四百八十八章 輿論危機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五百七十章 清點財物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四百五十三章 東林黨三大錯覺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體動員!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見師公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二十一章 崇禎飄了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處六署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四百七十七章 蒸汽化的大明造紙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東林黨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六百二十四章 買賣礦山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三百六十九章 鄭員外:你們不懂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學堂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藥工廠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