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一十一章 滿清圖謀蒸汽機

隨着小雪時節的到來,京城的雪越下越大了。

街道衚衕裡,青磚綠瓦上,積雪也是越來越厚了。

工業派的教育體系徹底搭建完畢以後,在老百姓心裡的威望,就像整個積雪一樣。

越積越厚了。

很多教八股文的私塾先生,過去在鄉間不僅是有頭有臉的私塾老爺,過着富足的生活。

自從工業派小學和中學的一股風氣,在順天府和天津府的鄉間颳起以後,這些私塾先生的私塾學舍漸漸的萎糜了。

很多私塾先生連蒙童都招不到了,斷了銀子的來源,過上了以前想都想不到的窘困生活。

老百姓們過去因爲孩子在私塾裡唸書,經常是看這些私塾先生的臉色行事,稍微呵斥兩句就嚇得趕快給私塾先生下跪。

現在嘛,出於對於讀書人的畏懼,老百姓對於這些私塾先生還是不敢不敬。

不過,自從自家孩子進入工業小學以後,一個個見了私塾先生全都是腰桿子筆挺了起來。

他們家的孩子,可是工業侯門生。

再也沒有過去的諂媚和誠惶誠恐,有的老百姓甚至都敢點個頭打招呼了,這讓鄉野的私塾先生心裡生出了極大的怨氣。

這些泥腿子都敢給他們這些讀書人點頭了,看來大明的文脈徹底要敗壞了。

隨着曠野上的積雪越來越厚,私塾先生們心裡的怨氣越來越重,漸漸的在鄉野間敗壞工業派的名聲。

就在順天府、天津府的私塾先生們私下裡訪友,結成學社,開始用最惡劣的語言敗壞工業派小學、中學的名聲。

有一位私塾先生卻沒有去敗壞工業小學和中學的名聲,邁步走向了十王府街。

走向了東林黨一位中樞重臣的府邸,按理說以他的身份就算是敲了門,一介腐儒哪裡有資格進入中樞重臣的府內。

這名私塾先生拿出一個玉扳指交給了門房,等到門房把玉扳指交給老爺葉初春。

東林黨中樞重臣葉初春不僅是讓他進來了,還是坐在大堂內親自迎接。

按照慣例,就算是讓這等一介腐儒進入了府內,最多會派遣手底下幕僚來接待他。

誰怎麼也沒想到,葉初春竟然是親自接待私塾先生,門房一路上誠惶誠恐的把私塾先生請進了大堂。

大堂內。

葉初春坐在正堂的紫檀官帽椅上,仔細打量手裡的這個玉扳指。

玉器早在商周時期,就是讀書人重要的文玩之一,但這種玉扳指出現的時間卻很短。 щшш ▪TTκan ▪¢ ○

大明的文人和官宦夫人的玉器,大多是雕刻成玉佩掛在腰上,或者是製作成玉墜掛在脖子上。

很少做成一個扳指的形狀,套在自己的大拇指上。

扳指這種東西是用來保護射箭的手指,畢竟每一次拉開弓弦都會對手指造成一定損傷,北方蠻夷便設計出了扳指。

滿清的親王貝勒們爲了彰顯地位的尊貴,所用的扳指不是普通人所用的那種鐵扳指銅扳指,換成了玉扳指。

由於滿清對於弓馬騎射極其的看重,要求每一位旗人就算是尊貴的親王貝勒,也一定要有十分嫺熟的弓馬騎射。

這也就造成了滿清的親王貝勒們,每人都有玉扳指,也就成了滿清貴族所特有的玉器。

葉初春在看到這個玉扳指的時候,就知道今天要來的這個私塾先生,就算不是喬裝打扮成漢人模樣潛入大明的滿清貝勒。

那也一定是某一位貝勒爺的親信,還是那種唯一能夠相信的親信。

畢竟有了這個玉扳指,就可以代表一位貝勒爺了。

至於是哪一位貝勒爺,葉初春從內壁上也看了出來,因爲這裡用滿文寫了那位貝勒爺的名字。

葉春不僅能夠看懂滿文,還十分的精通滿文,也就成了他在東林黨內部頗爲自得的地方。

私塾先生走進大堂門口,在門口抖了抖身上的積雪,邁步走進了大堂內。

私塾先生沒有任何的寒暄,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貝勒爺讓在下傳遞一個消息。”

“不管用什麼辦法,只要能夠給大清國運過去一臺大明蒸汽機,最少給一萬兩銀子。”

葉初春聽到一萬兩銀子,沒有半點的反應,還是在那繼續把玩那個玉扳指。

大清國和東林黨做了這麼多年的生意,什麼生意都做過,私塾先生對行情還是瞭解的。

當年孫承宗被迫從遼東總督的位置下來,雪藏在京城裡,這裡面就有大清國的影子。

給那些東林黨官員送去了大筆的銀子,這才讓東林黨把孫承宗趕出了遼東。

不過十萬兩白銀。

到後來的袁崇煥斬首,同樣是大清國在裡面使了不少的銀子,東林黨這才那麼賣力的要把袁崇煥給罵死。

不過十一萬兩銀子。

私塾先生看到葉初春沒有什麼反應,知道這位大明的中樞重臣正在漫天要價,而他就需要坐地還錢了:“三萬兩。”

“五萬兩。”

“十萬兩。”

當十萬兩這句話落下,葉初春擺了擺手,讓身邊的幕僚給這個私塾先生倒了一杯茶。

私塾先生恭敬的接過了這杯茶,心裡有些不悅,東林黨的貪婪程度一天比一天高漲。

一堆破銅爛鐵,居然要十萬兩銀子才肯出手。

雖說私塾先生明白大明蒸汽機的重要性,但是一臺大明蒸汽機賣到十萬兩銀子,這個價錢確實有些驚人了。

遼東總督袁崇煥的一條命,也不過十一萬兩白銀。

沒辦法,貝勒爺已經發話了,只要能運走大明蒸汽機就算是十五萬兩銀子,也是可以拿出。

等到私塾先生喝完這杯茶,還沒有要走的意思,想坐在這裡聽葉初春的謀劃。

葉初春沒有趕他的意思,畢竟大清國花了十萬兩銀子,總得讓大清國聽個響。

葉初春招了招手,那名中年幕僚再次走了出來,說出了他們早就規劃好的一條徹底擊敗工業派的廟算。

中年幕僚從牡丹屏風後面走出來,看了一眼私塾先生,又看了一眼葉初春。

葉初春沒有什麼反應,只是自顧自的坐在那裡喝茶。

中年幕僚明白東主是什麼意思了。

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上奇襲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三百三十八章 教太子做實驗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三百五十八章 實業家的啪啪打臉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三百九十一章 位卑未敢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六百零一章 宗藩世子的炫耀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四百四十六章 鎮遠礦務局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熱的耐火磚第一百八十二章 蒸汽廠房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紅利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個師的兵力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藥工廠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一百二十二章 歡騰的京城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四百五十八章 徐積薪的賞賜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636.第632章 大明土改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機的徹底完善第九十七章 新式織布機的關鍵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紙廠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報第四百零八章 曹鼎蛟的新式戰法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
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上奇襲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三百三十八章 教太子做實驗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三百五十八章 實業家的啪啪打臉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三百九十一章 位卑未敢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六百零一章 宗藩世子的炫耀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四百四十六章 鎮遠礦務局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熱的耐火磚第一百八十二章 蒸汽廠房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紅利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個師的兵力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藥工廠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一百二十二章 歡騰的京城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四百五十八章 徐積薪的賞賜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636.第632章 大明土改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機的徹底完善第九十七章 新式織布機的關鍵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紙廠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報第四百零八章 曹鼎蛟的新式戰法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