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

八家通敵賣國的大晉商再次滅亡了一家,只剩下三家了,但這一次的清算還沒有結束,還有一個人是一定要殺的。

朱舜在密雲縣處理最後一些事情,看着宋應升送來的書信,想起了劉澤洪的履歷。

劉澤洪也是貳臣傳上的漢奸之一,他老實巴交的在山海關呆着就算了,這次居然勾結東林黨和晉商想要算計工業派。

就不能輕易饒了他了,對於這種以後會投降滿清的漢奸,也沒有什麼情面可以講。

只不過怎麼殺這個劉澤洪需要仔細斟酌一下,軍伍中人不比東林黨,向來是比較團結的。

而且劉澤洪的父親和伯父在遼東邊軍裡,都是高層武官,如果不把這件事解決的妥善一些肯定會引起遼東邊軍的大規模譁變。

滿清八旗兵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經不缺糧食了,人口上就沒有了任何的限制。

滿八旗、漢八旗、蒙八極的數量一天比一天多,大明最大的優勢人口優勢,正在一天天的削弱。

山海關現在可以說是已經處於劣勢了,如果再引起大規模的譁變的話,後果將不堪設想。

殺是一定要殺,不過需要使用一些手段。

朱舜拿着這封書信找到了太子朱慈烺,太子朱慈烺正在等着工人票號的到來,在密雲縣建立相配套的金融體系。

課稅局、都察局、工人票號,三套班子全部在密雲縣成立以後,就能建立一套高效的廉政體系了。

至於成效如何,還要不斷的觀察,並且加以改進。

太子朱慈烺接到這封信,仔細看完裡面的內容,思索了片刻說道:“想要殺這個劉澤洪也不難,咱們可以來一個借刀殺人。”

“東林黨已經把遼東總督的位置安排給了洪承疇,正好可以利用這個劉澤洪來挑撥洪承疇和祖大壽之間的關係,最好是能讓他們反目成仇。”

朱舜聽了這句話點了點頭,太子朱慈烺果然沒讓他失望,竟然能從複雜的遼東軍頭關係網中看出利害,並且做出最穩妥的對策。

洪承疇在擔任遼東總督以前,遼東各大軍頭裡威望最大的應該就是滿桂了,也是最能威脅到洪承疇地位的總兵。

爲了穩固他的地位,洪承疇拉攏了一大批遼東的軍頭,也真是巧了,拉攏的全都是祖大壽左良玉這種以後會投降滿清的貳臣。

朱舜想想也對,他倒是想拉攏曹文詔這種一心報國的武官,但曹文詔黃得功等人也不會理睬他。

只有那些臭味相投,經常藉助山海關的便利給晉商開後門搜刮銀子的軍頭,才能被洪承疇所拉攏。

就想殺這個劉澤洪,來個借刀殺人,也容易。

太子朱慈烺叫來了一名陸軍講武堂的學員,吩咐道:“把這份書信送到朝廷,讓內閣給遼東總督洪承疇下達一封詔書。”

太子朱慈烺說完這句話回頭看了一眼先生,兩人對視一眼,不約而同的一起笑了。

刀已經給洪承疇了,就是不知道他會怎麼選擇。

殺了劉澤洪,肯定會得罪山海關的大軍頭祖大壽那一派的參將遊擊。

不殺劉澤洪,就是違背了朝廷的詔令。

不論殺還是不殺,洪承疇都得得罪一方,很明顯朝廷是他得罪不起的。

只能選擇殺了劉澤洪,得罪好不容易纔拉攏過來的祖大壽,成爲他那一派參將遊擊的敵人。

這便是陽謀。

半個月後。

山海關總督衙門。

洪承疇坐在官帽椅上,看着手裡的這封朝廷詔書,臉上看不出有什麼表情變化。

不過他身邊的幾名幕僚,已經察覺到了不對,以他們和洪承疇相處多年的瞭解,洪承疇現在明顯是處在了震怒的邊緣。

幾名幕僚本來還想問詔書裡寫的是什麼,瞧見洪承疇這副樣子,也不敢說了。

就連幕僚裡的一位洪氏宗祠的同宗兄弟,也是洪承疇本家的一位飽讀詩書的讀書人,同樣是不敢詢問到底發生了什麼。

洪承疇所在的大堂雕紋木門是打開的,就這麼靜靜的坐着,看着太陽從天邊緩緩升起,一直到看不到太陽天色也變成了昏黃色。

洪承疇就這麼靜靜的坐了一整天。

水米未進。

相處多年的幕僚們全部都離開了,只剩下了那名同宗幕僚,這是他們第二次見到洪承疇出現這麼震怒的情緒。

上一次還是他從三邊總督的位置下來,變成一名普通的低階官員。

從達到武官頂點的位極人臣,變成朝廷裡一抓一大把的低階官員,這其中的落差之大,換成一般人都能病死在牀榻上。

洪承疇當年出現那種震怒的情緒,倒也可以理解,今天再次出現了一次卻讓幕僚們理解不了了。

洪承疇明明還是遼東總督,還能有什麼事能讓他出現可以媲美當年那種震怒的情緒,難不成是洪承疇家的祖墳被刨了。

眼看太陽就要落山了,洪承疇把手裡的詔書交給了同種幕僚,還是沒有任何情緒變化:“朝廷裡有高人,這招陽謀,讓洪某心服口服。”

同宗幕僚接過來詔書,快手瀏覽了一遍,眉頭緊鎖:“兄長,朝廷裡是有人要借刀殺人。”

“只要咱們殺了劉澤洪,就徹底和祖大壽決裂了,不殺的話就是抗旨不尊了。”

同宗幕僚把手裡的詔書交還給洪承疇,沉吟片刻說道:“兄長,不如這樣,咱們把詔書轉交給滿桂。”

“就說這封詔書是下達給滿桂的,兄長以爲如何。”

洪承疇點了點頭,認同了同宗幕僚的想法:“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

可就在這時,一名親丁走了進來,稟報道:“劉參將在外面嚷着要見老爺。”

同宗幕僚聽到這句話,不免苦笑一聲,朝廷裡的那個高人出手還真是不留餘地。

直接封死了洪承疇所有的退路,已經把消息給劉澤洪的父親,以至於關心則亂的來找洪承疇求情了。

再想嫁禍給滿桂,也嫁禍不了了。

洪承疇能夠坐上總督,才幹也是大明武官裡最拔尖的,很能看清形勢,只說了一句話:“不管誰來找本總督,就說本總督去關外巡視了。”

同宗幕僚明白了洪承疇的意思,跟着一起出去了,準備安排人把劉澤洪給拿下。

到了這一步,必須得殺了。

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一百四十七章 鉗工等級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一百零六章 收倆小弟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二百二十五章 挖的一手好坑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四百二十四章 氣死東林黨第五百五十章 密雲官紳的對策第四百四十一章 帶太子去見識人間疾苦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東林黨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三百三十七章 黃澍的下場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學堂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二百零二章 氪金真爽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五百零三章 朱舜的賞賜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始建立軍火公司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上奇襲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作用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大機械局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
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一百四十七章 鉗工等級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一百零六章 收倆小弟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二百二十五章 挖的一手好坑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四百二十四章 氣死東林黨第五百五十章 密雲官紳的對策第四百四十一章 帶太子去見識人間疾苦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東林黨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三百三十七章 黃澍的下場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學堂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二百零二章 氪金真爽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五百零三章 朱舜的賞賜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始建立軍火公司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上奇襲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作用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大機械局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