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蒸汽廠房

廠房的選擇必須要滿足兩個要點,一是交通便利,可以利用河流大批量的運輸土豆麪粉。

二是,地方要空曠,周圍沒有樹木,便於空氣的流通,麪粉廠最大的問題就是塵爆,如果真的發生了爆炸,威力不亞於炸彈。

挑來挑去,最終選在了黃村附近的永定河河段,這裡處於良鄉縣的中心地帶,可以輻射到全縣,方便全縣的土豆往這裡運輸。

永定河本來就是一處流域遍及數省的大河,又連接着京杭大運河,以後完全可以通過永定河,以較低的成本把土豆麪粉運到更多的州府,讓更多的老百姓有飯吃。

畢集推廣土豆不是一張嘴一句話的事情,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件需要長久堅持的農業革命。

這其中牽扯了太多的利益,工業革命所帶來的流血事件,估計要從這裡開始了。

朱舜建造了這麼多廠房,已經形成了一套完備的流程,找到宋老太爺說了一句,這位老爺子聽說要幹一件讓天下老百姓有飯吃的事情。

立即騎上一匹遼東大馬,火速趕往了選好的廠房,招攬了一百多名壯漢聽從朱舜的安排。

朱舜帶着宋士慧先用石灰粉把廠房的輪廓畫好,指着石灰粉說道:“圍牆就按照這條石灰粉建造。”

畫好圍牆,朱舜走到已經被處理的很平整的河岸邊,一點一點的教給宋士慧:“麪粉廠一共分爲五個部門。”

“生產、搬運、倉庫、秤房、管理,負責財物的賬房先生,劃到管理部門。”

朱舜提起石灰桶,繼續開始撒石灰,劃分麪粉廠的區域。

作爲最重要的生產部門蒸汽磨坊,距離永定河最遠,潮氣太重,生產出來的麪粉容易發黴。

緊挨着蒸汽磨坊的是倉庫,距離永定河也遠,畢竟這裡要存放麪粉。

秤房在倉庫旁邊,管理部門在蒸汽磨坊的對面,保持足夠的距離,萬一真的發生了塵爆,受到的波及也能減輕很多。

朱舜本來還想在倉庫旁邊修建一條水道,把沉重的麪粉運到永定河裡面,反正一條細長的水道,也不會產生太多的潮氣。

但是沒有水泥,容易造成地面塌陷,暫時只能放棄這個想法,交代宋士慧用青石板鋪出來一條道路,一直鋪到永定河邊上的小碼頭。

處理完這些,一天已經過去了。

第二天中午,兩人繼續劃線敲定公廁、高爐水塔、晾衣杆這些疫防重地的時候,忙忙碌碌的周圍,又來了七八輛驢車。

這一次運送的不是磚瓦木材,而是一個個直徑1.7米的圓形碾砣,全部是用青石打造。

朱舜原來的計劃是要用鋼鐵打造,但是最起碼要消耗十幾噸鋼鐵,成本太高,在實現冶金體系的初步工業化以前,只能暫時放棄這個念頭了。

青石碾砣沒有鋼鐵碾砣耐用,但也有好處,成本比較低,也就降低了蒸汽磨坊建造的成本。

不過當這些青石碾砣的直徑小於1.1米,就需要更換新的,按照損耗程度來算的話,估計兩三年就得換上一茬。

朱舜把這個要點交代給了宋士慧:“慧兒,記住這些碾砣小於1.1米的時候,就要換成新的了。”

“舊碾砣也別浪費,打磨打磨,鋪在廠房裡墊路。”

下午的時候,朱舜站在蒸汽磨坊區域不走了,思考着怎麼解決蒸汽磨坊最大的問題,塵爆。

土豆麪粉的組成物是澱粉和糖,含有碳、氫等元素,都是可以發生燃燒的物質。

只有每立方米的空氣裡含有9.7g的土豆麪粉,一旦遇到明火和適當的溫度,瞬間就會燃燒,產生劇烈的爆炸。

解決塵爆問題只有一個辦法,降低每立方米的麪粉濃度。

瓦特建立第一家蒸汽磨坊以後,沒過幾年,義大利的一家麪粉倉庫,就發生了塵爆。

朱舜這幾天一直子思考這個問題,心裡基本上有了一個完備的方案:“慧兒,好好記着接下來的方案。”

宋士慧握緊了硬毫毛筆。

朱舜又在心裡思索了一遍,覺的沒有遺漏了,繼續說道:“第一,加強通風,在蒸汽機上再加上一套齒輪,利用蒸汽動力在廠房的四面,增加四個大的排風扇。”

“還有倉庫,倉庫也要增加排風扇。”

“第二,避免高溫和明火,尤其是你這個抽旱菸的行爲,在麪粉廠一定要禁止。”

“第三,定期灑水,千萬不能太多了,稍微灑一些就夠了,嗯,還有一點要記住了,所有的鹼金屬和鹼土金屬都能和水發生劇烈反應。”

“以後要是建造碾磨這些金屬粉末的工廠,千萬不能有水。”

“有了上面這三點,估計就差不多了,一定要記住。”

宋士慧醇厚的笑了笑,把本子放進了懷裡,手裡的菸袋杆子趕緊熄滅了火:“記住了,恩師。”

交代到這裡,也就差不多了,朱舜邁腿離開了:“這裡就交給你看了,爲師還要去紡紗廠看看。”

“也不知道蒸汽工廠改造的怎麼樣了。”

朱氏紡紗廠。

宋老太爺、曹文耀、興安伯公子,還有不少的將種子弟,全部站在新式廠房面前,看着面前從未見過的蒸汽廠房。

等到朱舜來到這裡,工廠主朱壽拿着一個綁着紅綢子的新鏟子,交給了朱舜。

新式機械廠房有一個專門的鍋爐房,這裡放着第二代蒸汽機的鍋爐,通過一根鐵管連接到新式廠房裡面。

煤炭燃燒的黑煙,徹底遠離了紡婦。

朱舜象徵性的鏟了一鏟子煤炭,填進鍋爐裡面,就交給專門負責鍋爐房的工人。

朱舜帶着衆人來到蒸汽廠房裡面,當場就被裡面的壯觀景象給吸住了眼球,在也挪不開了。

一臺蒸汽機噴吐的白氣,帶動皮帶,通過複雜的齒輪傳動系統,傳遞到房頂上。

房頂上有一排排的齒輪,帶動一排排的傳動杆。

傳動杆帶動皮帶,通過皮帶,傳動到每一臺的三百錠半金屬紡紗機。

隨着蒸汽機的動作加快,一百臺半金屬紡紗機開始快速轉動,紡婦們在半金屬紡紗機中間不停的走動。

蒸汽機時代正式開啓了。

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四百四十一章 帶太子去見識人間疾苦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八十三章 準備擴張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三百八十章 軍校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四百零三章 孫傳庭絕對不可能贏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四百一十六章 曹變蛟的新戰術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改順天府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二百九十四章 湯若望的新發明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第十六章 衙蠹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號的深意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第四百二十九章 洗煤廠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二百二十五章 挖的一手好坑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四百零八章 曹鼎蛟的新式戰法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三百三十九章 稀硫酸的三種反應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四百零三章 孫傳庭絕對不可能贏第四百七十七章 蒸汽化的大明造紙
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四百四十一章 帶太子去見識人間疾苦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八十三章 準備擴張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三百八十章 軍校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四百零三章 孫傳庭絕對不可能贏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四百一十六章 曹變蛟的新戰術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改順天府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二百九十四章 湯若望的新發明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第十六章 衙蠹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號的深意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第四百二十九章 洗煤廠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二百二十五章 挖的一手好坑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四百零八章 曹鼎蛟的新式戰法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三百三十九章 稀硫酸的三種反應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四百零三章 孫傳庭絕對不可能贏第四百七十七章 蒸汽化的大明造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