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氧和水蒸氣的混合體,這幾種氣體在通過鉛室的過程中,二氧化硫會得到充分的氧化變成硫酸。

高濃度硫酸就製備成功了。

由於鉛室法還沒徹底確定參數,暫時沒有招募工人,幾名化工學子拿着硫酸罐親自密封硫酸,在上面標註濃度、生產日期、生產工廠。

朱舜看着這麼簡陋的硫酸量產化生產方式,心裡已經不能用高興來形容了,差點沒忍住放聲狂笑。

鉛室法雖然很簡陋,一個焚硫爐,一些硝石,幾座鉛室,就可以大批量製備硫酸了。

但這是在大明,在還是小農經濟手工生產的明朝,意味着大明可以大批量生產化工產品了。

這個意義太重大了,重大到朱舜走過去主動把手按在了焦勖腦袋上,笑道:“明天爲師讓你四弟送來三個,嗯,送來十個東風火箭,咱們一起慶祝慶祝。”

焦勖木訥的臉容聽到十枚東風火箭,臉上頓時冒出了一股子狂熱,周圍的化工學子們臉上的神情也是十分的狂熱。

本來還想着怎麼從大明軍火公司求來一枚東風火箭,慶祝一番,沒想到山長直接送了十枚,那可是整整十枚東風火箭,要是一起燃放不知道該有多壯觀。

京師大學堂的學子們不知道有多壯觀,滿清八旗、荷蘭東印度公司、還有不知所蹤的李自成,對這種壯觀場面深有體會。

不過平白無故燃放十枚東風火箭的奢靡行爲,要是被大明第一敗家二世祖福王世子知道了,肯定心疼的直跺腳。

倘若是被曹文詔知道了,這位曾經因爲丟了一個銅錢心疼好幾天的遼東邊將,只會咧嘴一笑,笑着說上一句十枚是不是有些少。

如今的曹文詔可是過着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闊綽日子,被人稱爲遼東第一大戶,麾下軍士被成爲錦衣玉食老爺兵。

在朱舜看來一百枚東風火箭都是不夠的,硫酸可以成立工廠以後,化工體系就可以開闢出很多財路了。

大明的絲綢布料行當這麼興盛,所帶來的染料行當也是十分的興盛,有了硫酸就可以成立染料工廠。

那些官僚鄉紳的手工染料作坊,在染料工廠面前只會被摧枯拉朽的擊潰,沒有半點還手的餘地。

接下來可以讓焦勖研究染料配方了,儘快把硫酸的經濟價值發揮出來,賺來大量銀子的同時,也爲工業派全面覆蓋大明的各行各業添磚加瓦。

染料的配方需要研究,有一樣同樣賺錢的行當卻不需要研究,直接就能使用。

造紙。

造紙的量產化需要的是三酸兩鹼裡的燒鹼,硫酸對量產化沒有作用,卻能對紙漿漂白。

利用化學制漿技術生產出的白紙,是真正的白色紙張,而不是灰白的吳紙。

只要能生產出來這種利用化工手段製作的白紙,必然風靡大明官僚鄉紳階層,成爲供不應求的文房四寶之一。

對於工業派來說的意義重大,終於有一種工業產品能從官僚鄉紳手裡賺來銀子了。

朱舜對於造紙很重視,帶着焦勖離開了瀰漫大量化學有害氣體的硫酸廠,來到五里外的一座宅子。

這座宅子遠在五里外,是爲了減弱化學有害氣體對焦勖等人危害,爲了這件事焦勖一個不怎麼喜歡與別人交談的悶葫蘆,沒少去找李州橋爭論。

宅子距離硫酸工廠足足有五里,焦勖等人把時間看的多金貴,每天走路的時間要耗費一炷香,來回就是兩炷香,怎麼可能會容忍這件事。

逼的焦勖一個見了恩師都不怎麼說話的人,沒少趁着不能實驗的晚上去找李州橋理論,有幾次這幫子平時殺雞都不敢的化工學子,差點和李州橋還有基建學子們打起來。

焦勖有他的理由,李州橋也有自己的堅持,作爲京師大學堂基建方面的第一人,又肩負這基建署署政的重任。

李州橋不論修築的是工廠,還是宅子,首先要考慮的一點就是不能害了人命。

因爲這件事,焦勖和李州橋兩人的矛盾在工業派鬧的很大,朱舜聽說了只是笑了笑,沒再理睬這件事。

焦勖要是沒有這樣的執拗,就不會只用了幾年時間在大明建立了化工體系,實現了化工之母硫酸的工業化量產。

李州橋要是沒有執拗,就不會克服那麼多困難,用那麼短的時間修築了工業之城、洗煤廠、紡紗廠等衆多水泥建築。

修築兩個字說來簡單,裡面涉及太多東西,由於是使用一種新的建築原料,李州橋祖上傳下來的很多學識都不能用了,需要推翻研究出新的學識。

朱舜每一次安排給李州橋的時間又緊迫,對於基建學子們來說,一天睡四炷香時間都是一件遙望不可及的事情。

李州橋從來沒有叫苦叫累,一次次克服各種困難,每一次都沒讓朱舜失望。

朱舜希望看到焦勖和李州橋,或者是說京師大學堂學子,乃至以後所有的大明科學家們爲了自己的堅持去爭論,也就沒管那件事。

以後也不用管了,硫酸工廠的鉛室法已經研究出來了,接下來就是對鉛室法進行一些細節方面修繕了。

焦勖已經不需要留在這裡,明天就要回化工實驗室了,建立三酸兩鹼的硝酸實驗室。

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畢第四十一章 愛荷華膛線機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二百三十九章 蒸汽錘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五十六章 女真公敵,朱舜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五百一十五章 陸軍講武堂的戰術推演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三百三十七章 黃澍的下場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四百九十一章 範家的第二個圖謀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大收穫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輩出的陸軍講武堂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二百五十七章 經濟奇才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四百四十八章 工業派窮途末路了?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二百二十七章 順聖川的出路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上奇襲第三百五十一章 啪啪啪第三百五十八章 實業家的啪啪打臉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四百四十六章 鎮遠礦務局第八十三章 準備擴張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九章 比試開始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
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畢第四十一章 愛荷華膛線機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二百三十九章 蒸汽錘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五十六章 女真公敵,朱舜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五百一十五章 陸軍講武堂的戰術推演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三百三十七章 黃澍的下場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四百九十一章 範家的第二個圖謀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大收穫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輩出的陸軍講武堂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二百五十七章 經濟奇才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四百四十八章 工業派窮途末路了?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二百二十七章 順聖川的出路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上奇襲第三百五十一章 啪啪啪第三百五十八章 實業家的啪啪打臉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四百四十六章 鎮遠礦務局第八十三章 準備擴張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九章 比試開始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