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

一般像他這種商賈子弟尤其是父輩陡然暴富,子孫輩大多是遊手好閒的紈絝子弟,鬥雞、擲骰、下棋、要骨牌、打雙等等無不狎弄。

等到父輩去世以後,更是揮霍無度,最多十年便會把家業揮霍一空。

像範家長子這般苦讀詩書學了一肚子的錦繡文章,實屬罕見。

更不要說範家長子已經開始借用父輩積攢下來的家業,把商賈門庭變成書香門第。

只要完成耕讀傳家的轉變,作爲書香門第的範家在大明的地位,以及後代子孫能否長久富貴,就會高枕無憂了。

大管家在心裡讚歎了一句虎父無犬子,是由衷的一句讚歎,對範永鬥有這麼個長子很是羨慕。

不過,範家可真是大好人。

工業侯朱舜前幾日已經派人傳遞了一個消息,工業派已經完成了造紙作坊的工業化,讓大管家儘快把手裡的造紙作坊賣給官僚鄉紳。

工業化。

一個讓很多官僚鄉紳想起來就不寒而慄的新詞,每逢工業化過後,工業派的蒸汽工廠會對相應的行當產生極大的衝擊。

紡紗作坊,織布作坊,興安伯的瓷器,新寧伯的傢俱,一直到現在的洗煤廠都對官僚鄉紳的產業產生了極大的衝擊。

福王府的造紙作坊不是一家兩家,而是佔據了京城六成的造紙作坊,短時間內想要全部賣出基本是不可能的。

大管家這幾天夜不能寐翻來覆去的謀劃怎麼儘快出手,始終沒有找到一個穩妥的辦法,一年之內能夠賣出兩成就已經不錯了。

畢竟,大管家不僅要儘快把這些造紙作坊賣出去,還要做到不賠銀子或是少賠一些,才能體現大管家的能力。

但是工業侯朱瞬給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最多還有一個月的時間,京城市面上便會大批量的出現一種廉價雪花紙。

大管家不是沒想過通過工業侯朱舜的路是,把福王府的造紙作坊變成造紙工廠,但這樣很容易被人誤解成收買讀書人的人心,引來皇帝的猜忌,給福王府招來飛來橫禍。

大管家倘若是真敢那麼做,就不是在向福王世子自身的才學了,福王世子一定會惱怒的一刀砍掉他的狗頭。

就在大管家一籌莫展的時候,範家長子出現了,居然是要以高出市價兩成到三成的價錢買走福王府所有的造紙作坊。

大管家哪裡會不同意,不過爲了避免讓他看出什麼破綻,露出一幅被對方說到心坎上的感慨表情:“範先生所言極是,福王府確實很缺銀子。”

“實不相瞞,我家少爺與其他一些宗藩世子正準備聚集一支龐大的水師,收復被荷蘭人佔據的琉球。”

大管家說完這句話,不留痕跡的招了招手,一名管事接過範家長子手裡的匣子送到了大管家手裡。

範家長子看到大管家如此的急切,淡淡的笑了笑,果然不出他之所料。

半炷香過後。

大管家把手裡的匣子還給了範家長子,匣子裡少了一大半的房契地契,大多都是比較好變賣的田產綢緞鋪子。

範家和福王府已經敲定了這件事,接下來就好辦多了,大管家說了一句稍等片刻,安排人趕緊去順天府衙門請來了公人。

這個公人還不是一般的書吏,而是掌管了不少文吏的通判,在通判和幾名書吏的辦理下雙方的文契很快便過了檔。

皆大歡喜。

範家長子接過來一堆造紙作坊的房契,心裡不免有些激盪,更是佩服自己的聰明才智。

相信等他百年之後,族譜祖訓上都會寫他是範家從商賈門庭變成書香門第的中興之祖。

但爲了避免讓福王府的大管家看出來破綻,看出範家狠狠的坑了一把福王府,範家長子站起來拱了拱手,不急不慢的離開了福王府。

大管家注視範家長子離開,心底默默的說了一句,真的不是福王府想要坑範家,是範家非得往坑裡跳,福王府能有什麼辦法。

範家長子離開了福王府,坐上轎子,命令轎伕用最快的速度趕回範家,免得福王府的人反悔。

回到家中,範家長子小心翼翼的捧着匣子前往了父親的澄心齋,把能給範家帶來一場大富貴的匣子交給父親。

澄心齋。

庭院裡的兩棵桂樹前。

範家長子還是像往常一樣整理了一下那兩個紅燈籠,和往常不一樣的是,此時他的動作是從三歲以來最爲輕快的一次。

走進書房,範永鬥坐在紫檀官帽椅上,平淡的喝着蒙頂石花茶。

範永鬥看到長子臉上的淡然表情,心知這件事怕是沒有辦成,畢竟福王府再怎麼缺銀子也不會輕易把佔據京城六成的造紙作坊全部賣給範家。

倒也無妨,安排長子去辦這件事只是對他的歷練,也是對他的一種培養。

要想完成這一次千難萬難的謀劃,從福王府買來所有的造紙作坊,非得六大晉商之一的他親自出馬不可。

但是讓範永鬥怎麼也沒想到的是,長子恭恭敬敬的把匣子拿了出來,很是淡然的說了一句:“父親,孩兒已經完成父親的交代。”

完成了?

範永鬥下意識把長子的話,當成了晚輩在向長輩邀功時的吹噓,畢竟這件事就算他親自出馬也不一定能在短時間之內完成。

誰都清楚造紙作坊對於讀書人的影響。

少不了一場多達一個月以上的水磨功夫,最少要與福王府的大管家交談十次以上,纔有半點希望。

長子只是去了一趟,就完成了這件事,實在是過於匪夷所思了。

第五百九十二章 重工業中心的地點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學堂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紡紗機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報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處六署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四百八十八章 輿論危機第五百二十六章 呂布和關羽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紙廠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四百六十三章 漢奸三人組的美夢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營營長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
第五百九十二章 重工業中心的地點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學堂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紡紗機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報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處六署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四百八十八章 輿論危機第五百二十六章 呂布和關羽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紙廠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四百六十三章 漢奸三人組的美夢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營營長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