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

只是依靠一百副棉甲和碩託的一面之詞,想要扳倒一位吏部尚書,還是一位東林黨吏部尚書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可惜,吏部尚書碰見了一堆狠人。

王承恩控制着整個京城的諜子機構,愚忠大明,只有他敢誣陷吏部尚書。

京城第一酷吏馬士英自家的祖墳被刨了都不在乎,何況是得罪六頂官帽子之一,只有他敢打這個頭陣。

主動去遼東參軍的周遇吉,見慣了各種生與死,也吃盡了那幫京城那幫貪官污吏的苦頭,勳貴都不敢捉拿吏部尚書,整個京城的衆多武官裡只有他敢捉拿。

這樣還不夠,只要吏部尚書今晚不死,東林黨有太多的手段替他翻供了。

還需要一個人來殺死吏部尚書,這個重擔就落在碩託身上。

吏部尚書被周遇吉親自押着來到了府邸門口,碩託也被官兵押到了這裡。

喬裝打扮成一名官兵的胡瞎子傳了一句話,同時把一口短刀塞進了他的懷裡:“站在門口臺階上的老頭是吏部尚書。”

胡瞎子不明白傳遞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更不明白給建奴一口短刀作甚,別說是一口短刀了,就是一支鬥米式步槍他也逃不出去。

一盞茶過後,胡瞎子就明白這句話和這口短刀的作用了。

碩託聽說門口那名老者,整個人瞬間精神奕奕了很多,那可是明朝的吏部尚書,六部之首的尚書。

只要殺死了他,對於明朝朝廷就是極大的重創,畢竟這位吏部尚書年紀這麼大了還在兢兢業業的爲大明朝廷做貢獻,一定是個清廉的好官。

呵,都說明朝人擅長內鬥,這次總算是見識了。

只要殺了這個清廉的吏部尚書,那個叫朱舜的千總肯定會暴跳如雷的氣暈過去。

碩託想到捉拿他的朱舜,一張臉容氣到扭曲,暢快的如同酣暢淋漓喝了一甕好酒。

強行壓住心裡的亢奮,大步走了過去:“就是他,就是這個人勾結本貝勒要謀反。”

碩託會說大明的官話,雖然話語裡夾雜了一些建奴語的口音,但周圍的軍士們都能聽的清清楚楚,頓時怒不可遏。

遼東邊軍在邊關奮勇殺敵,保護的竟然是這種叛國奸佞。

不過出於對官僚鄉紳的天然畏懼,軍士們只能把怒火憋在心裡。

碩託說完第一句大明官話,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的建奴語了,像是在罵對方出賣了他。

瞧他那恨不得給上吏部尚書兩拳的架勢,樂得見吏部尚書被打的軍士們,就沒阻攔碩託走過去。

誰知道,當碩託靠近吏部尚書的一瞬間,手裡多了一口鋒利的短刀,乾淨利索的插在了吏部尚書胸口。

泰然自若的吏部尚書,悲涼的笑了笑,吐了幾口血沫,倒在了這座承載了太多榮辱興衰的府邸門口,腦子裡冒出了一個念頭。

朱舜真是個災星。

碩託完成了一樁讓朱舜氣瘋的心願,拿着滴血的短刀在身上擦了擦,擦乾淨以後,一刀捅在了自己的心口,張狂大笑:“本貝勒,豈能死在你們這些低賤的漢人手裡。”

大笑過後,便栽倒在了地上,抽搐幾下,沒了呼吸。

這一切發生的太快,等到後面的馬士英和周遇吉反應過來,吏部尚書和碩託全都倒在了血泊裡。

兩人立即衝了過去。

門外的胡瞎子,額頭上瞬間冒出了一層虛汗,手腳冰涼,過了很久才能勉強挪動腳步。

隨便找個撒尿的藉口,神色恍惚的離開了這裡。

腦子裡一直迴響了一句話。

我居然害死了吏部尚書。

不遠處的衚衕裡,朱舜帶着鐵塔漢子注視着這一切,看着恍恍惚惚逃離這裡的胡瞎子,平靜臉容露出了一絲莫名的笑。

過了今晚。

安排胡瞎子去刺殺某位王爺,應該不會怕了吧。

甚至.......

一位皇帝!

目的達成,朱舜不方便在這裡多待了,帶着鐵塔漢子走入了漆黑的夜色裡。

附近還有幾具屍體,有粗布短打的莊稼漢,也有布裙木釵的婦人,還有身穿長衫的書生。

無一例外,全是一些接近這裡的東廠番子,全部被特戰隊員擋在了隔壁衚衕。

用的是削刀,或者倭刀,仔細勘察了三四遍,確認沒有留下任何蛛絲馬跡,常年待在朱舜身邊的特戰隊員,悄無聲息的離開了這裡。

第二天,東廠督公王承恩不知道爲何派遣了大批番子四處搜查,說是爲了清剿勾結吏部尚書的亂黨,至於是不是,就無從得知了。

吏部尚書被碩託殺死那件事,很快就引起了朝野震動,往常最不願意打仗的東林黨們,羣情激憤,面紅耳赤的上書給崇禎,請求發動一支大軍直搗建奴的都城。

一方面真的是受到了刺激,另一方面趕緊撇清和吏部尚書關係,讓皇上看看自己是多麼的忠心,免得被當成了亂黨一起給宰了。

朱舜封爵這件事,反倒是沒人關心了,在興安伯新寧伯懷遠侯三人的大力操辦下,不到三天就把輿服綬帶置辦妥當了。

封爵過後,穿着一身紅色麒麟服的朱舜,沒工夫去顯擺,立即趁着吏部尚書慘死的餘震,完成了另一項重要謀劃。

在永平府、宣府、延慶州、保安州、懷來衛等北直隸的北方五處州府,奏請開辦新式學堂。

儒學是大明統治天下的基石,容不得半點的顛覆,崇禎在得到朱舜絕不參與朝政的許諾後,就答應了朱舜的奏請。

這要是在平時,別說北直隸北方五處州府了,就是染指最小的一個懷來衛,把新式學堂開辦到順天府以外,都會遭到滿朝東林黨的彈劾。

現在東林黨已經沒有那個心思了,他們的當務之急是撇清和吏部尚書的關係,其次是爭奪吏部尚書的官位,那可是六頂官帽子裡最高的一頂。

朱舜則是趁着這個難得的悠閒時間,準備去水泥廠一趟,看看30座立窯修築的怎麼樣了。

還沒走出白府,卻碰見了李州橋。

李州橋靦腆的撓了撓腦袋,紅着臉行禮道:“會首,自來水廠準備建造了,請會首過去指點一二。”

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六百一十七章 東林黨的好人卡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報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魔改成功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五百八十章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國系列·關羽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寶級的明末科學家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三百八十章 軍校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六十章 京城第一敗家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八尺棉布引起的騷動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紅利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作用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大機械局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一百二十章 打碎舊社會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學堂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四百一十二章 05型野戰炮的神威第五百四十八章 粒裝火藥的誘惑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三十三章 燧發槍運到邊疆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八十七章 朱舜你個小兔崽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
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六百一十七章 東林黨的好人卡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報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魔改成功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五百八十章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國系列·關羽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寶級的明末科學家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三百八十章 軍校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六十章 京城第一敗家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八尺棉布引起的騷動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紅利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作用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大機械局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一百二十章 打碎舊社會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學堂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四百一十二章 05型野戰炮的神威第五百四十八章 粒裝火藥的誘惑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三十三章 燧發槍運到邊疆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八十七章 朱舜你個小兔崽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