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

皇太極倒是也能鋪上一層金磚銀磚,但那樣豈不是成了陡然暴富,容易被那些中原讀書人看扁。

想他祖上的金朝可是打下了大半個中原,把漢人趕到了大江以南,統治大半個中原多達一百多年,最後被蒙古所滅。

如今的大清國已經先後滅了高麗、蒙古各部,徹底解決了後顧之憂,實力比先祖金朝強大多了。

皇太極不僅要佔據大半個中原,還要徹底佔據中原大地,甚至成爲第二個成吉思汗,率領大軍一直攻打到泰西。

這也是當初范文程主張把大清國的勢力擴張到貝海兒湖也就是明人所說的北海,更北的苦寒之地,皇太極不顧衆多貝勒貝子的反對,全力支持范文程的原因。

當年的元太祖成吉思汗曾經佔據過那裡。

正在手談的皇太極又是想着佔據中原大地,又在想着成吉思汗,不免走了神。

就算是不走神這盤棋局也贏不了,因爲他皇太極能夠贏所有的漢人,甚至手筋棋力和范文程相當的大國手也贏過。

就是從來沒贏過范文程,因爲他從來不會因爲皇太極是大清國皇帝的身份,就去遷就他。

眼看大龍就要被屠了,皇太極投子認輸,在這位亦師亦友的漢臣第一功臣面前,露出了一絲無奈:“先生就不能輸給朕一次。”

范文程示意身旁的書童覆盤,抱着白貓,氣度比江南名士還要寫意風流:“萬歲爺這輩子怕是無望了。”

皇太極站起來走到鳳凰樓雕欄前,本來是想極目遠眺放鬆一下心情,一不留神剛好又看見了青磚臺基,心情更差了。

等到書童已經覆盤結束,還是沒有走過去的意思。

范文程知道皇太極在想些什麼,也沒去勸解,說了一些毫不相關的事情:“冊封三順王的消息傳到明廷京城,想必要不了多久,範永鬥就會籌劃掌握京城的造紙作坊了。”

“只要掌握了造紙作坊,基本上就可以控制明廷的輿情了。”

聽到輿情二字,站在雕欄處遠望白皚皚雪山的皇太極,突然把身子轉了過去,極力剋制自己內心的激盪:“當真?”

皇太極雖然是明人嘴裡的野豬皮,詆譭他像個野人一樣不通教化,不知禮樂,但他對於輿情的瞭解比很多所謂的大儒還要深刻。

更是使用輿情的行家裡手,袁崇煥的死就是皇太極使用輿情的傑作,利用東林黨熱衷於黨爭的品性。

稍加引導,袁崇煥就死在了那一張張尖牙利嘴裡,死在了所有人都在說他通敵賣國的輿情裡。

皇太極知道輿情的重要,更知道掌握大明輿情的難度,簡直比他攻克山海關還難。

不過出於對范文程的信任,皇太極沒有繼續質疑他的說法,坐回蒲團上:“再來一盤。”

范文程知道當前的皇太極已經沒了繼續手談的心思,沒有拿起黑子,抱着白貓說道:“範永鬥能夠成爲明廷民間俗稱的八大晉商,創下那麼大的家業。”

“臣沒有給他半點幫助,這些年倒是給他找了不少的麻煩,以他一步步成爲八大晉商的心計城府,要是辦不成這件事。”

“在明廷民間幾乎等同於財神的八大晉商,不免也過於金玉其外了。”

皇太極沒怎麼在意八大晉商,想到範永鬥也姓範,又是范文程的同宗,放心了不少。

還是沒有相信範永鬥能夠辦成這件事。

不是不相信,而是不敢相信。

輿情這件事關係太過重大了,如果真的能夠掌握明廷的輿情,在晉商和他們收買的東林黨名士鼓吹下。

明廷最多還有十年的國運。

十年之內,明廷必亡。

這個十年還包括了大清國的鐵蹄會摧枯拉朽的踏過大江,不像先祖金朝那樣止步於大江,而會成爲第二個元朝徹底佔領整個中原大地。

皇太極還在想着應該給範永鬥什麼樣的支持,才能儘快拿下明廷京城的造紙作坊,一步步掌握明廷的輿情。

一名上三旗的一等侍衛走上了鳳凰樓,交給范文程一封書信:“範先生,這是先生府內親隨送來的。”

范文程掃了一眼字跡,是範永鬥用滿文寫的吾兄親啓,看也沒看,直接交給了皇太極。

從書信的文字這個細微之處,就能看出來範永鬥成爲八大晉商不是沒有道理的,按理說他一個明人應該用漢家文字纔對。

但每一次的書信往來,範永鬥都是使用的滿文,終於在今天發揮作用了。

皇太極對於範永鬥使用滿文顯然是很滿意,看來已經滿化這個漢人了,一直推行的漢人滿化有作用了。

拆開書信上的火漆,拿出裡面的書信仔細看了起來,呈文紙上的內容還是用滿文書寫。

裡面的一些措辭,比皇太極用的還要好,這讓皇太極產生了一種成就感,對這個範永斗的感觀越發好了。

看到一半,皇太極面色如常的臉容出現了一絲笑容,看完以後竟是哈哈大笑起來。

范文程瞧見皇太極哈哈大笑了,不用看就已經猜出信裡的內容了,應該是範永鬥已經拿下了京城所有的造紙作坊。

皇太極心情很好的大笑了幾聲,想到自己現在是萬歲爺了,本來想收斂了笑意,但怎麼也收不住:“明廷滅亡不遠了。”

范文程的心情也是不錯,籌劃了這麼多年,終於要是實現他的夙願了。

滅了明廷,成爲大清國最煊赫的漢人功臣。

幾名上三旗侍衛走出去的時候,臉上也是帶着大笑,只不過沒敢笑出聲。

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四十一章 愛荷華膛線機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球剪羊毛計劃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四百一十六章 曹變蛟的新戰術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畢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林黨開始給自己挖坑了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三百八十章 軍校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十六章 衙蠹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六百二十四章 買賣礦山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五百三十三 孔有德得知兒子慘死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二百九十九章 炮表轟擊和蘭艦隊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舜的保命後路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始建立軍火公司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四百四十六章 鎮遠礦務局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五百七十章 清點財物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
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四十一章 愛荷華膛線機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球剪羊毛計劃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四百一十六章 曹變蛟的新戰術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畢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林黨開始給自己挖坑了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三百八十章 軍校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十六章 衙蠹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六百二十四章 買賣礦山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五百三十三 孔有德得知兒子慘死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二百九十九章 炮表轟擊和蘭艦隊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舜的保命後路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始建立軍火公司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四百四十六章 鎮遠礦務局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五百七十章 清點財物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