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鄉紳們的罪行

鄉紳員外們囉嗦了一圈,就是想讓範家老爺子拿個主意,鄉紳們的糧倉裡有的是糧食,但就算是爛在糧倉裡他們也不會捐哪怕一粒糧食了。

延綏鎮的邊軍不缺糧草了,他們還怎麼賺銀子,前往大清國的出關路就是用糧草換來的。

不過這還需要範家老爺子拿個主意,敢得罪他們這些鄉紳別說是拿到糧食了,就是這個總督也讓孫傳庭坐得不安穩。

範家老爺子沒有說話,一直坐在主位上閉着眼睛哼着小曲兒,鄉紳們就明白在家老爺子是什麼意思了,心裡也有了一個底,更有了底氣。

這裡可是在八大晉商範家的老家,隨隨便便都能喊來一大幫子佃戶,一幫給朝廷繳納課稅誰也不敢殺的佃戶,還能怕了他一個勢單力薄的總督不成。

三邊總督的官帽子確實夠大,但是孫傳庭要想保住官帽子想在地方上有一番成就,在功勞簿上多了一些功勞,還是得仰仗把控地方的鄉紳們。

範家老爺子不願意捐糧還有一個原因,按照官場上約定俗成的規矩,新官上任的孫傳庭應該先來拜會他這個本地最大的鄉紳。

範家可不是一般的鄉紳,在整個山西陝西都是排得上號的大鄉紳,孫傳庭居然不來拜會,落了範家的面子。

鄉紳們大致商量完怎麼用假話搪塞孫傳庭,這爲三邊總督走了出來,走上宴席最前方的戲臺子上。

陸軍講武堂學員們一部分去了延綏鎮各縣,駐紮在那裡等候孫傳庭的命令。

還剩下一半的陸軍講武堂學員們以及秦兵五官們,像過去一樣按着佩刀站在宴席的旁邊,像個傳菜的堂倌。

不過這一次,那些佩刀想必是會見血了。

孫傳庭站在戲臺上,看着下方的鄉紳們說道:“建奴已經陳兵在關外,大戰隨時可能打起來。”

“本總督想要整飭延綏鎮的邊軍,希望各位鄉紳能夠助本總督一臂之力。”

助你一臂之力?怎麼助?

不就是想讓他們捐糧捐銀子嗎,鄉紳們理都沒理孫傳庭,還是在那談論小曲兒和小妾。

孫傳庭每次看到這一幕心裡就會冒出一股子強烈的殺意,大明的軍戶們爲什麼過着生不如死的日子,那是因爲國庫裡沒有錢。

國庫裡的銀子哪裡去了,還不都是被這些鄉紳侵吞了本該繳納賦稅的土地,沒得賦稅哪裡會有銀子。

大明正值危難之際,都快到亡國的地步了,這幫子蛀蟲還在想着戲子和小妾,實在是腐化到了極點。

孫傳庭一步步走下了戲臺,走到了主桌旁邊,直接指名道姓:“王員外,本總督聽聞你家裡的糧食都快發黴了。”

“與其爛在穀倉裡面,不如捐給這些拿命在替你們守着大明國門的邊關將士們。”

孫傳庭已經指名道姓了,王員外也不好繼續坐着不搭理他了,站起來世故圓滑的說道:“污衊,一定是污衊。”

“老夫在延綏鎮那是出了名的清貧,一天就喝三碗小米粥外加半個胡樓子,哪裡還有什麼餘糧。”

這次換做孫傳庭不去搭理他了,看見了身邊的另一位員外:“馬員外家裡是否也沒有餘糧了。”

馬員外站了起來,同樣是世故圓滑的說道:“老夫比王員外還要清貧,一天只喝三碗小米粥連胡樓子都吃不起,當然不會有餘糧了。”

孫傳庭看向了所有鄉紳的主心骨範家,範家老爺子坐在主桌上還是哼着小曲兒沒有理睬孫傳庭。

他旁邊的一名員外,忽然說話了:“孫總督有事可以去找永鬥賢侄,好過在這裡說些不着邊際的廢話。”

搬出來範永鬥壓他?

孫傳庭點了點頭,似乎是很贊同範員外的說法,繼續看向了王員外。

王員外已經坐了回去,感覺到孫傳庭又在看他,都懶得說些虛頭巴腦的話了,也是慢悠悠的哼起了小曲兒。

孫傳庭的手掌按在了刀柄上,語氣很是平淡的開口說話了:“崇禎三年,陝西大旱,爲了賑濟災民朝廷調撥給延綏鎮一萬石糧食。”

“全都是救命的糧食,卻被你用低價從賑災官員手裡買走,再高價拋售。”

“五千二百一十七名老百姓活活餓死,還有三萬多老百姓賣兒賣女就是爲了能有一口吃的。”

“你從賑災官員手裡買走本該就屬於老百姓的糧食,居然再賣給老百姓,喝人血。”

陸軍講武堂學員們聽到這句話只覺得頭皮發麻,渾身發顫,他們只知道官僚鄉紳爲了斂財什麼都敢幹。

沒想到喪心病狂到這種地步,就連朝廷用來賑濟災民的糧食都敢賣,致使數千老百姓餓死,三萬多老百姓賣兒賣女。

觸目驚心。

既然已經撕破臉了,王員外收起了他那副僞善的面容,輕描淡寫的說道:“你能奈我何。”

陸軍講武堂的學員們聽到這句話全部握緊了腰刀的刀柄,露出了吃人的表情,恨不得把面前那個害死了無數老百姓的王員外一刀砍死。

孫傳庭突然笑了,斯斯文文的笑了。

緩緩的拔出了腰間的佩刀,斯斯文文的盯着王員外,盯的王員外有些頭皮發麻。

接下來在所有鄉紳駭然的目光裡。

一刀。

砍下了他的腦袋。

主桌上的幾名大鄉紳趕緊站了起來,想要從這裡離開,儘快離開那個濺了一身血跡的孫傳庭。

早有準備的陸軍講武堂學員和和秦兵武官們走上前去,按住鄉紳們的肩膀把這些鄉紳按了回去。

孫傳庭看向了下一名鄉紳:“崇禎四年,你修建一座苑林,爲了效仿江南所謂的浚水成池,擅自更改九環河河道。”

“建了一座能和小妾嬉戲的小湖,導致一座土地肥沃的墩堡沒了水變成一塊死地,三千多軍戶的一家老小全部餓死。”

崇禎四年的那件事秦兵們早就聽說了,提到這件事很多秦兵眼眶都紅了,甚至有不少面對二十萬都不帶眨眼的悍卒,居然是掉下了眼淚。

當年他們有不少親朋好友和袍澤就住在那座已經沒有名字的墩堡,好端端的一塊沃土,就因爲馬員外想造一座江南湖泊變成了死地。

地死了。

人也死了。

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三百五十一章 啪啪啪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四十八章 王恭廠的火藥地窖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四百四十八章 工業派窮途末路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五百八十章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十六章 衙蠹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二百七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多爾袞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作用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一百二十七章 紐可門汽缸第二百六十四章 朱舜出場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蒸汽化的大明造紙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六百一十九章 意料之外的拜訪者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六十章 京城第一敗家子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決後顧之憂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紅利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改順天府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報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
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三百五十一章 啪啪啪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四十八章 王恭廠的火藥地窖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四百四十八章 工業派窮途末路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五百八十章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十六章 衙蠹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二百七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多爾袞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作用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一百二十七章 紐可門汽缸第二百六十四章 朱舜出場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蒸汽化的大明造紙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六百一十九章 意料之外的拜訪者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六十章 京城第一敗家子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決後顧之憂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紅利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改順天府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報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