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

朱玉嘗試着去感化鄉紳大戶們,暫時把這裡的一切政務委託給了白髮文吏,讓他全力配合宋士慧對官田進行改造。

白髮文吏瞧了幾眼拿着捲尺丈量土地的毛頭小子們,心裡不免出現了一些輕視:“堂尊定是被這些毛頭小子給騙了,屁大點的孩子懂個甚。”

宋士慧已經過了二十而冠的及冠年紀,哪裡還是毛頭小子,不過對於這名白髮文吏來說,他的恩師朱舜來了也是個毛頭小子。

種田看似簡單,卻是天底下最難的活計了,正月窖糞,二月治田埂,三月選種,一直到十月的打穀米,半點馬虎不得。

稍微有點懈怠,一年的收成就要大減,這些毛頭小子能種幾年地,白髮文吏種了一輩子的地都不敢說能夠保證官田大豐,真是少年不知苦滋味。

畢竟,種田是看天吃飯。

無旱無澇,那是老天爺賞飯吃,能夠保證二石的收成。

但凡碰見一點旱澇蝗災,輕了腰斬一半的收成,重了就顆粒無收了。

白髮文吏搖了搖頭,唉聲嘆氣的離開了這裡,準備迎接下一任的密雲知縣了。

宋士慧能夠在最喜歡出風頭的少年時期,靜靜看着那些師弟們一個接着一個的風光無兩,沉默不語的進行枯燥乏味的雜交實驗,一點一點的搭建良種基因庫,更不會在意一個白髮文吏的看法了。

目送白髮文吏離開這裡,宋士慧做的第一件事卻和推廣雜交水稻沒有任何關係,但有很大的聯繫。

寫一封書信給恩師,希望恩師派遣一個連的步槍兵帶上充足的武器彈藥,駐紮在官田附近。

常年在田間悶頭做實驗的他,只是不想把心思浪費在毫無意義的勾心鬥角上,怎麼會不明白恩師時常說的兩句話。

推行工業革命一定要掌握絕對的政權和軍權。

這一次只是做試驗性的推廣,一個連的步槍兵鄉勇足夠震懾住鄉紳大戶了。

鄉紳大戶們就算是請來密雲北郊兩個衛所的邊軍,也能抵擋一段時間,讓恩師聯繫京營遊擊周遇吉或者山海關總兵滿桂。

涼棚內,宋士慧寫好書信交給一名京師大學堂的學子,帶上其他人走出了涼棚。

縣誌裡沒有關於水文情況的記載,對於高產雜交水稻的推廣極爲麻煩,就拿年平均降水量來說,最少需要十年的概況進行推算。

宋士慧哪裡有時間在這耗上十年,心裡對於尸位素餐的官僚鄉紳越發的敵視了。

不過也有辦法,宋士慧想了想,倒是可以通過一物一人得到想要的水文氣候概況。

一行人順着長滿野草的土路,走到了潮河邊。

河面上看起來很平靜,一名艄公撐着一艘小舟迅速從他們面前流過,艄公只是不停的從魚鷹嘴裡取下白條魚,也不見他划船。

宋士慧曬成黃土地顏色的臉容,多了一絲擔心,看來潮河的流速很快,加大了水裡修築的難度。

站在寬闊的潮河邊觀察了片刻,宋士慧從一名農業學子手裡接過來鋤頭,開始在河邊翻地:“先測量潮河的最高水位。”

潮河在澇季發過大水以後,往往會捲起大量的泥沙衝上河岸,宋士慧通過翻開土地,觀察沙土的分佈,就能知道這片官田在潮河澇季被淹的情況。

宋士慧和農業學子們接連翻了七八天的土地,把泥沙的分佈、漫水線、植被的分佈等等概況,詳盡的記錄起來,大致就推算出了潮河的最高水位。

這幾天吃的都很簡單,麪餅配着京城六必居的醬菜,再來一個白瓷碗的涼白開,吃飽繼續測量水文氣候情況。

天氣越來越炎熱。

宋士慧等人吃完簡單的午飯,一羣人蹲在田埂的樹蔭下,一口一口的抽着旱菸,解解乏。

眼前開闊的田地間,一名穿着破洞青布對襟的老漢,挑着兩桶水從旁邊路過,瞅着冒起白煙的菸袋鍋子,嚥了咽口水。

宋士慧站起來,從面前沒水的小水渠跳過去,遞過去菸袋杆子說道:“老丈,來一袋。”

老漢仔細看了幾眼宋士慧,見他只是一身青色對襟,裹着青布頭巾,應該只是家裡有些小錢的中等人家,不是那些穿着綢緞的大少爺,也就沒逃走。

老漢放下肩膀上的扁擔,慌忙接過了菸袋杆子,說了一句奉承話:“多謝大少爺了。”

老漢心急的嘬了幾口,很久沒抽了,嗆的他劇烈咳嗽並且嗆出了眼淚。

一般人早就難受的把菸袋杆子給扔了,老漢卻是緊緊的握住菸袋杆子,舒坦的眯起了眼睛。

宋士慧沉默的等着老漢舒坦幾口,請教道:“晚生有些事想問老丈,不知是否方便。”

老漢聽他這口氣,還是個讀書人,說不準還是個秀才老爺,心裡頓時升起了一股畏懼和自豪。

秀才老爺可是請他抽過旱菸哩。

老漢慌忙把菸袋杆子遞給宋士慧,點頭哈腰道:“秀才老爺隨便問,小老兒全都說。”

宋士慧把菸袋杆子推回去,示意老漢隨便抽,帶着他向河邊走去:“馬上快要到小滿時節了,雨季應該快到了,老丈怎麼還挑水澆地。”

老漢愣了愣,還以爲秀才老爺詢問某某秀才住在哪裡,過來拜訪同窗好友的,誰曾想秀才老爺詢問都是一些莊稼把式問題,

老漢沒敢多想,趕緊照實回答道:“秀才老爺可不知道哩,咱們這裡的土地難伺候的很,要到芒種的時候才下雨,秋老虎剛過就沒雨了。”

“整個冬天很少下雪哩,地裡旱的要命,需要經常挑水澆地。”

“春天和秋天也是不怎麼下雨,還經常颳風帶來很多的沙子和塵土,也要經常挑水澆地。”

說到這裡,老漢突然嘆了一口氣:“因爲用水多咱們這裡經常發生爭水的械鬥,小老兒的一個侄孫就是因爲爭水,被人用鋤頭砸穿了腦袋。”

水文情況可以根據水淹過後留下的蛛絲馬跡進行判斷,天文氣候就沒辦法了,縣誌裡沒有記載只能抓瞎了。

不過宋士慧還有別的辦法,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了幾十年的老人,就是一部部活着的縣誌。

靠天吃飯的莊稼人,要比縣誌更爲清楚密雲縣的水文氣候。

宋士慧攔住老漢就是想通過他了解很多詳盡的氣候概況,一直閒聊到傍晚。

有旱菸杆子伺候着老漢也能耐得住性子,就一直陪着這個秀才老爺嘮嘮,眼看天要黑了,趕緊拱手道:“秀才老爺,到了晚上小老兒看不見東西了........”

宋士慧不等老漢說完,拱手道:“今天多謝老丈解惑,菸袋杆子就送給老丈了,天快黑了老丈還是回去吧。”

老漢趕緊擺手,一支菸袋杆子少說也得一分多銀子,太貴重了:“這可使不得,小老兒哪裡敢要秀才老爺的東西。”

老漢還沒說完,宋士慧離開了潮河邊,要是不離開,這位貧寒老丈更不敢帶着菸袋杆子離開了。

老漢看了看手裡的菸袋杆子,看了看宋士慧的背影,咬了咬牙,跪在地上磕了一個響頭,趕緊離開了這裡。

宋士慧帶着京師大學堂的學子們回到了遠處的涼棚,點着蠟燭開始熬夜記載密雲的氣候概況。

“冬季乾旱,春秋多風,夏季多雨,降水集中在六月到九月之間。”

“屬於中緯度大陸性季風氣候。”

........一直持續到深夜。

深夜。

官僚鄉紳們在這個戰亂不斷百姓流離失所的崇禎年間,開始了紙醉金迷的豪奢宴會。

空曠的田野間。

一間涼棚。

亮起了微弱的燈光。

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見師公第四百四十一章 帶太子去見識人間疾苦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三百七十四章 又是一個之父第九十六章 朱舜是個好先生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一百八十八章 帶你見識火箭的威力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七十三章 初中數學教材的威力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二百七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多爾袞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一百二十七章 紐可門汽缸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九章 比試開始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四百六十三章 漢奸三人組的美夢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國系列·關羽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二百七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多爾袞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衆舉報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五百五十三章 顧炎武的歸屬感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三百九十一章 位卑未敢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二百九十五章 福王世子去工業之城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紙廠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東林黨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三百三十九章 稀硫酸的三種反應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二百九十九章 炮表轟擊和蘭艦隊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
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見師公第四百四十一章 帶太子去見識人間疾苦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三百七十四章 又是一個之父第九十六章 朱舜是個好先生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一百八十八章 帶你見識火箭的威力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七十三章 初中數學教材的威力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二百七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多爾袞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一百二十七章 紐可門汽缸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九章 比試開始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四百六十三章 漢奸三人組的美夢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國系列·關羽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二百七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多爾袞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衆舉報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五百五十三章 顧炎武的歸屬感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三百九十一章 位卑未敢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二百九十五章 福王世子去工業之城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紙廠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東林黨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三百三十九章 稀硫酸的三種反應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二百九十九章 炮表轟擊和蘭艦隊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