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

蒸汽機打造了好幾個月了,一直沒有改裝到珍妮紡織機上,用蒸汽動力替代水力作爲工業源動力,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沒找到克服煙氣的方法。

珍妮紡織機放在一個封閉的廠房內,煤炭燃燒會產生大量的硫化氣體,這些都是有害氣體,很容易毒死紡婦。

朱舜參觀了朱氏水泥廠的圓窯,獲得了靈感,可以把燃燒煤炭的火窯,改造成圓窯的排氣方式,用一根長長的煙囪把硫化氣體排出去。

蒸汽作坊的蒸汽機全部拿去抽水了,暫時沒有現成的蒸汽機可以試驗,朱舜就先讓水泥廠的幾名窯工建造一個縮小版的圓窯。

建造了三天時間,基本上成型了,朱舜讓幾名窯工回去繼續燒製水泥,拿出一個鐵杴鏟了一杴煤炭,填進了火窯裡面。

朱舜放下鐵杴,目不轉睛的看着堤岸邊的火窯,火焰慢慢燒起來以後,煙氣果然是從後面的煙囪排出了出去。

朱舜忍不住笑了,開始自我總結:“硫化氣體的問題暫時解決了,接下來就是怎麼改變蒸汽機的運動方式了。”

紐可門蒸汽機的運動方式是上下運動,只能做上下運動。

但是珍妮紡紗機的轉輪,不管是用水力,還是手搖式,都是旋轉運動。

不單是珍妮紡紗機,王恭局的水力鑽牀,宋家的飛梭織布機,要想改變動力源,都要用齒輪帶動,然後旋轉起來。

所以這個運動方式要改變,只要能把上下往復運動改變成旋轉運動,就可以帶動齒輪,成爲動力源。

對於工業動力來說就是一個質的飛躍,蒸汽機就能夠真正投入使用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就正式開始了。

但是怎麼把直線運動,改變成旋轉運動,卻是一個大難題,朱舜早在幾個月以前紐可門蒸汽機誕生的時候,就在思考這個問題,可惜一直沒有頭緒。

暫時想不通,朱舜準備出去走走,嘗試一下能不能像看見圓窯解決排氣問題,在別的地方獲得解決運動方式的靈感。

這個走也不是亂走,朱舜騎着小毛驢前往了北平機械局,查看鉗工們打造了多少蒸汽機零件。

還要想辦法解決缺錢的問題,朱舜目前有三件事要做,第一就是要想辦法掙錢,第二是解決蒸汽機的旋轉運動,第三是要想辦法招募一批人才。

奇怪的是,消息都已經放出去半個月了,還是沒有一個人過來參加策試,難不成又是東林黨暗中使了絆子。

順着塵土飛揚的土路,來到北平機械局的門口,門前光禿禿的平野上,不知道什麼時候多了幾座四角攢尖的四方亭。

紅漆圓柱,頂部的橫樑上貼金彩畫,看起來充滿了簪纓世家的富貴氣息。

朱舜走下小毛驢,對稱在兩邊的四方亭裡呼啦啦衝出來一堆管事,慌忙過來打招呼。

“朱大使,小的是都察院馮御使家的管事,請問大使什麼時候販賣大明龍王....那個...蒸汽機。”

“滾一邊去,朱先生,在下是襄城伯府邸的管事,我家伯爺願意出四百兩銀子買一臺大明蒸汽機。”

“襄城伯?呵,朱先生在下是永昌侯府的管家,我家侯爺願意出四百五十兩。”

朱舜沒有理睬這些達官顯貴家的管事們,牽着小毛驢走進了北平機械局,邁過門檻,負責開門的兩名初級鉗工,‘砰’的一聲又把大門給關上了。

朱舜最近沒時間管理北平機械局,張燾又去了西安府,便把過去自己還是匠頭的時候就跟在身邊的陳衢,臨時提拔爲工程師,負責管理三十名鉗工。

高級鉗工一共六人,陳衢的年紀最小,其他幾位高級鉗工肯定不服氣,朱舜就讓他們打造蛋形汽缸,用真本事說話。

陳衢也爭氣,沒有辜負朱舜對他的期望,雖然比其他五位高級鉗工都年輕,打造卻比他們精密,也讓五位高級鉗工口服心服。

陳衢爲人比較踏實,是個肯下功夫鑽研技術的人,大中午的其他幾位高級鉗工都去找地方午睡了。

就他一個人帶着自己手下的初級鉗工和中級鉗工,還在匠作廠房內打造蒸汽機的零件,一點也不藏私的把技術教給其他人。

陳衢從小是吃苦長大的,太知道沒有飯吃的痛苦了,沒有半點學會徒弟餓死師父的念頭,只想着手下的初級鉗工和中級鉗工儘快成爲高級鉗工,這樣也就能多掙一些銀子。

“老爺。”“老爺。”“老爺。”

陳衢正在專心打造一個活塞汽缸,沒有看見朱舜已經走到身後了,等到手下的鉗工們打招呼,陳衢才反應過來。

陳衢放下手裡的臺鉗,恭恭敬敬行禮:“見過老爺。”

朱舜拿起陳衢打造的半成品,仔細觀察了幾天,淡淡笑道:“陳衢你現在可以,手藝越來越好了,比我這個師父的手藝都要好了。”

初級鉗工和中級鉗工們聽到一句師父,看向陳衢的目光立刻就不一樣了,心想陳頭還真是低調,有這層關係竟然憋着不說。

陳衢當初能進王恭廠,就是因爲朱舜見他可憐,小小年紀就要去碼頭扛大包養活五個弟弟妹妹,索性就找張燾說了幾句好話,讓他進了王恭廠。

進了王恭廠以後,又踏實能幹,朱舜也就多教了他很多東西,算是半個師父。

別人要是有這層關係,巴不得到處宣揚,讓所有人都知道朱舜是他師父,陳衢卻是一個字都沒說。

如果今天不是朱舜主動說出來,估計陳衢這輩子都不會說。

陳衢咧嘴笑了笑,沉吟了片刻,突然說道:“老爺,經過我這些天的鑽研,有了一個發現。”

朱舜放下手裡的活塞汽缸,看了過去。

陳衢拿出一根尺子,開始測量活塞汽缸:“老爺,咱們這個活塞汽缸的直徑是30.48釐米,真實的抽水量是91斤。”

“前幾天我突然奇想,如果把活塞汽缸擴大,是不是就能提高抽水量,就用陶土做了一個嘗試。”

“經過多次的嘗試,發現擴大活塞汽缸的直徑,其實不能提高抽水量。”

“當然也有可能是活塞汽缸的直徑不對,因爲我只擴大到31釐米。”

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機的徹底完善第六百一十七章 東林黨的好人卡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驗收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三百三十八章 教太子做實驗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決後顧之憂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決後顧之憂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六百二十四章 買賣礦山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六百二十四章 買賣礦山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買近代紡布了第四百七十章 支援西北的工業革命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三百二十一章 永世佔據南洋的辦法第六百一十七章 東林黨的好人卡第四十八章 王恭廠的火藥地窖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636.第632章 大明土改第一百八十八章 帶你見識火箭的威力第四百一十八 太子得知了捷報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三百九十一章 位卑未敢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四十八章 王恭廠的火藥地窖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636.第632章 大明土改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二百七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多爾袞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熱的耐火磚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四十八章 王恭廠的火藥地窖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二百三十九章 蒸汽錘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634.第630章 工業崛起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三百三十六章 東林黨魁得知了噩耗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
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機的徹底完善第六百一十七章 東林黨的好人卡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驗收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三百三十八章 教太子做實驗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決後顧之憂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決後顧之憂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六百二十四章 買賣礦山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六百二十四章 買賣礦山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買近代紡布了第四百七十章 支援西北的工業革命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三百二十一章 永世佔據南洋的辦法第六百一十七章 東林黨的好人卡第四十八章 王恭廠的火藥地窖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636.第632章 大明土改第一百八十八章 帶你見識火箭的威力第四百一十八 太子得知了捷報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三百九十一章 位卑未敢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四十八章 王恭廠的火藥地窖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636.第632章 大明土改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二百七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多爾袞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熱的耐火磚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四十八章 王恭廠的火藥地窖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二百三十九章 蒸汽錘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634.第630章 工業崛起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三百三十六章 東林黨魁得知了噩耗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