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

八大晉商的京城大掌櫃擁有極大的權利,雖然沒有山西總管、陝西總管那樣掌握一省的店鋪、茶館、酒樓。

京城作爲天下最富庶的地方,又常年跟在家主身邊,京城大掌櫃就相當於晉商家主的幕僚之長了。

不比起各省總管這樣‘封疆大吏’地位低了,甚至還多了一分親信。

朱舜跟着檔頭身後,路過京城裡的一條條長街衚衕,最後居然是來到了十王府街。

沒想到這麼一個通敵賣國的商人,竟然居住的這麼顯赫。

來到京城大掌櫃的府邸,來到擺着兩隻石獅子的門口,就有一名身穿綢緞的中年員外在門口等着。

檔頭低聲提醒了一句:“這個人就是八大晉商靳家在京城的大掌櫃。”

朱舜聽到這一聲提醒,多看了幾眼京城大掌櫃,這份接人待物的本領當真是滴水不漏了。

已經成大掌櫃的地位,交往的朋友大多都是六部高官。

就算方公公是二十四衙門的檔頭,但在世人眼裡也不過是個太監,京城大掌櫃竟然能夠親自來到門口迎接。

迎接的還是一名太監,這要是傳出去了對他的名聲很不利。

說他一個有卵的,居然去迎接一個沒卵的,沒有半點骨氣。

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舉動,朱舜立即就拔高了對他的警惕,以及對他的重視。

另外還有一點,更讓朱舜新生警惕,他們剛來到門口京城大掌櫃就出來迎接了。

檔頭似乎看出了馬由桂的想法,拉遠一個身位,低聲說道:“靳家只是嫡親子弟就多達幾百上千人。”

“這個京城大掌櫃任命了沒幾個月時間,還是個贅婿,能夠從那麼多宗祠子弟裡脫穎而出,成爲權力這麼大的京城大掌櫃,必然是有他的獨到之處。”

“這個京城大掌櫃養了一批掮客,挑選的全都是其貌不揚,卻又記憶力非常好的市井百姓。”

“整天就站在是十王府街的各個衚衕口,四五個人一起,分批記住京城內所有高官顯貴的長相。”

三人一起走到府內大堂,京城大掌櫃讓美貌丫鬟給兩人一人倒了一杯茶,主動開口詢問的:“方公公這次前來,有何貴幹。”

檔頭也不囉嗦,直接說出了自己的目的:“這次過來也沒什麼大事,就是看上了洛陽的一片石山。”

八大晉商之一的靳家,在寸金寸土的京城擁有無數的田產地契礦山。

在黃河以北也是擁有大量的礦山,不過洛陽附近的石山只有一片,還是一片不能用的廢山。

山上的石頭看着挺堅硬,用手一掰就掰碎了。

京城大掌櫃聽到要買洛陽的廢山,皺起了眉頭,心裡有些遲疑不定。

當初靳家買下這片石山,就是看中了這片石山的石料,準備給洛陽的達官顯貴們修建宅邸。

誰能想到那些石料全都是一掰就碎,檔頭居然說要買洛陽的石山,京城大掌櫃就想在東廠檔頭這裡落下一個人情。

畢竟,那片擁有大大小小十幾座山頭的石山,不是京城大掌櫃的私產。

就算是他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私自侵吞那麼多的礦山,全都屬於靳家宗祠的長房。

二十四衙門的檔頭買了以後,萬一出了問題,這個罪過肯定是落在京城大掌櫃的身上。

如果京城大掌櫃提前提醒了這件事,讓檔頭避免賠了銀子,這個人情同樣還是落在他的身上。

以京城大掌櫃的謹慎和精明,並且能夠坐在這麼重要的一個位置上,肯定不會是一副市井百姓的小人嘴臉。

到了他這個層次,早就不是人踩人了,而是人捧人。

京城大掌櫃開口說出了這片石山的廢物,告誡檔頭不要白白浪費銀子。

朱舜聽見他主動提醒了李公公這件事,心裡對他的警惕再拔高了一分,重視也是拔高了一分。

不管怎麼拔高,這個京城大掌櫃還是要想辦法把他扔進永定河裡。

京城大掌櫃能夠從衆多宗祠子弟裡脫穎而出,除了因爲他個人的才幹以外,另外他還掌握着一條重要商路,這條商路還是給建奴運送糧食的商路。

朱舜在來以前就已經查清他的底細了,殺他的心思就更迫切了,恨不得現在一刀就宰了死他。

這個時代可沒有什麼導航,也沒有一條只要開車就可能到目的地的公路,還沒有一眼就能認出來方位的地標。

到處都是荒山野嶺,尤其是通往建奴的商路,在越過長城以後全是深山老林。

不管是大明人,還是帶足了各種裝備的現代人。

只要扔進一個不熟悉的深山老林裡面,連方向都找不到,更不要說出去了,要不了幾天就會餓死在裡面。

像這種掌握了一條商道的京城大掌櫃,都是憑藉自己的經驗和自己才知道的記號,能把商隊帶出不見盡頭的深山老林。

最終把糧食和其他的各種貨物,運到建奴的領土上。

雖說朱舜這個京城大掌櫃的心情比較迫切,畢竟只要殺了他,就相當於斷了晉商靳家的一條糧食商道。

斬斷了建奴的一條糧食來源。

但也不妨礙朱舜對他的才幹,感到訝然,深山老林裡的地形可是會隨着樹木的生長,不停的發生變化。

這就是導致能夠掌握商路的人極少,這個京城大掌櫃居然能夠掌握一條糧食商路,這人的才幹絕對算是大明商人裡的佼佼者。

就以爲是佼佼者,朱舜殺起來才更加的爽快。

檔頭不留痕跡的看了一眼朱舜,見他還是沒有任何的反應,堅持說道:“咱家知道石山的沒用。”

“這次咱家是爲了一個朋友而來,他也沒有別的什麼目的,就是想多置辦一些田產。”

“就算是不能出產銀子也無妨,只要看着心裡就高興。”

對於檔頭的這番話,京城大掌櫃只會選擇信一半,沉思了片刻說道:“這件事在下不能私自做主。”

“方公公先回去,明日在下去給方公公一個答覆。”

方公公點了點頭,站起來,帶着朱舜離開了京城大掌櫃的府邸。

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四百七十七章 蒸汽化的大明造紙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見師公第五百一十五章 陸軍講武堂的戰術推演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驗收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報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二十一章 崇禎飄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舜的保命後路第四十四章 東林黨又作妖了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爺眼裡壓力水井第五百三十一章 權貴們的反應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隊伍去密雲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二百零五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第二百七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多爾袞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五百五十章 密雲官紳的對策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
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四百七十七章 蒸汽化的大明造紙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見師公第五百一十五章 陸軍講武堂的戰術推演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驗收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報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二十一章 崇禎飄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舜的保命後路第四十四章 東林黨又作妖了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爺眼裡壓力水井第五百三十一章 權貴們的反應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隊伍去密雲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二百零五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第二百七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多爾袞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五百五十章 密雲官紳的對策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