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鄭員外:你們不懂

舉薦奏章送到紫禁城只用了十來天的時間,曹鼎蛟成爲了密雲後衛的指揮使,帶上一個連的炮兵前去上任了。

東林黨知道了這件事也沒做阻攔,工業派再怎麼折騰,只要秋收一過這些折騰全成了無用功,還白白浪費了香火情,巴不得工業派瞎折騰。

曹鼎蛟上任了沒多久便到了小暑時節,鄭員外也得到了他想要的官職許諾,只不過有一個條件。

以後前往滿清的馬幫,全部打着鄭家的旗號,這是要讓鄭家背下通敵賣國的罵名,其他東林黨官員撈了銀子,還要繼續當他們的忠君愛國好臣子。

鄭員外一人做不了主,坐上一輛馬車回到了位於鄉野的老家。

鄭員外現在是京官,還是從五品高官,知縣和鄉紳大戶們一起在本縣官道上迎接這位從京城來的京官。

鄭員外的父親鄭老爺子這輩子只考了個秀才功名,在縣內當了一輩子的私塾先生,連個胥吏都不是什麼時候享受過這等待遇。

長子的到來給他這個當父親的掙足了面子,此時穿着那件這輩子就穿過三次的綢緞右衽衣,坐在官道的中間,在知縣、鄉紳大戶們的簇擁下等着返鄉的長子。

鄭老爺子坐在官帽椅上撫須笑着,身邊的鄉紳大戶們一句句的說着奉承話,褐斑老臉上的紅光越發高漲了。

“來了,來了。”

在一聲大喊中衆人看到官道上駛來了一輛馬車,停在距離這裡不遠的位置,鄭員外走下馬車換作步行來到了父親身前。

經過一番寒暄。

一場接風洗塵的筵席。

鄭員外直到第三天推辭了所有的邀請,說是有要事相商,在鄭氏祠堂內召集了老一輩的鄭家人。

關上祠堂大門,坐在祠堂院子裡。

鄭員外心情很好的說出了那件事,那件真正光宗耀祖的永平府謀劃:“爹,只要咱們答應下來,鄭家就會出現一位身穿緋服的高官。”

鄭員外說完這句話,頗爲自滿的拿起了茶杯,期待的等着老一輩鄭家人的誇讚。

緋服高官。

本縣已經很多年都沒出過青袍官員了,何況是緋服高官,只要鄭員外擔任了永平府的知府,鄭家就能一躍成爲本縣數一數二的鄉紳。

這是很多宗祠努力了幾代人,甚至十幾代人也做不到的高度,在他鄭員外手裡只用了一代人就做到了。

父親臉上必定極爲有光,老一輩叔伯們肯定會說出一連串的誇讚。

就在鄭員外放下手裡的茶杯,準備享受老爹的讚許和叔伯們的誇讚,看到的卻是一張陰沉老臉,還有一根藤條。

鄭老爺子拿起執行家法的藤條,用力抽在了鄭員外身上,大怒道:“逆子!”

“你要是敢私通建奴老夫就把你從族譜上除名,還想光宗耀祖?你個混賬東西這是要把握鄭家的聲譽敗壞的乾乾淨淨。”

幾名叔伯趕緊攔住了鄭老爺子,免得把振興鄭家的希望給打壞了。

鄭員外的臉色比他老爹還要難看,心裡滿懷期待,反而遭到了老爹的毆打:“家裡種了一輩子的土地,應該很清楚畝產千斤根本是不可能的。”

“整飭密雲兵備道已經勝券在握了,只要咱們答應下來這件事,用不了幾年永平府就是咱家的囊中之物了。”

“這只是一個開始,有了永平知府這把鑰匙,鄭家就有了成爲本州大鄉紳的可能,代價不過是鄭家的聲譽。”

一句不過是鄭家的聲譽,正在氣頭上的鄭老爺子差點一口氣沒倒上來,當場給氣死了。

這是鄭家多少代人的心血!

也是鄭家最是珍視的傳家之寶,別說換一個知府了,就是給一個巡撫都不換。

何況現在永平知府的官位還沒到手,就要用鄭家多少代人的心血,去換一個虛無縹緲的承諾,莫不是瘋了。

一畝稻田畝產千斤是不可能,再不可能,也不能爲了一個知府毀了鄭家多少代人的心血,

鄭老爺子看着長子還在那冥頑不靈的辯解,又是拿出藤條狠狠砸在了鄭員外身上:“你這個逆子給老夫滾!”

鄭員外看着正在氣頭上的老爹,知道自己現在是勸不了老爹了,只能臉色難看的離開了祠堂。

一直在老家待到大暑時節,只要是提到有損鄭家聲譽的那件事,鄭老爺子氣的都要用藤條抽鄭員外。

鄭員外和鄭老爺子僵持了這麼長時間,還是沒能把老爹給說服,只能放棄了。

他只是放棄了說服老爹,以鄭家的名義成立馬幫的事情還是要做的,不僅要做,還要把這件事做的毫無迴旋餘地。

大暑時節的第二天,十幾名同宗兄弟和侄兒經過一番商議,一起去祠堂找鄭員外。

鄭員外被老爹趕出來家門,只能住在祠堂的廂房內,如今的夏天一天比一天涼快了,大暑時節還是有些熱。

鄭員外坐在祠堂門口的一棵榆錢樹下乘涼,本縣知縣送來的幾名丫鬟,正在旁邊煮茶。

這些住在鄉野的同宗兄弟和侄兒,家境一般,瞧見那幾名身段曼妙的美貌丫鬟,都是忍不住嚥了咽口水。

鄭員外要想做的沒有迴旋餘地,就要落在這些同宗兄弟侄兒頭上,只要他們跟自己一條心,不管老爹同不同意這件事就成了。

鄭員外瞧見同宗兄弟和侄兒們的色眯眯表情,笑了笑說道:“只要那件事成了,京城的花案榜上的女進士也任由你們擺弄。”

同宗兄弟侄兒們的想法基本上和鄭員外是一致的,什麼聲譽,什麼賣國,只要能掙來銀子他們纔不在乎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

聽到鄭員外說了一句女進士,這些整天面對黃臉婆的同宗兄弟侄兒們,當場就信誓旦旦的開始表忠心了。

“只要大哥不嫌棄,以後就跟着大哥幹了。”

“大伯放心,侄兒我別的本事沒有就是有膽子,以後給大清國送貨物的事情就交給侄兒了。”

“大哥,別讓京城裡的大官們等急了,咱們趕緊去京城。”

鄭員外看着這羣同宗兄弟侄兒們在那面紅耳赤的表忠心,心底明白,這件事成了。

不過要想讓這些同宗兄弟侄兒死心塌地,還要給他們一些甜頭,指着那幾名美貌丫鬟說道:“她們是你們的了。”

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一百一十三章 八尺棉布引起的騷動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二百五十七章 經濟奇才第二十一章 崇禎飄了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儉的地位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五百二十六章 呂布和關羽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寶級的明末科學家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三百五十一章 啪啪啪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個師的兵力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一百五十一章 燒水泥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儉的地位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處六署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箭彈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第四百五十八章 徐積薪的賞賜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紡紗機第一百六十二章 綁架火器專家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三百七十四章 又是一個之父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櫃的結局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
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一百一十三章 八尺棉布引起的騷動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二百五十七章 經濟奇才第二十一章 崇禎飄了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儉的地位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五百二十六章 呂布和關羽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寶級的明末科學家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三百五十一章 啪啪啪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個師的兵力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一百五十一章 燒水泥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儉的地位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處六署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箭彈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第四百五十八章 徐積薪的賞賜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紡紗機第一百六十二章 綁架火器專家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三百七十四章 又是一個之父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櫃的結局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