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九章 無愧朱元璋之子

“師母,孩子染病,宮裡頭母后不在,要說起來,也就靠着您坐鎮了。”朱標一臉急切,躬身說道。

江楠眉頭微皺,小皇孫突然染病,確實讓她也吃了一驚,但她早些時候,就和張希孟去信了。而且既是張相夫人,又在朝多年,什麼都見過,江楠非常冷靜。

“殿下,你現在關心則亂,務必要穩住。我思量過了,皇宮裡面,戒備森嚴,尤其是東宮,陛下嫡孫,誰敢馬虎?就算染病,也未必就是……即便是,妥善醫治,也沒有闖不過去的坎兒。我現在就過去,查看情況。煩請殿下派人,告訴李相公一聲,請他立刻調查,看看近日有沒有突然感染惡疾的情況?一定要弄清楚!”

朱標連連點頭,拱手道:“師母這幾句話,就讓我放心了不少。”

江楠隨即起身,不過沒走幾步,她又回頭,取來了一身白色的布衣,穿在了身上。

“這是張相吩咐過的,外面的人,身上的衣服,都可能沾染病氣,務必要注意,以免加重小殿下的病情。”

朱標見此,更加鬆了口氣。

“師母就是京中的定海神針啊!”

江楠也沒說什麼,直接到了東宮。

等她趕來,突然發現前面有一駕馬車,前呼後擁,帶了不少人。馬車停下,藍氏從裡面下來,在她身邊,有幾個婦人,還有幾個隨從,呼啦啦一大幫,就往裡面闖。

朱標看在眼裡,頓時頭皮發麻,這是怎麼回事?

誰讓她來的?

藍氏是自己的岳母,朱標不好立刻發火,但是很顯然不能讓她就這麼進去。因此朱標立刻叫人,先攔住藍氏。

想進去沒問題,但只許她一個,而且暫時也不要接近皇孫。

身爲皇孫的親姥姥,就這麼被攔在了外面,只能眼睜睜看着,一身白衣的江楠進去了,多少有點尷尬!

“我那孫兒啊!到底是哪個天殺的,要害你啊!你怎麼就染了天花啊!”藍氏情急之下,痛哭流涕,天花是怎麼感染的?

據說是碰到了染病的人,或者穿了染病人的衣服……衣服,對了,前些時候,不是還給小皇子弄了件呢絨的衣服嗎?

我就說了,小孩子,不能亂穿,絲綢的不挺好嗎?非要標新立異,禍害了好孩子啊!

藍氏在外面哭天抹淚,哀慟不已。

江楠卻是把常氏,還有側妃呂氏都叫了過來,另外凡是能接觸到皇孫的人,都被叫了過來,從宮女到太監,還有侍衛。

另外又有御醫,也都在列。

江楠看了看衆人,尤其是哭成淚人的常氏,她輕嘆了口氣,“皇孫若是真沾染了天花,必定不能從天而降,無中生有。你們都要仔細回憶,看看是不是遇到了類似情況。你們可聽好了,致使皇孫染病,這可是天大的罪,不管有意無意,一旦天子雷霆震怒,必定誅滅九族!萬無僥倖的道理!”

江楠這幾句話,着實嚇住了在場的衆人,大傢伙面面相覷,常氏猶豫了再三,突然低聲道:“師母,前些天,我,我跟孩子,去,去了圖書館……”

還沒等她說完,朱標立刻咳嗽道:“你是急糊塗了,師妹那裡怎麼會有事?”

常氏淚眼婆娑,“我,我也是擔心皇兒,他還這麼小,萬一染了惡疾,只怕,只怕……”常氏又哭了起來。

江楠擺手,“殿下,真要是天花這種瘟疫,確實可能從任何地方傳進來,皇家圖書館已經封了,回頭立刻派人去查,誰也不能放過……追查源頭,不能有任何疏漏。這不光是皇孫的事情,也關係到無數人,殿下可不能馬虎!”

朱標怔了怔,連忙點頭,“多謝師母體諒,我這就去安排。”

正在這時候,突然有一照料皇孫的御醫跑過來,“不好了,皇孫身上出疹子了!”

聽到這話,常氏眼前一黑,幾乎昏倒!

到底還是染上了!

她哭着往裡面跑,呂氏緊緊跟着,用手攙扶。

朱標也跟了進來,江楠自然沒有落後。

她已經看得明白,常氏雖然是將門虎女,但到底年輕,心思單純,也沒經過什麼風浪,她在這裡,基本上就是添亂,起不到什麼作用。

偏偏又不好說什麼……江楠也很着急。

此刻小皇孫身上,出現了不少紅疹子,小孩子痛苦地厲害,小手不停抓撓,哇哇大哭……孩子這麼哭,在場所有人,都方寸大亂。常氏更是撲過來,抓着孩子的小胳膊,哭成了淚人。

“我的肉啊,我的心肝啊!”

呂氏伏身在旁邊,不停勸解,“姐姐,別哭了,保重身體。趕快給殿下開藥,吃了就好了。”

常氏聽到藥這個字,立刻扭頭,看向那些御醫。

御醫被她看得渾身發毛,皇孫太小,病來得很急,他們也不敢隨便開藥,萬一出事了誰也擔不起!

朱標心急如焚,只能頻頻看江楠。

“師母,您怎麼看?”

江楠皺着眉,眼神都落在皇孫的小小身軀上,她看了好一會兒,突然道:“你們看,皇孫的疹子,是從頭臉開始,數量最多,現在身上也有了,可手腳卻不多!”

她這一句話,提醒了幾個御醫。

這些御醫的水平不差,但就是被嚇得亂了方寸,常氏和呂氏又都念叨着天花,他們不敢隨便開口,萬一誤診了,那可是全家性命的!

可經過江楠提醒,幾個御醫來了勇氣,他們仔細檢查之後,隨即對朱標道:“殿下,多虧了江尚書明斷,如果我們沒弄錯,皇孫不是天花,是沾染了水痘!”

“水痘?”朱標道:“那情況嚴重嗎?”

御醫道:“雖然不輕,但是水痘恢復很快,尤其是紅疹脫落之後,不會留下疤痕,遠不如天花可怕。”

朱標忍不住鬆了口氣,“果然是蒼天庇護!”

說完之後,他轉身衝着江楠,深深一躬,“師母,多虧您了!”

江楠道:“不管是水痘還是天花,都是外面沾染的,源頭還是要查。小殿下這邊,讓御醫盯着,別讓他抓撓,藥不必亂開,給點溫補的就好。主要是讓乳母過來,儘量讓他吃東西。”

朱標連忙答應,這一次常氏也不敢亂哭了,只是神情訕訕。

大約過了半天時間,皇孫身上的紅疹出的不多了,確實只集中在頭部和軀幹,四肢並沒有出現。

隨後有個宮女上報,她在數日前,返回了家中,家中有個年幼的妹妹,也在臉上出了幾個紅疹子,家裡人說她碰了不乾淨的東西,晚上燒了點紙,也就好了,並沒有往那上面想。

查!

朱標果斷下令,一番追查,確實查出了幾個感染水痘的孩子,他們症狀普遍很輕,沒有幾天就過去了,也沒留下什麼後遺症。

朱標稍微鬆了口氣,皇孫這邊,到了第二天,情況好了不少,燒也退了,孩子也吃東西了,就是紅疹尚在,小傢伙總是喜歡撓。

朱標過來看的時候,江楠正抱着小皇孫,把他兩個胳膊夾起來,不許他亂動。小傢伙皺着眉,在江楠的懷裡睡着,但不時扁扁嘴,顯然睡得不踏實。

朱標只能用最輕微的聲音,“師母,沒事了吧?”

江楠微微頷首,“應該沒事了,總算有驚無險。”

就這樣,到了第三天,小皇孫總算是恢復了正常,除了蔫頭耷拉腦,精神頭兒不濟,別的都還好,紅疹也結痂脫落,只有淺淺的痕跡,看樣子要不了多久,就會消失殆盡。又是一張白白淨淨的小臉,不用擔心破相。

這幾天下來,也把江楠折騰夠嗆。孩子剛染病,常氏就哭得上氣不接下氣,自己先沒了半條命。

等孩子確定情況,她也病倒了。

藍氏也不是個能指望的,至於呂氏,她倒是挺有心機,但比常氏年紀還小,擔子就只能落到江楠身上。

“不管怎麼說,孩子沒沾染天花,一切都好。我也算能跟陛下,皇后娘娘,還有張相交代了。”

江楠說着,長長出口氣,也是難掩疲憊。真要是出了事,這三人都不會答應的!

朱標除了拜謝,還能說什麼?

“師母大恩大德,弟子銘刻肺腑。”朱標頓了頓,“師母,這一次確實是水痘,但那個宮女回家之後,就沾染了,她自己沒事……是不是有些蹊蹺?”

江楠怔了怔,“這話本不是我該說的,宮中事情,最爲複雜,現在皇孫無恙,不好橫生枝節。但是殿下需要小心啊!”

朱標點頭,“弟子明白。”隨後朱標又道:“師母,我這裡還有一件事,不知道您能不能指點一下?”

江楠若有所思,笑道:“不會是朝政吧?有關政務的事情,還是跟李相公談,比較妥當。”

朱標一愣,隨即道:“師母,師父在京之日,我也是先跟師父通氣的。”

江楠無奈苦笑,“好吧,那就說說。”

朱標道:“我前些時候,下令以呢絨給學堂的生員們製作衣服,算是移風易俗。隨後我想起來,往年會有十萬匹紅布,留着給學生做衣服。因此想讓他們把這批布提走,結果卻發現布匹損壞嚴重,很多布匹掉色,酥脆如紙,根本沒法做衣服!”

朱標斟酌道:“十萬匹布,就算按中等布匹算,那也是七十萬貫,甚至更多!”

江楠眉頭微皺,隨後道:“歷年來,這種盜賣的案子,層出不窮。殿下要想辦,就必須以霹靂手段,立刻封存倉庫。如果遷延日久,只怕就查不出什麼來了。”

朱標想了想,點頭道:“師母提醒的是,我明白怎麼做了。”

江楠出了東宮,回去休息。

轉過天,朱標就下令中書省,皇孫身體康復,他要去太廟降香……李善長等人不覺有什麼,也就跟着出來,這羣人中間,還有剛剛升任吏部尚書不久的呂本。

朱標笑道:“距離吉時還有兩個時辰,大家隨我去個地方吧!”

說着,朱標在前面領頭,不待衆人反應過來,隊伍一轉,就直奔戶部倉庫而去,李善長突然一愣,隨即意識到了什麼,好啊,不愧是陛下的兒子!真夠果斷的!

第九十七章 老朱的兩套體系(三更到)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正黑旗第二十七章 好大官職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自老朱的賞賜第八百六十三章 叔叔救我第二百七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六十六章 郭子興,你不要過來呀!第七百八十五章 出口惡氣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朱元璋第八百六十章 我們應該反思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也有逆子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生可爲聖賢第三百零五章 第三次興起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九十一章 龍王也低頭(五更到)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就是織毛衣的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九十七章 老朱的兩套體系(三更到)第八百二十一章 移民非小事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二百零一章 清官無敵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大明成就了你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六百四十四章 通過考試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就拿這個考驗我?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俘虜工作第一百零七章 五大主力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軍大都督第八十二章 文忠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十章 夫人在行動第六百二十三章 北方也要移民第一百八十四章 父辭子孝第二百二十五章 學到了了不起的本事第六百八十一章 不能免俗的朱元璋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這是一個關於格局的故事第七百一十八章 第一大案第二百零五章 偷出大同第六百四十八章 遼東大捷第三百五十六章 到士兵中去第六百三十二章 張相公覺得你死定了第六百零二章 什麼叫洪武大帝啊!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獄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生可爲聖賢第十三章 重八守城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八百八十二章 破案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這是一個關於格局的故事第二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八十四章 四位元帥第六百七十七章 父子鬥法第二十三章 真龍入海第三百四十五章 我大哥張希孟第一百六十五章 古戰場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七百八十二章 朱棣,肥得很!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俘營覆盤事件第五百五十章 出征大典第四百六十八章 朱元璋,你不講武德第六百一十七章 真正的徵西大將軍第十一章 巾幗勝鬚眉第一百零五章 趙均用覆滅第二百五十六章 耕讀傳家的真相第一百三十五章 進兵高郵第三百零五章 第三次興起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們不欠軍餉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孫伴讀第二百八十七章 山賊土匪的智慧第七百七十八章 老朱又輸了第十九章 賈魯病了第四百五十三章 自投羅網的王保保第四百三十六章 最難的考試第八十二章 文忠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牌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軍大都督第三十三章 敬畏第四百四十一章 平分華夏第十章 夫人在行動第六十八章 進城不是小事情第七百一十九章 來自李善長的一擊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試多是一件美事第三百六十八章 都跪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六百七十七章 父子鬥法第八百零一章 北平,天下第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都是來買糧的(新年第一更)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都瞧不起大宋朝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四百零九章 最強防刺殺衙門第六百二十章 紀念館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二百六十二章 歧路(補昨天的)第六百七十五章 尷尬的老朱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們贏了!第八十章 上學啦!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根本
第九十七章 老朱的兩套體系(三更到)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正黑旗第二十七章 好大官職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自老朱的賞賜第八百六十三章 叔叔救我第二百七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六十六章 郭子興,你不要過來呀!第七百八十五章 出口惡氣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朱元璋第八百六十章 我們應該反思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也有逆子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生可爲聖賢第三百零五章 第三次興起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九十一章 龍王也低頭(五更到)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就是織毛衣的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九十七章 老朱的兩套體系(三更到)第八百二十一章 移民非小事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二百零一章 清官無敵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大明成就了你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六百四十四章 通過考試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就拿這個考驗我?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俘虜工作第一百零七章 五大主力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軍大都督第八十二章 文忠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十章 夫人在行動第六百二十三章 北方也要移民第一百八十四章 父辭子孝第二百二十五章 學到了了不起的本事第六百八十一章 不能免俗的朱元璋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這是一個關於格局的故事第七百一十八章 第一大案第二百零五章 偷出大同第六百四十八章 遼東大捷第三百五十六章 到士兵中去第六百三十二章 張相公覺得你死定了第六百零二章 什麼叫洪武大帝啊!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獄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生可爲聖賢第十三章 重八守城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八百八十二章 破案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這是一個關於格局的故事第二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八十四章 四位元帥第六百七十七章 父子鬥法第二十三章 真龍入海第三百四十五章 我大哥張希孟第一百六十五章 古戰場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七百八十二章 朱棣,肥得很!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俘營覆盤事件第五百五十章 出征大典第四百六十八章 朱元璋,你不講武德第六百一十七章 真正的徵西大將軍第十一章 巾幗勝鬚眉第一百零五章 趙均用覆滅第二百五十六章 耕讀傳家的真相第一百三十五章 進兵高郵第三百零五章 第三次興起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們不欠軍餉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孫伴讀第二百八十七章 山賊土匪的智慧第七百七十八章 老朱又輸了第十九章 賈魯病了第四百五十三章 自投羅網的王保保第四百三十六章 最難的考試第八十二章 文忠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牌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軍大都督第三十三章 敬畏第四百四十一章 平分華夏第十章 夫人在行動第六十八章 進城不是小事情第七百一十九章 來自李善長的一擊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試多是一件美事第三百六十八章 都跪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六百七十七章 父子鬥法第八百零一章 北平,天下第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都是來買糧的(新年第一更)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都瞧不起大宋朝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四百零九章 最強防刺殺衙門第六百二十章 紀念館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二百六十二章 歧路(補昨天的)第六百七十五章 尷尬的老朱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們贏了!第八十章 上學啦!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