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

站在上帝的視角,你會覺得孛羅帖木兒這一招,簡直臭得不行……他等於背刺察罕,逼着察罕和大明決戰,幾十萬元軍,大元朝最後的長城,就會因此折損殆盡。

這行爲簡直跟秦檜陷害岳飛差不多了。

可問題是察罕算得嶽元帥嗎?

顯然不是。

元廷任命孛羅帖木兒接任中書省平章,就是因爲孛羅帖木兒的父親答失八都魯是老懞古正黃金旗的貴胄,和察罕出身草根完全不一樣。

讓他執掌大權,也是爲了牽制察罕,甚至有那麼一點督戰隊的意思。

如果讓察罕順利撤回河北,光憑着幾十萬兵馬,就足以搶佔整個河北之地,到了那時候,排擠掉孛羅帖木兒,甚至如大都,行董太師故事,也不是不可能的。

既然如此,那爲什麼放你回來?

逼着你跟朱元璋死戰到底,兩敗俱傷,到時候我來收拾殘局,難道不好嗎?

同樣都是幾十萬大軍,沙場對拼,贏了也要元氣大傷,這不是顯而易見的事情嗎?老子正好坐收漁人之利。

孛羅帖木兒把算盤打得叮噹響。

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證明了跟孛羅帖木兒一樣想的,竟然大有人在。

首先,這兩家發生了爭鬥,元廷不可以無動於衷,因此派出了平章答失帖木兒、參政七十,讓這兩位一起前往冀寧,調停爭端。

察罕這邊不用說了,由於年輕人不講武德,投吸他們,致使丟失了冀寧要地。按照道理來說,該讓孛羅帖木兒把冀寧讓出來,然後賠禮道歉,賠償損失,好好緩解察罕的怒火。

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經過這兩位大臣的瞭解,一致認爲,察罕帖木兒需要把冀寧讓出來,交給孛羅帖木兒。

消息傳到杏花營,察罕暴怒!

有這麼一羣蟲豸治國,還需要敵人嗎?

他的大軍要返回山西,把冀寧給了孛羅帖木兒,他的兵去哪裡?

朝廷處事不公,這是要把他們逼上絕路。

察罕立刻就要調兵遣將,先把孛羅帖木兒滅了算了。但是幸好有王保保等人在,總算攔住了察罕,沒有幹出這種傻事。

畢竟在他們面前,最可怕的還是幾十萬明軍。

“父親,不如這樣,我們上書朝廷,讓孛羅帖木兒派兵,和我們同心同德,一起對付明軍?”

保保給他爹出了個主意,但是察罕果斷否定了!

“孛羅帖木兒欺我太甚!如果我還求着他,讓他幫我對付明軍,那豈不是顯着咱們太廢物了?今後豈不是予取予求,還怎麼在朝中立足?”

保保下意識一怔,“父親,那咱們現在要如何是好?”

察罕沉吟了良久,突然幽幽道:“自然是要出人預料!不管是孛羅帖木兒,還是大都的皇帝,都別想牽着我的鼻子走!我出招,要讓你們絕對想不到!”

……

目光回到了濟寧方向,張希孟安排使者去見察罕,商談阿魯溫的事情,果不其然,察罕竟然傳來了消息,他願意和大明講和,只要大明能放回他的父親,他願意退回河北,並且將開封讓給大明處置。

察罕的高招,終於呼之欲出了。

他打算和大明講和。

“察罕這人還挺聰明的,確實如此,只要咱們不打,他憑着兵力優勢,足以壓制孛羅帖木兒,獨攬元廷大權,誰也擋不住。”

但他很顯然錯估了形勢。

“察罕到底只是一員大將,眼界格局,限制了他……主公,咱們的勝算又增加啊!”張希孟不無喜悅道。

朱元璋臉上含笑,微微點頭。

張希孟卻又想起一件事,“主公,莫非你早就料到,察罕沒法順利撤兵,孛羅帖木兒會給他添亂掣肘?”張希孟都驚訝了,因爲不只是他,也包括朱升,兩個人都覺得決戰時機不是那麼成熟,如果察罕選擇撤兵,就讓所有佈置功虧一簣。

可問題是如果朱元璋能算定察罕沒法順利北歸,不得不在黃河兩岸,同大明決戰,那這個境界就太不一般了。

老朱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厲害了?

怎麼沒人告訴我?

許是感覺到了張希孟眼神之中的驚訝讚歎,老朱大爲受用,滋味很美妙。

不過老朱卻也知道,這不是裝蒜的時候,任何一點誤會,都可能引起誤判……因此他決定和張希孟說實話。

“咱是看出了元廷的內鬥,但……咱想的是元皇帝和皇太子,他們父子反目!”

老朱和張希孟說了實話,由此也引出了當世第一大孝子,大元太子,愛猷識理達臘的故事。

愛猷識理達臘的母親是高麗妃子奇氏,按理說他不是老懞古正黃金旗的,是沒有資格成爲儲君的。

但是他的運氣很不錯,元廷殘酷的內鬥,加上皇后嫡子早喪,給了他往上爬的機會。

而且愛猷識理達臘很好學,是皇族裡面的做題家。

從小他還在脫脫的府中長大,脫脫經常抱着皇子,策馬狂奔……爲了培養愛猷識理達臘,請來了最好的老師,拼了命灌輸知識。

給他講解《孝經》,編纂教材,又給他講貞觀政要等等書籍。

可以說是萬般功夫,都用在了他的身上。

如此一來,究竟學到了什麼,是不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呢?

很顯然,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當初脫脫曾經阻止冊封愛猷識理達臘爲儲君,脫脫的理由也很簡單,皇帝還不算老,皇后還可能生產,急着立庶子幹什麼?

結果就因爲這一句話,給脫脫招來了殺身大禍。

當初哈麻害脫脫的時候,愛猷識理達臘和他媽,高麗皇后奇氏都出了大力氣,最終促成罷免脫脫。

一出手就毀了他們大元朝最後的支柱,這孩子是真有前途,很值得培養,遇到了坑害大元的事情,他是真上!

成功弄死了脫脫之後,愛猷識理達臘還是不遺餘力,在坑大元朝的路上,越走越遠……他覺得犬父無能,必須把皇位讓出來,效仿宋徽宗,內禪皇位。

很顯然,這種事情朝中稍微有點腦子的,都不可能答應。

然後愛猷識理達臘就跟他媽,還有同樣來自高麗的太監樸不花互相勾結,沆瀣一氣,不停殘害大元朝最後的忠臣。

朱元璋在南邊打天下,愛猷識理達臘就在北邊勤勤懇懇挖牆腳。

就衝他坑大元朝這麼使勁兒,還以爲他是朱元璋失散的親骨肉呢!

不然外人怎麼可能這麼孝順啊!

這些事情,涉及到了宮廷秘事,外人很難知道,朱元璋又是從哪裡聽到的?

別忘了,愛猷識理達臘小時候不是在脫脫府上嗎!

他跟脫脫的兒子哈剌章是玩伴,童年好友。

結果脫脫遇害,哈剌章跟他叔叔也先帖木兒一樣,都到了大明這邊。

很快老朱也就有了針對元廷內部消息。

哈剌章指路,老朱安插人手,小心收買,探查情報……這個間諜是張希孟都不知道的。

這事情跟信任無關,只是權限等級不一樣,不可能讓誰都知道的。

而根據最新消息,愛猷識理達臘又跟察罕勾搭在一起,希望藉助察罕的力量,實現他逼着老爹退位的宏圖大志。

老朱判斷,只要元朝皇帝還有那麼一點腦子,就不會放任察罕順利北上。

那些在京的蒙古貴胄也會拼命阻止察罕。

看到沒有,這就是老朱敢於決戰的原因所在。

他能掌握元廷內部的秘密。

但說實話,老朱只覺得會有貴胄文臣反對,元皇帝會拒絕……但是窮盡朱元璋的想象,也沒有料到,竟然是孛羅帖木兒直接出兵冀寧,朝察罕屁股後面捅刀子。

只能說一個蒸蒸日上的國家,是沒法理解亡國之時,會冒出多麼離譜窒息的操作。

審視着眼前的局面,張希孟覺得勝算已經到了八成之多。

“主公,冀寧易手,察罕想要北歸山西的路已經堵死了,現在只剩下一條路,如果也能拿下,察罕就不得不在河南之地,跟我們決一死戰!到了那時候,察罕必敗!”

朱元璋點頭,隨即道:“先生說的是關中?”

張希孟點頭。

老朱又盯着地圖,沉吟良久,“只怕不行,潼關有察罕重兵守護,不是輕易能拿下的。”

張希孟笑道:“不一定需要潼關,只要在這條要路上,切上一刀,察罕幾十萬人馬,就不敢貿然返回關中。”

老朱眉頭一挑,隨即道:“先生的意思?”

“這裡!”

張希孟把手指按在了陝州之上!

老朱思忖再三,終於緩緩點頭,君臣再度達成了一致意見,一個關門打狗的方案,終於成型了。

張子明負責和察罕聯絡,解決阿魯溫的問題,因此他能順利前往南陽,向馮國用傳旨。兩支明軍,竟然靠這種方式傳遞消息,也是沒誰了。

馮國用拿到了老朱的旨意,放在火上烤了烤,隱藏的旨意就來了。

“奪取陝州,以最精銳的力量,駐守陝州,扛住察罕和李思齊夾攻,爲了贏得決戰,堅持到勝利爲止!”

馮國用一看這個計劃,竟然和他的想法不謀而合,自是喜不自勝。

但這麼艱難的任務,誰能承擔得起來?

他下意識看向兄弟馮國勝,哪知道在這時候,剛剛趕到的朱文正竟然站起身。

“讓我去吧!”

馮國用下意識搖頭,可話還沒說出來,朱文正就道:“我是上位的侄子,此戰生死未卜……朱家人不衝上去,讓別人去,終究是說不過去的。馮大都督,你給我挑選八千精兵,我即刻就走!”

第七十三章 羅貫中來訪第八百二十六章 大明百姓的未來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軍大都督第一百七十九章 一劍誅心第五百三十三章 正本清源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征白鹿洞第八百一十一章 小兒輩的婚事第一百八十章 統一思想第八十八章 糧長第七十三章 羅貫中來訪第九十八章 元軍六十萬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開兩朵第四百八十四章 賈魯河第五百五十一章 諭燕雲檄第七百八十五章 出口惡氣第二十一章 殺出去第七百零六章 師表大明第三百零七章 吃麪第三百二十章 度支局開工了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明最有錢的人第二十七章 好大官職第八百五十七章 大明和羅馬的結合第六百六十七章 在大明,人最尊貴!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就是織毛衣的第七百一十五章 朱棣低頭了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資產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六十二章 朱氏集團成立了第二百三十章 敲打老李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三百六十二章 死一百次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明羣賢第二百八十七章 山賊土匪的智慧第六百三十三 章 藩王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明最有錢的人第七百四十四章 有競爭,纔有突破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第七百六十四章 朱元璋要寫書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八十四章 四位元帥第七百八十四章 賭上一切的朱標第八百六十一章 吞併安南第六百六十四章 有福氣的高麗第二十章 造反了第五十六章 破橫澗山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逢一笑第五百零一章 早生貴子第八百七十八章 教化即開疆第五百七十九章 玉璽不如金印第二百九十四章 借風破城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四百九十四章 陛下給你們膽子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萬補貼朱多多第七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五百六十四章 痛飲燕山第五百九十四章 頑強的朱標第六百五十四章 寫入大誥第七百九十五章 編織情報網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賊第四百零九章 最強防刺殺衙門第三百五十八章 張夫子的戰場第四十五章 李善長第五百六十二章 朱元璋北上第八十二章 文忠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臣難爲第七百八十章 親事來了第四百零八章 單向透明第一百二十八章 俘虜工作第三百二十八章 雙向奔赴第四百二十三章 滅陳第五百九十三章 狠人第七百二十六章 出將入相第一人第八百九十九章 准許加入華夏第六百二十九章 請你吃牢飯第四百一十九章 坑兄弟不手軟的張希孟第五百一十五章 改變,從教育開始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七十一章 有青天第八百一十四章 張太師的高招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二百五十二章 聯手李善長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三百五十九章 朱熹說得對啊!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江!渡江!第三百三十九章 送你一頂白帽子第五百七十五章 君臣團聚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八十五章 朱元璋認輸了第六十二章 朱氏集團成立了第七百一十章 朱標的做事小技巧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是大明忠臣啊!第六百零六章 熊孩子朱老四
第七十三章 羅貫中來訪第八百二十六章 大明百姓的未來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軍大都督第一百七十九章 一劍誅心第五百三十三章 正本清源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征白鹿洞第八百一十一章 小兒輩的婚事第一百八十章 統一思想第八十八章 糧長第七十三章 羅貫中來訪第九十八章 元軍六十萬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開兩朵第四百八十四章 賈魯河第五百五十一章 諭燕雲檄第七百八十五章 出口惡氣第二十一章 殺出去第七百零六章 師表大明第三百零七章 吃麪第三百二十章 度支局開工了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明最有錢的人第二十七章 好大官職第八百五十七章 大明和羅馬的結合第六百六十七章 在大明,人最尊貴!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就是織毛衣的第七百一十五章 朱棣低頭了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資產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六十二章 朱氏集團成立了第二百三十章 敲打老李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三百六十二章 死一百次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明羣賢第二百八十七章 山賊土匪的智慧第六百三十三 章 藩王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明最有錢的人第七百四十四章 有競爭,纔有突破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第七百六十四章 朱元璋要寫書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八十四章 四位元帥第七百八十四章 賭上一切的朱標第八百六十一章 吞併安南第六百六十四章 有福氣的高麗第二十章 造反了第五十六章 破橫澗山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逢一笑第五百零一章 早生貴子第八百七十八章 教化即開疆第五百七十九章 玉璽不如金印第二百九十四章 借風破城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四百九十四章 陛下給你們膽子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萬補貼朱多多第七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五百六十四章 痛飲燕山第五百九十四章 頑強的朱標第六百五十四章 寫入大誥第七百九十五章 編織情報網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賊第四百零九章 最強防刺殺衙門第三百五十八章 張夫子的戰場第四十五章 李善長第五百六十二章 朱元璋北上第八十二章 文忠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臣難爲第七百八十章 親事來了第四百零八章 單向透明第一百二十八章 俘虜工作第三百二十八章 雙向奔赴第四百二十三章 滅陳第五百九十三章 狠人第七百二十六章 出將入相第一人第八百九十九章 准許加入華夏第六百二十九章 請你吃牢飯第四百一十九章 坑兄弟不手軟的張希孟第五百一十五章 改變,從教育開始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七十一章 有青天第八百一十四章 張太師的高招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二百五十二章 聯手李善長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三百五十九章 朱熹說得對啊!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江!渡江!第三百三十九章 送你一頂白帽子第五百七十五章 君臣團聚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八十五章 朱元璋認輸了第六十二章 朱氏集團成立了第七百一十章 朱標的做事小技巧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是大明忠臣啊!第六百零六章 熊孩子朱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