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大兒

“李佑之,楊有福,我願意開城歸降,但是你們要保浮樑安寧,不許放亂兵進來!”

聽到這話,城外兩人先是一喜,但隨即也怒了,什麼叫不許亂兵進城,那是漢王天兵,是順天應人的王師。

“許知州,你是識時務的,趕快開城吧,不要負隅頑抗,給自己找不痛快。”

許璦堅決不答應,必須要他們保證進城的數量,並且不許陳軍進城。

雙方爭執不休,這時候張定邊騎在馬背上,出現在了後方。

他聽聞了消息之後,微微沉吟,“漢王之師以義行,自然是秋毫無犯,不傷百姓……告訴李佑之他們,我可以不進浮樑,只駐紮城外,讓他們趕快投降,免得生靈塗炭。”

張定邊都說話了,兩個奴才還有什麼好說的。

他們只能答應,率領三百人進城接管。

眼瞧着敵人上鉤了,朱英暗暗咬牙,跟同學搞演習對抗,總結出來的損招,總算有了用武之地。

李佑之和楊有福絲毫沒有覺察,也不認爲是個陷阱,畢竟朱文遜死了,王鼎死了,許璦只是個文人,又怎麼阻擋他們?

乖乖投降,肯定是最好的選擇。

這倆人笑嘻嘻並馬前行,離着吊橋越來越近。

“放吊橋。”

伴隨着滑輪滾動,寬大的吊橋放下,吊橋後面的大門也開放了。

可就在城門開放的瞬間,李佑之就覺得脊背發涼,不好!

只見密密麻麻的弩箭,對準了他。

有詐!

他想躲避,卻已經晚了。

弩箭齊射,撲面而來。

李佑之到底是武將,情急之下,飛撲到楊有福的,馬背上,用他當個肉盾。

只聽噗噗之聲,楊有福的身軀被數支弩箭穿透,胸口,腹部,大腿,脖子,全都涌出了血漿,戰馬也沒有幸免於難。

重重摔在地上,楊有福和李佑之都落在了地上。

楊有福嘴裡噴着血漿,艱難扭頭,惡狠狠盯着李佑之,“我,我旳好女婿……你,你真狠!”

說完這傢伙,楊有福就斃命了。

原來他把小女兒送給了李佑之,又送了許多禮物,讓這傢伙沉溺享受,這才把李佑之拉攏過來。

結果竟然是這麼個結果!

你不是說,自己孑然一身,就把我當做親生父親嗎?

你就是這麼孝敬你爹的?

不孝子啊!

楊有福死不瞑目。

李佑之纔沒心思管他,多虧了你老東西教會我不要臉,怎麼能指望我對你忠心耿耿呢?

再說了雖然有楊有福當盾牌,弩箭還是穿透了他的身體,在李佑之身上留下了幾處傷口,尤其是腰上的一處,更是疼痛難忍。

李佑之掙扎着起來,踉蹌着要逃命。

令他詫異的是,那三百隨從竟然悉數逃跑,作鳥獸散,根本沒人願意管他。

李佑之大驚失色,“救,救救我啊!”

他走了沒兩步,腰部吃痛,重新摔倒,只能雙手用力,向前爬。劇烈的疼痛,讓他額頭都是冷汗。

他努力擡起頭,仰望着陳軍大陣,發出聲嘶力竭的大吼。

“太尉救命!”

張定邊聽沒聽到不知道,從城裡衝出十幾騎,爲首的正是朱英。

他二話不說,衝到李佑之身邊,抖出手裡的繩套,正好套中了李佑之,隨即掉頭,拖着他跑回了城中。

伴隨着朱英進城,吊橋擡起,城門緊閉。

城中的軍民見朱英抓了李佑之,無不大喜!

朱英更是咬牙切齒,他讓人提着李佑之上了城頭,遙望着陳軍方向。

“你們這些賊,好好聽着!我叫朱英!是吳王義子!你們放心,要不了多久,你們就會記住我的,這輩子都忘不掉!”

“想要我投降?做夢!”

朱英說完,手起刀落,一下子砍掉了李佑之的……耳朵!

直接殺了他,簡直便宜他了。

“敢背叛吳王,還敢殺我兄長,不把你切成片,就算小爺輸!”

朱英接連揮刀,在李佑之的身上留下一道道的傷口。他砍的都不深,只是放血。三十幾刀下來,李佑之已經流乾了鮮血,只剩下最後一口氣。

朱英同樣大口喘息,他見過很多死人,本以爲不會害怕殺人,但是真正動刀子的時候,依舊心臟收緊,胃裡翻騰,幾乎撐不住。

看起來過去的自己,是被保護得太好了。

乾爹,乾孃,還要大哥,他們照顧自己,包容自己,不管惹什麼禍,都不會真的怪罪。

如今也到了自己保護他們的時候了。

只要有我在,就不能讓陳軍過去半步!

朱英咬了咬牙,斷然下令,把李佑之掛在旗杆上,然後讓守城將士,衝着李佑之射箭,讓他萬箭攢心!

這個背叛朱家軍的東西,落了這麼一個下場,也算是報應。不過這還沒完,等着仗打完了,針對他們家的清算還在後面。

這麼長時間了,他還算是第一個反叛的,不讓他身敗名裂,家破人亡,根本對不起這個第一!

朱英的種種舉動,似乎沒有讓張定邊感覺到如何,這位張太尉在聽說兩個人死掉之後,只是淡淡哼了一聲。

隨後他騎着戰馬,在距離城頭還有三百步的位置停了下來,仰望着城頭,淡淡道:“朱英,我知道你!你大哥張希孟是個賢才,你年紀還小,沒必要自尋死路!”

朱英聽到這話,忍不住大笑,“你知道我大哥是張希孟,你就不會說這話!”

張定邊深吸口氣,微微點頭,“好,既然這麼說了,那我就把你當成一個對手,不要怪我欺負小孩子!”

朱英傲然道:“很可惜,我可一直沒把你當成對手!任憑你多大的本事,侍奉陳友諒這個小人,又和天下萬民作對,你的下場可不會很好!”

張定邊無言。

朱英別的本事沒學會,誅心的功力可是有了三分。

“傳令,攻城!”

浮樑州的戰鬥打響了,朱元璋和陳友諒的對決,比歷史上來得早了許多。

在原本的歷史上,雙方並不是一下子就進行決戰。包括安慶,洪都等城池在內,雙方都反覆爭奪,數次易手。

朱元璋雖然越打越強,並且在最終的鄱陽湖大戰之中,徹底擊敗陳友諒,取得最後的勝利。

但是這幾年的搏殺,並不是一帆風順,恰恰相反,幾乎是險象環生,充滿了危險。

也不說別的,光是陣亡的文武官吏,就是長長的一串……大將花雲,義子朱文遜,王鼎,許璦,葉琛、萬思成等等。

這還不算在鄱陽湖決戰之時,陣亡的將士。

足見爭鬥之激烈。

尤其是部將叛變,更是家常便飯,也不光是老朱和陳友諒之間,也有人擊殺朱元璋部將,歸降張士誠的,比如胡大海,就是死在了宵小之徒的手裡,實在是可惜。

殘酷的戰鬥,爾虞我詐,不時背叛……朱元璋多疑的性格,似乎就是這時候鍛煉出來的,並且影響了他的一生。

不過由於張希孟的參與,這個歷史進程出現了快進的跡象,朱元璋發展更快,腳步更穩……同樣的,陳友諒也抓緊篡奪王位,並且還得到了不少地主豪強的支持,也不見得比歷史上弱多少。

這是一場看起來勢均力敵的爭鬥,彼此各有優劣,哪怕朱家軍這邊,也沒有絕對的把握。

“文遜竟然死了!”

朱元璋用力握拳,狠狠一錘桌面,痛心疾首……他把朱文遜列入文字輩,就是視若己出,陳友諒竟然暗算害死了自己的兒子,喪子之痛,讓朱元璋切齒咬牙。

“先生,朱英他還留在浮樑?他要駐守俘虜,阻擋陳軍?”

“確實如此,朱文遜和王鼎戰死,浮樑已經沒有武將,只剩下朱英撐着了。”張希孟聲音微微顫抖。

老朱聽在耳朵裡,也是大受震撼。

“果然是咱的兒子!給他的兄弟們做了表率!”老朱這麼說,已經是把朱英當成好大兒,表率皇子。

張希孟臉色嚴峻,更多的卻是擔憂……說實話,他和朱文遜之間,交際不算多,只有還在滁州的時候,他教過朱文遜識字。

但是朱英可不一樣,捫心自問,就算是親弟弟,張希孟都未必這麼包容!

這小子年紀還小,留在浮樑,萬一有閃失,絕對能讓張希孟痛不欲生!

“主公,根據急報,陳友諒派出了張定邊,又是精銳盡出,我們還是儘快出兵,援救浮樑纔是。”

老朱下意識點頭,但是卻沒有下令,他突然凝視着浮樑,忍不住道:“張先生,你看陳友諒從這裡下手,他要幹什麼?”

張希孟也是一怔,自然是要圖謀金陵,打敗咱們了……不過張希孟稍微思忖,也意識到了問題所在。

“主公,咱們分析過,走這條路,就要經過九華山,黃山,道路崎嶇,運輸輜重非常艱難。陳友諒可沒有百姓支持,想要走這條路,幾乎不可能。”

朱元璋越發鎮定下來,他沉聲道:“既然如此,他還攻擊浮樑,又是什麼意思?”

張希孟也漸漸冷靜下來,有了判斷。

“他們是想引誘我們發兵救援?”

朱元璋點頭,“如果能輕取浮樑,陳友諒也可以調動大軍,水陸並進,緩緩推進……如果不能,就吸引我們過去,在湖口以東,以逸待勞,和我們決戰!”

張希孟一怔,“那主公的意思是?”

朱元璋盯着地圖,咬了咬牙道:“既然陳友諒要戰,那便迎難而上,一戰定江山!”

第四百一十一章 孤單的張相公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明羣賢第八百二十五章 皇家樂第五百零九章 復旦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第二百零二章 祭祀先賢第三百九十六章 吳王的請帖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六百五十三章 立規矩第二百零二章 祭祀先賢第四百九十一章 親事第五百二十五章 張士誠,降了!第六百九十六章 家父張相公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而歸第六百九十六章 家父張相公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四百二十三章 滅陳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二百二十章 投朱一念起第二百八十九章 軍心第三百五十九章 朱熹說得對啊!第一百一十四章 爲繼續做人而戰第七百三十四章 皇孫之師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人的新官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七百八十三章 該宰肥羊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三百九十四章 國號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一百九十四章 仁慈的朱叔叔第二百一十六章 勸降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二百五十八章 快刀第八百一十一章 小兒輩的婚事第六十章 落網(加更求票)第九十六章 常遇春的小故事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第七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八百七十二章 應天上空的眼睛第二百三十章 敲打老李第二百零二章 祭祀先賢第六百八十八章 趕快叫爹第五百零三章 鯉魚焙面第一百六十三章 輕鬆出獄第五百零五章 我在,大明在!第八百七十六章 好學生第四百七十二章 請小明王退位第二百五十一章 駐守洪都的人選第二百零三章 張老師的小課堂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是來立規矩的第七百六十七章 說服朱元璋第一百章 軍中不許賭博(三更求票)第一百九十九章 格局打開了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八百二十六章 大明百姓的未來第五百六十五章 秦皇漢武,唐宗明祖第八十八章 糧長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也有逆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輕鬆出獄第四百四十九章 張相的終身大事第四百六十章 痛斥孔家第九十九章 都是狠人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八百二十五章 皇家樂第八百九十六章 皇孫的無爲而治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七百八十五章 出口惡氣第五百一十七章 整編山東紅巾第四十一章 收穫滿滿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伐第一百零八章 又升官又娶媳婦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第六百零一章 不能讓皇后太寒酸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大明成就了你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希孟的財富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力無窮的宣傳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父辭子孝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四百二十三章 滅陳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臣和睦第四百六十八章 朱元璋,你不講武德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談判之列第七百一十四章 唯有納稅逃不掉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謝天恩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明羣賢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達第四百七十二章 請小明王退位第一百一十二章 新皇的首要大事第九百章 到了地獄你也不行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四百三十六章 最難的考試第一百八十二章 實幹興邦
第四百一十一章 孤單的張相公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明羣賢第八百二十五章 皇家樂第五百零九章 復旦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第二百零二章 祭祀先賢第三百九十六章 吳王的請帖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六百五十三章 立規矩第二百零二章 祭祀先賢第四百九十一章 親事第五百二十五章 張士誠,降了!第六百九十六章 家父張相公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而歸第六百九十六章 家父張相公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四百二十三章 滅陳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二百二十章 投朱一念起第二百八十九章 軍心第三百五十九章 朱熹說得對啊!第一百一十四章 爲繼續做人而戰第七百三十四章 皇孫之師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人的新官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七百八十三章 該宰肥羊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三百九十四章 國號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一百九十四章 仁慈的朱叔叔第二百一十六章 勸降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二百五十八章 快刀第八百一十一章 小兒輩的婚事第六十章 落網(加更求票)第九十六章 常遇春的小故事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第七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八百七十二章 應天上空的眼睛第二百三十章 敲打老李第二百零二章 祭祀先賢第六百八十八章 趕快叫爹第五百零三章 鯉魚焙面第一百六十三章 輕鬆出獄第五百零五章 我在,大明在!第八百七十六章 好學生第四百七十二章 請小明王退位第二百五十一章 駐守洪都的人選第二百零三章 張老師的小課堂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是來立規矩的第七百六十七章 說服朱元璋第一百章 軍中不許賭博(三更求票)第一百九十九章 格局打開了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八百二十六章 大明百姓的未來第五百六十五章 秦皇漢武,唐宗明祖第八十八章 糧長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也有逆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輕鬆出獄第四百四十九章 張相的終身大事第四百六十章 痛斥孔家第九十九章 都是狠人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八百二十五章 皇家樂第八百九十六章 皇孫的無爲而治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七百八十五章 出口惡氣第五百一十七章 整編山東紅巾第四十一章 收穫滿滿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伐第一百零八章 又升官又娶媳婦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第六百零一章 不能讓皇后太寒酸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大明成就了你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希孟的財富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力無窮的宣傳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父辭子孝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四百二十三章 滅陳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臣和睦第四百六十八章 朱元璋,你不講武德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談判之列第七百一十四章 唯有納稅逃不掉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謝天恩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明羣賢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達第四百七十二章 請小明王退位第一百一十二章 新皇的首要大事第九百章 到了地獄你也不行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四百三十六章 最難的考試第一百八十二章 實幹興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