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有青天

朱元璋騎在馬背上,緩緩進入了滁州城……還是那一副老樣子,街道房舍,除了更加斑駁,地上的雜物更多之外,並沒有太多的變化。

他特意向城牆兩側看去,能看到不少臨時搭建的棚子,那都是叫花子的棲身之地。

朱元璋還記得有一次遇上了下雨,天氣還冷,他不得不去棚子裡躲雨。

那兩個乞丐人很好,他們不但沒有趕走自己,還熱情請客。

兩個叫花子能請什麼啊?

酒樓扔的糊鍋巴,菜市場撿的爛菜葉,還有幾塊發了黴的豆腐……就是這些豬都未必愛吃的東西,都放在一個破砂鍋裡,燉了起來。

剛煮熟的時候,一股餿臭味道,直刺鼻孔,其中一個乞丐就用一種樹枝攪合,另一個乞丐扔了幾根草下去。

還真別說,過了一會兒,樹枝香草的味道,竟然化解了不少餿臭味。

他們給朱元璋盛了一碗,熱乎乎的,一口喝下去,不由自主打了個激靈,整個人都舒服起來。

朱元璋連着喝了三碗,好長時間都沒有吃飽過了。他跟兩個老乞丐聊着,笑着,他給他們唱蹩腳的花鼓戲,老乞丐教了他分辨草藥的辦法。

說來也奇怪,乞丐朝不保夕,吃的都是餿臭變質的東西,有時候撿到了一條死狗,哪怕生了蛆蟲,也是要當成寶貝吃掉的。

換成普通人,估計沒幾天就食物中毒,直接掛了。可乞丐們風裡來,雨裡去,竟然還能活得好好的。

當然不乏一些人體質特殊,免疫力超強——弱的都死了。但是這幫人的一些救命小妙招,也是相當管用的。

比如治療痢疾,解蛇毒,處理傷口……都有些獨門的手段。

老朱跟他們學了不少生存小技巧,這才分手。

故地重遊,那兩個乞丐估計是找不到了,那個鮮美無比的湯飯也吃不到了……要不自己做一次,請張希孟和李善長都嚐嚐?順便再請他們起個名字?

老朱想着這些,嘴角竟然向上翹起,露出了似有若無的笑容。跟在老朱旁邊的張希孟敏銳察覺到了,他不知道朱元璋想什麼,但這個時候,估計不會是太好的事情……

“主公,剛剛李先生說了,滁州積累的冤假錯案不少,主公可是準備替百姓平反冤獄?”

老朱沉吟了一下,就道:“這是自然,只是案子太多,要勞煩兩位先生了。”

李善長笑道:“上位,其實大多數的案子,是非曲直,不算困難……真正需要用心思的,或許也就一成而已。”

朱元璋立刻打起精神,張希孟也來了興趣,這可是他最缺的東西,趕快跟李善長學學……民間的案子中,涉及到殺人放火,搶劫偷盜一類的惡性案件,數量並不多。

有過農村生活經驗的朋友一定知道,在村子裡,誰家有什麼事情,很快就會傳得人盡皆知,專門有那麼一羣大爺大媽,就喜歡幹傳閒話。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在鄉土社會,是沒有秘密可言的,誰幹了壞事,十里八鄉都會知道。

還有一層,就是長時間生息繁衍,彼此結親,一個村子論起來,別管遠近,多數都是親戚。

面對着低頭不見擡頭見的親朋,殺人啊,搶劫啊,這類的案子,還真不容易下得去手。即便發生了,往往村子裡的族老就會按照宗法處置。

殺人償命,天經地義。

能鬧到衙門的案子,往往是經濟糾紛,其中又以侵佔土地爲主。

而這類案子,又普遍表現爲強者侵佔弱者的,弱者主動去占強者的便宜,這種情況概率着實不高。

再有別忘了,在大元朝治下,人可是分三六九等的,雖然不一定有明文規定,但是各地約定俗成,蒙古人,色目人,官吏,豪強,就是比普通百姓高了不知道多少等。

這種案子辦起來很容易,甚至能集中辦理。

查清楚惡行,把人殺了,收上來土地,直接分給受害的百姓,一點也不麻煩。

至於真正有爭議的案子,可以等站穩腳跟,有了精力,仔細覈查清楚,再進行處理。

“上位,其實讓卑職說,弄清楚是非對錯,並不是很難,難的就是有沒有魄力,能夠鐵腕處置,伸張正義,爲民做主!”

這話說的朱元璋好想大笑,有沒有魄力?用得着問咱嗎?

他看了眼李善長,發現這位李先生正迎着自己的目光,笑容可掬。

這個剎那,朱元璋好想感覺到了什麼。

ωwш⊕ttkan⊕Сo

李善長這傢伙似乎跟以前不一樣了,笑容之中,多了一分真誠!

“李先生,既然如此,這事你就負責,讓張先生協助你!”

朱元璋交代之後,打馬向前,他指揮着兵馬,接管衙門、軍營、大牢、倉庫,並且將四門士兵換成了自己的人。

他又下令張貼布告,安撫人心,商住貿易,一切如舊。

滁州的百姓,驚訝地發現,這些紅巾軍居然沒有進入民宅的情況。

他們只是查封了跟元廷有關的東西,對於民衆的家產,秋毫無犯。

還有人在路邊空地,搭起了帳篷,士兵就在帳篷休息,居然沒有進入民居!

怎麼可能?

這都是賊兵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怎麼會放過老百姓?

不可能的,絕對不可能。

他們準是想讓大傢伙放鬆心思,隨後再殺個措手不及。

大傢伙都不能放鬆警惕……大姑娘小媳婦,務必要把上衣和裙子用布條繫好了,在手裡準備一些金銀首飾。

賊人都性子急,他們衝進來,要強行無理,有布條繫着,就解不開了。這時候再把金銀給他們,得了便宜,就去找下一個了。

還有,臉上多抹點鍋底灰兒,弄得人不人鬼不鬼的,安全!

上了年紀的,耐心教導保命之法,年輕的將信將疑,也不知道有用沒用,反正準備着吧!

對了,房門頂重要的,用石塊水缸封起來,可千萬別讓人進來。

那些金銀細軟,全都放到竈臺裡,也別生火,也別做飯,可千萬別把紅巾賊引來!

老百姓還能有什麼辦法,折騰不了別人,就可勁兒糟蹋自己唄!

只是不生火,不煮飯,也不出門,就在家門悶着。

一天兩天,到了第三天就撐不住了。

肚子裡沒食,缸裡沒米。

不出去幹活,就要餓肚子。

尤其是一些小商小販,根本沒有積蓄,白天干活掙錢,晚上一家人吃飯,白天不掙錢,晚上就要捱餓。

這可怎麼是好!

到了第三天,有些忍不住的,戰戰兢兢上了街面,挑着擔子,急匆匆行走,甚至不敢大聲叫賣。

可一天下來,他們發現老客戶沒幾個,紅巾軍卻是不少。

他們出手大方,買賣公道,絕對不佔老百姓的便宜。

尤其重要一點,紅巾軍可不是紅眉毛綠眼睛的,恰恰相反,一個個齒白脣紅,梳洗得乾淨,小夥子們身形矯健,笑得燦爛,個頂個都是俊後生,可比鄰居家的邋遢鬼強多了。

“不一樣?”有人還不敢置信。

“真的不一樣!俺聽人說了,他們的頭領姓朱,可是個大英雄,帶兵嚴格,愛民如子啊!”

“阿彌陀佛!總算是老天保佑!”

滁州的人心,悄然發生着變化。

街道上的人越來越多,他們驚訝發現,這些士兵竟然會主動清理街道的雜物,灑掃塵土,弄得一塵不染,和以前大不相同。

而就在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紅巾軍的與衆不同時,一項新的命令傳達下來。

紅巾軍放告了!

所有百姓,凡是有什麼冤屈,都可以去衙門。

尤其是那些積壓的案子,優先辦理。

這還不要緊,就在下午時分,竟然出現了一隊騎兵,他們前面敲着鑼,在隊伍之中,居然有十幾個人。

這些面目太熟悉了……有兩個蒙古的小官,有三個色目人,還有替元廷徵糧的大商人黃老爺,還有幾個在衙門裡專門收黑錢,坑害老百姓的小吏。

他們怎麼都被抓起來了?

還押着遊街?

“鄉親們,經過調查,這些人都有罪行在身,爲了弄清楚他們做的惡事,請大傢伙前往衙門,主動告發,覈實之後,有重賞!”

Duang!!

士兵用力敲着大鑼,不斷告訴百姓們。

漸漸的,從門縫裡露出了一雙雙眼睛,緊緊盯着隊伍,看着那些高高在上的混賬東西……忽然,一扇門開了。

花白頭髮的老者晃晃悠悠出來,老淚縱橫,站在道路中間,用盡力氣,仰着頭高呼:“鄉親們,有青天了!”

第九十七章 老朱的兩套體系(三更到)第三百章 真孔孟之道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五百五十六章 今日,超越大宋矣!第六十四章 一出好戲第七百九十五章 編織情報網第二百二十六章 又是一年豐收時第九百章 到了地獄你也不行第二百零三章 張老師的小課堂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捨得花錢第一百三十五章 進兵高郵第三百三十章 人生無常第九百零七章 清掃乾淨第一百三十六章 文正第四百零七章 張少師第五百零三章 鯉魚焙面第八百章 債務,老朱背第三百五十九章 朱熹說得對啊!第四百零三章 皇帝的誕生第六百一十四章 朱棣的志向第二百一十六章 勸降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八百七十三章 咱投洪武大帝了第五百八十八章 冠軍侯的格局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希孟的大棋局第八百七十二章 應天上空的眼睛第四十一章 收穫滿滿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四章 漢高祖如何第二百七十四章 奴才之作第二百三十一章 豪門敗落第六百五十五章 朱標的感悟第六百零二章 什麼叫洪武大帝啊!第二百六十九章 理論和實踐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一百五十四章 向主公報捷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二百八十九章 軍心第八百九十六章 皇孫的無爲而治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八十六章 緩稱王第三百六十八章 都跪了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二百四十二章 千金懸賞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六十九章 君子豹變第三百五十四章 聖君賢臣第七百五十九章 李善長的選擇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資產第五百三十六章 送張相回京第四百二十四章 五路圍攻第一百七十八章 劉基,你被捕了第七百二十章 楊憲倒臺了第八百六十三章 叔叔救我第八百六十章 我們應該反思第八十七章 滁,大熟(求首訂)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主公過江第八十三章 好姐夫第六十七章 咱曾經來此要過飯第八十三章 好姐夫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奴才之作第八百五十九章 變法強國第三百二十三章 臉都不要了第六百零八章 門下省崛起第十三章 重八守城第十四章 工科男的可怕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的花朵們第二百一十四章 影響深遠第四百六十六章 總動員第四百六十章 痛斥孔家第六百六十四章 有福氣的高麗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六百零五章 十年之功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第七百五十七章 太子成熟了第四百零一章 羣賢畢至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甚至不願叫我一聲大哥第三百零二章 跪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劉伯溫考試第三百一十六章 總算第一百一十七章 鄙人不善逃跑第三百零二章 跪第五百五十五章 壯士十年歸第三百六十二章 死一百次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手第九十九章 都是狠人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自老朱的賞賜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應天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階段戰術第五百一十六章 父子同考
第九十七章 老朱的兩套體系(三更到)第三百章 真孔孟之道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五百五十六章 今日,超越大宋矣!第六十四章 一出好戲第七百九十五章 編織情報網第二百二十六章 又是一年豐收時第九百章 到了地獄你也不行第二百零三章 張老師的小課堂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捨得花錢第一百三十五章 進兵高郵第三百三十章 人生無常第九百零七章 清掃乾淨第一百三十六章 文正第四百零七章 張少師第五百零三章 鯉魚焙面第八百章 債務,老朱背第三百五十九章 朱熹說得對啊!第四百零三章 皇帝的誕生第六百一十四章 朱棣的志向第二百一十六章 勸降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八百七十三章 咱投洪武大帝了第五百八十八章 冠軍侯的格局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希孟的大棋局第八百七十二章 應天上空的眼睛第四十一章 收穫滿滿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四章 漢高祖如何第二百七十四章 奴才之作第二百三十一章 豪門敗落第六百五十五章 朱標的感悟第六百零二章 什麼叫洪武大帝啊!第二百六十九章 理論和實踐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一百五十四章 向主公報捷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二百八十九章 軍心第八百九十六章 皇孫的無爲而治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八十六章 緩稱王第三百六十八章 都跪了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二百四十二章 千金懸賞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六十九章 君子豹變第三百五十四章 聖君賢臣第七百五十九章 李善長的選擇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資產第五百三十六章 送張相回京第四百二十四章 五路圍攻第一百七十八章 劉基,你被捕了第七百二十章 楊憲倒臺了第八百六十三章 叔叔救我第八百六十章 我們應該反思第八十七章 滁,大熟(求首訂)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主公過江第八十三章 好姐夫第六十七章 咱曾經來此要過飯第八十三章 好姐夫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奴才之作第八百五十九章 變法強國第三百二十三章 臉都不要了第六百零八章 門下省崛起第十三章 重八守城第十四章 工科男的可怕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的花朵們第二百一十四章 影響深遠第四百六十六章 總動員第四百六十章 痛斥孔家第六百六十四章 有福氣的高麗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六百零五章 十年之功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第七百五十七章 太子成熟了第四百零一章 羣賢畢至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甚至不願叫我一聲大哥第三百零二章 跪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劉伯溫考試第三百一十六章 總算第一百一十七章 鄙人不善逃跑第三百零二章 跪第五百五十五章 壯士十年歸第三百六十二章 死一百次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手第九十九章 都是狠人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自老朱的賞賜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應天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階段戰術第五百一十六章 父子同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