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六章 好好輔佐太子

朱元璋下旨之後,環顧大殿,他突然一陣恍惚,好多年輕的面孔……很陌生嗎?當然不是,老朱連多年前,一面之緣的人都能記住,這些經過他點頭,提拔上來的官吏,老朱不可能忘記。

但是要說有多熟悉,只怕也未必。

那些跟着老朱打天下的文臣,已經凋敝大半了……除了去了高麗的李善長,像什麼賈魯、朱升、李習、楊元杲……這些人都已經不在了。

眼下朝中,文臣之中,除了張希孟之外,也就是胡惟庸還勉強算是老臣了。

打江山治天下,就是一場修行。

能走到最後的,畢竟有限。

朱元璋撫今追昔,也不免生出淒涼之嘆。

“非是咱喜歡屠戮功臣,實在是有人居高自傲,目無國法,咱不得不殺!”老朱說完這話,竟然直接拂袖而去。

衆朝臣心驚肉跳,不寒而慄,生怕火會燒到自己身上,大家的目光都落向了張希孟,試圖讓太師說兩句。

但是很可惜,張希孟竟然也起身離去。

羣臣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只能匆匆返回府邸。

只不過在衆人當中,還有兩個特殊的存在,一個是太子朱標,一個是拱衛司指揮使張承天。

朱標匆匆追趕張希孟,趕上了之後,張希孟讓他上了自己的馬車。

“殿下應該知道怎麼做,又何必問我!”

朱標臉色微紅,“先生,弟子現在心亂如麻,還是請先生指點兩句,也免得犯錯。”

張希孟微微頷首,“既然殿下說了,那我就廢話兩句。殿下可見過荊條嗎?”

“這個自然是見過的。”

張希孟道:“眼下就好似一根長滿了刺兒的荊條,陛下把那些刺兒都剔除了。殿下抓起來,也就方便多了。”

朱標渾身一震,連忙道:“先生的意思,是要整頓朝局?”

張希孟點了點頭,“確實可以整頓朝局了,不過在整頓之前,還請殿下辦一件事。”

“什麼事?”朱標好奇問道。

張希孟把手舉起,晃了晃道:“殿下,陛下替你抹平了這些刺兒,他的手可是傷痕累累啊!”

朱標大詫,隨即臉紅了,他甚至不待馬車停下,連忙從車轅跳下,直接往皇宮而去。

張希孟看着朱標的背影,微微嘆了口氣。

到底還是遲鈍了一些,老朱的一顆心都在朱標身上,只是這個孩子,能不能理解父皇呢?

張希孟不知道。

或許這就是當爹的宿命吧!

也別笑話老朱,自家還四個混小子呢!

張希孟在感嘆之餘,並不知道,自己的老二,已經跑去皇宮了。

……

“你小子怎麼來了?”老朱自是一驚。

張承天笑嘻嘻道:“聽說抓了汪廣洋,我就過來了……陛下這時候,必是有吩咐的。”

老朱忍不住一笑,小胖子還挺精明的,只不過就算有吩咐,他又能幹什麼呢?

“用不着你操心,不過既然來了,咱們爺倆就坐下來聊聊。”朱元璋說着,揪起張承天的肩膀,就讓他坐在了臺階上,隨即老朱也挨着他坐下,肩並着肩,就跟親父子一樣。

“伱小子知道嗎?爲什麼咱想抓誰,就能抓誰,想懲辦誰,就能懲辦誰?不管是唐勝宗,陸仲亨,還是楊憲、汪廣洋?你想過沒有,他們爲什麼不反抗?”

張承天道:“陛下是九五至尊,是大明天子,自然是一言九鼎啊!”

老朱笑道:“你說這話沒錯,但也過於膚淺了。古往今來的天子多了去了,真正能做到生殺予奪,爲所欲爲的,又有幾人?有多少皇帝,被氣得牙根癢癢的,也要忍耐,根本不敢發作。比如唐太宗,面對魏徵,就是如此。”

張承天託着腮幫,聽着老朱說話,卻是忍不住搖頭,“陛下,唐太宗也是雄主,他爲什麼不敢像陛下一樣?”

老朱哈哈大笑,“他要是跟咱學,對文武諸臣,半點不客氣。加上前面玄武門之變,殺死兄弟,囚禁父親……他身邊還剩下誰?又有誰願意聽他這個皇帝的?所以他這個皇帝,必須恩待功臣,必須虛心納諫,陛下和魏徵這樣的人,君臣和睦。唯有如此,才能對後世有個交代,不然千秋史冊,又該怎麼說他?”

“咱不是非議李世民,恰恰相反,咱很讚賞他的作爲,對外用兵,勵精圖治,打造盛世大唐,咱有朝一日,必定要超越他的功績,建立更遼闊的大明朝……咱要說的是,根基全然不同。咱是自己打出來的天下,堂堂正正打出來的。咱靠的是百姓,靠的是民心。包括那些功臣,咱也不用慣着他們。因爲沒有咱,他們什麼都不是!”

朱元璋說這話的時候,霸氣十足,畢竟所謂淮西勳貴,既不是劉秀的南陽二十八宿,也不是李唐的關隴門閥。

這二者本身都有雄厚的實力,劉秀和李唐,是藉助人家的力量,纔得到天下的。

可朱元璋不一樣,在歸附老朱之前,淮西諸將,不過是鄉間農夫罷了,要不是老朱,他們什麼都不是。

正因爲如此,朱元璋纔可以肆無忌憚。

當然了,在這一堆人裡面,也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張希孟!

“你爹確實天下奇才,咱們走到今天,他幫着咱規劃了道路,夯實了基礎,軍心民心,有一大半,是他幫着咱爭取過來的。更爲難得,你爹不像一般從龍功臣,收買人心,拉幫結派。他聰明機敏,又淡泊名利。能遇到你爹,是咱的運氣。”

老朱笑呵呵拍了拍張承天的頭,“你小子可要好好學令尊的本事啊!”

張承天只能勉強苦笑,“陛下,臣是想學,就怕臣的腦力不夠,讓我爹笑話。”

老朱笑道:“怕什麼?笑就笑唄!你當他私下裡不笑咱啊?沒準這時候,他笑咱識人不明呢!”

張承天連忙搖頭,“父親不會的,他沒有這個膽子的。”

老朱只是大笑,“你啊,還是太小了,你爹的膽子,比誰都大!”

正在這倆人討論張希孟膽量的時候,朱標回來了。

老朱怔了一下,忍不住道:“朝政紛繁複雜,你跑來幹什麼?須知道,國事要緊!”

朱標先是跟朱元璋見禮,隨即道:“確實國事緊要,不過父皇這麼多年,辛辛苦苦,剷除辜恩負義的文臣武將,是替孩兒拿下荊條上的棘刺。爲的是讓孩兒更好執掌江山社稷。多年下來,父皇已經是傷痕累累,孩兒居然不知!還請父皇恕罪!”

聽朱標的話,老朱竟然心裡熱乎乎的,這孩子終於懂事了,知道體諒父皇!說的話,全都打在了他的心坎上。

不過老朱很快意識到,這不是朱標自己想出來的。

“是太師教你的?”

朱標忙點頭,“確實,除了太師,也沒人這麼瞭解父皇,體諒父皇了。”

老朱愣了好一會兒,竟用力頷首,感慨萬千。

“自古君臣相得,人們常拿唐太宗和魏徵爲例。但是咱想來,論起君臣之誼,只怕要數咱和太師了。”

老朱突然站起,一手拉住了朱標的胳膊,一手拉住了張承天。

小胖子被突如其來的舉動,嚇了一跳。他的第一反應竟然是掙脫,哪知道朱元璋的手跟鉗子似的,牢牢扣住張承天。

隨後他把兩個手放在一起,“老大,你記着,日後能保你安坐龍椅的,必是這個小傢伙,你對他要另眼相看,把他當成朋友,兄弟,就,就像咱和張先生一樣!”

朱標沒有什麼說的,連忙點頭,“父皇的話,孩兒銘刻肺腑,不敢忘懷。”

可張承天卻不這麼想,他眼珠亂轉,不時盯着老朱。

心說我可是跟着你當拱衛司指揮使的,你把我推給朱標,這算什麼?明明能跟着大老闆,爲什麼要跟着老闆兒子啊?

沒有道理!

老朱越看張承天的反應,就越是想笑。

他又想起了另外一件事。

“老大,你四弟朱棣,膽大包天,無所不爲。但他最在乎張庶寧,你知道爲什麼嗎?”

朱標一怔,忙道:“父皇,張庶寧張師弟雖然年紀小,但他品格高古,一心推行教化,同情貧苦,四弟在他身上,怕是看到了和自己截然不同的人生吧!”

“對!”老朱笑道:“庶寧那孩子,確實能做老四的一面鏡子,讓人不至於忘乎所以!老大,你記着,承天這小子也是你的一面鏡子。你做不了,不能做的事,他會幫你的。相信父皇的眼光,我朱家江山,想要順利傳承,就離不開他!”

朱元璋這話,已經把張承天擡到了無以復加的高度。

“承天小子,好好輔佐太子!”

朱標伸出手,笑道:“張師弟,還望你不吝賜教啊!”

張承天面對朱標的手,他瞪大眼睛,繃着臉道:“我可先說好了,現在我還是陛下的臣子,不會幫你什麼的。其次,就算我想幫你也幫不了,所以暫時別來找我!”

朱標也忍不住笑了起來,“父皇,孩兒有點相信您的話了,張師弟這樣子,真和師父有點相似!”

張承天一驚,我爹?他也這樣?

老朱心情大好,“走吧,咱們三個一起吃頓飯……吃完這頓飯,承天小子,你還要去幫着咱打聽消息,可不許偷懶。”

老朱又對朱標道:“你也要好好整頓官場,改革官制,想來沒有人敢掣肘了!”

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子戍邊第六百九十二章 張相公收徒了第五百二十二章 給官吏來場大考試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明王拜謝大明皇帝第四百三十三章 移民填湖廣第八百七十八章 教化即開疆第一百四十七章 戰船相連用火攻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要看着大元朝完蛋第五百七十四章 俘虜大元皇帝第八百零七章 大明爲父第六百七十八章 朱元璋給百姓的禮物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資產第六百一十三章 御賜金筆第七百八十章 親事來了第四百零二章 請孔家做個大元忠臣第七百九十九章 望弟成龍第七十三章 羅貫中來訪第五百一十四章 倒黴的朱標第八十八章 糧長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無所不能的二叔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人奪一城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進步獎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虜王保保第六百三十九章 拱衛司惹禍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朱熹說得對啊!第四百一十九章 坑兄弟不手軟的張希孟第六百零七章 張相回到了忠誠的應天第六百四十一章 勳貴出路第五百一十六章 父子同考第八百三十六章 觀音奴第七百零九章 我們不會讓父皇失望的第八十六章 緩稱王第六百二十七章 又是大案第三百五十二章 燒出新乾坤第八百四十二章 本少爺心善第七百一十五章 朱棣低頭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俘虜工作第七百一十五章 朱棣低頭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撫卹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標的教育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明羣賢第九百零六章 倭國內戰第六百零八章 門下省崛起第一百二十五章 揮軍下揚州第七百九十六章 新駙馬第三章 書與畫第七百六十七章 說服朱元璋第二百三十章 敲打老李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明羣賢第二百九十九章 老朱有文化第六百八十五章 張相公駕到第一百六十二章 獄中悟道第七十八章 羅貫中盜書第九十五章 天生神將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伐第一百七十九章 一劍誅心第十四章 工科男的可怕第一百一十章 有後第一百零七章 五大主力第四百三十章 你不配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婚第三百五十二章 燒出新乾坤第七百七十八章 老朱又輸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人奪一城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桌菜,兩桌客第四百三十三章 移民填湖廣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三百四十五章 我大哥張希孟第八十四章 四位元帥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後的柱石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三十九章 好女婿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資產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一章 元末第二百二十七章 都是來買糧的(新年第一更)第八百四十七章 勳章來了第八百零二章 老朱求救第十二章 示兒第七百五十三章 兄弟情深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階段戰術第一百二十九章 把鷹犬變成人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七百三十三章 太子柄國第四百章 登基大典的嘉賓第四百三十八章 和尚不難爲和尚第三百八十九章 紅巾大聯軍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福通走了第八百五十二章 逆子無知第六百三十三 章 藩王第一百七十六章 開科取士第四十六章 平平無奇的張希孟第三十八章 大帥丟了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宋笑話,永不過時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二百四十二章 千金懸賞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張士誠第六十一章 要官
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子戍邊第六百九十二章 張相公收徒了第五百二十二章 給官吏來場大考試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明王拜謝大明皇帝第四百三十三章 移民填湖廣第八百七十八章 教化即開疆第一百四十七章 戰船相連用火攻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要看着大元朝完蛋第五百七十四章 俘虜大元皇帝第八百零七章 大明爲父第六百七十八章 朱元璋給百姓的禮物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資產第六百一十三章 御賜金筆第七百八十章 親事來了第四百零二章 請孔家做個大元忠臣第七百九十九章 望弟成龍第七十三章 羅貫中來訪第五百一十四章 倒黴的朱標第八十八章 糧長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無所不能的二叔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人奪一城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進步獎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虜王保保第六百三十九章 拱衛司惹禍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朱熹說得對啊!第四百一十九章 坑兄弟不手軟的張希孟第六百零七章 張相回到了忠誠的應天第六百四十一章 勳貴出路第五百一十六章 父子同考第八百三十六章 觀音奴第七百零九章 我們不會讓父皇失望的第八十六章 緩稱王第六百二十七章 又是大案第三百五十二章 燒出新乾坤第八百四十二章 本少爺心善第七百一十五章 朱棣低頭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俘虜工作第七百一十五章 朱棣低頭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撫卹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標的教育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明羣賢第九百零六章 倭國內戰第六百零八章 門下省崛起第一百二十五章 揮軍下揚州第七百九十六章 新駙馬第三章 書與畫第七百六十七章 說服朱元璋第二百三十章 敲打老李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明羣賢第二百九十九章 老朱有文化第六百八十五章 張相公駕到第一百六十二章 獄中悟道第七十八章 羅貫中盜書第九十五章 天生神將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伐第一百七十九章 一劍誅心第十四章 工科男的可怕第一百一十章 有後第一百零七章 五大主力第四百三十章 你不配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婚第三百五十二章 燒出新乾坤第七百七十八章 老朱又輸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人奪一城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桌菜,兩桌客第四百三十三章 移民填湖廣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三百四十五章 我大哥張希孟第八十四章 四位元帥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後的柱石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三十九章 好女婿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資產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一章 元末第二百二十七章 都是來買糧的(新年第一更)第八百四十七章 勳章來了第八百零二章 老朱求救第十二章 示兒第七百五十三章 兄弟情深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階段戰術第一百二十九章 把鷹犬變成人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七百三十三章 太子柄國第四百章 登基大典的嘉賓第四百三十八章 和尚不難爲和尚第三百八十九章 紅巾大聯軍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福通走了第八百五十二章 逆子無知第六百三十三 章 藩王第一百七十六章 開科取士第四十六章 平平無奇的張希孟第三十八章 大帥丟了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宋笑話,永不過時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二百四十二章 千金懸賞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張士誠第六十一章 要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