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扯淡的不徵之國

考試是山東父老喜聞樂見的娛樂形式。

尤其是入學之後,還有機會參加科舉,成爲朝廷官吏,吃一份皇糧,那就更了不起了。

你看啊,咱山東沒出過皇帝,可咱出了一個聖人,眼下來看,第二位聖人,估計也是山東的。

山東人忠厚啊,就連山東的土匪也和別的地方不一樣,一心只想詔安,忠勇雙全了屬於是。

在這麼個地方,設立一座頂級學堂,然後開始招生,那效果可想而知。

毛貴在山東多年經營,功勞不可謂不大,他確實是保住了山東元氣,活了幾百萬人。

不然的話,山東經歷鏖戰,不斷拉鋸,人口凋敝,不會比河南好多少。

而當下山東還有數萬讀書人,還有成千上萬的年輕人能參加考試,努力躋身復旦學堂,絕對是巨大的好消息。

至少南北的差距不會那麼不可彌補。

張希孟的心情大好,相比起繁雜的朝政,他是真想留在學堂,安安穩穩當個教書先生算了,跟學生在一起,自己都會年輕不少。

只是有些糟爛的事情,想避都避不開。

就比如最近老朱送來了一封信,詢問張希孟對高麗的看法……還能什麼看法?等着參加葬禮,寫悼詞的看法。

其實張希孟和毛貴講,要把一些刺頭兒甩去高麗,也是因爲這件事情引起來的……

要說起來,一切的根源還是中原大戰,察罕帖木兒被擊殺,幾十萬人,幾乎灰飛煙滅。事情到了這一步,誰都知道元廷已經是蘇順帝臨朝,時日無多了。

作爲大元朝的好大兒,高麗表示,犬父無能,受孩兒一刀!

因此高麗王派出了使者,漂洋過海,來到了金陵,求見朱元章希望認個新爹。

也正因爲如此,應天那邊,關於如何對待高麗的問題,又產生了爭議。

以禮部爲主,認爲元兵侵佔高麗,掠奪女子,搶掠財富,壓榨欺凌,無惡不作。

高麗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大明應該厚待高麗,幫助他們復國,驅逐元兵,兩家永結盟好,相安無事,也好保邊疆太平。

這個建議立刻得到了中書省不少官吏的贊同,覺得很是不錯。

元朝待蠻夷苛刻,殺戮掠奪,無惡不作,大明就該寬宏仁慈,以懷柔之法,收拾人心,安穩天下。

甚至有人提議,可否設立不徵之國,以示上國恩典。

提出這個建議的時候,正好是朱元章在開封主持賑濟中原的事宜,張希孟也在忙着新的均田,又是成婚,又是發行國債,還要安排將士下到村社,實在是沒有心思顧及海外的事情。

不得不說,李善長還是敏銳的。

雖然他聽下面人說得天花亂墜,很有道理,但是李善長始終記得,關鐸的北伐軍,深受張希孟和朱元章的重視。

和高麗結盟,是不是就要拋棄關鐸他們?

要是那樣的話,朱元章能答應嗎?

當然了,朱元章還是好辦的,要命的是張希孟,萬一讓他找出把柄,諷刺自己愚蠢,那麼中書省的位置真的可能會丟了。

所以李善長就給壓下來了,沒有上奏,只是讓下面人討論,看看要怎麼辦纔好!

結果無一例外,越是討論,就越是傾向於禮部的意見,甚至有人嚷嚷着要派兵過去,幫助高麗,驅逐元軍。

一旦成功了,高麗必定感恩戴德,從今往後,就會洗心革面,老老實實,當大明的好大兒。

收一個忠心耿耿的小弟,還能在元廷屁股後面點一把火,無論怎麼講,也是秦始皇吃花椒,贏麻了啊!

上位不可能不同意。

其實假如沒有復旦學堂的事情,有關高麗的問題,就會成爲朝野討論的重點,並且要最終拿出一套方略。

“禮部尚書是誰?他拿了高麗人的錢嗎?”

張希孟氣得拍桌子,“還不徵之國?胡說八道!這種自縛手腳的愚蠢主意,到底是是誰想出來的?我們作爲上國,權力是無限的!孩子不聽話了,就要狠狠打,連這點道理都不明白嗎?禮部簡直應該下獄!”

劉伯溫耐心聽完張希孟的話,神色怪異道:“張相,你不用着急,禮部尚書已經拿下了……就在曲阜!”

錢用壬!

好啊,又是你個混蛋!

怎麼哪次都有你?

張希孟大怒,立刻吩咐下面,把錢用壬提熘過來。

不多時,錢用壬就來了。

這位絲毫不知道張希孟叫他的原因,只當是自己辛勤編書,得到了張相的認可,八成是要賞自己點什麼。

WWW● тт kan● c o

其實也不要太貴重了,就像毛平章那樣,能吃一頓孔府的菜餚,他也就心滿意足了。

孔家的廚子,那可是皇宮都比不上的。

錢用壬滿懷欣喜,結果進來之後,就看到了張希孟鐵青的面孔,吃人的目光。

這下子可把錢用壬嚇壞了。

“張相,莫非是書籍有錯?我,我這就修改!”錢用壬兩腿哆嗦,幾乎跪倒。

張希孟冷哼一聲,“書的事情你就不用費心了。我看你挺熟悉高麗的事情,讓你負責處置如何?”

處置高麗的事情?

難道要讓自己升官?

“張相,卑職自然是願意,只是卑職不知道,要怎麼處置纔好。”

張希孟笑了,“你不知道?我聽說你很熟悉高麗的狀況啊!還頗有見識,說出來,讓我聽聽。”

錢用壬心驚肉跳,張希孟言語不善,怒火撲面而來,這是感覺得出來的。

只是跟高麗有什麼關係,他還是想不明白。

“張相,卑職,卑職只有淺薄見識,膚淺得很,卑職以爲遠親不如近鄰,兩國打交道,貴在交心。大明是上國,應該以仁義待之,高麗必定能幡然悔悟,不再追隨大元,從此之後,一心做大明的屬國。”

張希孟低沉着臉,突然又道:“那你說說看,咱們該怎麼以仁義待之,你有什麼確當的想法?”

錢用壬微微遲疑,還是說了,“張相,高麗那邊希望朝廷能幫着他們做三件事……其一,是驅逐元兵,讓他們能夠休養生息。其二是得到大明冊封,名正言順。其三,是想請大明出兵,幫着他們趕走流寇,安寧北方疆界。”

張希孟幽幽道:“這麼說,你覺得這三條都能答應了?”

“卑職,卑職以爲,似乎可以商議,譬如趕走元……”錢用壬囁嚅着說道,可再看張希孟,卻是眉頭立起,嚇得錢用壬直接跪在了地上。

“張相,卑職愚鈍,卑職什麼都不懂。還請張相寬宥。”說完,他趴在地上,拼命磕頭。

張希孟確實是怒氣未息,他倒不是針對錢用壬個人,畢竟以如今張希孟的地位,想讓他失態,還真挺難的。

讓他受不了的是這幫蠢材的心態,你們的腦子塞了什麼?

怎麼盡是這些腦殘的主意!

“錢用壬,我問你,如果是漢朝,面對蠻夷挑釁,該怎麼辦?”

錢用壬一愣,他是正兒八經讀過書的,雖遠必誅的話,自然也清楚。

而且通常情況下,輪不到蠻夷挑釁大漢,以漢朝的作風,通常都是派個使臣過去,然後這個使臣瘋狂挑釁,在敵國的底限上,反覆橫跳,抽冷子給敵國一個狠的,如果做成了,自然是名揚天下。

如果做不成,甚至被敵國抓起來,給殺了……那就更好了,蓄勢待發的大漢軍團會告訴你,擅殺漢使的下場。

強漢如此,盛唐也不遑多讓,一人滅一國,就是大唐幹出來的,最誇張的是這位立下這麼大功勞,還沒怎麼得到重賞,畢竟滅國而已,小事一樁,哪個大唐將領,不滅幾個國家,也配稱得上名將?

所以說真不是要乳宋,實在是他們乾的事情太拉胯了。

滅國什麼的不用想了,出使一趟,只加了幾十萬兩歲幣,都能當成英雄,大吹特吹。這要是讓曹丞相得到大宋的臥龍鳳雛,估計千年之後,也不會有人知道赤壁之敗了。

唐宋,完全是兩個世界,處理事情的方式,截然不同,人的思維模式,也是天差地別。

漢唐想的是不服就打到你服氣爲止,趙宋之後,就是不管你服不服,我的錢都會給到位,然後我就對內宣稱四夷臣服,反正不管外面人信不信,他們自己信就夠了。

“錢用壬,你知道元廷的皇后是誰不?”

“是,是高麗女子,奇氏!”

“那好,當下在元廷宮裡,胡作非爲,禍亂朝綱的閹豎是誰?”

“是,樸不花,也,也是高麗的太監。”

錢用壬額頭冒汗,磕頭作響。

“張相在上,卑職湖塗,卑職不過是胡說八道,對待蠻夷,務必要以武力懾服人心,興兵討伐,不能客氣……現在,現在就派兵,派兵啊!”

“呸!”張希孟冷哼道:“派兵?你出錢嗎?”

錢用壬愣住了,不派兵啊?

那,那該如何是好?

張希孟沉聲道:“我已經和毛貴商議過了,從山東紅巾中,挑選出一批人,前往高麗,協助關鐸。你既然和高麗使者打過交道,你就把他叫來,讓他親眼看着。再問問他,從今往後,高麗何去何從!”

錢用壬一聽,頓時來了精神,這是又讓自己管事了。連忙點頭,“請張相放心,卑職一定讓高麗人知道咱大明的厲害!”

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一百三十八章 十萬第六百一十章 冠軍……侯,回來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子耳目第四百五十八章 收取山東第八百零二章 老朱求救第四百四十八章 織毛衣第二百七十九章 李文忠立功第三百二十五章 簡樸的張先生第八百五十三章 天下一家,萬民一心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虜王保保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十大指揮使第七百九十章 公主北上第七百零六章 師表大明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下一盤棋第七百九十五章 編織情報網第八百六十九章 瘋狂的大明科學家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四百三十五章 姚廣孝的新官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孫伴讀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們對得起我爹嗎?第五十一章 朱元璋的政策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一百五十章 菩薩兵來了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自老朱的賞賜第二百七十章 胡惟庸第二百三十一章 豪門敗落第八百零七章 大明爲父第一章 元末第一百五十八章 光復和州第七章 狠人朱重八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反賊立傳第九百零九章 財富的力量第二十五章 朱重八的路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把陛下抓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軍大都督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第八十七章 滁,大熟(求首訂)第八百七十九章 開國舊事第二百七十四章 奴才之作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謝天恩第四百九十章 一對難纏的君臣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一百二十章 彭黨第二百一十九章 完者完了第三百零二章 跪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甚至不願叫我一聲大哥第六百零五章 十年之功第九百零四章 聖人出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六百八十四章 你爹要來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反賊立傳第二百一十九章 完者完了第八百二十七章 農學家朱元璋第七十一章 有青天第六百四十章 陛下如父,先生如母第二百零四章 大盜現身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大紀律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七十八章 羅貫中盜書第一百零七章 五大主力第六百九十九章 濟民學堂,救濟斯民第三百六十九章 濟民學堂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鼓第三百七十六章 拼搏百天,我也要考稅務部第五百三十八章 修書第三十九章 好女婿第四百三十五章 姚廣孝的新官第四百零二章 請孔家做個大元忠臣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把陛下抓了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忘功臣第五百六十四章 痛飲燕山第六百九十八章 紈絝子弟張庶寧第二十九章 朱重八闖關第二百四十八章 不一樣的朱家軍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強鮎魚效應第一百章 軍中不許賭博(三更求票)第六百九十一章 小才女和 做題家第四百三十八章 和尚不難爲和尚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五百四十八章 轟轟烈烈的祭祀行動第一百二十五章 揮軍下揚州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子的困惑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三百六十九章 濟民學堂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六百九十三章 請張相爲學生複姓第四十九章 大刀向自家人頭上砍去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武六藝第四百二十一章 廣而告之第一百二十五章 揮軍下揚州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倍奉還第五百五十九章 歡慶勝利
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一百三十八章 十萬第六百一十章 冠軍……侯,回來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子耳目第四百五十八章 收取山東第八百零二章 老朱求救第四百四十八章 織毛衣第二百七十九章 李文忠立功第三百二十五章 簡樸的張先生第八百五十三章 天下一家,萬民一心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虜王保保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十大指揮使第七百九十章 公主北上第七百零六章 師表大明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下一盤棋第七百九十五章 編織情報網第八百六十九章 瘋狂的大明科學家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四百三十五章 姚廣孝的新官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孫伴讀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們對得起我爹嗎?第五十一章 朱元璋的政策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一百五十章 菩薩兵來了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自老朱的賞賜第二百七十章 胡惟庸第二百三十一章 豪門敗落第八百零七章 大明爲父第一章 元末第一百五十八章 光復和州第七章 狠人朱重八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反賊立傳第九百零九章 財富的力量第二十五章 朱重八的路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把陛下抓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軍大都督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第八十七章 滁,大熟(求首訂)第八百七十九章 開國舊事第二百七十四章 奴才之作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謝天恩第四百九十章 一對難纏的君臣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一百二十章 彭黨第二百一十九章 完者完了第三百零二章 跪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甚至不願叫我一聲大哥第六百零五章 十年之功第九百零四章 聖人出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六百八十四章 你爹要來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反賊立傳第二百一十九章 完者完了第八百二十七章 農學家朱元璋第七十一章 有青天第六百四十章 陛下如父,先生如母第二百零四章 大盜現身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大紀律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七十八章 羅貫中盜書第一百零七章 五大主力第六百九十九章 濟民學堂,救濟斯民第三百六十九章 濟民學堂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鼓第三百七十六章 拼搏百天,我也要考稅務部第五百三十八章 修書第三十九章 好女婿第四百三十五章 姚廣孝的新官第四百零二章 請孔家做個大元忠臣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把陛下抓了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忘功臣第五百六十四章 痛飲燕山第六百九十八章 紈絝子弟張庶寧第二十九章 朱重八闖關第二百四十八章 不一樣的朱家軍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強鮎魚效應第一百章 軍中不許賭博(三更求票)第六百九十一章 小才女和 做題家第四百三十八章 和尚不難爲和尚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五百四十八章 轟轟烈烈的祭祀行動第一百二十五章 揮軍下揚州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子的困惑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三百六十九章 濟民學堂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六百九十三章 請張相爲學生複姓第四十九章 大刀向自家人頭上砍去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武六藝第四百二十一章 廣而告之第一百二十五章 揮軍下揚州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倍奉還第五百五十九章 歡慶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