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把陛下抓了

張希孟陪着老朱,秘密回到行營,只剩下馬皇后還沒睡覺,手邊還準備着火爐,見老朱回來,立刻招呼他坐下休息,隨即將準備好的春捲放在油鍋裡炸,另外又給老朱準備了一大碗奶茶。

她笑呵呵道:“到了北邊,咱們也改改習慣……別總是吃麪條了。對了,張先生,你也吃點東西吧!”

張希孟連忙道謝,“皇后娘娘,臣自打過了而立之年,就不吃夜宵了,又是油炸,又是奶茶,臣可消受不了。臣還是先告退了,明天早上,就要動身進北平,主公也別吃太多,早點休息。”

他說完之後,就轉身告辭。

御帳裡只剩下老朱兩口子,朱元璋纔不管這些,“咱看張先生,就是矯情,不吃夜宵,晚上還有什麼樂趣?對了,朱棣呢?那個豎子呢?”

馬皇后道:“孩子去睡了,你也別老是罵他。自從十歲就藩,到了現在,前後也有兩三年了,孩子真的不容易。你不知道心疼,我這個當孃的還心疼呢!”

老朱愣了一下,突然道:“誰說咱不心疼的!跟張先生聊了一番,咱才明白,敢情這個北平,就是虎巢狼穴,比,比十八層地獄,閻王殿的那口大油鍋還兇險啊!”

馬皇后略怔了怔,看了下被自己炸得金黃酥脆的春捲,突然心有所感。

“我打算給老四保媒,女方就是徐達的閨女,你看怎麼樣?”

“行!這個主意好!”朱元璋沒有任何遲疑,幾乎一瞬間就答應了。

馬皇后微微一怔,“重八,徐達現在可是御史大夫,朝中重臣,又是諸將之首,讓他的女兒和老四結親,你不怕?”

朱元璋突然一笑,“咱怕什麼?咱就怕這事成不了!”老朱喝着奶茶,笑呵呵道:“咱算是咂摸出一點滋味了,北平和其他各地,當真是不一樣。這邊的田制,稅制,用人,和其他地方,全都不一樣。除了咱要給老四授權,還要讓御史臺那邊配合。讓老四跟徐達的丫頭定親挺好的。”

又頓了頓,朱元璋道:“難不成咱還擔心老四跟老大爭?沒準他們哥倆的感情,比跟咱們還深!北平不就是老大留給老四的!”

馬皇后欣然點頭,“成了,有你這話,我就放心了……來,再多吃點。”

兩口子享用夜宵,隨即休息,轉過天,吹吹打打,敲鑼打鼓,屬於天子的儀仗,亮了出來。

雖然老朱是輕車簡從,但到底不能什麼都沒有。

而且朱棣迎接老爹和母后,也要準備充足的排場,因此穿着飛魚服的錦衣衛,扛着彩旗,在前面開路,威風凜凜,殺氣騰騰。

大漢將軍,身形魁梧,手裡拿着刀劍,明晃晃的,驚心動魄。

萬衆簇擁之中,是天子御輦,同樣高大寬敞,威嚴十足。

張希孟也有專門的馬車,隨在後面。

他們從行在出來沒多遠,突然有人叫停。

讓隊伍停下的,正是朱元璋。

老朱拉着馬皇后,從車駕下來,往前快步走了一段,這時候朱棣和張希孟也趕了上來。

老朱伸手一指,“前面可是高粱河?”

張希孟忙道:“回陛下的話,自從元朝之後,水道改變,高粱河已經和昔日不太一樣了,但是根據考證,前面的位置,就應該是高梁河之戰的故址,所以就把驢車救駕,放在了這裡。”

老朱忍不住發笑,別管什麼河道變化不變化的,這玩意是真的太值得期待了。

就連馬皇后那麼厚道的人,都忍不住促狹之心,快步走過來。

又走了一小段,一座別緻的雕塑,赫然出現在面前。

雕塑衝着南方,有一隻小毛驢,奮起蹄子,向前奔跑,採用了馬踏飛燕的形制,三蹄擡起,一蹄踩地,擺出了玩命狂奔的樣子。

不玩命不行啊!

因爲車上的人實在是太重要了。

他是兄友弟恭的踐行者,小周後的臨幸人,驢車漂移愛好者,著名微操達人,大宋最後的戰神,宋太宗趙炅!

這座雕像,簡直惡趣味滿滿,趙炅身上披着一半的鎧甲,神色慌張,膽怯地向後看。同時一手扒着驢車,準備往上爬。

在他的後屁股上,還赫然釘着一支羽箭。

顫顫哆嗦,情況危急到了極點。

老朱和馬皇后彷彿看着什麼稀罕物似的,他們繞了足足三圈,從頭到尾,都看了個仔仔細細,明明白白。

馬皇后首先忍不住發笑,“好歹也是一位天子,何至於如此啊!”

旁邊的朱棣連忙解釋道:“母后,這可不是隨便弄的,當真是根據宋史,地方誌,仔細研究的,就連這頭驢是什麼品種,都給查出來了,絕對真實!”

馬皇后忍不住想笑,“什麼品種,說出來聽聽。”

“這叫烏雲踏雪,小毛驢個頭不大,但是奔跑如飛,一點不比良馬差。就在北平,還有個專門的驢市,這種驢賣得最好了,報紙上都說了,宋太宗用了都說好!”

馬皇后再也忍不住了,這都什麼人啊!

人家打敗了,受了傷,靠着驢車保命,結果你們不但把人做成了雕像,還拿來當廣告賣驢,當真是太不厚道了。

倒是老朱,他絲毫沒有負擔,反而笑道:“朱棣,回頭給咱弄兩頭,讓咱也試試。”

朱棣欣然答應,“父皇瞧好吧,保證給您和母后挑選最好的。”

老朱隨即笑道:“妹子,不是咱不厚道,實在是趙宋的皇帝沒出息。一次兵敗不可怕,丟了燕雲之地,也不是什麼要命的事情。只是丟了之後,就認命了,放棄了,一蹶不振了,那就太丟人了!趙宋王朝,實在是中原之恥!”

老朱突然又道:“雖然趙宋皇帝丟人,但總歸還是不缺忠臣義士的。咱記得有不少將士,死於此役,還是要給他們修建廟宇,祭祀英靈的。”

張希孟連忙道:“陛下仁慈,早就有了安排,再有死於陳家谷口的楊業,遼國曾經在古北口修建楊無敵廟,祭奠這位忠臣。臣去廟宇瞧過,歷經遼金元三朝,廟宇荒廢,大殿坍塌,已經不成樣子。臣下令重修寺廟,並且立下一塊光復燕雲故地碑,主要是告慰英靈,我大明已經代表華夏,收復燕雲之地,洗雪恥辱,還請先人早日安息。”

老朱連連點頭,“先生這麼安排,確實妥當,回頭咱還要去古北口,到楊無敵廟祭祀。”

老朱這話,自然是得到了將士的讚許,百姓的是非對錯,並不複雜,他們尊敬英雄,讚賞猛士。

不管如何巧言令色,搬弄是非,如岳飛一般的忠良,永遠受人敬重。

在這裡立驢車戰神,狼狽逃竄的雕塑也好,重修楊無敵廟,祭祀英靈也好,歸結起來,都是爲了明辨是非,匡正三觀,正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事情。

不過對於朱元璋來說,卻還有更深一層的考慮。

因爲這一次到了北平,又跟張希孟談了土地的問題,老朱的感觸更加深刻。

北平這塊土地,他確實拿回來了,但是想要守住,依舊是困難重重。原來中原的那一套玩法,自己最熟悉的均田之法,似乎已經不管用了。

或者說,需要推陳出新。

建立更龐大的屯墾公司,給予足夠的優待,讓他們能擁有大量的土地,能夠修建道路,建立糧倉,甚至擁有獸醫院。

還能夠僱傭勞力。

對了,還要給予他們武器,組建民兵。對外可以防備蒙古人,對內,自然是壓制這幫勞力。

你想可持續竭澤而漁,人家也要同意才行。

老朱覺得這還真不是一件小事情,必須有精明強幹的人員,才能把事情辦妥。

朱元璋從高粱河戰神這裡出來,就在思量着此事。

而此刻車駕距離北平也越來越近,兩邊的官吏百姓,迎接的隊伍越來越龐大,朱元璋也從御輦探出頭,向百姓們揮舞致意。

在人羣當中,有不少朝廷官吏,黃子澄、齊泰、方孝孺等人,全都在列。

另外一些北平的其他官吏,也身在其中,其中就包括那位在稅卡攔下老朱的小吏。

其實抓了老朱之後,他絲毫不慌,甚至有點想笑。

“那人明明一點商賈之氣都沒有,還想賄賂本官,簡直笑話一樣!我看他八成是試探我的。”

他的老婆子一聽,有點怕了,“試探你?你得罪什麼人了吧?不會不懷好意?想要陷害你?”

稅吏哈哈大笑,“我在這個位置上,就是得罪人的,想要害我的,也不在少數。不過你放心,他們還沒那個本事。我守着稅卡,一年光是各種獎金,就有十萬貫,再幹兩年,咱們攢幾十萬貫,我就辭官不做,告老還鄉,到時候咱們也當個富家翁,那日子別提多美了。”

“我現在把人拿下了,也不着急,慢慢等着,肯定有人害怕,就會撈人,到時候沒準咱們還能撈一筆!”

他盤算的門清,不過很快就傳來了消息,有人把犯人提走了。

他想打聽,結果人家直接告訴他,不該問的別問!

那語氣分明是說,對方身份不一般。

稅吏戰戰兢兢,魂不守舍,哪怕來迎接朱元璋聖駕,他也心裡頭有根刺兒。茫然看着,正好碰上了朱元璋和大傢伙打招呼。

看着挺眼熟的啊!

稅吏怔了怔,突然意識到了什麼。

陛下!

我,我抓的那人是陛下!

我怎麼覺得有點頭暈啊!

這傢伙兩條腿發軟,直接就倒了。

周圍的人一驚,連忙把他送回了家裡。

這位就傻傻躺在牀上,仰望着頂棚,一語不發,彷彿傻了一般。

足足過了好一會兒,別人都退走了,他突然一躍而起,衝着夫人大吼,“快,快走!”

夫人不知道他發什麼癔症。

“走什麼?不當官了?你不掙錢了?”

“掙什麼錢?掙錢要有命花啊!”他二話不說,扯着夫人就急吼吼往外面跑,結果他剛跑出來,迎面撞上了兩個錦衣衛。

“走吧,陛下要見你!”

夫人大爲驚訝,傻傻看着稅吏,“死鬼,陛下怎麼要見你啊?”

稅吏哭了,“夫人,給我準備後事吧,我把陛下抓了!”

第七百六十三章 張相故智第四百八十八章 這個大明不一樣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一百八十六章 張先生來了第十四章 工科男的可怕第六百九十八章 紈絝子弟張庶寧第五百五十五章 壯士十年歸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七百一十八章 第一大案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飯的第五百九十四章 頑強的朱標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子的困惑第四十二章 張家老僕第四百九十五章 放開禁酒令第六百三十九章 拱衛司惹禍了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三百五十一章 俘虜樓船第二百八十四章 時機第六百一十六章 朱棣的第一場勝利第一百八十八章 老朱校長第二百五十三章 嚇壞的百官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六百零八章 門下省崛起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談判之列第六百三十九章 拱衛司惹禍了第七百七十章 小張先生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相的好學生第一百四十章 七成那是人家的第七百五十六章 罷相第八百六十七章 華夏大會第八百七十三章 咱投洪武大帝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進兵高郵第二百一十三章 朱家軍的良心第一百章 軍中不許賭博(三更求票)第七百九十六章 新駙馬第六百三十九章 拱衛司惹禍了第七百五十章 果斷處置第四百四十一章 平分華夏第五百一十七章 整編山東紅巾第六百一十四章 朱棣的志向第二百四十九章 畢業了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元朝最後的忠臣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四百五十四章 聰明的孔家人第五百五十五章 壯士十年歸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希孟的小發明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緣第二百四十五章 我們不是飯桶第八百五十一章 老李太慘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願意追隨咱的,留下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宋笑話,永不過時第七百三十四章 皇孫之師第七百三十五章 你當爺爺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們不欠軍餉第二百九十三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八百六十四章 旨意到第二十一章 殺出去第二百五十八章 快刀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權在握的朱棣第七百九十九章 望弟成龍第二百五十九章 張夫子第四十四章 君智將勇第九十四章 飲馬長江(三更到))第四百一十一章 孤單的張相公第七百八十二章 朱棣,肥得很!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們對得起我爹嗎?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七百七十章 小張先生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七百三十九章 老朱被抓了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相的好學生第一百六十九章 朱標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三百六十九章 濟民學堂第九十六章 常遇春的小故事第二百八十七章 山賊土匪的智慧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明的希望第五百一十四章 倒黴的朱標第六百八十五章 張相公駕到第四百九十一章 親事第八百七十九章 開國舊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階段戰術第一百八十章 統一思想第四百二十章 百萬銀兩第四百章 登基大典的嘉賓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五百零八章 問道孔夫子第五百一十九章 對外新策略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五百六十章 大一統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四百零七章 張少師第四十一章 收穫滿滿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福通走了第七十八章 羅貫中盜書第六百三十三 章 藩王
第七百六十三章 張相故智第四百八十八章 這個大明不一樣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一百八十六章 張先生來了第十四章 工科男的可怕第六百九十八章 紈絝子弟張庶寧第五百五十五章 壯士十年歸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七百一十八章 第一大案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飯的第五百九十四章 頑強的朱標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子的困惑第四十二章 張家老僕第四百九十五章 放開禁酒令第六百三十九章 拱衛司惹禍了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三百五十一章 俘虜樓船第二百八十四章 時機第六百一十六章 朱棣的第一場勝利第一百八十八章 老朱校長第二百五十三章 嚇壞的百官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六百零八章 門下省崛起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談判之列第六百三十九章 拱衛司惹禍了第七百七十章 小張先生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相的好學生第一百四十章 七成那是人家的第七百五十六章 罷相第八百六十七章 華夏大會第八百七十三章 咱投洪武大帝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進兵高郵第二百一十三章 朱家軍的良心第一百章 軍中不許賭博(三更求票)第七百九十六章 新駙馬第六百三十九章 拱衛司惹禍了第七百五十章 果斷處置第四百四十一章 平分華夏第五百一十七章 整編山東紅巾第六百一十四章 朱棣的志向第二百四十九章 畢業了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元朝最後的忠臣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四百五十四章 聰明的孔家人第五百五十五章 壯士十年歸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希孟的小發明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緣第二百四十五章 我們不是飯桶第八百五十一章 老李太慘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願意追隨咱的,留下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宋笑話,永不過時第七百三十四章 皇孫之師第七百三十五章 你當爺爺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們不欠軍餉第二百九十三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八百六十四章 旨意到第二十一章 殺出去第二百五十八章 快刀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權在握的朱棣第七百九十九章 望弟成龍第二百五十九章 張夫子第四十四章 君智將勇第九十四章 飲馬長江(三更到))第四百一十一章 孤單的張相公第七百八十二章 朱棣,肥得很!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們對得起我爹嗎?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七百七十章 小張先生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七百三十九章 老朱被抓了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相的好學生第一百六十九章 朱標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三百六十九章 濟民學堂第九十六章 常遇春的小故事第二百八十七章 山賊土匪的智慧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明的希望第五百一十四章 倒黴的朱標第六百八十五章 張相公駕到第四百九十一章 親事第八百七十九章 開國舊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階段戰術第一百八十章 統一思想第四百二十章 百萬銀兩第四百章 登基大典的嘉賓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五百零八章 問道孔夫子第五百一十九章 對外新策略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五百六十章 大一統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四百零七章 張少師第四十一章 收穫滿滿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福通走了第七十八章 羅貫中盜書第六百三十三 章 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