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決不投降!

的確是拖不得。

就像張士誠這種,霸佔蘇州,遲遲不解決,弄成了外藩,往後去蘇州看看園林,都要出國,這算什麼事啊?

就算爲了讓公文往來方便,也該趁早解決張士誠。至於陳友定,是鐵觀音不好喝,還是泉州港口不香?

當下北伐中原,尚需要恢復時間,但是掃平這兩家,卻是易如反掌,沒必要等下去了。

毛貴聽到張希孟的話,頓時心潮澎湃,熱血涌動。

自從至正十一年韓山童和劉福通起義,天下紛亂,豪傑並起,已經過去了十幾年,百姓終於不用受戰亂之苦,可以重歸太平。

近百年的大元朝廷,也要土崩瓦解。

中原恢復,普天同慶!

“師相,學生眼下雖然是文官,卻也想着能馳騁天下,替陛下掃平宇內。只可惜,這一次用兵,我也只能當個看客了。”

張希孟呵呵一笑,“你先彆着急,雖然一統天下,不免用兵。但是一路打過去,也着實沒有必要,咱們要在各個方面上,全都贏過張士誠和陳友定,以泰山壓頂的態勢,贏得大戰,儘快一統東南。時間拖延越久,百姓損失就越大,這也是我說拖不得的原因。”

張希孟又道:“我倒是希望你能去一趟蘇州,對張士誠曉以利害,讓他迷途知返,儘快納土歸降。”

毛貴一怔,隨即道:“師相,不是學生不願意去,奈何我沒有舌綻蓮花的本事,怕是沒法說服張士誠,反而耽誤了大事。”

張希孟一笑,“有時候用不着說什麼,只要站在那裡,就已經足夠了。你以山東之地,二十萬之衆,歸附大明。張士誠論起來,地盤尚且不如你,割據蘇州,作威作福多年,已經該知足了,他要是還不想放手,王師到日,天崩地裂,可不是他能承受的!”

毛貴想了想,終於點頭。

“師相看得起,學生願意赴湯蹈火。學生只能說不懼生死,不畏刀斧,最後結果如何,就不是學生能預料的。”

張希孟笑着點頭,“這樣就好,我再跟主公商議,回頭有旨意給你。”

毛貴回去待命,張希孟在短暫的籌劃之後,就去見了朱元璋。

值得一提,老朱似乎還因爲討要張家兒子不得的事情,對張希孟有所不滿,故此面沉似水,彷彿張希孟欠了他錢似的。

張希孟自然不會在乎老朱的小小情緒,相反,他準備了不少的理由,說服老朱,改變一下教育孩子的方式。

畢竟朱標一天天大了,不抓緊下手,等三觀定型就不好辦了。

不過國事畢竟在家事的前面,張希孟還是先說起了張陳二人,老朱迅速打起精神,忘記了不快,跟張希孟商討起來。

“陳友定無關緊要,咱打算水陸並進,滅掉不難。倒是張士誠,咱唯恐不是那麼容易。”

張希孟道:“是啊,張士誠畢竟挫敗了脫脫的幾十萬大軍,他別的本事沒有,據城死守的能耐不但有,還很大。唯恐他會負隅頑抗,拉着蘇州城,給他陪葬。”

朱元璋切齒咬牙,“他要是真敢如此,咱必定要滅了他的滿門!一個不留!”

張希孟微微一笑,“主公有這個準備,自然是對的。不過我覺得張士誠跟咱們打了多年交道。早就不復昔日悍勇,就算他想拼命,下面那些養尊處優慣了的部下,也未必願意。更何況又有太多蘇州才子到了我們這一邊,我們既有爭取人心的籌碼,也有必然。否則的話,一旦戰事拖延,傷到了咱們的人,就會有損主公聖明。”

朱元璋頷首,“先生所說不錯,張士誠能投降也更好。只是咱唯恐這事辦不成!”

張希孟道:“確實難辦,但就算要動武,也要先禮後兵,咱們不妨水陸軍準備着,然後想辦法,瓦解張士誠的心。”

老朱思量再三,終於道:“確實不好直接用兵,就按先生的意思,咱們儘量準備着,蘇州就在眼前。臥榻之畔,豈容他人酣眠!蘇州,無論如何,咱都要拿下來!”

朱元璋幾乎一錘定音。

禮部那種情況,單獨商討對外事宜,不免落下笑話,可是當整個大明朝開動戰爭機器,向着一個弱小很多的勢力壓過去,那就全然不同了。

首先,大明的長江水師出動,頻繁活動,意在切開蘇州和江北的聯繫,將淮東之地孤立起來。

隨後方國珍的水師從杭州出發,橫亙海上,封鎖了蘇州的海路。

杭州市舶司竟然也聞訊暫停了雙方貿易,尤其是糧食,堅決停掉了,半點商量都沒有,就算手捧着金子,也別想從大明換走一粒糧食。

再之後,江南江北的兵馬,一起調動,強悍的明軍,鋪天蓋地而來。

其實老朱還真沒有派出一線名將,只是一些二流將領,可即便如此,也不是小小的蘇州能扛得住的。

山雨欲來,風雨悽悽。

偏安的張士誠,到底失去了偏安的資格。

他叫來了手下將領,包括自己的兄弟們,大傢伙圍坐一起,張士誠的目光在每個人身上掃過,其中好幾個人,都是身形肥胖,肚子突出。

怎麼看,都沒有多少剽悍之氣,反而先像是發福的豬,空長了一身膘,只等着別人宰了吃肉。

張士誠心中懊惱,卻也無可奈何。

“事到如今,寡人也就不說太多了,朱元璋在中原決戰,僥倖獲勝。如今必定要一統江南,我們想躲也躲不了。這一戰,無論如何,也是要打的。”

張士誠發現手下人面色深沉,惶恐更甚,忍不住大怒。

“怕什麼?寡人從一個私鹽販子起家,有了今天,獨霸一方,威福自專,殺伐果斷,好不快活!我夠本了!姓朱的休想讓我投降,寡人要跟他拼到底!”

終於,張士德道:“兄長放心,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這幾年朱元璋又是和陳友諒決戰,又是跟察罕拼命。我們只是休養生息,如今十萬大軍,驍勇善戰,府庫當中,糧餉充足,戰一年半載,不成問題,打起來指不定怎麼樣!”

這話說得張士誠來了興趣,立刻道:“確實如此,我們只要有必勝之念,朱重八就沒什麼好怕的!”

總算勉強鼓舞了士氣,正在這時候,毛貴就到了。

張士誠還是熱情款待,“久聞毛兄大名,你統領山東紅巾,北伐大都,雖然未能成功,卻也是震撼元廷,鼓舞人心,天下無不知曉你的大名。”

毛貴笑容可掬,“懷王謬讚了,在下受之有愧。”

這幾年來,張士誠最聽不得的就是懷王兩個字……他在朱元璋手下受盡了屈辱,偏偏又沒法報復回去,就變得格外敏感。

“毛兄,寡人實在是想不通,以你的身份,爲何要歸附大明,只做個管外務的尚書,實在是屈才了。你要是能到我的麾下,寡人的丞相,虛位以待啊!”

聽到這話,毛貴直接笑了,“懷王,你說在下北伐,你可知道,在下手裡有多少兵馬?”

張士誠眉頭緊皺,“據說有二十餘萬。”

毛貴朗聲道:“極盛之時,兵馬不下三十萬,佔據山東八府,近百縣之地,徐州,大名府,這些要地也都在我的手上。”

毛貴盯着張士誠,又道:“彼時我大軍北上,元廷震動,大都幾乎不保,彼時的在下,當真有氣吞萬里之勢,橫掃八荒之心。”

張士誠繃着臉,心說這傢伙還真能吹牛皮,這麼厲害,你幹嘛投降朱元璋?

毛貴微微一笑,“我知道懷王一定在想,我爲什麼還要投靠陛下?很簡單,打不過就是打不過,用什麼辦法都不行!論起大義,張相主張華夏重興,驅逐胡虜,恢復中華。論起民心,大明種種國策,不需要我多說。天下百姓歸心,上下同欲,兵精糧足,勢不可擋。”

毛貴盯着張士誠,呵呵笑道“懷王,且不說我比你強多少!就算咱們倆一樣,哪怕我不如你!我毛貴已經歸降了,你就當真比我強多少嗎?就有把握,負隅頑抗下去?”

“懷王,你該好好替自己想想了!”

毛貴的一番話,宛如在教訓後輩晚生。張士誠的老臉鐵青,氣得咬牙切齒。

“毛貴,你想勸降寡人?”

毛貴呵呵冷笑,“在下過來,是想讓你,還有你的部下瞧瞧,歸附大明之後的結果!做大明的尚書,不比草頭王的官職,強了萬倍!”

“放肆,放肆!”

張士誠氣得拍大腿,“來人,把他拿下,打入大牢!”

連喊了兩遍,終於有人過來,把毛貴拿下。

這種情況早在毛貴的預料之中,也沒有什麼好在乎的。

倒是張士德忍不住提醒張士誠,還是別送去大牢了,就關在王宮吧!畢竟蘇州城早就被滲透得和篩子似的。

萬一有人把毛貴給放了,那樂子可就大了。

張士誠老臉鐵青,丟人,真丟人!

剛剛鼓起來的一點勇氣,也沒了大半。

“事到如今,只能以必死之心,等待死亡的來臨!我張士誠,絕對不降!”

就在這時候,突然有人來報,一個叫錢用勤的人前來求見,而且他還手捧着一件寶貝,是免死金牌!

“懷王殿下,小人願意代懷王和大明談判。小人有辦法,保全懷王全家性命,榮華富貴,免去蘇州的兵戈之苦,還請懷王恩准!”

說完之後,他頭頂着免死金牌,大禮參拜。

第二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六十八章 進城不是小事情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七百一十章 朱標的做事小技巧第六百九十八章 紈絝子弟張庶寧第九十二章 大海第二百三十二章 機會要均等第六百七十九章 張庶寧的羣賢第五百四十三章 朕本淮右布衣第七百章 有人私自稱帝了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涼王第二百三十二章 機會要均等第七百八十三章 該宰肥羊了第一百二十章 彭黨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二百一十章 殺得好第二百七十四章 奴才之作第四百三十六章 最難的考試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丞相的自我修養第七百一十五章 朱棣低頭了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二百八十一章 咱爲民除亂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五百一十五章 改變,從教育開始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一百八十章 統一思想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宋笑話,永不過時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下一盤棋第九十九章 都是狠人第三十三章 敬畏第二百六十一章 再次被盜的張希孟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七百五十一章 徹查倉場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八百四十一章 敲詐李善長第四百四十四章 六位國公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一百二十六章 糧食就是一切!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七百二十六章 出將入相第一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願意追隨咱的,留下第九十三章 立功第四百三十三章 移民填湖廣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進步獎第六百六十六章 佈局下一代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九十八章 元軍六十萬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鼓第二百五十二章 聯手李善長第三百九十章 探查民情第八百零二章 老朱求救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們贏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廟祭祀第九十七章 老朱的兩套體系(三更到)第三百一十六章 總算第三百三十九章 送你一頂白帽子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三百四十五章 我大哥張希孟第七十四章 羅貫中?蔣幹!第六百二十八章 金盃白刃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元璋是不怕累的第三百七十八章 九州不全,寢食不安第一百零三章 決策第七百章 有人私自稱帝了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二百一十三章 朱家軍的良心第一百四十二章 巢湖水師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三百八十八章 內鬥果然開始了第七百五十四章 先生救命第一百零九章 人間清醒朱元璋第七十八章 羅貫中盜書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二百九十九章 老朱有文化第二十章 造反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六百零八章 門下省崛起第三百三十二章 衝突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忘功臣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五百八十一章 朱標來了第七百一十章 朱標的做事小技巧第九十六章 常遇春的小故事第三百四十章 你也配號漢王?第一百零九章 人間清醒朱元璋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臣難爲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資產第六百五十章 鐵鍋燉貪官第三百零四章 國珍飄零半生第二十七章 好大官職第二百七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六十七章 咱曾經來此要過飯第十一章 巾幗勝鬚眉
第二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六十八章 進城不是小事情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七百一十章 朱標的做事小技巧第六百九十八章 紈絝子弟張庶寧第九十二章 大海第二百三十二章 機會要均等第六百七十九章 張庶寧的羣賢第五百四十三章 朕本淮右布衣第七百章 有人私自稱帝了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涼王第二百三十二章 機會要均等第七百八十三章 該宰肥羊了第一百二十章 彭黨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二百一十章 殺得好第二百七十四章 奴才之作第四百三十六章 最難的考試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丞相的自我修養第七百一十五章 朱棣低頭了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二百八十一章 咱爲民除亂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五百一十五章 改變,從教育開始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一百八十章 統一思想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宋笑話,永不過時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下一盤棋第九十九章 都是狠人第三十三章 敬畏第二百六十一章 再次被盜的張希孟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七百五十一章 徹查倉場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八百四十一章 敲詐李善長第四百四十四章 六位國公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一百二十六章 糧食就是一切!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七百二十六章 出將入相第一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願意追隨咱的,留下第九十三章 立功第四百三十三章 移民填湖廣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進步獎第六百六十六章 佈局下一代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九十八章 元軍六十萬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鼓第二百五十二章 聯手李善長第三百九十章 探查民情第八百零二章 老朱求救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們贏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廟祭祀第九十七章 老朱的兩套體系(三更到)第三百一十六章 總算第三百三十九章 送你一頂白帽子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三百四十五章 我大哥張希孟第七十四章 羅貫中?蔣幹!第六百二十八章 金盃白刃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元璋是不怕累的第三百七十八章 九州不全,寢食不安第一百零三章 決策第七百章 有人私自稱帝了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二百一十三章 朱家軍的良心第一百四十二章 巢湖水師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三百八十八章 內鬥果然開始了第七百五十四章 先生救命第一百零九章 人間清醒朱元璋第七十八章 羅貫中盜書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二百九十九章 老朱有文化第二十章 造反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六百零八章 門下省崛起第三百三十二章 衝突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忘功臣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五百八十一章 朱標來了第七百一十章 朱標的做事小技巧第九十六章 常遇春的小故事第三百四十章 你也配號漢王?第一百零九章 人間清醒朱元璋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臣難爲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資產第六百五十章 鐵鍋燉貪官第三百零四章 國珍飄零半生第二十七章 好大官職第二百七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六十七章 咱曾經來此要過飯第十一章 巾幗勝鬚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