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咱曾經來此要過飯

郭子興的破事很是影響大傢伙的心情,就連這個年都過不好了……索性張希孟請令,去安排郭子興進駐懷遠。

在臨走之前,張希孟還特意去見了馬氏。說實話,這事還就他能辦,不然郭子興到底是馬氏的義父,還幫着她找了個好女婿,這種事情,就算幾百年後,史書上也不會否認的。

若非十足的親信心腹,很容易落下埋怨。

只是令張希孟意外的是馬氏沒有太多的顧忌,相反,馬氏跟張希孟透露了一些秘密。

“算起來我爹比郭大帥早入白蓮教,勢力也比他大。郭大帥能攻進濠州,我爹是出了大力氣的。隨後我爹似乎和郭大帥發生了一些爭執……再之後就是我爹返回宿州,率衆起事,不幸被元廷害死。他的舊部不少跑到了濠州,都歸附了郭大帥。”

馬氏說到這裡,輕嘆了口氣,神色落寞,“我曾經在父親返回宿州的時候問過他,可是郭大帥排擠了他?我爹只說大丈夫當行事磊落,在自家起事,又豈能搶佔別人的基業!還不許我胡思亂想,如果他有什麼意外,當好好孝敬郭叔父。”

張希孟聽到這裡,終於想清楚了……難怪馬氏嫁給朱元璋之後,就一心爲了丈夫謀劃,似乎對義父沒有那麼深的感情,竟然還有這一層緣由在。

要說郭子興害了馬公,卻是未必,但他肯定刺激排擠馬公,逼着他回宿州起事,這纔有馬公之死。

雖說不能把郭子興當成罪魁禍首,但是也萬萬不是乾乾淨淨的。

估計這件事也就朱元璋清楚,其他人不可能知曉。

“夫人請放心,我一定妥善辦好,萬萬不會讓郭大帥干擾主公的大業!”

張希孟從馬氏這裡辭別,心裡頭已經有了計劃。

隨着他一起動身的,還有徐達,他也帶着一封信,去見彭早住。

兩個人並馬而行,後面跟着兩個千戶的精兵。

徐達一路上都是欲言又止,想說又不敢說的樣子。

張希孟笑道:“怎麼,不方便跟我說?”

“不是,是……”徐達糾結了一會兒,才鼓足勇氣道:“先生,下面有人說上位對待郭大帥太優柔寡斷,太念舊情了。到了現在的時候,乾脆吞併了郭大帥的部衆,自立爲王,豈不是更痛快乾脆!”

張希孟忍不住一笑,“徐達,這不會是你的想法吧?”

徐達連忙搖頭,“不,不是!”

“那就好……你怎麼看這事?”張希孟問道。

徐達沉吟思忖,而後緩緩道:“上位寬厚愛民,治軍嚴謹,有恢復山河,驅逐蒙古的雄心壯志。不同於其他草莽豪傑,行事要穩妥持重。郭大帥的恩情不能置之不顧,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筆賬,郭大帥予取予求,做得太過,上位自然可以取而代之,眼下還不是時候。再有……再有如果上位取代了郭大帥,趙均用勢必會起兵和上位爭奪。到時候就算能打贏趙均用,也會損失慘重,消耗糧餉,影響了南下攻取集慶的大事!得不償失!”

張希孟聽到這裡,連連點頭,“不愧是徐達,看得就是明白。那你覺得南下還有哪些難處?”

“自然是船隻了。”徐達道:“大江寬闊,沒有足夠的船隻,如何能渡江南下?而船隻最多的就是揚州,偏偏此刻已經落到了張士誠的手裡,我擔心他搶先渡江,搶佔了先機,到時候上位想要拿下集慶,就難上艱難了。”

這一番話說完,張希孟算是領教了徐達的厲害,不愧是能成爲大明開國第一名將的人物,大局觀絕對高人一等。

“所以你去扶持彭早住,我去安頓郭子興,讓他們繼續撐着,也好讓主公迅速集中力量,謀求戰船,渡江奪下集慶……留給咱們的時間不多了!”

徐達悚然頷首,他們兩個在岔路口分別,徐達領着五百人,急匆匆去見彭早住。

至於張希孟,則是率領着一千五百人,浩浩蕩蕩,趕到了臨淮。

他沒有主動去見郭子興,恰恰相反,他就在這裡等着……你把你當成大帥,對不起了,我可不這麼看。

不光是我,包括大多數的將士,也都是這麼看的。

到了第三天,郭子興終於帶着兒子郭天敘,小舅子張天佑,還有一萬多士兵,急匆匆向臨淮方向趕來。

不來也不行了,聽說趙均用已經調動了三萬大軍,要攻下濠州。

“本帥不明白,重八不是說了,他有幾萬兵馬了,爲什麼就害怕趙均用?他把大軍帶來,跟我裡應外合,擊敗趙均用,一統濠州,難道不好嗎?怎麼就那麼怕姓趙的?”郭子興大聲抱怨,怒氣衝衝。

張希孟不緊不慢,“大帥若是有決戰之心,不妨先留在濠州,只要大帥能頂住趙均用十天,主公必定率領兵馬相助,到時候大破趙均用,易如反掌。”

郭子興突然怔住了,這小子在說什麼?他什麼意思?

這時候郭天敘怒氣衝衝,“你算什麼東西?也敢跟大帥這麼說話?朱重八他自己不來,派你過來,到底是什麼意思?他瞧不起大帥嗎?”

張希孟依舊笑容不減,“主公是心疼大帥啊……自從去年圍攻濠州以來,大帥都是在後方坐鎮,從不輕易離開帥位。如今更是要主公在前面衝鋒陷陣,大帥自去懷遠安居,坐等捷報,豈不是更好!”

郭家父子被懟得語塞,突然郭天敘大怒,眉毛立起,怒罵道:“你想說什麼?你諷刺郭大帥畏敵不前嗎?”

張希孟只是淡淡道:“人盡皆知的事情,又何必多言……郭少帥,你心裡不服,大可以回頭問問,看看你的部下,有多少願意跟着主公打天下?”

張希孟說着,主動打馬,到了這些士兵的前面,衝着他們朗聲道:“大傢伙都知道朱公子吧?他大破橫澗山,佔領了定遠,大軍還在征戰,所向披靡。在朱公子治下,奉行均田,將士們能多得一倍的口糧田,足以衣食無憂,吃喝不愁!”

朱元璋的作爲早就傳回了濠州,不少人暗暗佩服,在軍中也是各種言語四起。

此刻張希孟主動說出來,讓在場不少兵卒議論紛紛,有些人乾脆就打算投靠朱元璋算了,反正跟着郭子興也是從一個失敗走向另一個失敗。

上次被趙均用抓了,險些喪命,就夠丟人了。

這次又被人家嚇到了,迫不及待逃命。

而且每次遇難,都要靠朱公子幫忙。

可結果呢?

面對趙均用,微微諾諾。

面對朱公子,倒是吹鬍子瞪眼,氣勢洶洶。

說穿了不就是耗子扛大槍,窩裡橫的貨嗎!

也就是朱公子人品好,不跟你計較,不然直接帶着兵過來,先廢了你們郭家父子!

再說了,朱公子不光人品好,所作所爲也了不起。嚴懲元廷走狗,分配土地,哪一樣不是順天應人?

你郭子興早早就佔領了濠州,你可是做了一樣?

還惺惺作態,跟那些豪商勾結,你的屁股坐在哪一邊,當我們不知道?

將士多有怨言,張希孟看得清楚,突然他哈哈大笑,“郭大帥,郭少帥,主公依舊敬着你,把你當成長輩,當成大帥。但是人心向背,一目瞭然。如果再看不清楚,你們麾下的將士自然會良禽擇木,賢臣擇主。到了那時候,最後這點體面也剩不下了!”

張希孟一轉馬頭,奔着自己的隊伍去了,只留下一句話,“言盡於此,好自爲之!”

張希孟並沒有離去,而是揮兵直取懷遠……自從徹裡不花死後,懷遠就亂成了一鍋粥,根本用不着打,張希孟兵馬一到,裡面的人就全都乖乖投降……張希孟也不想要太多的臭魚爛蝦,就把這些人留下,都給了郭子興。

郭家父子一肚子怨氣,可面對一座城池,他們也抵擋不住,只能不情不願收下……自從他們進駐懷遠,手下將士三天兩頭逃亡,無一例外,都去了朱元璋麾下。

郭家父子和張天佑又是驚又是怕,朱元璋這麼得人心,如果他們還想算計朱元璋什麼,搞不好自己的手下就土崩瓦解了。

意識到這一點,郭子興和郭天敘都老實了,只能困守一城,和犯人最大的不同,或許就是牢房能大一點吧!

而就在張希孟解決了郭家父子之後,老朱親自統帥着湯和等八個千戶,浩浩蕩蕩,殺到了滁州。

李善長隨軍進發,“上位,卑職曾在滁州做過小吏,還算熟悉情況。”

朱元璋繃着臉道:“咱也來過滁州,或許比李先生更清楚一些事情。”

“是嗎?”李善長怔住了,“上位來滁州是做什麼的?”

朱元璋嘴角上翹,冷笑道:“咱曾經來滁州要過飯!”

說完之後,老朱飛馬向前,留下李善長瞠目結舌,心慌意亂……

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三百六十六章 沉甸甸的賞賜第三十九章 好女婿第八百七十九章 開國舊事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學第五百七十章 換了人間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六百四十九章 重賞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時機第三百二十二章 婚姻大事第四百一十六章 鉅貪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子耳目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根本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九十五章 天生神將第一百一十二章 站起來,不許跪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把陛下抓了第六百一十七章 真正的徵西大將軍第五百二十一章 張相有後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內鬥果然開始了第七百四十章 陛下脫險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華天夏地大明朝第六百四十三章 張相佈道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一百零五章 趙均用覆滅第八百八十三章 朱標的反應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標戰李相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是大明忠臣啊!第二百六十章 才子歸心第七百一十章 朱標的做事小技巧第一百二十五章 揮軍下揚州第四百二十四章 五路圍攻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第一百三十九章 主動送上門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第三十章 淮西第一百零六章 又要升官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是來立規矩的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六百四十四章 通過考試了第四百五十三章 自投羅網的王保保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牌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四百九十三章 無懈可擊的張相公第六百五十章 鐵鍋燉貪官第五百零九章 復旦第三百零三章 即吳王位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朱元璋第五百七十二章 贏麻了的朱元璋第六百二十三章 北方也要移民第八百三十七章 冠軍侯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十二章 示兒第四百九十四章 陛下給你們膽子第一百零一章 大比武第一百一十八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第五百零五章 我在,大明在!第六百零二章 什麼叫洪武大帝啊!第二百八十九章 軍心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人爲士第三十三章 敬畏第五百五十二章 張相封神了第二百零三章 張老師的小課堂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就拿這個考驗我?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三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官制第三百三十章 人生無常第三十章 淮西第三百零八章 怎麼當吳王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歲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悟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們不欠軍餉第八百八十八章 老朱能得到的第二百四十一章 敗得真慘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子耳目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學正統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六百四十三章 張相佈道第五百章 別緻的洞房花燭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四百五十四章 聰明的孔家人第三百五十一章 俘虜樓船第二百一十三章 朱家軍的良心第五百五十六章 今日,超越大宋矣!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人奪一城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虜王保保第六百五十三章 立規矩第六百二十八章 金盃白刃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
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三百六十六章 沉甸甸的賞賜第三十九章 好女婿第八百七十九章 開國舊事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學第五百七十章 換了人間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六百四十九章 重賞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時機第三百二十二章 婚姻大事第四百一十六章 鉅貪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子耳目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根本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九十五章 天生神將第一百一十二章 站起來,不許跪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把陛下抓了第六百一十七章 真正的徵西大將軍第五百二十一章 張相有後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內鬥果然開始了第七百四十章 陛下脫險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華天夏地大明朝第六百四十三章 張相佈道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一百零五章 趙均用覆滅第八百八十三章 朱標的反應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標戰李相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是大明忠臣啊!第二百六十章 才子歸心第七百一十章 朱標的做事小技巧第一百二十五章 揮軍下揚州第四百二十四章 五路圍攻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第一百三十九章 主動送上門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第三十章 淮西第一百零六章 又要升官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是來立規矩的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六百四十四章 通過考試了第四百五十三章 自投羅網的王保保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牌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四百九十三章 無懈可擊的張相公第六百五十章 鐵鍋燉貪官第五百零九章 復旦第三百零三章 即吳王位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朱元璋第五百七十二章 贏麻了的朱元璋第六百二十三章 北方也要移民第八百三十七章 冠軍侯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十二章 示兒第四百九十四章 陛下給你們膽子第一百零一章 大比武第一百一十八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第五百零五章 我在,大明在!第六百零二章 什麼叫洪武大帝啊!第二百八十九章 軍心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人爲士第三十三章 敬畏第五百五十二章 張相封神了第二百零三章 張老師的小課堂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就拿這個考驗我?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三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官制第三百三十章 人生無常第三十章 淮西第三百零八章 怎麼當吳王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歲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悟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們不欠軍餉第八百八十八章 老朱能得到的第二百四十一章 敗得真慘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子耳目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學正統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六百四十三章 張相佈道第五百章 別緻的洞房花燭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四百五十四章 聰明的孔家人第三百五十一章 俘虜樓船第二百一十三章 朱家軍的良心第五百五十六章 今日,超越大宋矣!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人奪一城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虜王保保第六百五十三章 立規矩第六百二十八章 金盃白刃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