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明羣賢

朱元章面對一個很奇怪的狀態……明明是光復大都,明軍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勝,但是縱觀整個局勢,卻呈現出下面熱,上頭冷的情況。

民間的慶祝一波接着一波,一浪高過一浪。

大傢伙憧憬着天下太平,再也不用打仗,從此安居樂業,百業興旺。

有些商人已經想着把生意做到北方,大發利市。

更多的百姓則是覺得恢復故土,大明朝超越以往,洗雪恥辱,反正是值得高興的事情。

但讓人無語的是大明的朝堂,從上到下的官吏,甚至包括國子監,翰林院,詹事府……這些文臣聚集的地方,都呈現出詭異的安寧。

他們的不積極,簡直讓人瞠目結舌。

應天的報紙都忍不住了,發文譏諷:朝中諸公,只願羈縻,不願擊敵。

張相督師,本以爲是天大榮耀,現在卻發現,原是諸公受不得風沙。

大明文臣,竟文弱至此嗎?

民間的怒火在迅速升騰,面對這個局面,李善長簡直成了風箱裡的老鼠。

他太懂這幫東西想什麼了,當初讓他們去山東,那可是聖人之鄉,都沒人願意去。

現在讓他們去更北,更苦寒的大都,面對遍地胡人,他們更不願意了。

不只是禮部不想分配科舉名額那麼簡單,工部也不願意去修長城,修運河。刑部也不想去處理那些胡人的桉子。吏部也不想任用北方人士。戶部也不願意出錢填補窟窿……

總而言之,開疆拓土了,一大塊肥肉放在嘴邊,塞進了嘴裡,只要嚼兩下,就能嚥下去,可人家就是不動牙齒。

你還有什麼好說的吧?

憋來憋去,甚至出現了呼聲,要不令宗室守疆,分封實邊算了。

這個建議提出來,僅僅是小範圍流傳,就有一個人站了出來。

正是馬皇后。

“陛下手下羣賢雲集,出的主意都高明得不得了。太子尚且不到十歲,又是儲君,沒法北上,皇次子和皇三子身體弱,似乎也不合適。就讓皇四子北上大都。考慮他感脫下開襠褲沒幾天,我這個當孃的跟着北上,每天給他洗衣服做飯,哄他睡覺,別讓孩子嚇哭了。”

馬皇后怒火沖天,朱元章哪裡聽不出來。

“妹子,你別說氣話啊,無論如何,也不能讓穿開襠褲的鎮守邊疆,咱大明還是有些人的。”

馬皇后冷哼,“什麼人?是禮部羣賢?還是戶部高士?這幫東西憋着什麼屁,你不清楚?他們不願意吃苦,不想割肉,就反過來欺負小孩子!這到底是誰的天下?以臣欺君,通通該殺!”

好傢伙,連馬皇后都忍受不住了。

什麼都好,萬萬不該提出藩王戍邊的建議啊!

就算真的如此,那也要等幾年吧,至少讓孩子長大了才行,哪有這麼迫不及待的?你們不願意吃苦,就讓孩子替你們受罪?

這還有天理,有王法嗎?

朱元章伸手,將馬氏按在座位上,隨即笑道:“妹子別慌,咱早就看這幫東西不順眼了,但是咱們要處置他們,總要有個名目纔是。”

馬皇后深吸口氣,“什麼名目?你不向來是隨心所欲,想殺誰就殺誰嗎?”

朱元章呵呵道:“妹子又說笑話了,咱現在已經光復大都,論起格局,超越了趙宋,正在直追漢唐。咱做事總要深思熟慮才行。”

馬氏扭頭,直視着朱元章,認真道:“重八,你別昏頭了,眼下的大明,比漢唐差遠了!漢唐的文人,是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爲君死的。是巴不得沙場建功,捐軀爲國的。你看看你手下的那幫人……除了張先生之外,又有誰是能吃苦的?依我看啊,指望着這幫人,超越漢唐。估計是沒戲了,能不被他們氣死,就算你命長了。”

這幾句話說得老朱臉上通紅,幾乎無言以對。

“妹子,趙宋三百年頹靡,元廷百年暴虐,早就摧毀了士人的骨氣,取而代之,盡是頹靡自私,斤斤計較,鼠肚雞腸,門戶之見,小人伎倆……越是到了大事情上,就越是如此。咱也是倒了黴,遇上了這幫東西!”

朱元章唉聲嘆氣,相當無語。

馬皇后見丈夫如此,也漸漸平復心緒,反而安慰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看起來只能一點點來了,你可有什麼辦法嗎?”

朱元章臉上帶笑,隨手拿出了張希孟給他的文章。

“你瞧瞧,這不是先生快馬加鞭,送到咱手上的。”

馬氏接在手裡,簡單看了看,就忍不住道:“先生格局高遠,雖古聖先賢也比之不上……只是先生良苦用心,這幫文臣未必能做到百分之一!”

朱元章哈哈大笑,“他們做不到,咱就逼着他們做到。你看啊,有了這個大一統,接下來該怎麼做,咱心裡就有譜了。”

朱元章的嘴角上翹,露出了一個嚇死人不償命的笑容。

終於,皇帝陛下要出手了。

朱元章下旨,召集諸部九卿,悉數前來議政。

諸臣當中,張希孟在大都督師,參政賈魯還在修河治水,除了他們之外,中書省左丞相李善長,參知政事朱升,參知政事吏部尚書楊元杲,參知政事禮部尚書李習,戶部尚書楊思義,兵部尚書陳亮,刑部尚書周禎,稅務部尚書汪廣洋,外務部尚書毛貴,工部尚書單安仁,御史大夫楊憲,禮部侍郎掛尚書銜陶凱,翰林學士宋廉,門下省侍郎姚廣孝……這些大明羣賢,幾乎一個不缺。

其實眼下大明的官制,已經和歷史上大不相同。

中書省作爲政務核心,已經進化出不同的層次。

比如李善長是首相,總領政務,朱升是參政,輔左李善長。而一些資深的尚書,也會被授予參政頭銜,行尚書事。另外一些實際負責政務的侍郎,也會被加尚書銜。

老朱在有意增加尚書數量,打破六部格局,同時也在增加副相數量,瓜分首相權力。

未來朝局演化的趨勢,多半會是羣相,加上相當數量的尚書,構成比較穩定的中書省格局。

只不過官制設計再精妙,也不能解決官吏怠惰昏聵的問題。

今日的朱元章,就是帶着滔天怒火,面對着自己手下的羣賢。

“這幾日都說咱們光復了大都,拿回了燕雲之地,論起國勢,已然勝過趙宋,這點咱是認可的,也着實高興。可是朝中出現的一些事情,讓咱突然想明白一件事。”

老朱看了看李善長,這位李相公渾身一哆嗦,汗毛都豎起來了。

“李先生!”

到底還是逃不掉,李善長急忙躬身,“臣在。”

“咱這些日子就在想,趙宋爲什麼不願意北伐,許是打不過。可明明有岳飛一般的名將,有岳家軍一般的悍卒,卻還是裹足不前,寧可自毀長城,也不願意北伐中原……”朱元章突然笑道:“李先生,你說會不會大宋的重臣們,知道就算北伐成功了,他們也沒有好日子過,索性不如不伐!”

李善長一怔,額頭冒汗,慌忙道:“上位,趙宋王朝最是沒有骨頭,沒有出息,君臣上下,皆是如此,簡直千古之恥!”

朱元章擺手,“不要這麼說,咱看過史冊,發現不光是趙宋如此,東晉偏安一隅之後,也是樂享江南,不願意北伐。每每有人提出來,也是百般掣肘,頻頻使絆子。”

“偏安王朝,大約都是這樣吧!”

“可是咱就不明白!爲什麼剛剛立國的大明朝,也有這種偏安的習氣?難道咱成了大宋的皇帝嗎?”

老朱陡然提高聲音,一聲叱問,嚇傻了羣臣、

人們尚在遲疑,李善長竟然第一個跪下來,老淚橫流。

“上位,臣等有罪,請上位責罰!”

老李這一請罪,其他人也都不敢端着,紛紛跪倒,口稱有罪。

朱元章怒視着他們,鼻子裡哼了一聲,“罪倒是談不上,只是居心不良罷了!寧可讓咱的兒子去吃沙子,也不願意自己吃苦北上。這個算盤,着實精明啊!”

又是誅心一問,好幾位尚書已經冒汗了,至於陶凱,呼吸急促,幾乎昏厥。

“咱不妨告訴你們,九州之地,上下一體,謂之大一統!”

老朱勐然掏出張希孟的文章,高高舉起。

“這是張先生所寫,也是咱的意思!日後咱或許會派遣藩王戍邊,但是地方官制,必須內外一體,邊疆百姓,與應天子民,一般不二!要是做不到這一點,就不配稱爲大一統!”

朱元章對李善長道:“李先生,你起來,把這篇文章接過去,仔細瞧瞧。”

李善長慌忙爬起來,心怦怦亂跳。

哪怕張希孟不在應天,依舊把他拿捏的死死的。

李善長顫抖着接過文章,哆嗦着看了看,便說道:“張相言之有理,我大明確實要超越秦漢,建立更加高明的大一統!”

朱元章冷哼道:“既然如此,總不能光說不練吧?你有什麼主張?”

李善長腦筋快速轉動,突然想到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上位,能不能把中書各部,一分爲二,派遣一半官吏北上大都,然後每隔三年一個輪換,如此循環往復。使得官吏能夠熟悉南北狀況,心懷天下,不至於有樂享偏安之心!”

朱元章微微一愣,脫口而出道:“似乎也是個辦法!”

再看下面的大明羣賢,竟然齊齊臉色慘白如紙……

第七章 狠人朱重八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張相學習第八十章 上學啦!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標的教育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明羣賢第七百六十七章 說服朱元璋第四百二十九章 連大戶都背叛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百姓在一起第六百九十六章 家父張相公第三百五十六章 到士兵中去第一百八十四章 父辭子孝第二百三十三章 馬皇后的智囊第六百七十九章 張庶寧的羣賢第八百二十五章 皇家樂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絕境的陳友諒第五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八十五章 朱元璋認輸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諸將才幹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五百八十六章 封狼居胥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權在握的朱棣第八百九十三章 鑄造金鼎第五百一十九章 對外新策略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四百零二章 請孔家做個大元忠臣第三百四十章 你也配號漢王?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七百八十三章 該宰肥羊了第七百三十七章 朱標之怒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的後起之秀第二百五十六章 耕讀傳家的真相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九十八章 元軍六十萬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生可爲聖賢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伐番外篇:愛釣魚的老張第三百二十三章 臉都不要了第六百四十章 陛下如父,先生如母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六百零三章 做天子的工具人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子戍邊第十章 夫人在行動第八百七十二章 應天上空的眼睛第六百二十七章 又是大案第四百九十一章 親事第三百六十二章 死一百次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二十四章 落腳之地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六百八十八章 趕快叫爹第一百六十九章 朱標第一百五十二章 都督妙策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五百一十八章 扯淡的不徵之國第二百零一章 清官無敵第三十六章 只有元廷受傷的世界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二百五十三章 嚇壞的百官第四百四十五章 諸將才幹第六百五十五章 朱標的感悟第一百一十章 有後第十二章 示兒第六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五百一十五章 改變,從教育開始第八百四十一章 敲詐李善長第六百四十三章 張相佈道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江!渡江!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進步獎第八百四十五章 朱家的祖傳天賦第七百四十二章 北平的出路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番外篇:愛釣魚的老張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後的柱石第六十三章 戰略大師第五百四十三章 朕本淮右布衣第五百四十五章 賠了朱棣又折兵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忘功臣第八百九十三章 鑄造金鼎第四百七十八章 全面潰敗第五百九十七章 懷王千古第二百四十五章 我們不是飯桶第八百七十四章 我要抱孫子第七百五十章 果斷處置第二百五十三章 嚇壞的百官第二百零八章 撞槍口上了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營第三十一章 吃朱家的飯,使朱家的錢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張士誠第十九章 賈魯病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第五百六十九章 鹽第九百章 到了地獄你也不行第五百八十八章 冠軍侯的格局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明王第三百二十八章 雙向奔赴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大明成就了你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
第七章 狠人朱重八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張相學習第八十章 上學啦!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標的教育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明羣賢第七百六十七章 說服朱元璋第四百二十九章 連大戶都背叛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百姓在一起第六百九十六章 家父張相公第三百五十六章 到士兵中去第一百八十四章 父辭子孝第二百三十三章 馬皇后的智囊第六百七十九章 張庶寧的羣賢第八百二十五章 皇家樂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絕境的陳友諒第五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八十五章 朱元璋認輸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諸將才幹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五百八十六章 封狼居胥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權在握的朱棣第八百九十三章 鑄造金鼎第五百一十九章 對外新策略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四百零二章 請孔家做個大元忠臣第三百四十章 你也配號漢王?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七百八十三章 該宰肥羊了第七百三十七章 朱標之怒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的後起之秀第二百五十六章 耕讀傳家的真相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九十八章 元軍六十萬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生可爲聖賢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伐番外篇:愛釣魚的老張第三百二十三章 臉都不要了第六百四十章 陛下如父,先生如母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六百零三章 做天子的工具人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子戍邊第十章 夫人在行動第八百七十二章 應天上空的眼睛第六百二十七章 又是大案第四百九十一章 親事第三百六十二章 死一百次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二十四章 落腳之地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六百八十八章 趕快叫爹第一百六十九章 朱標第一百五十二章 都督妙策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五百一十八章 扯淡的不徵之國第二百零一章 清官無敵第三十六章 只有元廷受傷的世界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二百五十三章 嚇壞的百官第四百四十五章 諸將才幹第六百五十五章 朱標的感悟第一百一十章 有後第十二章 示兒第六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五百一十五章 改變,從教育開始第八百四十一章 敲詐李善長第六百四十三章 張相佈道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江!渡江!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進步獎第八百四十五章 朱家的祖傳天賦第七百四十二章 北平的出路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番外篇:愛釣魚的老張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後的柱石第六十三章 戰略大師第五百四十三章 朕本淮右布衣第五百四十五章 賠了朱棣又折兵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忘功臣第八百九十三章 鑄造金鼎第四百七十八章 全面潰敗第五百九十七章 懷王千古第二百四十五章 我們不是飯桶第八百七十四章 我要抱孫子第七百五十章 果斷處置第二百五十三章 嚇壞的百官第二百零八章 撞槍口上了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營第三十一章 吃朱家的飯,使朱家的錢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張士誠第十九章 賈魯病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第五百六十九章 鹽第九百章 到了地獄你也不行第五百八十八章 冠軍侯的格局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明王第三百二十八章 雙向奔赴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大明成就了你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