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一章 遼東之殤

遼東,大明之痛;

遼東,大明之傷;

遼東,大明之恥;

遼東,大明之辱!

大明之痛,痛在遼東百姓,不管滿清當朝以後如何遮掩混淆,事實擺在那裡,後世遼東的居民幾乎都是“闖關東”時期華北民衆的後代,遼東的原住民呢,無緣無故的消失了嗎?

努爾哈赤初入遼東時打的口號是“恩養尼堪”,消除明朝弊政,解救遼東百姓,結果呢?

傾巢之下豈有完卵,侵略者會對被侵略者一視同仁嗎?國土都被敵人佔領了,還想有安穩日子過嗎?後面,相信他的人基本上都死光了。

剛一開始,努爾哈赤搞了個什麼“計丁授田”,貌似是要打土豪,均田地,結果遼東的良田被他圈了一大半,授給了八旗子弟。剩下的纔是“計丁授田”,而且要交稅賦,要服勞役,要出免費勞力去種皇田,還要抽丁去打仗,比大明朝廷還狠!

如果光是這樣,也還罷了,百姓再苦再累,起碼還能活下去,但是,當侵略者的本性暴露出來以後,他們的末日就到了。

後金統治者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都以兇悍殘忍著稱史冊,他們殺人的理由很多:

在他們苛政的壓榨下,總有遼民奮起反抗,對反抗者他們的做法通常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一遇反抗,後金馬上進行殘酷鎮壓,而且不論你有沒有參與反抗,凡是反抗地區的遼民,要麼屠戮一空,要麼全部抓起來做奴隸!

你不反抗就沒事了嗎?那就錯了,後金會定期派兵清查遼民,行乞賴活的,直接殺了,叫你懶,不種地,浪費糧食,殺;糧食存量沒達到標準的也殺了,家裡存糧爲什麼這麼少?不好好種地,是想逃回大明的懷抱吧,心懷不軌,留之何益,殺;家裡糧食太多,也殺了,大家都是計丁授田的,你家爲什麼這麼多糧食,肯定是刁民,殺!

反正就是窮也殺、富也殺,懶也殺、勤也殺,反抗也殺、不反抗也殺,就算不殺也要把你抓去當奴隸,後金入主遼東才十多年,整個遼東原來的住民幾乎被屠戮一空,僥倖逃得性命的也全部成爲八旗子弟的奴隸,只有少數走狗漢奸被編入“漢八旗”,作爲僞軍,爲後金賣命。

原本田人富谷,澤人富漁,山人富材,海人富貨,豐衣足食,富饒美麗的遼東,被後金整的人丁銳減,田地荒蕪,廬舍殘破,百業凋敝,遼民之痛,幾不欲生。

大明之傷,傷在財政,明朝的滅亡有種種客觀原因,但說一千道一萬,最直接的原因還是沒有錢,財政危機纔是大明的致命傷。

因爲沒有錢賑災,災民造反;因爲沒有錢發糧餉,軍隊譁變;因爲沒有錢支持邊軍,邊軍戰鬥力持續下降,從而導致了最後的崩潰。而明朝的財政危機就始於遼東,始於後金入侵,始於一年高過一年的遼東軍費。

後金入侵遼東始於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在此之前,大明雖然說不上有多富裕,但百姓的日子還是過的蠻不錯的,這點在一些民間章回體小說的側面描寫就能看出來。

像有本演義裡記述道:大明傳至萬曆,不說別的好處,只說柴米油鹽雞鴨魚肉諸般食用之類,哪一件價不賤?如數口之家,每日大魚大肉,所費不過二三錢,這算是花銷大的了。還有那些小戶人家,肩挑步擔的,每日賺得二三十文,就可過得一日。到晚上還可吃些酒,醉醺醺的說笑話,唱吳歌,聽說書,冬天拱火夏乘涼,百般玩耍。那時節大家小戶過的好不快活,南北兩京十三省皆然。

在後金入侵遼東以前,明朝的軍隊也不弱,像平定韃靼人勃拜叛亂的寧夏之役,抗擊豐臣秀吉入侵的朝鮮之役,平定土司楊應龍叛變的播州之役,還有持續了十多年的明緬之戰,明軍都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但自從後金入侵以後,情況完全變了,大明每年花費在遼東的軍費逐漸遞增,萬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遼東軍費就已經達到三百萬兩,到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遼東的軍費已經升至恐怖的九百萬兩!

那時候明朝一年的稅賦才兩千餘萬兩,除去官員的俸祿、朝廷的日常開銷、其他軍隊的糧餉根本就湊不出如此多的軍費,是以拖餉、欠餉日益嚴重,各方面支出都無以爲繼,導致了後面的饑民造反、軍隊譁變,裝備缺乏,邊軍戰力持續下降,整個大明無力支撐,最後轟然倒塌。

財政這個傷口之深,可以說直接要了明朝的老命。

大明之恥,恥在那些懦弱、無能、窩裡亂鬥甚至是直接投降後金的將領。

薩爾滸大戰中明軍南路主將李如柏行動遲緩,貽誤戰機,後金未對他動用一兵一卒,他卻率兩萬多明軍倉皇逃竄,結果導致自相踐踏,死傷一千餘人,可恥!

而後,又有遼東巡撫王化貞,紙上談兵,不顧實際情況,鼓吹反攻後金,當後金兵至,他卻丟棄廣寧不戰而逃,可恥!

當然,他們還不是最可恥的,後面更有明朝大將洪承疇、祖大壽兵敗被俘,屈膝投降滿清,以致遼東全線失守,這兩人更可恥。

要說到最無恥,當數清初的四大藩王,吳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這四個人可以說無恥之尤,不但率軍投降滿清,還助滿清攻打明軍,尤其平西王吳三桂,引清軍入關,還作爲清軍的先驅,率軍攻打南明,並引兵入緬,迫緬王交出南明永曆皇帝,最後親手將其絞死,漢奸做到如此程度,可以說千古以來,無人能匹,可恥,可恥,可恥啊!

大明之辱,辱在被後金以奴欺主,後金太祖努爾哈赤只是大明奴兒干都指揮使司下屬的一個衛所指揮使,像他這樣的內外衛所指揮使,明朝總共有329個,而且衛所指揮使上面還有都指揮使、五軍都督府左右都督,可以說他只是明朝的一箇中層武將。

雖然他後面統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後金政權,但那是女真部落總人口才一百來萬,就算全民皆兵,能集合起來的青壯男子也不過十餘萬。而此時的大明,人口上億,光正規軍就不下百萬,可以說兩者完全就不在一個等級!

如果在薩爾滸大戰之前有人說後金能戰勝大明,那絕對會被人認爲是神經錯亂,開什麼玩笑,一百萬對一萬萬,戰勝比自己強大一百倍的對手,可能嗎?

然而,大明卻真的被一個弱於自己百倍的對手打敗了,而且一戰幾乎將整個遼東都丟了!可以說後金創造了一個以弱勝強的奇蹟。而大明,也創造了一個奇蹟,坐擁數百萬裡江山,治下子民億萬,竟然被自己治下的一箇中層武將打的毫無還手之力,恥辱啊!

遼東之辱,幾乎成了一個禁忌,一個很大的禁忌,很少有人願意提及,就算提及了也會使看到的、聽到的人心生不滿,甚至惱羞成怒,更有甚者,甚至會神經瞬間錯亂,開始......。

這裡就不說了,再說恐怕會被千戶所指了,還是迴歸正題,繼續說崇正皇帝朱慈炅吧。

遼東遼東,我們的崇正皇帝朱慈炅是穿越而來,自然知道遼東曾帶給大明多少傷痛,後金又讓大明承受了多大的恥辱。

他剛登上皇位時,正值大明風雨飄搖,內鬥不止、天災不斷,那時的大明可以說虛弱到了極點,他壓根就不敢去碰觸遼東這個禁忌。

不是他不想收復遼東,而是壓根就不敢去想,那個時候的大明根本就無法收復遼東,沒有錢糧,沒有軍隊,他甚至連朝局都掌控不了,怎麼去跟人家打?

現在就不一樣了,在這四年多時間裡,他先後收拾了閹黨集團和江南士大夫集團,文臣武將全部換上了有能力又值得信賴的人,其中大部分都是他的親信,就算不是他的親信,基本上也是一心爲國爲民,清正廉潔,剛正不阿的好官,只要他不做的太出格,這些人基本上不會反對他。

可以說整個朝廷已經在他的掌控之下,收復遼東已經具備堅實的政治基礎。

還有財政方面,他抄沒閹黨集團和江南士大夫集團獲得白銀上億兩不說,還先後建立了日興隆商號和大明西洋商貿,現在這兩個龐大的實體已經逐步走上正軌,一個月的收入不下都不下千萬兩。

可以說他崇正皇帝現在完全不差錢,收復遼東已經具備堅實的經濟基礎。

還有軍隊方面,他先後提拔了秦良玉、盧象升、孫傳庭、史可法等名將,更有孫承宗、袁可立、袁崇煥、滿桂、曹文詔等遼東將領,可以說大明現在是猛將如雲。至於軍隊數量,經過幾次擴軍以後,大明現在有京營禁衛軍二十萬,遼東軍三十萬,天雄軍十萬,秦軍十萬,西北守軍二十五萬,東南守軍將近三十萬,再加上原來的邊軍大明軍隊已經不下一百五十萬之巨!

可以說現在隨隨便便就能齊集十萬甚至是二十萬大軍遠征遼東,收復遼東已經具備雄厚的軍事基礎。

最後,最重要的一點,隨着火槍和火炮的改進和應用,明軍在野戰方面已經完全壓制後金鐵騎,熱武器已經開始主宰戰場,靠騎兵打天下的日子已經一去不返了。

現在,大明在政治、經濟、軍事方面都已具備了收復遼東的條件,再加上熱武器的優勢,收復遼東的把握就更大了,朱慈炅自然是不再猶豫:

崇正五年冰雪融化之時,便是大明揮軍遼東之日,到時候,所有傷痛,所有恥辱,一舉撫平!

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十七卷 第六十五章 裝甲戰車攻城戰術第二卷 第二章 小人第六卷 第二十六章 遼東全復第八卷 第十五章 初次交鋒第十七卷 第三十五章 開始推選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十六卷 第三章 超級大炮第十六卷 第五章 皇上講課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第十卷 第十七章 傳密旨張網以待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十七卷 第二十八章 內閣怎麼管第九卷 第二十一章 烽煙起趁亂謀九洲第十五章 引導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第十七卷 第七十二章 歡樂喜慶又一年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十八卷 第六十八章 修築鐵路,貫穿美洲第二卷 第三章 爭權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四章 木工皇帝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亦商亦盜第十四卷 第四章 微服私訪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十四卷 第五十三章 巴達維亞第十七卷 第八十章 若是不服便來戰第八卷 第十五章 初次交鋒第十四卷 第三十六章 進攻果阿第八卷 第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十三卷 第十三章 慘烈炮戰第十八卷 第六十八章 修築鐵路,貫穿美洲第十四卷 第三十三章 大戰之年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二十三章 清洗第十七卷 第七十三章 科舉再臨迎盛事第十三卷 第二十九章 局勢緊張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四章 木工皇帝第十卷 第十七章 傳密旨張網以待第十卷 第二十二章 阻賊寇赤膽忠心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十七卷 第十七章 棱堡防禦誠可怕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十五卷 第三十五章 大明的戰略第十五卷 第二十二章 列強求和第八卷 第二十章 俘虜上尉第十七卷 第三十六章 科舉擴編第七卷 第二十章 組建水師第十八卷 第十一章 列強反擊,盟國告急第十三卷 第三十二章 迫降東胡第五卷 第二章 友好條約第十一卷 第二十四章 戒急用忍圖發展第十二卷 第二十六章 土地換戰艦第十五卷 第十六章 威武霸氣第四卷 第二十四章 進軍平陽第十七卷 第四十三章 孔明燈和熱氣球第九章 明爭第十四卷 第十章 控制貨幣第九卷 第九章 簽訂合約軍服出爐第十八卷 第八十五章 賞賜羣臣,佈局全球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十五卷 第五十二章 恐怖的大明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十五卷 第五十五章 燃燒的遠征(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卷 第十八章 裝昏君沉迷美色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十五卷 第十八章 結盟請求第二卷 第十六章 新科狀元第七卷 第十五章 京東鐵路第十八卷 第十八章 圍點打援,班門弄斧第七卷 第四章 鐵礦金礦第七卷 第二十一章 殖民擴張第十二卷 第十八章 黃金海岸第十七卷 第十七章 棱堡防禦誠可怕第十二卷 第六章 明皇大婚第十六卷 第三十九章 南亞動盪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十一卷 第二十一章 火車線路貫南北第十六卷 第二十章 太子少師(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七卷 第七十三章 科舉再臨迎盛事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十三卷 第三十二章 迫降東胡第十七卷 第六章 物資轉運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第二卷 第十一章 對策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十五卷 第五十五章 燃燒的遠征(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六卷 第三十八章 死傷慘重第二卷 第五章 車牀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十一卷 第二十七章 宿命之敵終一戰第十三卷 第二十章 列強激憤第十八卷 第五十七章 殖民開始,運氣逆天第七卷 第二十四章 發展經濟
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十七卷 第六十五章 裝甲戰車攻城戰術第二卷 第二章 小人第六卷 第二十六章 遼東全復第八卷 第十五章 初次交鋒第十七卷 第三十五章 開始推選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十六卷 第三章 超級大炮第十六卷 第五章 皇上講課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第十卷 第十七章 傳密旨張網以待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十七卷 第二十八章 內閣怎麼管第九卷 第二十一章 烽煙起趁亂謀九洲第十五章 引導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第十七卷 第七十二章 歡樂喜慶又一年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十八卷 第六十八章 修築鐵路,貫穿美洲第二卷 第三章 爭權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四章 木工皇帝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亦商亦盜第十四卷 第四章 微服私訪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十四卷 第五十三章 巴達維亞第十七卷 第八十章 若是不服便來戰第八卷 第十五章 初次交鋒第十四卷 第三十六章 進攻果阿第八卷 第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十三卷 第十三章 慘烈炮戰第十八卷 第六十八章 修築鐵路,貫穿美洲第十四卷 第三十三章 大戰之年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二十三章 清洗第十七卷 第七十三章 科舉再臨迎盛事第十三卷 第二十九章 局勢緊張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四章 木工皇帝第十卷 第十七章 傳密旨張網以待第十卷 第二十二章 阻賊寇赤膽忠心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十七卷 第十七章 棱堡防禦誠可怕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十五卷 第三十五章 大明的戰略第十五卷 第二十二章 列強求和第八卷 第二十章 俘虜上尉第十七卷 第三十六章 科舉擴編第七卷 第二十章 組建水師第十八卷 第十一章 列強反擊,盟國告急第十三卷 第三十二章 迫降東胡第五卷 第二章 友好條約第十一卷 第二十四章 戒急用忍圖發展第十二卷 第二十六章 土地換戰艦第十五卷 第十六章 威武霸氣第四卷 第二十四章 進軍平陽第十七卷 第四十三章 孔明燈和熱氣球第九章 明爭第十四卷 第十章 控制貨幣第九卷 第九章 簽訂合約軍服出爐第十八卷 第八十五章 賞賜羣臣,佈局全球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十五卷 第五十二章 恐怖的大明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十五卷 第五十五章 燃燒的遠征(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卷 第十八章 裝昏君沉迷美色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十五卷 第十八章 結盟請求第二卷 第十六章 新科狀元第七卷 第十五章 京東鐵路第十八卷 第十八章 圍點打援,班門弄斧第七卷 第四章 鐵礦金礦第七卷 第二十一章 殖民擴張第十二卷 第十八章 黃金海岸第十七卷 第十七章 棱堡防禦誠可怕第十二卷 第六章 明皇大婚第十六卷 第三十九章 南亞動盪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十一卷 第二十一章 火車線路貫南北第十六卷 第二十章 太子少師(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七卷 第七十三章 科舉再臨迎盛事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十三卷 第三十二章 迫降東胡第十七卷 第六章 物資轉運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第二卷 第十一章 對策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十五卷 第五十五章 燃燒的遠征(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六卷 第三十八章 死傷慘重第二卷 第五章 車牀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十一卷 第二十七章 宿命之敵終一戰第十三卷 第二十章 列強激憤第十八卷 第五十七章 殖民開始,運氣逆天第七卷 第二十四章 發展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