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一章 明末晉商

晉商,通常指的是明清五百年間的山西商人。到清代,全國排名前十六位的大財團都在山西,據史料記載,僅把山西幾個縣城中的富商家產相加,數量就超過一億兩白銀,所以明末清初流行着一種說話,那就是:晉商富可敵國!

晉商的興起,主要得益於明朝的“開中制”,所謂“開中制”就是明朝****利用手中掌握的食鹽專賣權,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出榜招商,以食鹽販賣的專業執照“鹽引”換取商人把各種軍需物資代爲輸送到各地邊防衛所,從而節約運輸成本。

山西本來就礦產資源豐富,手工業和加工製造業也比較發達,再加上處於大明九邊的中心位置,所以晉商在“開中制”中得益最大,逐漸發展成爲全國第一大商幫。

商人的天性就是逐利,晉商也不例外,在明末的時候他們表現的尤爲突出,甚至可以說,明末的晉商對利益的追求已經超越了道德的底線。在利益的驅使下,他們竟然和後金通商,將糧食、鐵礦等戰略物資源源不斷的輸送到遼東,還出賣明朝邊軍的情報,以致後金逐漸發展壯大,最後取代明朝,奪得天下。

所以,到了清初的時候,順治皇帝爲了獎勵八大晉商,特地親自召見了他們,還賜了朝服,並將他們編入“御用皇商”的行列!由此可見,他們對滿清的貢獻之大,也說明了他們在明朝時賣國賣的有多徹底!

朱慈炅作爲一個穿越而來的現代人,對晉商的發家史自然是有所耳聞的,這麼龐大的商業團體,自然不能讓他們爲敵國所用,所以朱慈炅在遇到財政危機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晉商。當然,他不是想去抄晉商的家,那是竭澤而漁,短期的利益挽救不了風雨飄搖的大明,只有利用他們源源不斷的創造財富才能讓大明起死回生。

國家機器怎麼賺錢,放在明朝的時候這個問題怕是沒人能答對,但現代人就不一樣了,幾乎沒人答不對,簡單啊,印錢唄,這個地球人都知道啊!據史料記載,明末的時候全國流通的白銀不下十億兩,而我們的小皇帝朱慈炅的國庫裡卻只有可憐的兩千多萬兩。

如果能印銀票,那麼印多少財富就能增加多少,這個增加並不是說全國整體財富增加了,而是皇室所佔的財富比例增加了。其實整體的財富並沒有增加,只是市場上多出了一種流通貨幣而已。

整體財富沒有增加,卻多出了一種流通貨幣,那會怎麼樣呢?答案是通貨膨脹,物價會上升,如果說大明的總財富是十億兩白銀,那麼印一千萬兩銀票物價就會上漲百分之一,印一億兩銀票物價就會上漲百分之十,印十億兩銀票物價就會翻一倍。

當然這一切都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你印出的銀票別人要認,而且要當錢用,如果別人不認,而是拿去當廁紙用,那麼,對不起,你印多少都是白印,一分錢好處都得不到。

所以,朱慈炅首先想到了晉商,因爲晉商就是銀票的鼻祖,在明末就有很多商號開始印製銀票了,但是僅僅只能在京師和山西附近通兌;到了清朝,晉商建立了很多有名的票號,他們印製的銀票在全國都能通存通兌,那可是全國所有人都認的票子!

票號其實就是銀行的雛形,在古代數額特別巨大的銀兩運輸起來是很麻煩的,幾萬兩銀子就相當於現在的一噸了,一個人肯定是背不動的,光僱幾輛小車拉着也不行,肯定會被人打劫,必須請專業的鏢局押送,而且還不能保證絕對安全。特別是明末這樣戰亂年代,你不組織上千人武裝押送,那就等着被搶吧!

銀票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有很多晉商都在山東河北等地賺了錢,大把大把的銀子沒辦法運回山西,怎麼辦呢?這時候有些大的商號看到了商機,開通了異地取款業務,也就是說,你在山東河北賺的錢先存進我們京師的商號裡,我們開出票據,你拿着票據到山西去取銀子就行了。這個票據就是最原始的銀票,以晉商的富有,最開始的時候也只能做到在京師和山西之間通兌,再遠點他們也沒辦法了,幾百上千萬兩的銀子押運起來不僱幾萬人,肯定到不了地頭就被搶了,僱人的費用比收取的手續費高的多,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情誰做啊!

晉商在戰亂年代不能保證全國通存通兌,他朱慈炅能保證啊,所以說銀行還是國家來辦的好,這中間賺取的高額手續費且不去說了,在一般商人人眼裡看來利潤很高的賺錢項目在他眼裡簡直不值一哂。賺那點手續費算什麼,他想要的是印銀票,沒有什麼事情比印錢利潤更高了!當然,他不會喪心病狂一次印幾十甚至是幾百億兩的銀票,搞得物價飛漲,民不聊生,那樣做必定會加速明朝的滅亡。幾十億、幾百億什麼的那都不現實,他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先印個一億兩再說!

這個小目標怎麼實現呢?

首先當然是把那幫吃裡扒外的晉商提拎過來恐嚇一番,等他們老實了,再跟他們商量票號的事情。

這個提拎人的工作沒有誰比駱養性更合適了,於是朱慈炅將他召到皇宮交待了一番,這貨便屁顛屁顛的跑去“請”人去了。

常威是榆次常家的當代家主,他年少時獨闖張家口,創下了偌大的家業,使常家從一個書香門第變成了晉中有名的富商,產業遍佈張家口、興化、大同及蒙古草原,可謂盛極一時,春風得意。

但是,這天他得意不起來了,錦衣衛的緹騎直接闖進他在張家口的總號,不由分說,押着他就走。雖然沒有五花大綁,但錦衣衛的威名誰人不知,別說是他這種平頭百姓了,就算是王公貴族被他們逮住了,不死那也得脫層皮。

他一時之間只感覺萬念俱灰,什麼財富、家業、美酒、佳人都已經成爲過眼雲煙,他自己做了什麼事情自己心裡清楚,與後金做生意,那可是資敵,抄家滅族都有可能!

不過錦衣衛的態度卻令他很奇怪,沒有想象中的大刑伺候,也沒有把他拖出去砍了,甚至都沒有傳說中的凶神惡煞,只是押着他上了馬車,一路猛趕,等下了車他才發現,自己竟然被押到京城了!

到了京城錦衣衛的表現就更加奇怪了,不但沒有把他關牢房裡,還給他開了間上好的客房,好吃好喝供着,甚至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大人都親自來看望他,和顏悅色,很是親切。

常威算是有點明白了,他能被別人惦記的也就那點錢了,你說你錦衣衛想要錢直說啊,誰敢不給啊,幾十萬兩他常家還是拿的出來的,一句話的事情,搞這麼大的陣仗,不怕把人嚇死啊!

但是他又猜錯了,第二天上午錦衣衛竟然直接把他領進了皇宮,當在一處偏殿看到陸續到來的那些晉商時,他的心沉到了谷底,範永鬥、王登庫、齊良玉、王大宇、樑嘉賓、田生蘭、崔堂、黃雲發!這些人可以說都是他的同行,但是又與他有很大的區別,他只是和後金做生意而已,這些人不但和後金做生意還出賣大明的情報!

他們犯的可是株連九族的大罪,這錦衣衛不會是搞錯了吧,怎麼把自己也一起逮過來了!

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十七卷 第七十一章 渡過冰河大明興第九卷 第二章 肥前藩守水師基地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十卷 第十六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十八卷 第五十七章 殖民開始,運氣逆天第十五卷 第二十八章 取個名字真難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十五卷 第四十七章 太傅歸天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六卷 第二十一章 彈幕攻擊第十八卷 第八十一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下)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十二卷 第一章 蒸汽輪船第十八卷 第十一章 列強反擊,盟國告急第十七卷 第四十一章 實驗有危險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十一卷 第十三章 熱火朝天建新城第十八卷 第七十三章 元帥大婚,海軍重組第十五卷 第二十一章 波斯遣使(感謝T34/85大大)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十七章 實驗第十八卷 第二十六章 王子公主訂終身第十八卷 第七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下)第五章 牽強附會第十三卷 第二十六章 神威大炮第二十章 明月第十五卷 第十七章 帝國來使第三卷 第十七章 花魁大會第十五卷 第二十三章 賠大發了(二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四卷 第九章 財富驚人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漢字的魅力第十六卷 第八章 教育問題第十五卷 第四十七章 太傅歸天第十七卷 第三十三章 稅賦問題第九卷 第十一章 啓和談荷蘭終賠款第十七卷 第七十八章 沙俄震驚求和談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四卷 第二十一章 趁亂襲營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十五卷 第四十六章 飛速支援第十八卷 第四十七章 以牙還牙,繼續西進第十七卷 第七十四章 厲兵秣馬備出征第一卷結束 感言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四卷 第九章 皇上很忙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十一卷 第三十章 堡壘方能克騎兵第十三卷 第五章 星城港基地第五卷 第二章 友好條約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十四卷 第五章 提高產量第十八卷 第十四章 御弟回京,皇宮晚宴第十七卷 第二十九章 再添新衙門第四卷 第二十三章 三十六營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十八卷 第六十七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下)第十六卷 第六章 造福百姓第十七卷 第二十章 守軍投降第八卷 第十四章 荷蘭上鉤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五卷 第十二章 血戰蓋州(上)第十四卷 第七章 戰艦翻倍第十八卷 第三章 北疆定名新九州第十七卷 第六十六章 裝甲戰車亮相第五卷 第十七章 輿論引導第十七卷 第八十一章 六國聯軍渾不怕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七卷 第二十二章 狂賣軍火第十五卷 第三十七章 黎塞留出手第五卷 第十二章 血戰蓋州(上)第九卷 第一章 東瀛也有農民起義第二十二章 彈劾第十二章 登基第五卷 第十三章 血戰蓋州(下)第十三卷 第三十一章 行險一搏第十六卷 第二十九章 荒原會面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第十八卷 第三十三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上)第二卷 第八章 人渣第十七卷 第十三章 經緯度座標第十六卷 第二十六章 商業發展第十五卷 第五十二章 恐怖的大明第九卷 第九章 簽訂合約軍服出爐第十四卷 第十六章 準備開戰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十五卷 第五十一章 恐怖的速度第八卷 第二十三章 大明驚世第二十二章 彈劾第十六卷 第六十二章 吐蕃綠洲第七卷 第二十四章 發展經濟第十五卷 第二十三章 賠大發了(二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四卷 第五章 提高產量第九卷 第十章 鬥心機王爺戲總督第十三卷 第十章 不歡而散第十卷 第四章 證道理電磁相生第十二卷 第二十八章 大明真恐怖
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十七卷 第七十一章 渡過冰河大明興第九卷 第二章 肥前藩守水師基地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十卷 第十六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十八卷 第五十七章 殖民開始,運氣逆天第十五卷 第二十八章 取個名字真難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十五卷 第四十七章 太傅歸天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六卷 第二十一章 彈幕攻擊第十八卷 第八十一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下)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十二卷 第一章 蒸汽輪船第十八卷 第十一章 列強反擊,盟國告急第十七卷 第四十一章 實驗有危險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十一卷 第十三章 熱火朝天建新城第十八卷 第七十三章 元帥大婚,海軍重組第十五卷 第二十一章 波斯遣使(感謝T34/85大大)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十七章 實驗第十八卷 第二十六章 王子公主訂終身第十八卷 第七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下)第五章 牽強附會第十三卷 第二十六章 神威大炮第二十章 明月第十五卷 第十七章 帝國來使第三卷 第十七章 花魁大會第十五卷 第二十三章 賠大發了(二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四卷 第九章 財富驚人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漢字的魅力第十六卷 第八章 教育問題第十五卷 第四十七章 太傅歸天第十七卷 第三十三章 稅賦問題第九卷 第十一章 啓和談荷蘭終賠款第十七卷 第七十八章 沙俄震驚求和談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四卷 第二十一章 趁亂襲營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十五卷 第四十六章 飛速支援第十八卷 第四十七章 以牙還牙,繼續西進第十七卷 第七十四章 厲兵秣馬備出征第一卷結束 感言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四卷 第九章 皇上很忙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十一卷 第三十章 堡壘方能克騎兵第十三卷 第五章 星城港基地第五卷 第二章 友好條約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十四卷 第五章 提高產量第十八卷 第十四章 御弟回京,皇宮晚宴第十七卷 第二十九章 再添新衙門第四卷 第二十三章 三十六營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十八卷 第六十七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下)第十六卷 第六章 造福百姓第十七卷 第二十章 守軍投降第八卷 第十四章 荷蘭上鉤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五卷 第十二章 血戰蓋州(上)第十四卷 第七章 戰艦翻倍第十八卷 第三章 北疆定名新九州第十七卷 第六十六章 裝甲戰車亮相第五卷 第十七章 輿論引導第十七卷 第八十一章 六國聯軍渾不怕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七卷 第二十二章 狂賣軍火第十五卷 第三十七章 黎塞留出手第五卷 第十二章 血戰蓋州(上)第九卷 第一章 東瀛也有農民起義第二十二章 彈劾第十二章 登基第五卷 第十三章 血戰蓋州(下)第十三卷 第三十一章 行險一搏第十六卷 第二十九章 荒原會面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第十八卷 第三十三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上)第二卷 第八章 人渣第十七卷 第十三章 經緯度座標第十六卷 第二十六章 商業發展第十五卷 第五十二章 恐怖的大明第九卷 第九章 簽訂合約軍服出爐第十四卷 第十六章 準備開戰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十五卷 第五十一章 恐怖的速度第八卷 第二十三章 大明驚世第二十二章 彈劾第十六卷 第六十二章 吐蕃綠洲第七卷 第二十四章 發展經濟第十五卷 第二十三章 賠大發了(二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四卷 第五章 提高產量第九卷 第十章 鬥心機王爺戲總督第十三卷 第十章 不歡而散第十卷 第四章 證道理電磁相生第十二卷 第二十八章 大明真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