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二十章 盛世將至

北風拂面幾寒涼,

木葉搖空半青黃。

百戰英魂歸故里,

護佑蒼生守四方。

十月初九,正值立冬,立冬自古以來就是一大節氣,從漢魏時期開始,就有天子迎冬,祭祀英靈的傳統。這天天子要親率羣臣迎接冬氣,對爲國捐軀的烈士及其家小進行表彰與撫卹,並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請烈士英靈保護天下蒼生,鼓勵民衆抵禦外敵掠奪與侵襲。

大明這些年內憂外患,天災不斷,整個朝廷都在忙於賑災、剿賊、抵禦後金進攻,已經很久沒有組織這樣隆重的祭祀活動了。

崇正四年九月底,當今皇上朱慈炅突然頒佈旨意,立冬要舉行大祭,而且還要進行一系列的活動,表彰在遼東和西北英勇奮戰的將士,並對爲國捐軀的烈士家屬進行撫卹。同時還將每年的十月十日定爲勝利日,以紀念這次遼東和西北連續不斷的大捷,鼓勵大明將士爭取更大的勝利。

從十月初開始,京師外城以南天壇東側的一大塊區域便被工部用石灰撒出的白色粗線隔離出來,無數工匠在白線區域內平整土地,鋪設石板,一座漢白玉的高塔從中間的小山包上慢慢豎起來,這是爲祭祀英靈和舉行勝利日閱兵新建的大明英烈紀念碑和勝利廣場。

十月初九一大早,天剛矇矇亮,通政使司衙門外聚滿了錦衣衛,一隊隊的錦衣衛不但將衙門外的大路都排滿了,還擴散到附近幾條街道,這陣勢至少有上萬人。一時間附近的居民全部緊閉門窗,躲在家裡瑟瑟發抖,他們都以爲通政使司這怕是集體造反了,錦衣衛這是正在逮人吧!

錦衣衛當然不可能是在逮人,吳梅村吳大人現在可是皇上跟前的紅人,天天都被皇上招去單獨說話,錦衣衛逮誰也不敢逮他啊。

他們是奉命前來分發《新京報》首刊的,大明的京師這會兒可有上百萬人口,而且精英薈萃,可以說識字的比不識字的人還多,吳梅村特意留了六十萬份《新京報》準備在京城免費發放。六十萬份,估計通政使司衙門所有官員齊上陣,發到手腳抽筋都發不完,所以朱慈炅特意安排了一萬兩千名錦衣衛來幫他們發放。

一隊隊錦衣衛直接走進通政使司衙門內,在那些寫着大紅一字的班房裡一人拎起一捆報紙就往外跑,壓根就連招呼都不用打的。通政使司裡面也沒什麼人,現在還不到坐班時間,只有幾個看管庫房的小吏在一旁看着,當然他們不是防錦衣衛偷東西,而是怕他們把報紙給拿錯了。

通政使司衙門熱鬧了大概半個時辰之後慢慢冷清下來,一萬兩千名錦衣衛取了報紙之後便往京城各處散佈開去,只留下那幾個看管庫房的小吏在那裡邊打哈欠邊灌熱茶,沒辦法,這早上天太冷了,他們都凍的直掉清鼻涕了,不多喝點熱茶鐵定會着涼。

此時已是辰時,正是人們起牀吃早飯的時候,一個個錦衣衛跑到指定的衚衕口或者是街道中間,扯開嗓門大喊道:“皇上給大家發邸報了,識字的都來領一份啊,不要錢的。”

所有居民立馬一窩蜂跑出來,一個個湊到錦衣衛跟前,使勁喊道:“真的嗎,真的嗎,快給我來一份。”

爲什麼這些居民都這麼積極呢?這都是太祖皇帝朱元璋的功勞,那時候他編了幾本《大誥》,爲了讓大明百姓都遵守,竟然每家都發了一本,並規定家裡收藏了《大誥》的犯了罪可以減罪一等,家裡沒收藏《大誥》的犯了罪則罪加一等,還規定熟背《大誥》,不僅可以獲獎,而且還可以因此而被錄用爲官!雖然後面《大誥》的作用慢慢變小了,但大明的子民卻形成了一個習慣,皇上要是給大家發什麼書啊律啊什麼的,那就趕緊去領,領來了看不懂都沒關係,那東西能減罪甚至能當官,不領那簡直比豬還蠢!

所以錦衣衛這一嗓子吼出去,所有人立馬全跑出來了。

這個時候錦衣衛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是不是讀書人他們一眼就能看出來,要是有人想冒充,他們就隨意在報紙封面上指個字,真認出來了,給發一份也沒什麼,要是認不出來,直接一巴掌就上臉了,能把人忽幾丈遠!

這一早上,因爲突如其來的《新京報》,整個京城到處都是鬧哄哄的,能領到的自然是得意非凡,領不到的就想盡去找熟人,找鄰里,打聽這上面到底寫了些什麼。

結果不到一個時辰,幾乎京城所有人都知道了:

原來皇上御駕親征率朝廷大軍在遼東打了大勝仗,把建奴打的屁滾尿流,收復了上萬裡河山;原來孫承宗大人這麼厲害,建奴一看見他就怕,甚至連城都不敢攻;原來大明也有無敵猛將,秦翼明和秦拱明兩位將軍竟然三兩下就把建奴第一猛將莽古爾泰幹掉了;原來......。

最重要的一點,報紙上說了,今天正午,皇上將親臨天壇,祭祀上天,迎接冬氣;還將在天壇旁新建的大明英烈紀念碑前祭祀陣亡的英烈,還會在新建的勝利廣場接見英烈家屬,獎勵戰鬥英雄!

這下整個京師都轟動了,人們紛紛丟下手中的活計,拖家帶口趕往外城,去天壇看皇上的英姿,去勝利廣場看戰鬥英雄到底有多威猛。

午時三刻,崇正皇帝朱慈炅在上萬錦衣衛的團團護衛下,帶領上百位朝廷高官來到天壇,此時整個天壇已經人山人海,唯留錦衣衛看守的大道尚能通行,朱慈炅剛一抵達天壇,百姓便自發組織起來,跪地山呼萬歲,一時間聲振雲霄,經久不散。

遼東自萬曆年間開始就一直噩耗不斷,明軍一敗再敗,最後幾乎被後金壓到京師門口了,京城裡的百姓可謂時刻提心吊膽,生怕後金攻入京師。

雖然在天啓六年和天啓七年明軍獲得了寧遠大捷和寧錦大捷,但那都是防守上的勝利,就那京城百姓都歡呼雀躍了好一陣子。

後面直到崇正二年,大明才趁皇太極率後金主力遠赴京師,偷襲收復了廣寧,但那個時候整個京師被皇太極肆虐了大半個月,城池外的百姓被後金掠去十多萬,財物更是損失無數,大明可以說並沒有賺到什麼便宜,京師百姓正哀鴻遍野呢,自然沒有人會去慶祝收復廣寧。

這次就不一樣了,大明在正面戰場堂堂正正的打敗了建奴主力,並收復了上萬裡河山,這意味着大明已經不懼建奴了,京師將再也沒有危險了,京城百姓怎能不激動萬分,他們跪地山呼萬歲那都是自發自覺的,因爲這次可是皇上御駕親征打敗的建奴,在他們眼裡,這樣的皇上纔是真正的萬歲!

朱慈炅在百姓的圍觀中祭祀完上天,又趕往旁邊的大明英烈紀念碑祭祀了陣亡的將士,再來到勝利廣場時,廣場外圍又是人山人海,接着又是一陣山呼萬歲,當戰鬥英雄或者兵部派的代表上前領賞時,更是引起了一陣陣歡呼。最後朱慈炅宣佈每位陣亡將士的家屬都將額外發放一百兩撫卹金時,整個廣場頓時沸騰了,山呼萬歲之聲不絕於耳,直到他離去了很久之後才慢慢平息。

這一天,除了少數邊遠省份,其他所有省份都組織人員將《新京報》分發下去了,一時間幾乎整個大明都知道了遼東大捷的消息,各地百姓紛紛聚集到一起,熱議着遼東的大捷,大明處處歡聲笑語,人們無不歡欣鼓舞。

第二天一大早,京城的錦衣衛又開始重複昨天的事情,拎着報紙四處發放,這下人們早就知道這是什麼東西了,再也沒有人上前冒領了,不過那些讀書人領到之後都會被一兩個人拉扯住,那些都是不識字的,這是求人家講解報紙上的內容呢。

又是大捷,山西大捷,賊寇主力幾乎被清剿一空,殘餘勢力也被追進深山躲藏,整個西北幾乎已經看不到賊寇的身影,這一次,賊寇是真的被打殘了!

而且這一天被皇上定爲勝利日,是新的節氣,同樣可以放假休息,最重要的,皇上將親臨勝利廣場,檢閱京營大軍!

這下整個京師又轟動了,人們再次拖家帶口趕往外城,整個京城萬人空巷!

到了正午時分,整個勝利廣場上排滿了京營大軍,密密麻麻不下十萬,朱慈炅騎着駿馬來回巡視了一圈,隨後宣佈:演習開始!

什麼叫演習?開始幹嘛?正當圍觀的百姓不明覺厲時,廣場上的京營士兵分散開來,一邊開始固定巨盾,擺放人形木偶,另一邊則拉上來三十門新鑄的大炮,一隊隊火槍兵整齊的排在中間舉槍向巨盾瞄準。

此時火炮距離巨盾陣最少有六百步遠,火槍兵距離巨盾陣後的木偶最少也有兩百步遠,如此遙遠的距離已經超出了人們的常識,就這距離還能打到?圍觀的百姓開始屏息等待,他們內心是希望能打到的,但這距離實在是遠的離譜,幾乎沒有人相信這麼遠的距離還能打的到!

正在此時,火炮那邊傳來一聲大吼:“放。”

“轟轟轟”一陣巨響,緊接着巨盾陣那邊一陣木屑紛飛,圍觀的百姓這才反應過來,竟然真的打到了,而且直接將巨盾打的粉碎!

他們還處在驚訝當中時,火槍兵開火了,“啪啪啪”一陣槍響,五排火槍兵像波浪一樣起伏不停,兩百步遠的木偶上傳出連綿不絕的“噗噗”聲,不一會兒木偶就被打的支離破碎!

一陣短暫的沉寂過後,廣場上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聲,大明竟有如此神器,豈不天下無敵!

與此同時大明各地也同樣將《新京報》第二期分發下去,又是大捷,西北的賊寇竟然被清剿的差不多了!這些年大明百姓誰不知道西北賊寇鬧的歡,遼東建奴鬧的更歡,這下一個被打敗了,一個被打殘了,豈不是說,太平盛世就要到了!這下整個大明各地都沸騰了,到處都是敲鑼打鼓歡慶勝利的人羣,大明百姓簡直比過年節還開心。

第三天又是免費的《新京報》,不過這次沒有大捷,而是報道的火槍和火炮的性能、裝備規模、產量等相關信息,大明百姓火熱的歡慶活動不但沒有停歇,反而歡騰的更厲害了,有此神器還怕什麼賊寇,還怕什麼建奴,大明必將無敵天下,大明的盛世就要來了!

本卷終,欲知大明盛世如何開啓,請看下卷分解。

第七卷 第二十二章 狂賣軍火第十七卷 第十一章 偵騎遇險第十七卷 第二十五章 大明崇正律第十四卷 第五十三章 巴達維亞第十七卷 第十五章 打通東南兩線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煥然一新第十五卷 第九章 改進機牀第十八卷 第一章 安得猛士守四方第十六卷 第三十一章 陝西行都司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十二卷 第五章 超級寶船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十八卷 第五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上)第十一卷 第三十三章 癡心妄想截糧道第九卷 第十三章 揚天威親王赴歐陸第十七卷 第七十八章 沙俄震驚求和談第五卷 第十四章 報紙雛形第三卷 第九章 發展實業第三十八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下)第十二卷 第二章 大軍凱旋第四卷 第十三章 短兵相接第八卷 第二十二章 肉盾攻城第十七卷 第一章 西域軍團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十三卷 第二十章 列強激憤第九卷 第十一章 啓和談荷蘭終賠款第十三卷 第三十三章 佈局東南第十七卷 第七十四章 厲兵秣馬備出征第十八卷 第十三章 誰可依仗,唯有大明第二十九章 色胚公爵又作死第四卷 第十三章 短兵相接第十八卷 第六十三章 借道德國,征討荷蘭第十二卷 第三十三章 延續的希望第十七卷 第七十七章 裝甲戰車顯神威第五卷 第十三章 血戰蓋州(下)第二卷 第十三章 犯顏直諫第十四卷 第三十一章 收復疆土第十四卷 第二十一章 龍幣問世第十三卷 第五章 星城港基地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十三卷 第三十章 拖延時間第十八卷 第五十五章 獲取土地,禮尚往來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六章 榮耀任務第十四卷 第六章 先進理念第十五卷 第五十二章 恐怖的大明第十八卷 第一章 安得猛士守四方第六卷 第十章 戰前演練第十八卷 第五十六章 另類殖民,同化土著第十五卷 第二十九章 擴大同盟第十八卷 第十四章 御弟回京,皇宮晚宴第七卷 第十二章 求助大明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十七卷 第四十七章 戰車測試急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二卷 第二十章 調兵遣將第十八卷 第五十章 開始殖民,目標北美第二卷 第二十四章 守衛京城第十卷 第十四章 廣寒宮中住仙子第十八卷 第八十一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下)第十四卷 第三十六章 進攻果阿第六卷 第五章 調集兵馬第十七卷 第七十三章 科舉再臨迎盛事第十五卷 第六章 皇后有喜第六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中)第十八卷 第三十章 世子一怒揍公爵第十一卷 第二十一章 火車線路貫南北第七卷 第十五章 京東鐵路第十三卷 第二十五章 占城來歸第三卷 第四章 飛梭織機第十四卷 第二十九章 君臨星城第十章 閹黨第十二卷 第十九章 歐陸的形勢第五卷 第十二章 血戰蓋州(上)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九卷 第十二章 籤條約大明壓列強第十章 閹黨第三卷 第十七章 花魁大會第十七卷 第四十三章 孔明燈和熱氣球第十五卷 第三十四章 瘋狂的龍幣第七卷 第十章 早期殖民第十二卷 第六章 明皇大婚第十七卷 第二十四章 架橋修路兩不誤第十三卷 第二十八章 列強聯合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三卷 第十一章 入不敷出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十四卷 第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十七卷 第二章 雪域神犬第七卷 第四章 鐵礦金礦第十八卷 第十一章 列強反擊,盟國告急第三卷 第三章 商號開張第二卷 第六章 噩耗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
第七卷 第二十二章 狂賣軍火第十七卷 第十一章 偵騎遇險第十七卷 第二十五章 大明崇正律第十四卷 第五十三章 巴達維亞第十七卷 第十五章 打通東南兩線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煥然一新第十五卷 第九章 改進機牀第十八卷 第一章 安得猛士守四方第十六卷 第三十一章 陝西行都司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十二卷 第五章 超級寶船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十八卷 第五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上)第十一卷 第三十三章 癡心妄想截糧道第九卷 第十三章 揚天威親王赴歐陸第十七卷 第七十八章 沙俄震驚求和談第五卷 第十四章 報紙雛形第三卷 第九章 發展實業第三十八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下)第十二卷 第二章 大軍凱旋第四卷 第十三章 短兵相接第八卷 第二十二章 肉盾攻城第十七卷 第一章 西域軍團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十三卷 第二十章 列強激憤第九卷 第十一章 啓和談荷蘭終賠款第十三卷 第三十三章 佈局東南第十七卷 第七十四章 厲兵秣馬備出征第十八卷 第十三章 誰可依仗,唯有大明第二十九章 色胚公爵又作死第四卷 第十三章 短兵相接第十八卷 第六十三章 借道德國,征討荷蘭第十二卷 第三十三章 延續的希望第十七卷 第七十七章 裝甲戰車顯神威第五卷 第十三章 血戰蓋州(下)第二卷 第十三章 犯顏直諫第十四卷 第三十一章 收復疆土第十四卷 第二十一章 龍幣問世第十三卷 第五章 星城港基地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十三卷 第三十章 拖延時間第十八卷 第五十五章 獲取土地,禮尚往來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六章 榮耀任務第十四卷 第六章 先進理念第十五卷 第五十二章 恐怖的大明第十八卷 第一章 安得猛士守四方第六卷 第十章 戰前演練第十八卷 第五十六章 另類殖民,同化土著第十五卷 第二十九章 擴大同盟第十八卷 第十四章 御弟回京,皇宮晚宴第七卷 第十二章 求助大明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十七卷 第四十七章 戰車測試急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二卷 第二十章 調兵遣將第十八卷 第五十章 開始殖民,目標北美第二卷 第二十四章 守衛京城第十卷 第十四章 廣寒宮中住仙子第十八卷 第八十一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下)第十四卷 第三十六章 進攻果阿第六卷 第五章 調集兵馬第十七卷 第七十三章 科舉再臨迎盛事第十五卷 第六章 皇后有喜第六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中)第十八卷 第三十章 世子一怒揍公爵第十一卷 第二十一章 火車線路貫南北第七卷 第十五章 京東鐵路第十三卷 第二十五章 占城來歸第三卷 第四章 飛梭織機第十四卷 第二十九章 君臨星城第十章 閹黨第十二卷 第十九章 歐陸的形勢第五卷 第十二章 血戰蓋州(上)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九卷 第十二章 籤條約大明壓列強第十章 閹黨第三卷 第十七章 花魁大會第十七卷 第四十三章 孔明燈和熱氣球第十五卷 第三十四章 瘋狂的龍幣第七卷 第十章 早期殖民第十二卷 第六章 明皇大婚第十七卷 第二十四章 架橋修路兩不誤第十三卷 第二十八章 列強聯合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三卷 第十一章 入不敷出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十四卷 第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十七卷 第二章 雪域神犬第七卷 第四章 鐵礦金礦第十八卷 第十一章 列強反擊,盟國告急第三卷 第三章 商號開張第二卷 第六章 噩耗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