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第五十九章 僥倖脫逃

明軍的推進度十分驚人,南北兩路明軍在北海艦隊的支援下,一路勢如破竹,不到兩個月時間,就全面佔領了感恩河流域。

由於戈洛文的避戰,一路上明軍並沒有遭受太大的傷亡,各個軍團幾乎都沒有什麼損失,但是,越是這樣,盧象升心裡就越擔憂,雙方都很清楚,正面硬拼,就憑戈洛文那點兵力,根本就不是明軍的對手,唯有截斷糧道他才能反敗爲勝。

可不能一時輕敵,把大好局面給斷送了。

所以,全面佔領感恩河流域以後,盧象升下令所有軍團暫時停止推進。

前面就是葉泥河流域了,在東海艦隊沒有趕到的情況下,如果一股腦衝上去,不但是糧道,各軍團的騎兵都會有危險,因爲敵人有水路轉運,會靈活很多,而明軍在葉泥河流域暫時還一艘戰艦都沒有。

那麼,戈洛文現在在想什麼呢,他會不會去偷襲糧道或者利用河道轉運的優勢去收拾明軍散開的騎兵呢?

戈洛文現在很生氣,他這一路簡直是被明軍追的屁滾尿流,好不容易逃到葉泥河流域,終於收到了帝都的消息,但是,這個消息卻氣得他差點噴血。

他上上上個月的軍餉竟然被明軍給截了,而後面這幾個月的軍餉,羅佐夫竟然說他不知道具體情況,還要跟他協商之後纔會給!

乏克啊,老子打生打死,被人追的跟條狗一樣,損失了幾萬人馬不說,竟然還一個銅板都沒賺到。

更爲氣人的是,帝都方面的援軍竟然上個月纔出,現在還不知道有沒有穿過鄂畢河流域呢。

還好羅佐夫現在不在他面前,不然他真怕自己忍不住,不顧一切,衝上去,用豬肉鉤子勾住這貨的下巴。

有這麼玩人的嘛,當初說給錢的是你,當初說有援軍的也是你;現在是自己都被明軍打狗了,但是錢也沒看到,援軍也沒看到!

其實錢的事情不能怪羅佐夫,第一個月的錢他的確給了,只是沒給到而已,後面的錢也不能胡亂給啊,那可不是一點點錢,而是幾十萬兩。

你這衝上去偷襲不成,損失了幾萬人馬,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從此就斷了消息,這叫人怎麼給錢!

至於援軍的問題就更不能怪羅佐夫了,要擴充軍隊的確很簡單,沙俄在歐6的人口也有上千萬,招個幾十萬新兵並沒有什麼難度,羅佐夫只用了一個月時間就將帝都附近的軍隊擴充到了三十萬,但是,你總得有武器啊。

當初英荷兩國支援的第一批火槍他可是一股腦全給戈洛文送過去了,沙俄在整個歐6原本就只有十來萬軍隊,而且火繩槍才幾萬把,現在猛一下擴到三十萬哪裡有火槍去裝備。

如果沒有火槍,派過來又有什麼用,拿着刀劍去跟明軍拼命嗎?那純粹就是找死!

他只能等英荷把火槍送過來,問題英荷造槍也需要時間啊,讓他們一個月就把二十多萬人的火槍全造出來那是不可能的。

羅佐夫是左催右催,直到七月初才把二十多萬把火槍催到手,這其中還有大部分是法軍換下來的火繩槍。

這剛拿到火槍的新兵你也不能讓他立馬上戰場啊,總得跟老兵們先學學火槍怎麼開吧。

這一學又是差不多一個月過去了,所以,直到七月底,羅佐夫纔將二十萬援軍派出去。

戈洛文氣歸氣,但是還沒有失去理智,他生了幾天的氣,現自己還是沒有勇氣拎着豬肉鉤子去找羅佐夫,最後,他只有帶着手下去找援軍了。

至於去找明軍落單的騎兵隊伍或者去截斷明軍的糧道,他是不敢想了,上次明軍那恐怖的聚集度着實把他嚇壞了,就算自己僥倖圍殲了一股落單的明軍騎兵,又或走狗屎運挖段了一截鐵路,迎接他的恐怕會是數十萬明軍的包圍,爲了一場小勝去做烈士,這種蠢事他是不會幹的。

他已經想明白了,他手下這幾萬人還真成不了事,只有跟援軍匯合了之後,才能真正截斷明軍的糧道,或者將明軍各個擊破。

所以,他很光棍的選擇了繼續撤退。

在葉泥河流域撤退倒是件很簡單的事情,他直接調集了幾十艘大船和上百艘各類小船,讓所有人擠在船上,一路順流而下,幾天就飄到了葉泥河主幹上,然後再找條向西延伸的支流慢慢往前劃,邊劃邊派人去找援軍的位置,遲早能與援軍匯合。

要說他還真是走了狗屎運,如果再遲走幾天,他就走不掉了。

因爲在他順流而下飄到葉泥河主幹上時,東海艦隊已經找到葉泥河的入海口了,他帶着人往西劃了沒幾天,東海艦隊就把整個葉泥河主幹給封鎖了!

這葉泥河正好是西伯利亞高原和西伯利亞平原的分界河,主幹的東邊是西伯利亞高原,主幹的西邊是西伯利亞平原,東海艦隊在第一階段的任務並不是佔領整個葉泥河流域,而是向東與南北兩路明軍取得聯繫,然後協助他們迅佔領整個西伯利亞高原。

所以,東海艦隊封鎖葉泥河主幹之後,所有福船戰艦都向東逆流而上去找曹文詔的北路大軍和盧象升的南路大軍去了,正好與戈洛文的船隊錯開了。

要不怎麼說他走了狗屎運呢,要是他再猶豫一下,遲走幾天,很有可能會被東海艦隊堵在西伯利亞高原跑都跑不掉!

而此時的盧象升和曹文詔正在葉泥河最大的支流之一,通古斯河的中斷舉行會晤,商討接下來的行動細節呢。

他們現在所處的位置,離滿涇衛差不多有三千里的距離,經過藩屬國六個軍團和十萬遼東屯衛的努力,鐵路線已經延伸到了這裡。

所有正規軍團和藩屬國的軍團到達這裡以後,並沒有繼續向西推進,而是聯合在一起,瘋狂的修建城池。

這裡,差不多是西伯利亞高原的中心位置,又正好是鐵路線和葉泥河水系第一個交匯點,在明軍的推進計劃中,這裡將建立一個五十萬人口左右的城池,用以作爲鐵路的樞紐和河運樞紐港,它的名字叫通古斯城。

一旦通古斯城建成,明軍就可以將糧草等物資先通過鐵路運送到這裡,然後再利用戰艦運送到整個葉泥河流域,這樣一來,不管鐵路的後續進度如何,明軍在葉泥河流域都不用擔心糧草供給的問題了。

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十六卷 第二十八章 點亮長安街第十四卷 第五章 提高產量第十一卷 第二十章 電報網絡通天下第十八卷 第七十二章 協助盟友之轉戰南美第三卷 第九章 發展實業第十七卷 第六十二章 開發新佔領疆域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十七卷 第四十九章 屯衛大遷移第一章 天啓六年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十卷 第十七章 傳密旨張網以待第十七卷 第三十三章 稅賦問題第三卷 第十一章 入不敷出第十三卷 第二十五章 占城來歸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十四卷 第二章 造船造船第七卷 第六章 研製成功第四卷 第二十四章 進軍平陽第十三卷 第八章 天朝降臨第十八卷 第三十九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上)第十七卷 第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抵烏山第六卷 第九章 再次震驚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序章第十五卷 第二十四章 加大投入(三更,感謝姆知起咩名好大大打賞)第十二卷 第七章 歐陸消息第十卷 第二十二章 阻賊寇赤膽忠心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十四卷 第三十六章 進攻果阿第十八卷 第十六章 打草驚蛇,以逸待勞第十五卷 第二十章 爭相來朝第十五卷 第五章 運河之策第十五卷 第七章 金屬冶煉第三卷 第四章 飛梭織機第二卷 第十章 天災人禍第二卷 第十八章 五虎將下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東線潰敗第十一卷 第十五章 舉國上下齊選秀第六卷 第九章 再次震驚第十八卷 第十四章 御弟回京,皇宮晚宴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十七卷 第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抵烏山第十五卷 第四十九章 興兵復仇第十七卷 第三十四章 規範經營第十三卷 第七章 大軍雲集第十一卷 第二十七章 宿命之敵終一戰第十三卷 第八章 天朝降臨第二卷 第六章 噩耗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十七卷 第五十九章 大型露天礦第十八卷 第四十五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中)第十四卷 第二十三章 席捲南亞第一卷結束 感言第十五卷 第十一章 繁華之都第十四卷 第二十四章 再赴歐陸第六卷 第十二章 大戰伊始第十八卷 第三十二章 精心籌劃持久戰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十六卷 第八章 教育問題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六章 榮耀任務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十七卷 第六十七章 熱氣球定位(上)第十七卷 第八十三章 攻心之戰,列強膽寒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煥然一新第十四卷 第二十三章 席捲南亞第十五卷 第二十二章 列強求和第十七卷 第三十章 推選尚書第十六卷 第五十章 明軍發威(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七卷 第十一章 阿三慘了第十卷 第十八章 裝昏君沉迷美色第三卷 第十六章 徐達後人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十八卷 第五十六章 另類殖民,同化土著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十四卷 第七章 戰艦翻倍第九卷 第七章 西班牙總督嚇壞了第六卷 第十五章 糧草之重第十二卷 第二十五章 皇帝的怒火第十三卷 第三十章 拖延時間第十七卷 第七十八章 沙俄震驚求和談第十四卷 第二十一章 龍幣問世第十九章 召見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十七卷 第五十章 西伯大開發(上)第十六卷 第二十九章 荒原會面第六卷 第十四章 拔得頭籌第十七卷 第七十章 兵法與熱武器作戰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十六卷 第二十一章 舌戰羣雄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衛擴編之兩百都司第三卷 第十六章 徐達後人
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十六卷 第二十八章 點亮長安街第十四卷 第五章 提高產量第十一卷 第二十章 電報網絡通天下第十八卷 第七十二章 協助盟友之轉戰南美第三卷 第九章 發展實業第十七卷 第六十二章 開發新佔領疆域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十七卷 第四十九章 屯衛大遷移第一章 天啓六年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十卷 第十七章 傳密旨張網以待第十七卷 第三十三章 稅賦問題第三卷 第十一章 入不敷出第十三卷 第二十五章 占城來歸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十四卷 第二章 造船造船第七卷 第六章 研製成功第四卷 第二十四章 進軍平陽第十三卷 第八章 天朝降臨第十八卷 第三十九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上)第十七卷 第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抵烏山第六卷 第九章 再次震驚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序章第十五卷 第二十四章 加大投入(三更,感謝姆知起咩名好大大打賞)第十二卷 第七章 歐陸消息第十卷 第二十二章 阻賊寇赤膽忠心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十四卷 第三十六章 進攻果阿第十八卷 第十六章 打草驚蛇,以逸待勞第十五卷 第二十章 爭相來朝第十五卷 第五章 運河之策第十五卷 第七章 金屬冶煉第三卷 第四章 飛梭織機第二卷 第十章 天災人禍第二卷 第十八章 五虎將下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東線潰敗第十一卷 第十五章 舉國上下齊選秀第六卷 第九章 再次震驚第十八卷 第十四章 御弟回京,皇宮晚宴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十七卷 第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抵烏山第十五卷 第四十九章 興兵復仇第十七卷 第三十四章 規範經營第十三卷 第七章 大軍雲集第十一卷 第二十七章 宿命之敵終一戰第十三卷 第八章 天朝降臨第二卷 第六章 噩耗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十七卷 第五十九章 大型露天礦第十八卷 第四十五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中)第十四卷 第二十三章 席捲南亞第一卷結束 感言第十五卷 第十一章 繁華之都第十四卷 第二十四章 再赴歐陸第六卷 第十二章 大戰伊始第十八卷 第三十二章 精心籌劃持久戰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十六卷 第八章 教育問題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六章 榮耀任務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十七卷 第六十七章 熱氣球定位(上)第十七卷 第八十三章 攻心之戰,列強膽寒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煥然一新第十四卷 第二十三章 席捲南亞第十五卷 第二十二章 列強求和第十七卷 第三十章 推選尚書第十六卷 第五十章 明軍發威(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七卷 第十一章 阿三慘了第十卷 第十八章 裝昏君沉迷美色第三卷 第十六章 徐達後人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十八卷 第五十六章 另類殖民,同化土著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十四卷 第七章 戰艦翻倍第九卷 第七章 西班牙總督嚇壞了第六卷 第十五章 糧草之重第十二卷 第二十五章 皇帝的怒火第十三卷 第三十章 拖延時間第十七卷 第七十八章 沙俄震驚求和談第十四卷 第二十一章 龍幣問世第十九章 召見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十七卷 第五十章 西伯大開發(上)第十六卷 第二十九章 荒原會面第六卷 第十四章 拔得頭籌第十七卷 第七十章 兵法與熱武器作戰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十六卷 第二十一章 舌戰羣雄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衛擴編之兩百都司第三卷 第十六章 徐達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