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二章 小人

京城二月天還很冷,特別是晚上,基本是零度以下,但畢懋康卻感覺渾身上下熱血沸騰。商議了將近半個月,新軍工廠規劃終於完成了,皇上特別高興,請所有親信大吃了一頓。各種山珍海味輪流擺上來,就算他已經官至尚書也沒吃到過幾樣,還有貢酒,那醇厚的味道,根本不是外面的水酒可以比擬的。

美酒雖好,畢懋康也不敢喝太多,要是在皇上面前失態了,那他這尚書怕就懸了。

他帶着微醺的酒意回到府邸,正要趁興再小酌幾杯,管家卻來報,禮部左侍郎錢謙益錢大人已經在客廳等候多時了。

這錢謙益以前與他並不熟,只是大家都是東林黨人,偶爾見過幾面而已。但是,自從自己當上工部尚書以後錢謙益突然就變的熱情了,時不時就要過府拜訪一番,與他聊聊詩詞書畫,一來二去跟他也就熟了。

沒想到今天錢謙益又過來了,只是皇上宴請,他晚回來了一個多時辰,倒是讓人家久等了。

正所謂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畢懋康正好感覺喝的還不夠過癮,這錢謙益來的正好,可與之共謀一醉。

他立刻讓管家去準備酒席,自己則搖頭晃腦的向客廳走去。

兩人相見,自是一番客套,這客套完了酒菜也擺上來了。畢懋康正在興頭上,頻頻舉杯,大有把自己灌醉的架勢。

錢謙益表面上豪氣干雲,來着不懼,暗地裡卻偷奸耍滑,那喝酒的架勢好像比畢懋康還猛,但真正喝進嘴裡的卻沒有多少,倒是有一大半被撒到衣服上去了,反正衣服又喝不醉,多撒點也沒什麼。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錢謙益見畢懋康已經喝得差不多了,便假裝無意間問道:“畢大人,聽說你們工部營繕清吏司衙門都搬到王恭廠去了,而且還把王恭廠四周都用圍牆圍起來了,這是想幹嘛啊?”

這話正問到畢懋康的癢處了,還能幹嘛,建軍工廠唄。

這軍工廠要是建起來,再加上皇上神仙下凡的本事,必定能做出遠超弓箭的槍炮,有了這些槍炮,大明必定能橫掃天下。這可都是在他當工部尚書的時候做出來的政績啊,到那時,入閣已經不算什麼了,他畢懋康必定名垂青史。讀書人拼死拼活不就是爲了名利,這利之一字他倒不是很看重,唯獨對這名情有獨鍾,名垂青史啊,那是讀書人的最高榮耀了。

想到得意處,他不禁大笑道:“哈哈哈哈,不是我們想幹嘛,而是皇上想研製新火器,這王恭廠就是新火器研製之所。”

錢謙益聞言,心中一動,繼續問道:“這研製新火器怕要花不少銀子吧?”

畢懋康不疑有他,繼續得意的道:“那當然,光砌圍牆就花了一萬兩,要把新廠全建起來,最少得上百萬兩。”

錢謙益假裝羨慕道:“一百萬兩!皇上可真是捨得啊,如此巨大的工程,建起來怕是要比皇宮都大吧。”

畢懋康聞言更得意了,搖頭晃腦的道:“那是當然,這新廠方圓三四里呢,足有半個皇城大。”

錢謙益眼珠子一轉,繼續用羨慕的口吻道:“這麼大的工程,必將載入史冊啊!可惜我無緣參與,不然也能青史留名了。畢大人你可是工部尚書,這次必將名垂青史,恭喜,恭喜。”

畢懋康被這一記馬屁拍的眼睛都笑得眯起來了,表面上假假的謙虛道:“不敢當,不敢當。”心裡卻已經樂開了花。

錢謙益突然又問道:“對了,我們徐大人這次怕是出力不少吧?”

畢懋康已經喝的雲裡霧裡了,脫口答道:“那是自然,徐大人精通西學,有很多廠房都是他設計的。”

錢謙益聞言暗自奸笑一聲,舉起酒杯勸道:“來,喝酒,今晚不醉不歸。”

畢懋康自然是來着不懼,錢謙益不再提問,只管勸酒,兩人你來我往,喝了將近一個時辰,直到畢懋康喝的都有點搖搖晃晃了,錢謙益才告辭而去。

畢懋康不知道,他無意間竟然把徐光啓給賣了。

這錢謙益可不是什麼好東西,自楊漣、左光斗等東林黨領袖被害以後,他一直以“東林魁首”自居,平時就愛組織一幫東林黨閒人高談闊論,鍼砭時弊,閹黨下臺以後他更是到處奔走,拉攏東林黨人,彰顯自己的存在,總想着依靠“東林魁首”的身份入閣拜相,名利雙收。

奈何他實在是繡花枕頭一個,要他吟詩作對,那是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要他治國安邦,那對不起,你找錯人了,對朝政他可謂八竅通七竅,一竅不通。孫承宗看他在東林黨內還有些人望,纔給了他個禮部左侍郎,要想入閣,對不起,你還真不是這塊料。

錢謙益多次找人說合無果,只得親自出馬,尋找機會。什麼機會呢?自然是把徐光啓拉下馬的機會!

禮部乃是六部之首,按例禮部尚書是鐵定要入閣的,現在他已經是禮部左侍郎了,只要把徐光啓弄下去,他就能接替禮部尚書的位置,到時自然而然就入閣拜相了。

畢懋康是他重點關注的對象,因爲他知道畢懋康和徐光啓都是西學愛好者,經常湊到一起討論些奇淫技巧。這奇淫技巧正是一個很好的突破點,讀書人學的是孔孟之道,大部分人對這奇淫技巧都是很反感的,只要他能抓到一點把柄,把徐光啓推到大部分讀書人的對立面,再組織東林黨的言官們使勁彈劾,徐光啓就只能下臺了。

治國安邦他是不行,但爭權奪利他卻是一把好手,他可不像孫承宗那些人一樣,傻乎乎的去當什麼大忠臣,他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小人。

貌似史書上記載的東林黨人都是道德楷模,清廉的典範,突然冒出錢謙益這麼個地地道道的小人來,好像有點與史實不合。其實不然,東林黨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政黨,而是朋黨,他們的主旨也不是爲國爲民,而是爲了保護江南士大夫集團的利益。

說白了他們就是官僚政治集團,爲了本集團的利益,他們是什麼都乾的出來的。這樣說好像有點扭曲歷史的味道,其實這纔是歷史的真相,史書上關於東林黨的記載都被東林黨人扭曲過了。

明朝滅亡以後,大部分東林黨人都投靠了滿清,這個錢謙益就是典型的代表,他投降滿清之後清廷任其爲禮部右侍郎管秘書院事,他乾的第一件事就是請爲編修《明史》副總裁。那總裁是滿清人,就是掛個銜,監督一下,主要的編修工作都是錢謙益主持的,這樣的人修出來的《明史》,可想而知。

所以東林黨在《明史》上記載的只有兩種人,要麼是爲國爲民的大功臣,要麼就是默默無聞,只有名字沒有事蹟的路人。爲什麼只有名字沒有事蹟呢?因爲他們大部分前半生還是明朝的忠臣,後半生又變成滿清的忠臣了,這樣的人物事蹟記載在《明史》上,不是丟人現眼嗎!

投降滿清的東林黨人裡面,史書上唯一有詳細記載的就是這個錢謙益了,沒辦法,因爲他是“東林魁首”,是東林黨倒向滿清的帶頭人,清朝表揚他‘功績’的記載太多了。《明史》裡是全被他‘修’乾淨了,但其他的歷史典籍不是他們想‘修’就能‘修’的,所以他是唯一一個‘光輝事蹟’流傳後世的東林黨人。

第十七卷 第七十三章 科舉再臨迎盛事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第六卷 第七章 左輪手槍第二十章 明月第十七卷 第七十五章 列強棋子不好當第十七卷 第六章 物資轉運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十一卷 第三十章 堡壘方能克騎兵第十四卷 第二章 造船造船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三卷 第三章 商號開張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十八卷 第五十一章 新建港口,開發美洲第十四卷 第二十三章 席捲南亞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戰遵化上第十三卷 第四章 直抵思明府第十四卷 第三十章 呂宋行省第十五卷 第五十九章 僥倖脫逃第五卷 第十七章 輿論引導第十七卷 第二十九章 再添新衙門第二十四章 提拔第六卷 第十章 戰前演練第十七卷 第四十六章 建訓練基地第十七卷 第五十二章 西伯大開發(下)第四卷 第二十三章 三十六營第四卷 第二十三章 三十六營第二章 系統任務第十八卷 第七十八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上)第十卷 第二十一章 抗官兵各懷鬼胎第十七卷 第二十章 守軍投降第十四卷 第五十四章 王朝末日第十七卷 第三十七章 石油提煉第十八卷 第五十六章 另類殖民,同化土著第十五卷 第二十八章 取個名字真難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十七卷 第三十三章 稅賦問題第十七卷 第六十三章 屯衛的賺錢思路第十三卷 第十章 不歡而散第十七卷 第十七章 棱堡防禦誠可怕第十八卷 第五十章 開始殖民,目標北美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產業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十四章 隱忍第十七卷 第二十章 守軍投降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卷 第六章 論技術徒弟勝師傅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十二卷 第四章 推進系統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第十八卷 第四十一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下)第十一卷 第二十五章 斷頭樹下鐵頭精第十八卷 第七十四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上)第十七卷 第八十章 若是不服便來戰第九卷 第十三章 揚天威親王赴歐陸第十一卷 第二十四章 戒急用忍圖發展第十卷 第十八章 裝昏君沉迷美色第十六卷 第十章 增添衙門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產能第十五卷 第五十五章 燃燒的遠征(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三卷 第二十八章 列強聯合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六卷 第十六章 兵臨海州第三卷 第十八章 栽贓陷害第十七卷 第七章 君主制憲第十五卷 第四十一章 忠烈之後(感謝點着螢火蟲看書大大)第六卷 第十八章 準備開炮第十三卷 第二十二章 相互猜忌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八章 聞聲而動第十六卷 第六十四章 西域臣服第二卷 第二十四章 守衛京城第四卷 第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十五卷 第四十章 偷襲滿涇衛第十二卷 第五章 超級寶船第八卷 第十三章 無恥海盜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十六卷 第五十三章 一場鬧劇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齊出修棱堡第十二卷 第三十一章 全面的合作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十六卷 第六十二章 吐蕃綠洲第十六卷 第三十一章 陝西行都司第十七卷 第十四章 明軍在幹什麼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第十七卷 第十章 戰鬥將打響第十二卷 第十五章 造訪呂宋第二卷 第十八章 五虎將下第六卷 第二十二章 禽獸不如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齊出修棱堡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十三卷 第二十三章 廣南阮氏第十一章 暗鬥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十五卷 第二十三章 賠大發了(二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
第十七卷 第七十三章 科舉再臨迎盛事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第六卷 第七章 左輪手槍第二十章 明月第十七卷 第七十五章 列強棋子不好當第十七卷 第六章 物資轉運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十一卷 第三十章 堡壘方能克騎兵第十四卷 第二章 造船造船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三卷 第三章 商號開張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十八卷 第五十一章 新建港口,開發美洲第十四卷 第二十三章 席捲南亞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戰遵化上第十三卷 第四章 直抵思明府第十四卷 第三十章 呂宋行省第十五卷 第五十九章 僥倖脫逃第五卷 第十七章 輿論引導第十七卷 第二十九章 再添新衙門第二十四章 提拔第六卷 第十章 戰前演練第十七卷 第四十六章 建訓練基地第十七卷 第五十二章 西伯大開發(下)第四卷 第二十三章 三十六營第四卷 第二十三章 三十六營第二章 系統任務第十八卷 第七十八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上)第十卷 第二十一章 抗官兵各懷鬼胎第十七卷 第二十章 守軍投降第十四卷 第五十四章 王朝末日第十七卷 第三十七章 石油提煉第十八卷 第五十六章 另類殖民,同化土著第十五卷 第二十八章 取個名字真難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十七卷 第三十三章 稅賦問題第十七卷 第六十三章 屯衛的賺錢思路第十三卷 第十章 不歡而散第十七卷 第十七章 棱堡防禦誠可怕第十八卷 第五十章 開始殖民,目標北美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產業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十四章 隱忍第十七卷 第二十章 守軍投降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卷 第六章 論技術徒弟勝師傅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十二卷 第四章 推進系統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第十八卷 第四十一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下)第十一卷 第二十五章 斷頭樹下鐵頭精第十八卷 第七十四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上)第十七卷 第八十章 若是不服便來戰第九卷 第十三章 揚天威親王赴歐陸第十一卷 第二十四章 戒急用忍圖發展第十卷 第十八章 裝昏君沉迷美色第十六卷 第十章 增添衙門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產能第十五卷 第五十五章 燃燒的遠征(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三卷 第二十八章 列強聯合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六卷 第十六章 兵臨海州第三卷 第十八章 栽贓陷害第十七卷 第七章 君主制憲第十五卷 第四十一章 忠烈之後(感謝點着螢火蟲看書大大)第六卷 第十八章 準備開炮第十三卷 第二十二章 相互猜忌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八章 聞聲而動第十六卷 第六十四章 西域臣服第二卷 第二十四章 守衛京城第四卷 第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十五卷 第四十章 偷襲滿涇衛第十二卷 第五章 超級寶船第八卷 第十三章 無恥海盜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十六卷 第五十三章 一場鬧劇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齊出修棱堡第十二卷 第三十一章 全面的合作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十六卷 第六十二章 吐蕃綠洲第十六卷 第三十一章 陝西行都司第十七卷 第十四章 明軍在幹什麼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第十七卷 第十章 戰鬥將打響第十二卷 第十五章 造訪呂宋第二卷 第十八章 五虎將下第六卷 第二十二章 禽獸不如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齊出修棱堡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十三卷 第二十三章 廣南阮氏第十一章 暗鬥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十五卷 第二十三章 賠大發了(二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