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第三章 安南亂象

話說這東胡王朝已經強大至此,他們爲什麼不順勢一統東南半島呢?他們當然也想,但打仗是要錢的,他們跟大明打了這麼多年,又四處擴張了這麼多年,國力已經漸漸無法支撐這樣高強度的戰爭,所以現任東胡王他隆繼位以後,基本上放棄了對外擴張的戰爭,轉而全力發展經濟。

現在的東胡王朝正在養精蓄銳,除了對南面暹羅國殘餘勢力繼續征討,其他方向都已經偃旗息鼓,或許,等他們積攢了足夠的錢糧,又將掀起新一輪的擴張吧。

前文提到過,東南半島,除了暹羅國還有占城、真臘、安南也是大明的藩屬國,那麼這幾個藩屬國現在是什麼情況呢,由於這幾個屬國離孟艮府都比較遠,所以錦衣衛查探到的情報要相對滯後一點。

東胡的情況查探的差不多以後,占城、真臘和安南的情報也陸續傳回來,不過,形勢同樣不樂觀。

真臘國早在萬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就被暹羅國給滅了,現在真臘國的領地也全被東胡王朝給佔了,也就是說,真臘國已經不存在了。

占城國還能強點,但現在他們也被安南國的阮氏打的龜縮在東南半島的東南角,苟延殘喘,貌似被安南阮氏征服只是時間問題。

至於現在的安南國,只能用一個亂字來形容,因爲他們的皇帝都已經被手下的大臣給控制了,整個國家已經分裂成南北兩部分,雙方互相討伐,打得不亦樂乎。

這是怎麼回事,安南怎麼突然就搞起內鬥來了呢?這還要從成祖永樂年間說起。

前文提到過成祖永樂年間安南的陳朝君主遭外戚胡季犛篡位,大明應陳朝遺臣的請求推翻了胡氏政權,並設置了交阯承宣布政使司管理安南各地,但成祖死後數年安南就開始造反,這個造反的頭頭叫黎利,他將明軍打跑以後建立了後黎朝,但是這個後黎朝好景不長。

黎利之後一連串的皇位繼承者都是昏庸暴虐之輩,整個後黎朝因此一直處於內戰狀態,大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後黎朝太傅莫登庸甚至直接篡奪了皇位,將後黎朝變成了莫朝。

後面,後黎朝的莊宗黎維寧在鄭、阮兩大家族的支持下復辟成功,並佔據了安南南部,與佔據安南北部的莫朝對峙,安南開始進入了幾十年的南北分裂時期。

要說在這段南北分裂時期後黎朝的皇帝的日子過的還算好的,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這段時間後黎朝雖然只佔據了安南的半壁江山,他好歹還是個皇帝,與鄭、阮兩大家族君臣齊心合力對付莫朝,日子過的也算充實。到了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年)君臣合力滅了莫朝之後,後黎朝皇帝的悲慘日子就開始了。

因爲此時的鄭氏家族已經把持了整個後黎朝的軍政大權,後黎朝的皇帝在他們眼裡已經變的可有可無,於是後黎朝的皇帝直接變成了鄭氏家族手中傀儡,而阮氏家族乾脆獨佔了安南的南方,與鄭氏家族對抗起來,安南又重新陷入了南北分裂!

按理來說此時的鄭氏應該是佔據絕對優勢的,因爲後黎朝所有的軍隊幾乎都控制在他們手裡,而阮氏卻相當於是白手起家,怎麼可能幹的過鄭氏!但好死不死這個時候一個葡萄牙人的商隊來到了阮氏的地盤上,而且更爲湊巧的是這個商隊裡面還有原來葡萄牙的鑄炮工程師。

葡萄牙的鑄炮技術應該還算是可以的,不然他們不可能以區區小國和西班牙平分世界,像現在大明艦載子母榴彈炮的前身就是葡萄牙人發明的佛郎機炮,雖然說佛郎機炮在大明的榴彈炮和荷蘭的加農炮面前無論是射程還是威力都不值一哂,但是對於安南這種落後的封建國家來說威力還是相當驚人的。

這個時候的葡萄牙本土已經被西班牙吞併,很多葡萄牙人都跟無主冤魂一樣滿世界到處逛,他們自然是不可能給西班牙去鑄炮的,安南阮氏對他們還不錯,所以,他們開始教安南阮氏鑄造西洋銅炮。

這西洋銅炮一出,果然非同凡響,本來處於絕對劣勢的阮氏竟然打得鄭氏毫無還手之力!

鄭氏被西洋銅炮轟了幾次之後彷彿腦子被轟開竅了,他們也開始尋求歐陸列強的幫助,正好這個時候荷蘭人來到了南洋,於是雙方一拍即合,開始共同對付阮氏和葡萄牙人。

對方也有了火炮,而且還是威力更大的加農炮,阮氏自然吃不住了,開始節節敗退,好在這個時候葡萄牙人又出手了,打不過那就守,荷蘭人幫阮氏在南北交接處修築了幾道類似棱堡的防禦工事!

這下鄭氏又慘了,先後堆進去將近十萬人,硬是攻不破這幾道防線,於是他們不得不請荷蘭人幫忙,荷蘭人不知得了什麼好處,竟然真的派艦隊來幫鄭氏攻打這幾道防線。

但是,這火炮的射程畢竟是有限的,荷蘭人不上岸,光在海上轟,提供的支援畢竟有限,所以,鄭氏只攻破了一道防線之後便無以爲繼了。

安南的消息陸續傳到京城,朱慈炅這次有結結實實被嚇了一跳,他倒不是被安南的亂象給嚇到了,安南人本來就好鬥,這是後世出了名的,他們打來打去一點都不奇怪,關鍵問題是他們的武器。

尼瑪啊,這安南連火炮都會造了,這下真是麻煩大了!

更爲麻煩的是,荷蘭人竟然也摻和進來了,他本來就是想趁歐陸列強還沒有插手之前蕩平南洋,沒想到荷蘭人卻早就把手****來了!

朱慈炅原本以爲憑藉大明的實力,完全可以輕輕鬆鬆拿下南洋,但是他現在可不敢這麼想了,一個東胡王朝就夠他喝一壺的了,再加上這個連火炮都會造,還有荷蘭人在背後支持的安南,這南洋簡直比北疆還麻煩。

他原來的想法是從海路運兵,直接找個合適地點登陸,然後憑藉先進的武器一路碾壓過去,現在看樣子是不能成了,光是個東胡就不是一點點兵力可以收拾的,現在再加上個安南,起碼得調派五六十萬兵力,以大明海軍現在的運輸能力,別說是運兵了,到時候糧草都運不過來,看樣子還是要從長計議啊。

第十卷 第十章 調集兵馬準備出征第二十一章 鋼材第十八卷 第三十三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上)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十七章 實驗第十卷 第二十三章 臨戰場樹立典範第十八卷 第十九章 邯鄲學步,八面埋伏第八卷 第十七章 淡水之戰第四卷 第十九章 假意投靠第二卷 第五章 車牀第十六卷 第四十章 惹怒大明第十六卷 第十四章 瓦刺崛起第十五卷 第四十六章 飛速支援第十三卷 第十六章 誅滅九族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十七卷 第七十五章 列強棋子不好當第十七卷 第八章 大明海運第六卷 第十三章 定遼右衛第十七卷 第四十九章 屯衛大遷移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十五卷 第三十八章 列強的陰謀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八卷 第三章 錦衣密探第七卷 第十章 早期殖民第二卷 第十一章 對策第十六章 班底第十七卷 第六十三章 屯衛的賺錢思路第十四卷 第五十四章 王朝末日第十二卷 第六章 明皇大婚第十一卷 第十六章 屬國考生聚京城第十一卷 第四章 歐陸使節遊大明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十四卷 第四十三章 一波攻城第九卷 第十三章 揚天威親王赴歐陸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八卷 第十一章 列強反擊,盟國告急第十八卷 第五十五章 獲取土地,禮尚往來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十八卷 第二十一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上)第十七卷 第六十章 都指揮使駕到第十三卷 第七章 大軍雲集第九卷 第九章 簽訂合約軍服出爐第二卷 第十一章 對策第二卷 第十一章 對策第二卷 第三章 爭權第十四卷 第九章 財富驚人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十七卷 第六十五章 裝甲戰車攻城戰術第四卷 第二十三章 三十六營第十八章 鑽牀第十四卷 第三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十一卷 第十七章 教導孟侯用水泥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十一卷 第三十二章 四方皆動備軍需第十八卷 第四十五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中)第十七卷 第六十一章 利潤分配原則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壯志展宏圖第十八卷 第七十二章 協助盟友之轉戰南美第十八卷 第五十六章 另類殖民,同化土著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十八卷 第五十二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上)第十七卷 第十一章 偵騎遇險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十八卷 第三十章 世子一怒揍公爵第八卷 第二十三章 大明驚世第十二卷 第四章 推進系統第七卷 第十二章 求助大明第十一卷 第十五章 舉國上下齊選秀第十八卷 第十四章 御弟回京,皇宮晚宴第十八卷 第五十四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下)第十一卷 第九章 豪情滿懷築雄城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齊出修棱堡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十卷 第十一章 闖王偷襲反被擒第十三章 神蹟第十九章 召見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二章 系統任務第十七卷 第四十二章 重賞宋應星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十五卷 第十一章 繁華之都第十八卷 第七十一章 協助盟友之閃電突襲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十五卷 第四章 發展規劃第九卷 第二十三章 下本州雙雄終一戰第十三卷 第二十九章 局勢緊張第十六卷 第五十七章 和談籌備中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六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中)第十三卷 第十四章 血染龍旗(上)第十七卷 第六十七章 熱氣球定位(上)第五章 牽強附會第十五卷 第三十三章 交易和貨幣第五卷 第六章 爲君之道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十四卷 第二十九章 君臨星城
第十卷 第十章 調集兵馬準備出征第二十一章 鋼材第十八卷 第三十三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上)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十七章 實驗第十卷 第二十三章 臨戰場樹立典範第十八卷 第十九章 邯鄲學步,八面埋伏第八卷 第十七章 淡水之戰第四卷 第十九章 假意投靠第二卷 第五章 車牀第十六卷 第四十章 惹怒大明第十六卷 第十四章 瓦刺崛起第十五卷 第四十六章 飛速支援第十三卷 第十六章 誅滅九族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十七卷 第七十五章 列強棋子不好當第十七卷 第八章 大明海運第六卷 第十三章 定遼右衛第十七卷 第四十九章 屯衛大遷移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十五卷 第三十八章 列強的陰謀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八卷 第三章 錦衣密探第七卷 第十章 早期殖民第二卷 第十一章 對策第十六章 班底第十七卷 第六十三章 屯衛的賺錢思路第十四卷 第五十四章 王朝末日第十二卷 第六章 明皇大婚第十一卷 第十六章 屬國考生聚京城第十一卷 第四章 歐陸使節遊大明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十四卷 第四十三章 一波攻城第九卷 第十三章 揚天威親王赴歐陸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八卷 第十一章 列強反擊,盟國告急第十八卷 第五十五章 獲取土地,禮尚往來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十八卷 第二十一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上)第十七卷 第六十章 都指揮使駕到第十三卷 第七章 大軍雲集第九卷 第九章 簽訂合約軍服出爐第二卷 第十一章 對策第二卷 第十一章 對策第二卷 第三章 爭權第十四卷 第九章 財富驚人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十七卷 第六十五章 裝甲戰車攻城戰術第四卷 第二十三章 三十六營第十八章 鑽牀第十四卷 第三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十一卷 第十七章 教導孟侯用水泥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十一卷 第三十二章 四方皆動備軍需第十八卷 第四十五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中)第十七卷 第六十一章 利潤分配原則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壯志展宏圖第十八卷 第七十二章 協助盟友之轉戰南美第十八卷 第五十六章 另類殖民,同化土著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十八卷 第五十二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上)第十七卷 第十一章 偵騎遇險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十八卷 第三十章 世子一怒揍公爵第八卷 第二十三章 大明驚世第十二卷 第四章 推進系統第七卷 第十二章 求助大明第十一卷 第十五章 舉國上下齊選秀第十八卷 第十四章 御弟回京,皇宮晚宴第十八卷 第五十四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下)第十一卷 第九章 豪情滿懷築雄城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齊出修棱堡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十卷 第十一章 闖王偷襲反被擒第十三章 神蹟第十九章 召見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二章 系統任務第十七卷 第四十二章 重賞宋應星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十五卷 第十一章 繁華之都第十八卷 第七十一章 協助盟友之閃電突襲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十五卷 第四章 發展規劃第九卷 第二十三章 下本州雙雄終一戰第十三卷 第二十九章 局勢緊張第十六卷 第五十七章 和談籌備中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六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中)第十三卷 第十四章 血染龍旗(上)第十七卷 第六十七章 熱氣球定位(上)第五章 牽強附會第十五卷 第三十三章 交易和貨幣第五卷 第六章 爲君之道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十四卷 第二十九章 君臨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