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第三章 安南亂象

話說這東胡王朝已經強大至此,他們爲什麼不順勢一統東南半島呢?他們當然也想,但打仗是要錢的,他們跟大明打了這麼多年,又四處擴張了這麼多年,國力已經漸漸無法支撐這樣高強度的戰爭,所以現任東胡王他隆繼位以後,基本上放棄了對外擴張的戰爭,轉而全力發展經濟。

現在的東胡王朝正在養精蓄銳,除了對南面暹羅國殘餘勢力繼續征討,其他方向都已經偃旗息鼓,或許,等他們積攢了足夠的錢糧,又將掀起新一輪的擴張吧。

前文提到過,東南半島,除了暹羅國還有占城、真臘、安南也是大明的藩屬國,那麼這幾個藩屬國現在是什麼情況呢,由於這幾個屬國離孟艮府都比較遠,所以錦衣衛查探到的情報要相對滯後一點。

東胡的情況查探的差不多以後,占城、真臘和安南的情報也陸續傳回來,不過,形勢同樣不樂觀。

真臘國早在萬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就被暹羅國給滅了,現在真臘國的領地也全被東胡王朝給佔了,也就是說,真臘國已經不存在了。

占城國還能強點,但現在他們也被安南國的阮氏打的龜縮在東南半島的東南角,苟延殘喘,貌似被安南阮氏征服只是時間問題。

至於現在的安南國,只能用一個亂字來形容,因爲他們的皇帝都已經被手下的大臣給控制了,整個國家已經分裂成南北兩部分,雙方互相討伐,打得不亦樂乎。

這是怎麼回事,安南怎麼突然就搞起內鬥來了呢?這還要從成祖永樂年間說起。

前文提到過成祖永樂年間安南的陳朝君主遭外戚胡季犛篡位,大明應陳朝遺臣的請求推翻了胡氏政權,並設置了交阯承宣布政使司管理安南各地,但成祖死後數年安南就開始造反,這個造反的頭頭叫黎利,他將明軍打跑以後建立了後黎朝,但是這個後黎朝好景不長。

黎利之後一連串的皇位繼承者都是昏庸暴虐之輩,整個後黎朝因此一直處於內戰狀態,大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後黎朝太傅莫登庸甚至直接篡奪了皇位,將後黎朝變成了莫朝。

後面,後黎朝的莊宗黎維寧在鄭、阮兩大家族的支持下復辟成功,並佔據了安南南部,與佔據安南北部的莫朝對峙,安南開始進入了幾十年的南北分裂時期。

要說在這段南北分裂時期後黎朝的皇帝的日子過的還算好的,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這段時間後黎朝雖然只佔據了安南的半壁江山,他好歹還是個皇帝,與鄭、阮兩大家族君臣齊心合力對付莫朝,日子過的也算充實。到了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年)君臣合力滅了莫朝之後,後黎朝皇帝的悲慘日子就開始了。

因爲此時的鄭氏家族已經把持了整個後黎朝的軍政大權,後黎朝的皇帝在他們眼裡已經變的可有可無,於是後黎朝的皇帝直接變成了鄭氏家族手中傀儡,而阮氏家族乾脆獨佔了安南的南方,與鄭氏家族對抗起來,安南又重新陷入了南北分裂!

按理來說此時的鄭氏應該是佔據絕對優勢的,因爲後黎朝所有的軍隊幾乎都控制在他們手裡,而阮氏卻相當於是白手起家,怎麼可能幹的過鄭氏!但好死不死這個時候一個葡萄牙人的商隊來到了阮氏的地盤上,而且更爲湊巧的是這個商隊裡面還有原來葡萄牙的鑄炮工程師。

葡萄牙的鑄炮技術應該還算是可以的,不然他們不可能以區區小國和西班牙平分世界,像現在大明艦載子母榴彈炮的前身就是葡萄牙人發明的佛郎機炮,雖然說佛郎機炮在大明的榴彈炮和荷蘭的加農炮面前無論是射程還是威力都不值一哂,但是對於安南這種落後的封建國家來說威力還是相當驚人的。

這個時候的葡萄牙本土已經被西班牙吞併,很多葡萄牙人都跟無主冤魂一樣滿世界到處逛,他們自然是不可能給西班牙去鑄炮的,安南阮氏對他們還不錯,所以,他們開始教安南阮氏鑄造西洋銅炮。

這西洋銅炮一出,果然非同凡響,本來處於絕對劣勢的阮氏竟然打得鄭氏毫無還手之力!

鄭氏被西洋銅炮轟了幾次之後彷彿腦子被轟開竅了,他們也開始尋求歐陸列強的幫助,正好這個時候荷蘭人來到了南洋,於是雙方一拍即合,開始共同對付阮氏和葡萄牙人。

對方也有了火炮,而且還是威力更大的加農炮,阮氏自然吃不住了,開始節節敗退,好在這個時候葡萄牙人又出手了,打不過那就守,荷蘭人幫阮氏在南北交接處修築了幾道類似棱堡的防禦工事!

這下鄭氏又慘了,先後堆進去將近十萬人,硬是攻不破這幾道防線,於是他們不得不請荷蘭人幫忙,荷蘭人不知得了什麼好處,竟然真的派艦隊來幫鄭氏攻打這幾道防線。

但是,這火炮的射程畢竟是有限的,荷蘭人不上岸,光在海上轟,提供的支援畢竟有限,所以,鄭氏只攻破了一道防線之後便無以爲繼了。

安南的消息陸續傳到京城,朱慈炅這次有結結實實被嚇了一跳,他倒不是被安南的亂象給嚇到了,安南人本來就好鬥,這是後世出了名的,他們打來打去一點都不奇怪,關鍵問題是他們的武器。

尼瑪啊,這安南連火炮都會造了,這下真是麻煩大了!

更爲麻煩的是,荷蘭人竟然也摻和進來了,他本來就是想趁歐陸列強還沒有插手之前蕩平南洋,沒想到荷蘭人卻早就把手****來了!

朱慈炅原本以爲憑藉大明的實力,完全可以輕輕鬆鬆拿下南洋,但是他現在可不敢這麼想了,一個東胡王朝就夠他喝一壺的了,再加上這個連火炮都會造,還有荷蘭人在背後支持的安南,這南洋簡直比北疆還麻煩。

他原來的想法是從海路運兵,直接找個合適地點登陸,然後憑藉先進的武器一路碾壓過去,現在看樣子是不能成了,光是個東胡就不是一點點兵力可以收拾的,現在再加上個安南,起碼得調派五六十萬兵力,以大明海軍現在的運輸能力,別說是運兵了,到時候糧草都運不過來,看樣子還是要從長計議啊。

第十五卷 第十六章 威武霸氣第十二卷 第二十二章 艱難的思考第七卷 第四章 鐵礦金礦第十卷 第二十六章 誅梟雄天下太平第二卷 第十六章 新科狀元第十二卷 第二十七章 火車和商號第十八卷 第八十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上)第十六卷 第九章 朝廷改組第十五卷 第五十五章 燃燒的遠征(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七卷 第二十五章 睡獅已醒第十四卷 第九章 財富驚人第十五卷 第四章 發展規劃第七卷 第二十四章 發展經濟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二卷 第五章 車牀第四卷 第二十二章 狼狽逃竄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十卷 第十八章 裝昏君沉迷美色第十六卷 第六十四章 西域臣服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十卷 第二十四章 聞風聲狼狽逃竄第十二卷 第二十一章 國王的驕傲第十四卷 第一章 超級帝國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十七卷 第八十二章 準備開戰,不服就幹第十六卷 第五十九章 波斯終屈服第十五卷 第四十八章 明皇大怒第五卷 第十章 不戰而逃第十三卷 第三十二章 迫降東胡第二卷 第十二章 推廣西學第十八卷 第四十四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上)第十五卷 第二十六章 運河通航(五更,感謝所有打賞過的讀者大大)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產能第十六卷 第五十七章 和談籌備中第十七卷 第二十五章 大明崇正律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漢字的魅力第十七卷 第八十二章 準備開戰,不服就幹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一章 天啓六年第十六卷 第五十七章 和談籌備中第五卷 第十一章 繼續碉堡第十六卷 第十五章 沙俄來使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七章 氣氛詭異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亦商亦盜第十三卷 第二十八章 列強聯合第十八卷 第十六章 打草驚蛇,以逸待勞第十六卷 第一章 進步驚人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六卷 第二十六章 遼東全復第十卷 第十章 調集兵馬準備出征第二卷 第六章 噩耗第七卷 第二十二章 狂賣軍火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十二卷 第二十一章 國王的驕傲第十八卷 第五十三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中)第十六卷 第六十二章 吐蕃綠洲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十八卷 第五十七章 殖民開始,運氣逆天第十一卷 第十三章 熱火朝天建新城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二卷 第七章 兵變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四卷 第十章 澤州告急第四卷 第二十三章 三十六營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十七卷 第一章 西域軍團第十三卷 第三十一章 行險一搏第十七卷 第三十六章 科舉擴編第十七卷 第八十章 若是不服便來戰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十七卷 第十三章 經緯度座標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五卷 第十五章 閻王急了第七卷 第十四章 遠征軍團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十七卷 第六十四章 大明陸軍軍官學院第十三卷 第十九章 攔截商船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十五卷 第五十三章 文武齊聚第十二卷 第四章 推進系統第十四卷 第十三章 發展實業第十四章 隱忍第十卷 第二十一章 抗官兵各懷鬼胎第五卷 第九章 初次對陣第二十三章 清洗第二十九章 色胚公爵又作死第十六卷 第十五章 沙俄來使第十四卷 第七章 戰艦翻倍第九卷 第十八章 裝神棍島原收天草第十卷 第十章 調集兵馬準備出征第十八卷 第十一章 列強反擊,盟國告急第八卷 第二章 南洋明商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
第十五卷 第十六章 威武霸氣第十二卷 第二十二章 艱難的思考第七卷 第四章 鐵礦金礦第十卷 第二十六章 誅梟雄天下太平第二卷 第十六章 新科狀元第十二卷 第二十七章 火車和商號第十八卷 第八十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上)第十六卷 第九章 朝廷改組第十五卷 第五十五章 燃燒的遠征(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七卷 第二十五章 睡獅已醒第十四卷 第九章 財富驚人第十五卷 第四章 發展規劃第七卷 第二十四章 發展經濟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二卷 第五章 車牀第四卷 第二十二章 狼狽逃竄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十卷 第十八章 裝昏君沉迷美色第十六卷 第六十四章 西域臣服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十卷 第二十四章 聞風聲狼狽逃竄第十二卷 第二十一章 國王的驕傲第十四卷 第一章 超級帝國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十七卷 第八十二章 準備開戰,不服就幹第十六卷 第五十九章 波斯終屈服第十五卷 第四十八章 明皇大怒第五卷 第十章 不戰而逃第十三卷 第三十二章 迫降東胡第二卷 第十二章 推廣西學第十八卷 第四十四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上)第十五卷 第二十六章 運河通航(五更,感謝所有打賞過的讀者大大)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產能第十六卷 第五十七章 和談籌備中第十七卷 第二十五章 大明崇正律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漢字的魅力第十七卷 第八十二章 準備開戰,不服就幹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一章 天啓六年第十六卷 第五十七章 和談籌備中第五卷 第十一章 繼續碉堡第十六卷 第十五章 沙俄來使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七章 氣氛詭異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亦商亦盜第十三卷 第二十八章 列強聯合第十八卷 第十六章 打草驚蛇,以逸待勞第十六卷 第一章 進步驚人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六卷 第二十六章 遼東全復第十卷 第十章 調集兵馬準備出征第二卷 第六章 噩耗第七卷 第二十二章 狂賣軍火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十二卷 第二十一章 國王的驕傲第十八卷 第五十三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中)第十六卷 第六十二章 吐蕃綠洲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十八卷 第五十七章 殖民開始,運氣逆天第十一卷 第十三章 熱火朝天建新城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二卷 第七章 兵變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四卷 第十章 澤州告急第四卷 第二十三章 三十六營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十七卷 第一章 西域軍團第十三卷 第三十一章 行險一搏第十七卷 第三十六章 科舉擴編第十七卷 第八十章 若是不服便來戰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十七卷 第十三章 經緯度座標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五卷 第十五章 閻王急了第七卷 第十四章 遠征軍團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十七卷 第六十四章 大明陸軍軍官學院第十三卷 第十九章 攔截商船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十五卷 第五十三章 文武齊聚第十二卷 第四章 推進系統第十四卷 第十三章 發展實業第十四章 隱忍第十卷 第二十一章 抗官兵各懷鬼胎第五卷 第九章 初次對陣第二十三章 清洗第二十九章 色胚公爵又作死第十六卷 第十五章 沙俄來使第十四卷 第七章 戰艦翻倍第九卷 第十八章 裝神棍島原收天草第十卷 第十章 調集兵馬準備出征第十八卷 第十一章 列強反擊,盟國告急第八卷 第二章 南洋明商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