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卷 第二十五章 大明崇正律

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涼。

一陣陣雨水過後,暑氣漸漸消散,秋日將至,天氣微涼,七月底的京城已經沒有酷暑那份難熬的熾熱,特別是到了晚上,涼風習習,秋月無邊,很是令人舒爽。

朱慈炅此時的心情同樣很舒爽,被反哈布斯堡聯盟挑起的南亞和西北邊境危機早已解除,盧象升和孫傳庭所率的兩路明軍又提前完成了今年西伯利亞的作戰目標,拿下了沙俄八座棱堡,給這個率先挑事的列強打了一記響亮的耳光,再次彰顯了大明的聲威。

現在,西域鐵路和西伯利亞鐵路即將聯通,攻堅用的初級坦克也即將誕生,大明拿下西伯利亞平原幾成定局,軍事上的事情已經無需他操太多的心,他終於可以將主要精力放到治國上來了。

大明第一部憲法性質的法典他已經編寫了幾個月,塗塗改改之後,終於達到了他心目中的標準,借西伯利亞大勝之機,他決定,正式推行君主制憲!

大明崇正十五年七月二十六日,這一天,並不是什麼節氣,在以往的歷史上也沒有什麼特別值得紀念的事情發生,但是,這一天,在今後的大明帝國曆史上必將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因爲在這一天,大明帝國崇正皇帝宣佈了一個對今後大明影響深遠的律法,這個律法就是後世有名的《大明崇正律》。

關於這部法典的名稱朱慈炅考慮了很久,他總感覺叫什麼什麼憲法有點不妥,因爲這一時期貌似還沒有憲法這種說法,平民百姓所熟知的法典只有《大明律》和《大誥》,如果硬要用新鮮名詞,恐怕反倒會影響他的權威性,所以,他乾脆定名爲《大明崇正律》。

《大明崇正律》這個名字就比較容易被大衆所接受了,因爲有《大明律》的先例;《大明崇正律》的意思也很明顯,那就是,這部律法是大明中興之主崇正皇帝制定的鐵律,大明帝國的臣民包括以後的皇帝都必須遵守!

至於選在七月二十六日這天公佈倒也不是這天對他來說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就是他認爲公佈的時機已經到了,僅此而已。

這天早朝和往常一樣進行,在朱慈炅的特意控制下,所有奏議的事進展都比較快,不到一個時辰所有政事處理完畢,他並沒有讓禮官宣佈退朝,而是咳嗽了一下,然後朗聲道:”朕這段時間一直在考慮一個問題,有句俗話叫’打天下易,守天下難。‘,這守天下爲什麼比打天下還難呢?歷朝歷代衰亡的結局都告訴我們,這守天下的確很難,那麼守天下爲什麼又這麼難呢?這個問題,朕考慮了很久,縱觀歷朝歷代的衰亡,無外乎內憂外患,那麼,爲什麼又會出現內憂外患的情況呢?“

說到這裡,他特意停了一下,讓文武百官好好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過了大約一盞茶時間,他才繼續朗聲道:”不知道衆位愛卿有沒有發現,大多數朝代衰亡之時,大都是奸臣當道、貪腐橫行、朝綱混亂、民不聊生,很多人都沒了底線,不講仁義道德,只爲滿足一己私慾,罔顧天下興亡。“

說到這裡,他又特意停了一下,讓文武百官再思考一下這些問題,當然,他的意思並不是說下面的文武百官中有貪官污吏,但是,下面有少數人卻已經冷汗直冒了。

這些人應該是或多或少做過一些貪贓枉法的事情,在他們看來,今天皇上突然無緣無故說起貪腐的問題,很明顯是要拿人開刀啊!

朱慈炅當然不是要拿人開刀,過了一會兒,他又繼續朗聲道:”當然,有的也不是臣子的錯,做君主的昏庸無能,也能導致亡國。那麼怎麼防止這些事情發生呢?“

這年代敢這麼明目張膽說皇帝不是的也就只有皇帝了,下面的人可不敢說,甚至想都不敢想。

一次次提出疑問之後,朱慈炅終於給出了答案,他用威嚴的語氣緩緩道:”朕認爲,要讓大明長治久安,唯有立下規矩,從源頭抓起,儘量避免出現昏君奸臣。朕今天就立下這個規矩,以後君臣共尊之。來人,宣《大明崇正律》。“

他並沒有仔細解釋《大明崇正律》的性質,因爲一旦解釋,就會涉及到《大明律》和《大誥》,那可是太祖皇帝立下的規矩,作爲後世子孫,他敢說那些規矩立的不全嗎,反正讀出來之後大家就明白了,他壓根沒必要當場說穿《大明律》和《大誥》的不足,落下不尊祖制的口實。

他的話剛一落音,便有一個鴻臚寺禮官捧着一本裝訂精美的《大明崇正律》,恭身走到臺階前,大聲宣讀起來。

《大明崇正律》是一個綱領性的律法,涉及的內容很多,幾乎將所有與治國相關的東西全部囊括進去了,這在當時的歷史上還是從未出現過的。

比如,《大明崇正律》的開篇就引用了《詩經》中的一句”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以此引申開來,說明了大明帝國的性質,總的來說,大明帝國就是一個君主制的國家,大明帝國皇帝至高無上,不管是大明帝國的臣民還是各藩屬國的臣民都必須尊敬,任何人不得侵犯。

緊接着就是大明帝國皇帝的具體權力,比如大明帝國皇帝是所有明軍的最高統帥,大明帝國皇帝有權向任何敵對國家宣戰,大明帝國皇帝有權分封王爺及公侯伯子男等各級貴族,大明帝國皇帝有權任免各級官員等等,列了一大堆,不過都是些正常的權力,沒有什麼無法無天的權力。

這世上還真沒出現過一部法典說明皇帝的具體權力,按傳統的觀念,皇帝就是天子,想幹嘛就幹嘛,一個皇帝權力的大小完全取決於他的能力,如果能力強,那麼想怎麼樣就能怎麼樣,如果能力弱,那麼就有可能被人挾持,變成一個傀儡。

從來就沒有人認爲一部法典就能約束皇權和維護皇權,從這點來說,這個《大明崇正律》就已經有點驚人了,但是,接下來的條文卻更加的驚世駭俗。

因爲接下來規定的是皇帝的義務,比如大明帝國皇帝有義務保護大明的領土,大明帝國皇帝有義務促進大明的繁榮昌盛,大明帝國皇帝有義務培養好自己的繼承人等等。

正在手打中,請稍等片刻,內容更新後,需要重新刷新頁面,才能獲取最新更新!

第七卷 第六章 研製成功第十一卷 第十章 全面整軍用忠良第七卷 第十四章 遠征軍團第十七卷 第二十四章 架橋修路兩不誤第十八卷 第六十九章 橫跨美洲,攻擊英軍第二卷 第二章 小人第十四卷 第十三章 發展實業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衛擴編之兩百都司第十四卷 第二十章 大明盛世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九卷 第七章 西班牙總督嚇壞了第十八卷 第六十五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上)第十卷 第九章 反賊四出西北危急第十四卷 第九章 財富驚人第四卷 第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六卷 第十章 戰前演練第十卷 第五章 畫藍圖天涯變咫尺第六卷 第十三章 定遼右衛第十三卷 第十章 不歡而散第十七卷 第四章 開發西伯利亞第十八卷 第三十三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上)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七卷 第二十二章 狂賣軍火第四卷 第十三章 短兵相接第十六卷 第二十二章 婁東二張第十五卷 第二十三章 賠大發了(二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六卷 第二十九章 荒原會面第十卷 第六章 論技術徒弟勝師傅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衛擴編之兩百都司第十一卷 第三十五章 兩軍對壘決雌雄第十一卷 第三十五章 兩軍對壘決雌雄第十七卷 第十四章 明軍在幹什麼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十一卷 第三十四章 驚慌失措調兵馬第十七卷 第七十八章 沙俄震驚求和談第十六卷 第三十二章 秦軍小將第七卷 第十三章 海軍問題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十四章 隱忍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十八卷 第二十八章 攤出底牌談條件第十六卷 第六十一章 四路出擊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十七卷 第六十三章 屯衛的賺錢思路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十五卷 第二十章 爭相來朝第七卷 第二十章 組建水師第十五卷 第三十三章 交易和貨幣第十七卷 第十二章 棱堡遍地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十七卷 第四十九章 屯衛大遷移第十一章 暗鬥第十六卷 第二十六章 商業發展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 無敵海軍顯雛形第十七卷 第三十八章 大型試驗場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二卷 第十九章 燧發手雷第十五卷 第三十四章 瘋狂的龍幣第十五卷 第五十三章 文武齊聚第十四卷 第四章 微服私訪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序章第十八卷 第六十八章 修築鐵路,貫穿美洲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十五卷 第十章 專業人才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十七卷 第六十二章 開發新佔領疆域第四卷 第九章 皇上很忙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第七卷 第二十二章 狂賣軍火第十一卷 第二十七章 宿命之敵終一戰第十三卷 第十九章 攔截商船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十八卷 第三十三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上)第二卷 第十八章 五虎將下第十卷 第二十章 講義氣身陷重圍第十六卷 第八章 教育問題第十七卷 第七章 君主制憲第十七卷 第八十一章 六國聯軍渾不怕第十五卷 第五章 運河之策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東線潰敗第十五卷 第三十三章 交易和貨幣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七卷 第十五章 打通東南兩線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三卷 第十七章 花魁大會第十七卷 第二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二十章 明月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十四卷 第七章 戰艦翻倍第五卷 第十四章 報紙雛形第十六卷 第二十四章 盛世長安(上)第十七卷 第八十四章 戰爭賠款,高到離譜第十六卷 第四十九章 雖遠必誅第六卷 第十二章 大戰伊始第十六卷 第十二章 找上門來第十三卷 第八章 天朝降臨第七卷 第十三章 海軍問題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十三卷 第十一章 荷蘭開溜
第七卷 第六章 研製成功第十一卷 第十章 全面整軍用忠良第七卷 第十四章 遠征軍團第十七卷 第二十四章 架橋修路兩不誤第十八卷 第六十九章 橫跨美洲,攻擊英軍第二卷 第二章 小人第十四卷 第十三章 發展實業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衛擴編之兩百都司第十四卷 第二十章 大明盛世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九卷 第七章 西班牙總督嚇壞了第十八卷 第六十五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上)第十卷 第九章 反賊四出西北危急第十四卷 第九章 財富驚人第四卷 第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六卷 第十章 戰前演練第十卷 第五章 畫藍圖天涯變咫尺第六卷 第十三章 定遼右衛第十三卷 第十章 不歡而散第十七卷 第四章 開發西伯利亞第十八卷 第三十三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上)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七卷 第二十二章 狂賣軍火第四卷 第十三章 短兵相接第十六卷 第二十二章 婁東二張第十五卷 第二十三章 賠大發了(二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六卷 第二十九章 荒原會面第十卷 第六章 論技術徒弟勝師傅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衛擴編之兩百都司第十一卷 第三十五章 兩軍對壘決雌雄第十一卷 第三十五章 兩軍對壘決雌雄第十七卷 第十四章 明軍在幹什麼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十一卷 第三十四章 驚慌失措調兵馬第十七卷 第七十八章 沙俄震驚求和談第十六卷 第三十二章 秦軍小將第七卷 第十三章 海軍問題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十四章 隱忍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十八卷 第二十八章 攤出底牌談條件第十六卷 第六十一章 四路出擊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十七卷 第六十三章 屯衛的賺錢思路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十五卷 第二十章 爭相來朝第七卷 第二十章 組建水師第十五卷 第三十三章 交易和貨幣第十七卷 第十二章 棱堡遍地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十七卷 第四十九章 屯衛大遷移第十一章 暗鬥第十六卷 第二十六章 商業發展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 無敵海軍顯雛形第十七卷 第三十八章 大型試驗場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二卷 第十九章 燧發手雷第十五卷 第三十四章 瘋狂的龍幣第十五卷 第五十三章 文武齊聚第十四卷 第四章 微服私訪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序章第十八卷 第六十八章 修築鐵路,貫穿美洲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十五卷 第十章 專業人才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十七卷 第六十二章 開發新佔領疆域第四卷 第九章 皇上很忙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第七卷 第二十二章 狂賣軍火第十一卷 第二十七章 宿命之敵終一戰第十三卷 第十九章 攔截商船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十八卷 第三十三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上)第二卷 第十八章 五虎將下第十卷 第二十章 講義氣身陷重圍第十六卷 第八章 教育問題第十七卷 第七章 君主制憲第十七卷 第八十一章 六國聯軍渾不怕第十五卷 第五章 運河之策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東線潰敗第十五卷 第三十三章 交易和貨幣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七卷 第十五章 打通東南兩線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三卷 第十七章 花魁大會第十七卷 第二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二十章 明月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十四卷 第七章 戰艦翻倍第五卷 第十四章 報紙雛形第十六卷 第二十四章 盛世長安(上)第十七卷 第八十四章 戰爭賠款,高到離譜第十六卷 第四十九章 雖遠必誅第六卷 第十二章 大戰伊始第十六卷 第十二章 找上門來第十三卷 第八章 天朝降臨第七卷 第十三章 海軍問題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十三卷 第十一章 荷蘭開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