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第三十章 建立新格局

對於這次大明帝國皇帝陛下提出的擴大同盟會談西班牙和葡萄牙都非常重視,若昂四世派出的是朱慈炅的老熟人,內閣總理大臣施維拉伯爵,而腓力四世派出的也是西班牙的二號人物輔政大臣烏塞達公爵。

這個烏塞達公爵也是歐陸有名的貴族,其家族起源於十四世紀的卡斯特羅格里茨伯爵迭戈.戈麥斯,他的父親是萊爾曼公爵更是曾經手掌腓力三世的印章,權傾西班牙朝野!

至於奧斯曼帝國和神聖羅馬帝國自不必說,奧斯曼帝國派出的是隱隱有成爲皇帝陛下頭號親信趨勢的蘇伊曼帕夏,而神聖羅馬帝國派出的則是斐迪南三世皇帝陛下的親弟弟新任奧地利大公利奧波德.威廉公爵。

大明帝國皇帝陛下朱慈炅作爲此次會議的組織者,更是表現的尤爲積極,他甚至派出海軍大元帥鄭成功率南洋水師艦隊親赴歐陸迎接各國使節團。

當然,自從歐亞運河貫通以後,這段海路已經沒那麼遙遠,鄭成功從星城港出發,不到十天就趕到了地中海。

湊巧的是,西班牙、神聖羅馬帝國、奧斯曼帝國都處於地中海沿岸,而葡萄牙也和西班牙通了火車,施維拉早就率談判使節團坐火車趕到了西班牙的瓦倫西亞港,根本就不用麻煩鄭成功再繞到北大西洋去接他。

又是不到十天時間,鄭成功便接到了四國的使節團,開始返航了,當他回到星城港的時候,前後都沒有用到一個月。

到了星城港,大明帝國鎮南王鄭芝龍又加入了迎接的隊伍,親自陪同各國使節團前往大明帝國京城。

這個鄭芝龍也是個奇葩,他竟然讓鎮南王號跟在成功號的後面,而他自己則跑到成功號上混吃混喝,陪着各國使節聊天打屁,完全一副跟班模樣,鄭成功倒好像變成了迎接隊伍的主角。

海軍大元帥比王爺還大嗎?當然不是,現在鄭成功的品階也就正一品,連個公爵都比不上,何況是王爺呢,只是鄭芝龍已經習慣性的把鄭成功當成了鄭氏家族的主角,下意識的把自己當成配角而已。

不過,這只是他們父子之間的私事,使節團的人都沒有關注這些,他們關注的是大明帝國的海軍,就連比較熟悉大明帝國的施維拉和蘇伊曼都對正式裝備成型的南洋水師驚歎不已,就更不要說第一次見識大明帝國海軍實力的烏塞達和利奧波德了。

兩百艘超級戰列艦是什麼概念,這樣的實力,足以和他們任何一國海軍叫板了,問題這還只是大明帝國五支常規艦隊中的一支,要是五支艦隊全部集結到一起,那是多麼恐怖的一股力量,如此強大的盟友,連他們都不由爲之自豪。

輪船速度極快,從星城港趕到東大營不過四五日而已,此時,北洋水師和北海艦隊早已在東大營外的海面上列隊相迎,那密密麻麻,一排又一排,彷彿要延伸到天邊的戰艦羣,着實震撼人心。

但是,各國使節團還未從大明帝國海軍所帶來的震撼中清醒過來,大明帝國陸軍的雄風又展現在他們面前。

朱慈炅爲了迎接各國使節團,特意派陸軍大元帥盧象升率天雄軍陪同內閣總理大臣信王朱由檢在東大營新港擺出了盛大的歡迎場面,再加上原來駐守在東大營的禁衛軍第二軍團,光集結在港口周圍的大明帝國陸軍將士就有二十萬之衆!

二十萬大軍集結在一起是什麼概念,那一個個的方陣,同樣給人一眼看不到頭的感覺。

各國裡面,除了奧斯曼帝國,其他國家一次集結二十萬陸軍都很困難,但大明帝國,光是迎接各國使者就調來了二十萬陸軍,而且,那精良的裝備,整齊劃一的陣型,無不顯示這些,這絕對都是精銳之師。

隨隨便便就能調來二十萬精銳之師,這等氣勢,誰人能敵!

當然,這些都不是朱慈炅刻意安排用來震撼他們的東西,真正震撼人心的還在後面呢。

使節團到達大明帝國京城以後,朱慈炅並沒有馬上安排進行結盟會談,而是讓大明各部官員和各皇家公司的負責人給各國使節團,包括各藩屬國使節團上了幾天課!

沒錯,就是上課,所有的講課都圍繞着一個核心,那就是”建立世界新格局“!

講課的課堂就設在新建大明商業學院大禮堂裡,說是大禮堂其實也就能容納兩百來人,因爲這個時代還沒有麥克風,也沒有影音設備,再建大一點,你在臺上講什麼,下面根本就聽不清也看不清。

各國使節團來到京城的第二天便被請到了大明商業學院的大禮堂,朱慈炅借鑑後世開會的經驗,特意在每個座位前的桌子上擺上了一個三角形的標誌,分別用漢字和各國文字標上了與會者的姓名,這樣他們就不用爲了相互謙讓而浪費時間了。

坐在第一排正中的是大明帝國內閣總理大臣信王朱由檢,他左邊是南洋總督鎮南王鄭芝龍,右邊是內閣總理柱國公徐光啓,然後依次纔是烏塞達、利奧波德、施維拉和蘇伊曼,陸軍大元帥盧象升和海軍大元帥鄭成功敬陪左右末座。

對於第一排這樣的安排,各國使節並沒有什麼意見,別說鄭芝龍和徐光啓了,在他們看來盧象升和鄭成功地位都要比他們高的多,那兩人可是動不動就能指揮幾十萬甚至是上百萬大軍的恐怖級存在,在座的各國使節誰能有他們那麼大的權力!

第一排並沒有坐滿,後面十排倒是全坐滿了,不過就是各國使節團和各藩屬國使節團分座一塊,倒沒怎麼去編排順序。

這不是會談嗎?怎麼安排這麼個地方,難道是先讓大家欣賞一下大明帝國有名的”戲劇“?

正當各國和各藩屬國使節團都不明所以時,大明帝國工部尚書畢懋康走上前臺,緩緩的將正面牆壁上的帷幕拉開,一副巨大的世界地圖出現在牆壁上!

這是朱慈炅根據後世的記憶結合現在的版圖親手畫出來的,那效果,自然比現在各國的地圖都精準的多。

這樣一副詳細的世界地圖已經夠震撼人心的了,但是,接下來,畢懋康的話卻更震撼人心,只見他拿起牆邊的白蠟杆,指着牆上的世界地圖,運氣朗聲道:”各位,接下來要講的是,建立世界新格局!“

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八卷 第十一章 列強反擊,盟國告急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十七卷 第七十八章 沙俄震驚求和談第十五卷 第五十三章 文武齊聚第二卷 第九章 遼東第十八卷 第三十四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中)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六卷 第十二章 大戰伊始第四卷 第一章 剿賊方略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十八卷 第十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下)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十八卷 第二十八章 攤出底牌談條件第十四卷 第十六章 準備開戰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十一卷 第二十章 電報網絡通天下第四卷 第十一章 勞師襲遠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五卷 第五章 堡壘之爭第六卷 第二十一章 彈幕攻擊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第十八卷 第十五章 圍魏救趙,假道伐虢第十七卷 第八十一章 六國聯軍渾不怕第十三卷 第二十八章 列強聯合第十三卷 第二十六章 神威大炮第十六卷 第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三卷 第三章 商號開張第五卷 第七章 改變策略第十四卷 第三十六章 進攻果阿第十二卷 第六章 明皇大婚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十一卷 第二十七章 宿命之敵終一戰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五卷 第十四章 報紙雛形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十八卷 第五十五章 獲取土地,禮尚往來第十卷 第九章 反賊四出西北危急第十七卷 第三十六章 科舉擴編第三卷 第十三章 中都祭祖第八章 聞聲而動第十七卷 第五章 打天下易第十五卷 第九章 改進機牀第十七章 實驗第二卷 第十三章 犯顏直諫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十卷 第十四章 廣寒宮中住仙子第十七章 實驗第十七卷 第七十章 兵法與熱武器作戰第十八卷 第三十二章 精心籌劃持久戰第十七卷 第十章 戰鬥將打響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十八卷 第四十九章 不歡而散,全面開戰第十八卷 第五十六章 另類殖民,同化土著第十三卷 第八章 天朝降臨第十九章 召見第十七卷 第七十五章 列強棋子不好當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十三章 神蹟第十八卷 第六十三章 借道德國,征討荷蘭第十四卷 第一章 超級帝國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十二卷 第十四章 巡視東番第七卷 第十三章 海軍問題第十五卷 第三十五章 大明的戰略第七卷 第七章 新式槍械第十五卷 第七章 金屬冶煉第五卷 第十五章 閻王急了第十八卷 第七十四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上)第五卷 第十七章 輿論引導第十八卷 第二十四章 火藥實驗,事故不斷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三章 軍工設想第七卷 第十三章 海軍問題第十一卷 第二十章 電報網絡通天下第十一卷 第三十二章 四方皆動備軍需第十七卷 第二十章 守軍投降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十二卷 第二十八章 大明真恐怖第八卷 第十六章 東番密報第十一卷 第七章 開辦學院教漢語第七卷 第十四章 遠征軍團第十七卷 第十章 戰鬥將打響第二卷 第二十四章 守衛京城第十七卷 第十章 戰鬥將打響第七卷 第二章 火器學院第十五卷 第十三章 南北城區第十一卷 第二十六章 大明經濟日月新第十八卷 第三十四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中)第九卷 第二十章 振國威琉球戰強藩第六卷 第十四章 拔得頭籌第十八卷 第二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姻緣第十八卷 第九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中)第十卷 第七章 購原料洋人當買辦第八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上)
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八卷 第十一章 列強反擊,盟國告急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十七卷 第七十八章 沙俄震驚求和談第十五卷 第五十三章 文武齊聚第二卷 第九章 遼東第十八卷 第三十四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中)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六卷 第十二章 大戰伊始第四卷 第一章 剿賊方略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十八卷 第十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下)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十八卷 第二十八章 攤出底牌談條件第十四卷 第十六章 準備開戰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十一卷 第二十章 電報網絡通天下第四卷 第十一章 勞師襲遠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五卷 第五章 堡壘之爭第六卷 第二十一章 彈幕攻擊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第十八卷 第十五章 圍魏救趙,假道伐虢第十七卷 第八十一章 六國聯軍渾不怕第十三卷 第二十八章 列強聯合第十三卷 第二十六章 神威大炮第十六卷 第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三卷 第三章 商號開張第五卷 第七章 改變策略第十四卷 第三十六章 進攻果阿第十二卷 第六章 明皇大婚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十一卷 第二十七章 宿命之敵終一戰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五卷 第十四章 報紙雛形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十八卷 第五十五章 獲取土地,禮尚往來第十卷 第九章 反賊四出西北危急第十七卷 第三十六章 科舉擴編第三卷 第十三章 中都祭祖第八章 聞聲而動第十七卷 第五章 打天下易第十五卷 第九章 改進機牀第十七章 實驗第二卷 第十三章 犯顏直諫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十卷 第十四章 廣寒宮中住仙子第十七章 實驗第十七卷 第七十章 兵法與熱武器作戰第十八卷 第三十二章 精心籌劃持久戰第十七卷 第十章 戰鬥將打響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十八卷 第四十九章 不歡而散,全面開戰第十八卷 第五十六章 另類殖民,同化土著第十三卷 第八章 天朝降臨第十九章 召見第十七卷 第七十五章 列強棋子不好當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十三章 神蹟第十八卷 第六十三章 借道德國,征討荷蘭第十四卷 第一章 超級帝國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十二卷 第十四章 巡視東番第七卷 第十三章 海軍問題第十五卷 第三十五章 大明的戰略第七卷 第七章 新式槍械第十五卷 第七章 金屬冶煉第五卷 第十五章 閻王急了第十八卷 第七十四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上)第五卷 第十七章 輿論引導第十八卷 第二十四章 火藥實驗,事故不斷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三章 軍工設想第七卷 第十三章 海軍問題第十一卷 第二十章 電報網絡通天下第十一卷 第三十二章 四方皆動備軍需第十七卷 第二十章 守軍投降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十二卷 第二十八章 大明真恐怖第八卷 第十六章 東番密報第十一卷 第七章 開辦學院教漢語第七卷 第十四章 遠征軍團第十七卷 第十章 戰鬥將打響第二卷 第二十四章 守衛京城第十七卷 第十章 戰鬥將打響第七卷 第二章 火器學院第十五卷 第十三章 南北城區第十一卷 第二十六章 大明經濟日月新第十八卷 第三十四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中)第九卷 第二十章 振國威琉球戰強藩第六卷 第十四章 拔得頭籌第十八卷 第二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姻緣第十八卷 第九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中)第十卷 第七章 購原料洋人當買辦第八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