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第三十章 建立新格局

對於這次大明帝國皇帝陛下提出的擴大同盟會談西班牙和葡萄牙都非常重視,若昂四世派出的是朱慈炅的老熟人,內閣總理大臣施維拉伯爵,而腓力四世派出的也是西班牙的二號人物輔政大臣烏塞達公爵。

這個烏塞達公爵也是歐陸有名的貴族,其家族起源於十四世紀的卡斯特羅格里茨伯爵迭戈.戈麥斯,他的父親是萊爾曼公爵更是曾經手掌腓力三世的印章,權傾西班牙朝野!

至於奧斯曼帝國和神聖羅馬帝國自不必說,奧斯曼帝國派出的是隱隱有成爲皇帝陛下頭號親信趨勢的蘇伊曼帕夏,而神聖羅馬帝國派出的則是斐迪南三世皇帝陛下的親弟弟新任奧地利大公利奧波德.威廉公爵。

大明帝國皇帝陛下朱慈炅作爲此次會議的組織者,更是表現的尤爲積極,他甚至派出海軍大元帥鄭成功率南洋水師艦隊親赴歐陸迎接各國使節團。

當然,自從歐亞運河貫通以後,這段海路已經沒那麼遙遠,鄭成功從星城港出發,不到十天就趕到了地中海。

湊巧的是,西班牙、神聖羅馬帝國、奧斯曼帝國都處於地中海沿岸,而葡萄牙也和西班牙通了火車,施維拉早就率談判使節團坐火車趕到了西班牙的瓦倫西亞港,根本就不用麻煩鄭成功再繞到北大西洋去接他。

又是不到十天時間,鄭成功便接到了四國的使節團,開始返航了,當他回到星城港的時候,前後都沒有用到一個月。

到了星城港,大明帝國鎮南王鄭芝龍又加入了迎接的隊伍,親自陪同各國使節團前往大明帝國京城。

這個鄭芝龍也是個奇葩,他竟然讓鎮南王號跟在成功號的後面,而他自己則跑到成功號上混吃混喝,陪着各國使節聊天打屁,完全一副跟班模樣,鄭成功倒好像變成了迎接隊伍的主角。

海軍大元帥比王爺還大嗎?當然不是,現在鄭成功的品階也就正一品,連個公爵都比不上,何況是王爺呢,只是鄭芝龍已經習慣性的把鄭成功當成了鄭氏家族的主角,下意識的把自己當成配角而已。

不過,這只是他們父子之間的私事,使節團的人都沒有關注這些,他們關注的是大明帝國的海軍,就連比較熟悉大明帝國的施維拉和蘇伊曼都對正式裝備成型的南洋水師驚歎不已,就更不要說第一次見識大明帝國海軍實力的烏塞達和利奧波德了。

兩百艘超級戰列艦是什麼概念,這樣的實力,足以和他們任何一國海軍叫板了,問題這還只是大明帝國五支常規艦隊中的一支,要是五支艦隊全部集結到一起,那是多麼恐怖的一股力量,如此強大的盟友,連他們都不由爲之自豪。

輪船速度極快,從星城港趕到東大營不過四五日而已,此時,北洋水師和北海艦隊早已在東大營外的海面上列隊相迎,那密密麻麻,一排又一排,彷彿要延伸到天邊的戰艦羣,着實震撼人心。

但是,各國使節團還未從大明帝國海軍所帶來的震撼中清醒過來,大明帝國陸軍的雄風又展現在他們面前。

朱慈炅爲了迎接各國使節團,特意派陸軍大元帥盧象升率天雄軍陪同內閣總理大臣信王朱由檢在東大營新港擺出了盛大的歡迎場面,再加上原來駐守在東大營的禁衛軍第二軍團,光集結在港口周圍的大明帝國陸軍將士就有二十萬之衆!

二十萬大軍集結在一起是什麼概念,那一個個的方陣,同樣給人一眼看不到頭的感覺。

各國裡面,除了奧斯曼帝國,其他國家一次集結二十萬陸軍都很困難,但大明帝國,光是迎接各國使者就調來了二十萬陸軍,而且,那精良的裝備,整齊劃一的陣型,無不顯示這些,這絕對都是精銳之師。

隨隨便便就能調來二十萬精銳之師,這等氣勢,誰人能敵!

當然,這些都不是朱慈炅刻意安排用來震撼他們的東西,真正震撼人心的還在後面呢。

使節團到達大明帝國京城以後,朱慈炅並沒有馬上安排進行結盟會談,而是讓大明各部官員和各皇家公司的負責人給各國使節團,包括各藩屬國使節團上了幾天課!

沒錯,就是上課,所有的講課都圍繞着一個核心,那就是”建立世界新格局“!

講課的課堂就設在新建大明商業學院大禮堂裡,說是大禮堂其實也就能容納兩百來人,因爲這個時代還沒有麥克風,也沒有影音設備,再建大一點,你在臺上講什麼,下面根本就聽不清也看不清。

各國使節團來到京城的第二天便被請到了大明商業學院的大禮堂,朱慈炅借鑑後世開會的經驗,特意在每個座位前的桌子上擺上了一個三角形的標誌,分別用漢字和各國文字標上了與會者的姓名,這樣他們就不用爲了相互謙讓而浪費時間了。

坐在第一排正中的是大明帝國內閣總理大臣信王朱由檢,他左邊是南洋總督鎮南王鄭芝龍,右邊是內閣總理柱國公徐光啓,然後依次纔是烏塞達、利奧波德、施維拉和蘇伊曼,陸軍大元帥盧象升和海軍大元帥鄭成功敬陪左右末座。

對於第一排這樣的安排,各國使節並沒有什麼意見,別說鄭芝龍和徐光啓了,在他們看來盧象升和鄭成功地位都要比他們高的多,那兩人可是動不動就能指揮幾十萬甚至是上百萬大軍的恐怖級存在,在座的各國使節誰能有他們那麼大的權力!

第一排並沒有坐滿,後面十排倒是全坐滿了,不過就是各國使節團和各藩屬國使節團分座一塊,倒沒怎麼去編排順序。

這不是會談嗎?怎麼安排這麼個地方,難道是先讓大家欣賞一下大明帝國有名的”戲劇“?

正當各國和各藩屬國使節團都不明所以時,大明帝國工部尚書畢懋康走上前臺,緩緩的將正面牆壁上的帷幕拉開,一副巨大的世界地圖出現在牆壁上!

這是朱慈炅根據後世的記憶結合現在的版圖親手畫出來的,那效果,自然比現在各國的地圖都精準的多。

這樣一副詳細的世界地圖已經夠震撼人心的了,但是,接下來,畢懋康的話卻更震撼人心,只見他拿起牆邊的白蠟杆,指着牆上的世界地圖,運氣朗聲道:”各位,接下來要講的是,建立世界新格局!“

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十四卷 第二十三章 席捲南亞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網打盡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六卷 第十七章 第一猛將第九卷 第十九章 彈如雨一戰滅敵軍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五卷 第六章 爲君之道第十七卷 第二十四章 架橋修路兩不誤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東線潰敗第十五卷 第二十三章 賠大發了(二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五卷 第五十章 百萬大軍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三卷 第四章 飛梭織機第十八卷 第三十九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上)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五卷 第十四章 報紙雛形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第十八卷 第五十七章 殖民開始,運氣逆天第十七卷 第八十四章 戰爭賠款,高到離譜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十一卷 第十三章 熱火朝天建新城第六卷 第二十四章 曠世大戰第十五卷 第五十五章 燃燒的遠征(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三卷 第五章 史無前例第六卷 第二章 火炮先行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十三卷 第十五章 血染龍旗(下)第十八卷 第六十八章 修築鐵路,貫穿美洲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二卷 第十七章 五虎將上第十卷 第二十章 講義氣身陷重圍第二卷 第十二章 推廣西學第八卷 第十一章 海上攔截第十卷 第二十二章 阻賊寇赤膽忠心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十七卷 第三十四章 規範經營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五卷 第十二章 血戰蓋州(上)第十六卷 第三十三章 天山上的崗哨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四卷 第二十七章 精銳初成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十六卷 第十五章 沙俄來使第十八卷 第七十二章 協助盟友之轉戰南美第十三卷 第十章 不歡而散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三卷 第八章 安置災民第十六卷 第十四章 瓦刺崛起第十五卷 第二十六章 運河通航(五更,感謝所有打賞過的讀者大大)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十一卷 第二十七章 宿命之敵終一戰第十一卷 第七章 開辦學院教漢語第十五卷 第二十六章 運河通航(五更,感謝所有打賞過的讀者大大)第二十三章 清洗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八卷 第二章 南洋明商第十四卷 第九章 財富驚人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五卷 第十一章 繼續碉堡第二卷 第五章 車牀第六卷 第二十四章 曠世大戰第十六卷 第三十四章 孫傳庭請援第十七卷 第四十五章 戰車和坦克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十七卷 第五十四章 開發新策略(中)第十五卷 第三十五章 大明的戰略第八卷 第四章 寶島東番第十五卷 第十六章 威武霸氣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十一卷 第六章 算計列強續烽煙第十四卷 第二章 造船造船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八卷 第二章 南洋明商第十六卷 第三十九章 南亞動盪第八卷 第三章 錦衣密探第九卷 第二十三章 下本州雙雄終一戰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第二十一章 鋼材第十二卷 第五章 超級寶船第十三卷 第九章 荷蘭出面第十三卷 第二十六章 神威大炮第十八卷 第六十三章 借道德國,征討荷蘭第十七卷 第五十五章 開發新策略(下)第十七卷 第四十四章 親王級待遇第十七卷 第十一章 偵騎遇險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十七卷 第八章 大明海運第十四卷 第二十三章 席捲南亞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九卷 第十九章 彈如雨一戰滅敵軍第十六卷 第六十二章 吐蕃綠洲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
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十四卷 第二十三章 席捲南亞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網打盡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六卷 第十七章 第一猛將第九卷 第十九章 彈如雨一戰滅敵軍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五卷 第六章 爲君之道第十七卷 第二十四章 架橋修路兩不誤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東線潰敗第十五卷 第二十三章 賠大發了(二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五卷 第五十章 百萬大軍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三卷 第四章 飛梭織機第十八卷 第三十九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上)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五卷 第十四章 報紙雛形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第十八卷 第五十七章 殖民開始,運氣逆天第十七卷 第八十四章 戰爭賠款,高到離譜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十一卷 第十三章 熱火朝天建新城第六卷 第二十四章 曠世大戰第十五卷 第五十五章 燃燒的遠征(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三卷 第五章 史無前例第六卷 第二章 火炮先行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十三卷 第十五章 血染龍旗(下)第十八卷 第六十八章 修築鐵路,貫穿美洲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二卷 第十七章 五虎將上第十卷 第二十章 講義氣身陷重圍第二卷 第十二章 推廣西學第八卷 第十一章 海上攔截第十卷 第二十二章 阻賊寇赤膽忠心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十七卷 第三十四章 規範經營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五卷 第十二章 血戰蓋州(上)第十六卷 第三十三章 天山上的崗哨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四卷 第二十七章 精銳初成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十六卷 第十五章 沙俄來使第十八卷 第七十二章 協助盟友之轉戰南美第十三卷 第十章 不歡而散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三卷 第八章 安置災民第十六卷 第十四章 瓦刺崛起第十五卷 第二十六章 運河通航(五更,感謝所有打賞過的讀者大大)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十一卷 第二十七章 宿命之敵終一戰第十一卷 第七章 開辦學院教漢語第十五卷 第二十六章 運河通航(五更,感謝所有打賞過的讀者大大)第二十三章 清洗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八卷 第二章 南洋明商第十四卷 第九章 財富驚人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五卷 第十一章 繼續碉堡第二卷 第五章 車牀第六卷 第二十四章 曠世大戰第十六卷 第三十四章 孫傳庭請援第十七卷 第四十五章 戰車和坦克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十七卷 第五十四章 開發新策略(中)第十五卷 第三十五章 大明的戰略第八卷 第四章 寶島東番第十五卷 第十六章 威武霸氣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十一卷 第六章 算計列強續烽煙第十四卷 第二章 造船造船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八卷 第二章 南洋明商第十六卷 第三十九章 南亞動盪第八卷 第三章 錦衣密探第九卷 第二十三章 下本州雙雄終一戰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第二十一章 鋼材第十二卷 第五章 超級寶船第十三卷 第九章 荷蘭出面第十三卷 第二十六章 神威大炮第十八卷 第六十三章 借道德國,征討荷蘭第十七卷 第五十五章 開發新策略(下)第十七卷 第四十四章 親王級待遇第十七卷 第十一章 偵騎遇險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十七卷 第八章 大明海運第十四卷 第二十三章 席捲南亞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九卷 第十九章 彈如雨一戰滅敵軍第十六卷 第六十二章 吐蕃綠洲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