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

朱厚煌指着鄭深說道:“造船規格,找他。”

怎麼樣的船隻是一艘好漁船,朱厚煌自己也不知道,既然不知道,就讓知道的人來辦這一件事情。

不過數量上要有多少?朱厚煌微微沉吟一會兒,說道:“越多越好。”

雖然是因爲迫在眉睫的糧食危機,讓朱厚煌不得不重視遠洋漁業,但是並不是說將來遠洋漁業都沒有用了。

朱厚煌想要建立強大的海軍,就要鼓勵一切海上行爲,包括捕魚,貿易等等的。

不然沒有足夠強大的海洋利益,朱厚煌不怕自己死後,他的大艦隊如同鄭和艦隊一樣,人亡政息嗎?

這一點上,一直是朱厚煌矢志以求的。

“不過,船隻的要求一點也不能降低要求,按孤的流程來。”朱厚煌補充說道。

“是。”李大工點頭稱是。

朱厚煌要他弄的流程,就是先做船模,在池塘之中用風力做實驗,最後總結出最好的船型,然後再按照標準化流程開始弄,必須讓所有船隻都統一規格,甚至每一個船隻都是一模一樣的,只是因爲船隻大小不同,而有所區別。

這就是朱厚煌來到大明之後,一直想要的,工業化的美感。

李大工心中暗道:“殿下的愛好實在是怪啊?這也沒有什麼用處,反而太過麻煩了。”他有心不想這樣做,但是一擡頭看見朱厚煌的眼睛,所有運氣都煙消雲散了。只能說是了。

朱厚煌安排好這些事務,立即要去找陸完。不僅僅是這一件事情,因爲很多事情,朱厚煌都繞不過陸完,必須提前與陸完通氣。

“殿下您來了。”朱厚煌來的時候,陸完正要出去。

朱厚煌說道:“陸師,孤也是才知道,因爲孤的妄爲,東雍的糧食缺口有這大。”

陸完說道:“殿下知道就行了。”

在朱厚煌的權力劃分,陸完雖然擁有一切民政權力,但財政這一塊卻在吳行之手裡。陸完不能繞過吳行之管理財政。不過並不意味着陸完不瞭解。

陸完非常守規矩,但是這不影響他對東雍的財政的瞭解。

朱厚煌說道:“孤知錯了,前番與陸師商議過的捕魚一事,孤再次瞭解了一下,應該是可行的,已經安排少府船廠準備造船了。只是有些捕魚的人手卻不知道從何處來。”

“殿下稍等。”陸完立即回到自己的書桌之前,從文件之中,找出一份檔案來,說道:“這就是曾經是漁民的人名單,只要殿下這邊準備好了,我立即就從各地將人調過來。”

朱厚煌不得不承認,有一個稱心如意的助手實在是太舒服了,很多事情,不用你去吩咐,他就自動爲你做好了。

朱厚煌說道:“陸師辛苦了。”

陸完說道:“分內之事,有何辛苦不辛苦的,不過這樣一來,我的計劃就要有所更改了。”陸完一邊推敲一邊說道:“之前我的計劃,就是以屯田爲主,不管是道路工程還是水利工程都是爲了屯田,但是現在短時間提供大量的食物,要向捕魚上面稍做傾斜。”

他一邊說,一邊將一副地圖扯過來,往上面指指點點說道:“我想沿着東雍的海岸線,數十里安置一個小城,這個小城且耕且漁。這樣一來,他們就可以用捕魚維持生計,就可以少消耗一點糧食。”

朱厚煌說道:“還可以讓他們沿海曬鹽,無須產多少,只需他們能用鹽醃製海魚,說不定,還能反哺雍南。”

陸完說道:“殿下英明。”

朱厚煌明明知道陸完是在 拍馬屁,但是他還是覺得舒服,無他,因爲拍馬屁的人不一樣。

能被陸完拍馬屁的人沒有幾個了。

朱厚煌想了想又說道:“只是這樣一來,東雍東岸很多地方,都是孤懸於大山之東,山中又有蠻人爲亂,一旦有事恐怕救援不及。”

“殿下,想建南海都護府,將來駐軍於萬里之外的事情,恐怕不少。今日不過剛剛開始而已。再者殿下所行是秦漢之制,雖爲一村,但外有堡壘,內有甲兵,又能通海,水師數日一至,即便有蠻人萬人圍攻,也當守得住。”陸完說道。

朱厚煌再次想起這些蠻人的戰鬥力,覺得也是應該如此的。

很多事情,都是欠一發而動全身,寧王數十萬發配人員還沒有到。整個東雍都忙成一團了。陸完沒有時間與朱厚煌多說話。

與朱厚煌交接了捕魚之事。就開始忙碌了。

朱厚煌再次來到造船場之中。

在造船場之中,限制一年多的船匠們,爆發出極其強大的熱情。

朱厚煌對這些船匠待遇很好,但是這些船匠來說,朱厚煌對他們越好,他們就越覺得不舒服,不安分。唯恐這樣的待遇不過是黃粱一夢。所以朱厚煌讓他們造船,他們非常高興,因爲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覺得自己是有用之人。

朱厚煌看水師學院之中,看到不過一兩日功夫,他們就造出好些漁船的模型,然後在他們用畜力催動極大的風扇,在風力下面看船隻的適航性。

最後確定下來船型。還有鄭深也在參考船型。

來的不僅僅是鄭深一個人,還有鄭家其他人。

鄭路的團伙,本就是一個以鄭姓爲主的團隊。本來鄭路死後,鄭深在鄭家的權力並不太穩固,雖然他是鄭路的長子,但是鄭深還是太小了。

不過有了朱厚煌的支持。鄭深的年齡就不是問題了。

故而鄭深能調集鄭家的人手。正如鄭深所言,鄭家本就是漁民出身,鄭家老人在漁業之中的經驗,要比鄭深經驗豐富。有這些老人相助,讓這一件事情辦的更好了。

朱厚煌並不瞭解這一行的細節,怎麼漁船更好一點,他並不瞭解的。不過看這個樣子,就知道這裡已經不需要他太關注了。作爲東雍之主,也不能將時間花費在這裡。

朱厚煌暗道:“即便這裡一起順利,要需要好長一段時間。所以遠水解不了近渴。”

一兩艘漁船,根本是杯水車薪,濟不了什麼事情。但是大規模的漁船捕魚,並不是一會半會兒能弄好的。

不管是製造漁船。從木料到工匠這樣上,都需要時間,東雍的船匠並不多,不過不足百餘人,即便這百餘人,日夜不停也不可能造出足夠使用的漁船,所以,一邊造船,一邊要培養船匠,同樣,打漁的漁民也不是說有就有的,這也需要培養。

在朱厚煌看來,今年之內,能將東雍的漁業培養出規模來,就已經是難能可貴的事情了。但是在此之前,朱厚煌想要保證東雍不斷糧。

“殿下,許大人與魏大人都已經到了。”

所謂的許大人與魏大人,就是遠在琉球的許棟和在南洋的魏瑞舟。

朱厚煌說道:“好吧,請各位大人來雍王府議事。”

“是。”

朱厚煌回到了雍王府。

朱厚煌看到他麾下第一個能獨擋一面的重臣,許棟。許棟的樣子比以前穩重了多了,看上去有幾分大將風度了。

然後是魏瑞舟。魏瑞舟卻本來有幾分公子哥的氣度,但是在南洋的打拼,讓魏瑞舟褪去了青澀,反而有一種男子漢的氣質。

從此可以看到,他們兩個人都大有長進了。

他們兩人見到朱厚煌進來,立即起身行禮道:“臣許棟見過殿下。”“臣魏瑞舟見過殿下。”

朱厚煌說道:“許卿,魏卿,看到你們真好,不知道琉球與南洋情勢如何?”

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八百零一章 海盜會盟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八百九十一章 杭州會議第七十章 兵變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二百三十章 安慶攻防戰五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八章 練兵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二十三章 張欽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八百六十五章 會稽山之戰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五百八十三章浮橋之戰二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九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六章 不服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六百八十六章 長崎初戰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
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八百零一章 海盜會盟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八百九十一章 杭州會議第七十章 兵變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二百三十章 安慶攻防戰五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八章 練兵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二十三章 張欽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八百六十五章 會稽山之戰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五百八十三章浮橋之戰二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九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六章 不服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六百八十六章 長崎初戰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