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

“多謝王大人。”東王好像看到救星一樣,說道:“多謝王大人狠狠教訓了一下西王,西王定然能安穩一段時間了。”

王陽明說道:“我記得,當年成祖皇帝封了蘇祿三王,除卻東王與西王之外,還有同王,三王之中,以東王爲尊,卻不知道這同王怎麼不過來啊?”

蘇祿東王聽到這個問題,忍不住打了寒戰,說道:“同王,同王一年之前,已經死了,不僅僅同王死了,連同王一脈全部死絕了。”

同王一脈的下場,是蘇祿東王最深切的恐懼。

蘇祿三王,都是蘇祿三大部落的首領,當初冊封的時候,東王最強大,西王其次,同王最次。

西王藉助回回教力量,完成了西王部的強大。

強大之後的西王部,就開始擴張。就是西王與東王戰爭的開始。

傳統強大的東王部,與開始強大的西王部,東王部畢竟是有些底子的,西王一時間與東王不分高下。

西王改變了策略,西王將目標轉向同王部。同王部不就比不上西王部強大,即便是有東王部的支持,也節節敗退,終於在前些日子,同王部最終落敗。蘇祿東王對同王部的落敗,早已有心理準備。

但是同王部的下場。卻實實在在的嚇到了東王。西王居然沒有留一點情面。將同王一脈的所有人都斬盡殺絕,一個活口都沒有留下來。

蘇祿三王統治蘇祿已經數百年。但是雖然也有很多小部落遂起遂滅。但大部落的版圖都是穩固的。從來沒有這麼殘酷的下場。

這是同王部的下場,讓東王坐立不安,將自己的據點從蘇祿羣島轉移到了三寶顏。

王陽明在官場上不如意,但是察言觀色的本事一點也差,雖然蘇祿東王只說了一句話,王陽明就將他沒有說出來的話,都猜了出來。

“這樣下去不行啊?”王陽明好像瞬間變成知心姐姐,說道:“西王如此囂張,我們也不能一直在這裡,到時候艦隊離開之後,東王準備怎麼辦啊?”

蘇祿東王苦笑說道:“走一步算一步了。”

王陽明說道:“可惜,我們不能爲大王除此隱患。”說完王陽明就告辭了。

東王本來落寂的眼睛一點一點的亮了起來。他忽然想起了停留在三寶顏的艦隊,雖然只有十幾條船,但是都是戰船。這股戰鬥力足夠摧毀西王。

東王自救的本能,讓他的大腦迅速的運轉,暗道:“是了,我什麼不想辦法,讓大明使者幫我滅掉西王。”

東王瞬間想到了鄭和的光輝事蹟。當初鄭和下南洋的時候,也不是和平使者。並不什麼也沒有幹過。一瞬間東王注意力放在怎麼運作利用雍王水師達成自己的目的。

東王想道:“不能直接對王大人說,一旦王大人不允許,就沒有轉緩的餘地。所以從下面着手。”

但是要從什麼人開始着手?東王在心中一個一個的想。最後圈定一個人,就是朱厚煌。不過他並不知道是朱厚煌,他只知道是許鬆。是雍國少府丞。他對少府丞這個官銜,也沒有什麼概念,他唯一有概念的是許鬆很被王大人看中。王大人一直帶在身邊。

“大王,你這是幹什麼啊?”朱厚煌面對眼前一堆堆珍珠,說道。

可以用盤子來衡量的珍珠,全部堆在朱厚煌的面前。一時間珠光寶玉,讓朱厚煌這樣直視二十萬兩白銀的人,也有一絲心動。

東王說道:“這是小王的一點點心意,還請笑納。”

“無功不受祿,有什麼事情還請大王直說。”朱厚煌說道。

“西王不守臣道,威凌主上,如此大逆不道之臣,還請許大人相助。”東王諂媚的笑道。

東王本來就不是一個長的好看的人,在做出這樣的諂媚的樣子,更讓人看起來更難看了。

朱厚煌心中暗道:“沒有想到王師手段這麼高超,我本以爲這個東王要等一會纔來的,不想他的動作這麼快,而且也找到了我這裡。算是找到了地方,不過我不能這麼輕易的讓他過關。因爲太容易得到的東西,他不會珍惜的,反而會懷疑我們的意圖。”

朱厚煌揣摩王陽明的神色,說道:“東王的意思我明白了,但是這一件事情,卻不是我能做主的。”

東王說道:“大人是王大人的親信,能不能幫我給王大人說說?”

朱厚煌說道:“不用說,我就知道結果。”他嘆息一聲,語調一變,說道:“王大人畢竟是文臣,喜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這一次出使,就是爲了購糧,現在糧食到手了,剩下的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王大人這麼聰明的人,怎麼會節外生枝,畫蛇添足啊?”

東王如喪考妣,幾乎要癱軟在地面上,說道:“難道沒有辦法了嗎?”

“看在大王的誠意上,我給大王指一條明路吧。”朱厚煌拖着悠長的聲音淡淡的說道。

東王渾身一震,打起精神說道:“大人請講。”

朱厚煌說道:“王大人是文臣出身,講究臉面,即便是他想幫忙,你也不能直接去求他,直接去求他,結果定然會被拒絕。所以大王要由下而上。”

“怎麼由下而上?”東王眼睛之中閃過一絲希冀。

朱厚煌說道:“王大人講究臉面,但是艦隊裡面的丘八卻不講究臉面,王大人是雍王太傅,高高在上,自然不希冀小小的錢財。但是船隊之中的丘八卻是愛財的。所以東王可以去找水師統領許棟。許棟也是一個貪財之人,與我是本家。一旦他收了錢,就會由下至上打通關節。”

“那麼王大人那邊就不用說了嗎?”東王小心翼翼的問道。

朱厚煌用看傻子一樣的眼神看向東王,說道:“怎麼可能啊?你送給許棟的錢財,只有一小部分,留在他自己的手中,一大部分要散給全軍士卒,另一部分要送給王大人。我們要給王大人的一個臺階,而不是不給王大人。如果不給王大人,下面的人怎麼做人?”

東王說道:“多謝大人。”

東王道謝之後,就立即去做準備了。

朱厚煌立即去王陽明瞭,將今天東王來訪的事情,告訴王陽明。

王陽明聽了之後,呵呵一笑,說道:“這個東王比我想象的沉不住氣。我想一會兒許棟統領就會過來了。”

王陽明的話音剛落,就有一個聲音傳開,正是許棟的聲音。許鬆匆匆忙忙的趕過來,說道:“殿下,王大人,剛剛蘇祿東王來找我,請我勸說王大人攻打西王,並且說是殿下給他指一條明路。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許棟一邊說,一邊將目光投向朱厚煌。

朱厚煌說道:“這一件事情是孤的計劃,現在也該讓你知道了。”隨即朱厚煌將他的計劃告訴了許棟,最後說道:“許二哥。”

“臣在。”許棟說道。

“就由你與蘇祿東王接觸,許二哥當初也是商海搏殺的人,所以我們這一次到底能從蘇祿東王這裡得到多少好處,就要看許二哥的手段了。”朱厚煌說道。

許棟說道:“殿下放心,臣一定會將蘇祿的油水榨乾。”

許棟瞭解前因後果之後,就告辭退下了。開始去找蘇祿東王,準備即將開始的談判。

朱厚煌問王陽明,說道:“王師,你覺得我們能從蘇祿得到多少錢財?”

王陽明說道:“我不知道?不過蘇祿畢竟是一個小國,殿下還是不要報太大希望爲好。”

“是啊,蘇祿是一個小國。”

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四百三十二章 古晉府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四章 豹房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九百章 影響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三百九十七章 升龍會戰十一第五百八十四章 浮橋之戰三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六百零三章 升龍圍城戰八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七百三十八章 東雍新印象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綏東征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七十章 兵變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五百三十二章 該元嘉靖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六百六十二章 日本局勢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二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一百三十八章 吳家寶藏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
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四百三十二章 古晉府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四章 豹房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九百章 影響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三百九十七章 升龍會戰十一第五百八十四章 浮橋之戰三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六百零三章 升龍圍城戰八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七百三十八章 東雍新印象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綏東征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七十章 兵變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五百三十二章 該元嘉靖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六百六十二章 日本局勢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二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一百三十八章 吳家寶藏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